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穴位敷贴中频治疗汇总
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 ol.(10) No.27 -26- 中华医学·气证·呼吸睡眠体免疫功能增强,经足三里穴注射,缓解咳嗽、呼吸困难等COPD常见症状。
维生素B1是人体必需维生素,参与体内糖类物质的分解代谢,可保护神经系统,还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食欲。
肺功能指标中,FEV1等指标能够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数据都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更好;COPD的基本特征是气道炎症反应,多项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参与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3项炎症因子水平都比对照组低,说明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7,8],此外,观察组疗程结束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能和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有关。
总之,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COPD缓解期能够显著缓解症状,效果可靠。
参考文献:[1]欧健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04-205.[2]欧健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中西医结合疗效的观察[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4):209-210.[3]孙国华,吕纪玲,刘宝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9-22.[4]易良杰,刘丽萍.穴位注射序贯穴位埋线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2):32-34.[5]张洁,朱慧志,胡国俊.中医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急性发作期免疫功能文献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2):91-93.[6]张圣,杜亚青,张延威.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对COPD需呼吸机支持患者肠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2):255-256.[7]郭洁,张勇,武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37-339.[8]钟烨丽,钟国就.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11-12+17.编辑:白莉编号:EB-18061405F(修回:2018-06-24)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Application of Wuzhuyu Powder in vinegar on both Yongquan acupoint in treating insomn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何石燃(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8)27--03证型:GBA【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
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1 — 0 0 6 0 — 0 2
不稳 定型心绞 痛( U A P ) 是一种 弱于 急性心 肌梗 死( MI ) ,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又强于稳定型心绞痛的、 进行性 恶化 的心绞痛症 。患者数量多 2结 果
6 0
北方药学 2 0 1 3 年第 1 O卷第 1 期
穴 位 敷 贴 治 疗 冠 心 病 不 稳 定 型 心 绞痛 的疗 效 观 察
朱筱 莲 ( y - 西 玉林 博白 县中医院 玉 林 5 3 7 6 0 0 )
摘要 : 目的 : 阐 述 穴位 敷 贴 治 疗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的疗 效 。 方 法 : 选取 2 0 1 0年 1月- 2 0 1 2年 6月我科 8 6例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患者 ,
且病情重 , 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就会产 生严重后果 。 我科使用 2 . 1 心绞痛发作次 数 比较 :对照组心 绞痛 的发作次 数平 均为 穴位敷贴的方法 治疗 不稳 定型心绞痛 8 6 例, 疗 效非常满意 , ( 9 . 6 4 _ + 2 . 0 2 ) 次, 治疗组 的心绞痛 发作次 数平均为 ( 8 . 2 2 _ + 1 . 8 3 ) 现报道如下。 次, 两组进行 对 比分 析 t = 3 . 4 2 , P = 0 . 0 0 1 < O . 0 5 , 通 过对 比可 得 。 l 资料与方法 在治疗期 间治疗 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要 明显低于对照组 1 . 1 一般资料 :将 2 0 1 0 年1 月 2 0 1 2 年 6月在 我科 住院的 8 6 患者的发作次数 。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当作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 男4 9 例, 女 2 . 2 治疗效果:治疗组 3 例无效, 1 4 例有效, 2 6 例显效, O 例加 3 7 例。 患者年龄介于4 8 — 7 4 岁之间, 平均年龄( 6 2 . 5 ± 4 - 3 ) 岁, 病 重,总有效率为 9 3 . 