腹针穴位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
穴位贴敷疗法已

虚寒型胃脘痛
方药:吴茱萸3 高良姜3 香附1.5 山茱萸3 枳实3 酒调
用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胃俞、大肠 俞、内关
注:先隔姜灸大艾柱灸然后再贴12h,三天 一次,五次 一疗程
过敏性鼻炎
方药: 白芷3 白芥子3 荆芥3 苍耳子3 辛夷花1.5 细辛1.5 姜汁调
用穴: 大椎、肺俞、 肾俞、命门
谢谢!
疗程
2~7天穴位贴敷一次, 3次为一疗程 天灸旳疗程:一般是三伏、三九天期间治 疗,连续3~5年
穴位贴敷疗法适应证
1、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返 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 能性便秘),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肝炎,慢性胆病,脂肪肝等。
2、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 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旳根本功能 是运营气血、协调阴阳,营养和控制全身。
二、药物特征:
多种药材除具有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旳特 征外还各自有解表、清热、理气、理血、 祛风、安神、调补气血等作用。
《理论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治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发耳”。
穴位贴敷疗法已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旳外治 措施。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根据 治疗需要将多种不同旳药物制成相应旳剂型, 贴敷于患处或一定旳穴位上,经过药力作用 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到达治疗目旳旳 一种措施(治疗肌表疾病、经络脏腑疾病)
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旳药物贴敷穴位能够引 起局部充血发泡甚至化脓如灸疮,此时又称 为天灸或自灸(三伏天、三九天)当代也称 为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脐中(神阙 穴),经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 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一、浮针疗法简介浮针疗法,又称微针刺灸术,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浮针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使用细微的针刺刺激,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浮针疗法的针刺过程非常细致,通常使用的是直径0.12毫米的特制浮针,浮针的长度为13毫米左右,因其细小,所以在针刺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极小。
浮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疗效迅速等特点,因而在治疗颈肩腰腿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1.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疼痛感,很多时候是由于颈部肌肉和关节的损伤或者疾病引起的。
针对颈部疼痛,浮针疗法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有助于缓解颈部疼痛,并且可以改善颈椎的灵活性,提高颈部功能。
2. 肩部疼痛肩部疼痛同样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因为长期处于办公桌前,或者进行重型工作,肩部容易出现疼痛。
浮针疗法对于肩部疼痛同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舒缓肩部肌肉的紧张,促进淋巴液循环,从而加速疼痛的恢复。
3. 腰部疼痛腰部疼痛是很多人困扰的问题,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浮针疗法在治疗腰部疼痛中也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刺激腰部穴位,可以调理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疼痛,同时对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4. 腿部疼痛腿部疼痛通常分为髋关节疼痛和膝关节疼痛两种,浮针疗法在治疗腿部疼痛中同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整局部肌肉和骨骼的功能,缓解疼痛,同时对于慢性髋关节炎和膝关节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良好疗效。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过一定周期的浮针疗法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部分病例甚至达到了疼痛完全缓解的效果。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体满意度较高。
穴位贴敷适应症及取穴完整版

穴位贴敷适应症及取穴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穴位贴敷适应症及取穴
一、适应症:颈椎病、背肌纤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纤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肩周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1、颈椎病:
(1)神经根型:大椎、C4、C5、C6夹脊(患侧患椎)、天宗、曲池(患侧)、外关(患侧)、脾俞、肾俞、足三里
椎动脉型:大椎、C4、C5、C6夹脊(患侧患椎)、天宗、脾俞、肾俞、足三里
2、背肌纤维炎:
T3、T5、T7夹脊(患侧)、至阳、天宗、脾俞、肾俞、足三里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脾俞、肾俞、大肠俞、次髎、承山、足三里
4、腰肌纤维炎
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患侧)、至阳、天宗、脾俞、肾俞、足三里5、膝骨关节炎:
内外膝眼、血海、梁丘、脾俞、肾俞、足三里
6、髌骨软化症
内外膝眼、血海、梁丘、脾俞、肾俞、足三里
7、肩周炎:
大椎、脾俞、肾俞、肩髃、阿是、天宗
8、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大椎、脾俞、肾俞、肩髃、阿是、天宗。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指数(Constant-Murley评分)、腰椎活动度(ODI评分)和腰腿疼痛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VAS、Constant-Murley评分、ODI评分和腰腿疼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1引言颈肩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物理治疗是颈肩腰腿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逐渐得到了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2资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范围为30-60岁。
根据入选标准,均为首次发病,无明显神经根受累,无明显骨关节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病变,无手术史。
2.2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期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2.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治疗组治疗如下。
针灸治疗:选择相应的针灸穴位进行针刺,如肩井、肩外俞、肝俞、膀胱俞、足三里、委中等穴位。
每次选取3-5个穴位,对穴位进行针刺,保持针刺30分钟。
针刺前先进行穴位消毒。
中药外敷治疗:将草药煮制成煎液,然后将煎液加入保温桶中,再将桶内装入一块干毛巾,在患者相应部位进行外敷,保持30分钟。
穴位贴敷治疗总结

穴位贴敷治疗总结引言穴位贴敷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式,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贴上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贴敷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治疗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对穴位贴敷治疗进行总结和探讨,包括其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穴位贴敷原理穴位贴敷治疗是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
在经络系统中,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与具体的脏腑器官相连。
通过在这些穴位上贴上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贴敷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穴位贴敷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疼痛病:对于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疼痛病,可以选择贴敷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合谷穴、太冲穴等。
2.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胃病、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贴敷梁门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贴敷太渊穴、风府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4.睡眠障碍: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可以选择贴敷神门穴、心脾两俞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穴位贴敷的操作步骤穴位贴敷治疗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骤:1.确定治疗穴位: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见的穴位可以参考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医师。
2.准备贴敷材料:选择合适的贴敷材料,一般可使用透气性好的胶布,也可使用透气性好的敷料。
3.清洁穴位: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适量的酒精擦拭穴位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
4.贴敷药物或贴敷方式:根据疾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贴敷方式进行贴敷。
可以将药物直接敷于穴位上,也可以将药物涂抹于贴敷材料上,然后将贴敷材料贴于穴位上。
5.固定贴敷材料:使用胶布或其他固定材料将贴敷材料固定在穴位上,以确保贴敷效果。
6.定期更换:根据需要,定期更换贴敷材料,一般每天更换一次。
治疗颈肩腰腿痛膏药秘方

治疗颈肩腰腿痛膏药秘方中药火疗保健液制作技术配方生产原料:1、药料配方:白术10克、人参5克、赤芍7克、茯苓15克、淫羊霍15克、狗脊5克、桑寄生15克、羌活5克、独活5克、防风5克、海桐皮5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杜仲10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防已10克、千年健10克、桑枝10克、细辛1克、川芎1克、生地黄15克、桂枝15克。
2、其他材料:樟脑粉15克、75%乙醇2000毫升。
制作方法: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将原料药拣净去杂、烘干(自然晒干也行)、粉碎,过80目筛,用75%乙醇2000毫升浸渍,置于玻璃缸内,密闭,置常温暗处,1030天(夏天浸渍10天、秋天20天、冬天30天),每天搅动或摇动一至二次,浸制后倾出液体过滤,加入樟脑粉15克,静置24小时后再过滤分装即为成品。
使用力法首先将棉线绳(经络条)放置在上述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中浸泡,根据经络学原理(人的气血常行于十二经络),让人气血循行畅通。
1、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如背部)弯曲循环放上火龙经络条;2、盖上毛巾(盖上3条纯棉的毛巾,紧贴肌肤的毛巾保持干燥;面上的两条毛巾先在水中浸湿再拧干);3、在毛巾上均匀喷上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喷在火龙经络条的周围并点燃;4、燃烧1分钟左右再用一条毛巾熄灭,反复多次(或以“治疗”承受力为限)。
用量:每人每次用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5毫升、一个疗程10次。
最实用强效肩腰颈腿疼痛症方主治:新伤(效果最好最快)—陈年老伤—骨折骨裂—骨折后遗症—脚踝扭伤—韧带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淤伤肿块—滑囊炎—关节积液极效—筋劳损伤—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风湿骨痛—关节肿痛—颈椎病—麻木—关节不顺无力等等—骨头坏死,骨刺也可以试试,反正你也没好的办法。
,腰椎间盘突出请不要用。
任何和跌打筋骨损伤有关的淤痛疼痛症都可以用.川芎5克,赤芍3克,宽根藤4克,防风5克,三棱5克,莪术5克,桂枝2克,透骨草6克,两面针6,五加皮5,鸡血藤4克,威灵仙3克、木通7克,木香7克,香附5克,川乌3克,草乌3克、生马钱子6克,三七8克打成粉,重楼8克打成粉,大黄6克,丁香3克,一支蒿5克,杜仲4克,当归8克。
腹针对颈肩腰腿痛即时止痛效果观察

强 排尿作 用 , 从而缓 解尿潴 留。 组患者 经治疗 后总有 效率 本 达 9 .%, 71 明显 优于对 照组 的8 . 患者术后 留置尿管 时间 7 %, 9
明显 缩 短 。 明电 针 治 疗 宫 颈 癌 术 后 尿 潴 留有 明 显 疗 效 。 说
3 统计 学分析 . 2
应用S P 1. S S 00 统计 软件 , 采用x检验 。 总有效率治疗组 为9 . 71 %,对 照组
钠 注射 液 注 射 组 各 5 例 ,组 病 例 在 治 疗 后 1 i、0m n 3 n 3 时 段 , 0 3 0mn 2 i、0mi 个 以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法 ( A )对 止 痛 效 果 进 行 评 价 。 V S,
结 果 : 个 时段 的 止 痛 效 果 , 针 组 与 电 针 组 及 注射 组 比较 ,均 < .l 结 论 : 针 对 颈 肩 腰 腿 痛 即 时 止 痛 效 果 在 1 i、 0mi 3 腹 P 00 。 腹 0mn 2 n
第 1卷 第 1 6 期
Vo .6 11
NO .1
中莲为 导般
Gudn o r a f T a iin l Chn s dii e n h r c iig J u n lo r dt a ie e Me cn a d P a ma y o
21 0 0年 1 月
药 , 0 ,( 9 : 2 7 1 )4 0 2 2
[】吴绪 峰 , 林涛 , 2 漆 卢玉 兰, 降低 宫颈癌 术后并发症 的几 等.
项 新 技 术 【1 学新 杂 志 ,9 88 4 : J. 医 19 ,( ) 8 1
4 讨 论
【]乐杰 . 3 妇产科学[ . . MI 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01 1 5 人 2 0 :3 【】商宇红 , 4 魏丽蕙. 宫颈癌术 后尿潴 留的临床分析I1 J_ 中国妇 产科临床杂志 ,0 34 1 :8 3 2 0 ,( )2 — 0 [】秦爱 云. 5 温针灸加指压利尿穴治疗 宫颈癌术后神经支配障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腹针中通过腹部的全息分布特点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对应的调节便 是腹针取效的机理所在。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腹针常用穴位图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四、腹针疗法中的常用处方
1、天 地 针
组成: 中脘、关元
(腹针中以中脘为天,神阙为中,关元为地)
功效:具有健脾益肾之效
2、引气归元
组成: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此方寓“养后天以补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
功效:具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之效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3、常用的针刺法
(1)三角针 以主穴为顶点向上或向下各距3~5分,分别再刺两针使三针
形成等腰等边三角形。适宜于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如膝关节 疼痛、局部关节疼痛。 (2)三星法
以主穴为基础向上下、左右,各距主穴3~5分,分别各刺1 针,形成并行排列。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的疾病。如坐骨 神经痛等。 (3)梅花刺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5 、膝关节痛
【腹针治疗】 处方:滑肉门S 、外陵S 、气旁S 、下风湿点S 辩证加减: 膝关节扭挫伤:内侧损伤---下风湿内点三角 外侧损伤---下风湿下点三角 膝关节骨质增生:天地针、气外 膝关节炎:调脾气(大横)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6、脑卒中
【腹针治疗】 处方:引气归元、滑肉门(患侧)、上风湿点、外陵(患侧)、下风湿点 (患侧)、商曲(健侧) 辩证加减: 头痛、头晕----阴都(患侧)、商曲(双) 语言不利----中脘上 面神经麻痹----阴都(患侧)、商曲(健) 肩痛---商曲(健)、滑肉门三角(患侧) 手功能障碍---上风湿上点(患侧) 、上风湿外点(患侧) 下肢无力----大巨(患侧) 、气旁(健侧) 足内翻---上风湿内点(患侧) 、气旁(健侧) 踝关节不利---下风湿下点(患侧) 、大巨(患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