0 %; 对照组 8 例无效, l 9 例有效, 1 5 例显 程为 1 ~ 2 2 年, 平均值( 8 . 2  ̄ 3 . 3 ) 年。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 对不稳 效 , 1 例加 重 , 总有 效 率 为 7 9 . 1 %, 两 组进 行对 比 X -  ̄ = 4 . 4 4 , 定 型心绞痛分型 : 初发型 劳累性心绞痛 5 6例 , 恶化型劳 累性 P = O . 0 3 5 < 0 . 0 5 。 心绞痛 3 O 例。这些患者都符合《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 3 讨 论 疗建议》 中的诊断标准【 l I 。 尽管西 医在冠心病诊 断上 通过 冠脉造影~ 目了然 ,治疗 1 . 2 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治疗 分组 : 8 6 例患者随 上可快速缓解症状 , 但依然存在 尚需解决 的问题 , 诸如药物的 机均等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每组 均为 4 3 例。对照组使用 耐受性 、 耐药性 及副作用 、 介 入治疗术 后再 狭窄 、 介入 治疗及 单纯 的西药 常规治疗 , 男性 2 3 例, 女性 2 0 例, 患 者平 均病程 冠脉搭桥术的普及 。 为( 8 . 5 + 3 . 6 ) 年, 平均年龄为( 6 1 . 1 ± 4 . 8 ) 岁; 其 中, 有2 3 例初发型 冠心病按照其临床症状可 以划分为祖 国医学 “ 胸痹” 、 “ 真 劳累性心绞痛, 2 O 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治疗组使用穴位敷 心痛” 、 “ 心悸” 等范畴, 这些病的共同病机都是邪痹心脉, 心脉 贴方法治疗, 男性 2 5 例, 女性 l 8 例; 患者平均病程为( 7 . 8 + - 3 . 0 ) 瘀阻。中药敷贴疗法能够使用药物对机体某些特定部位进行 年, 平均年龄( 6 3 . 3 ± 3 . 7 ) 岁; 其中, 有2 5 例初发型劳累性心绞 刺激来实现局部间接作用 , 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从而达到缓 痛, 1 8 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性别、 解症状和降低发病率的目 标。 药物敷贴在相应穴位上时。 由于 年龄和病程等方面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尸 > O . 0 5 ) 。 皮肤的渗透作用, 药物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 最终 1 . 3 方法 : 两组都使用上海信宜百路达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的酒 到达脏腑经气失调 的部位 , 从而实现药物“ 归经” 的功能作用 , 石酸美托洛尔( 商品名: 百路达) 2 5 a r g 3 1 服, 每 日2 次, 配合上 也就实现了药物的直接作用。 按照以上机理, 我科使用穴位敷 海旭 东海普 药业有 限公 司生产 的单 硝酸异 山梨 酯缓 释胶囊 贴进行 内病外治 , 将药物 贴敷在 足三里 、 内关 、 间使 、 丰隆, 从 ( 4 0 a r g ) 1 3 服。 每 日1 次; 对于心绞痛发作者还要使用硝酸甘油 而实现了豁痰化瘀、 理气活血之功效。 其中, 檀香、 三七可以活 舌下含化 ; 对于高 血压病 、 糖尿病者继续使 用以前 的药 物。治 血散瘀和行气 止痛 ; 降香能够 活血行瘀 , 还能够 止痛 ; 冰 片具 疗组还要使用敷贴方进行穴位敷贴 。敷贴方 的制作 方法为檀 有芳香通窍 的性状 , 其清香是百药之首。 通过 以往的动物实验 香、 三七 、 降香 、 冰片 , 按2 : 2 : 4 : 1 比例进行 调制 , 之后把药物烘 得知 , 结扎左冠脉前 降支而形成 急性 心肌梗死 的实验狗 , 使用 干, 粉碎, 然后经过 8 0 - 1 2 0目筛, 留作备用。贴敷的时候要把 冰片灌胃能够降低其心率, 动静脉氧差也有所下降[ 3 1 。据文献 生药粉用饴糖调成胶干稠膏状 , 药物不需要提前制作 , 在使用 报道『 4 1 , 冰 片能使 缺氧小 鼠存 活时 间增 长 。丰 隆 、 足 三里都来 当天制作或者放在冰箱 、 冷藏室保鲜。 药物的制备过程一定要 自足阳明胃经, 具有和胃气、 化痰浊的功效。问使、 内关都来 在清洁 、 无菌 、 常温环境下进 行。① 取穴 : 足三里 、 内关 、 问使 、 自 手厥 阴心包 经 , 能够起到宁 心安神 、 理气镇痛 的作用 。 研究
穴位贴敷及心衰散

高血压穴位贴敷
• 1、功效:活血止痛降压。 • 2、方药组成:吴茱萸、川芎各3g,混匀,白醋
调成糊状,均匀涂于自粘性无菌敷料上。 • 3、取穴:双侧涌泉、双侧足三里。 • 4、适应症:眩晕之瘀血阻络型。即西医高血压病。
眩晕穴位贴敷
• 1、功效:活血通络。 • 2、方药组成:生大黄2g、生石决明5g、牛膝5g、
冰片0.5g,诸药为末,适量凡士林调为糊状,均 匀涂于自粘性无菌敷料上。 • 3、取穴:双侧风池、风府、大椎。 • 4、适应症:眩晕病。即西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心衰散
• 1、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 2、方药组成:黄芪40g、太子参30g、茯苓25g、
白术25g、葶苈子15g、丹参30g、麦冬20g、 五味子15g、红花15g • 3、适应症:胸痹之气阴两虚型(西医伴有心衰 者)。 • 4、用量:30g/袋,每次5g,日三次口服。
Hale Waihona Puke 咳喘穴位贴敷• 1、功效:止咳化痰 • 2、方药组成:将白芥子、川椒目各等份,全蝎适
量共研末,用姜汁调拌后,掺入冰片适量。 • 3、取穴:双侧肺俞、双侧膏肓、膻中、天突。 • 4、适应症:外感内伤咳嗽。即西医各种呼吸系统
疾病。三九三伏贴。
心舒散穴位贴敷
• 1、功效:通络止痛 • 2、方药组成:白檀香24g、制乳香24g、制没药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1、通关、通山、通天穴
【三穴定位】
1.通关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5寸
2.通山穴:在通关穴直上2寸处。
3.通天穴:在通山穴直上2寸处。
【三穴主治】
1、通于心血管系统,故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心口痛、心血管硬化症。
2、通于胃肠道系统,故可以治疗胃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道不通症。
3、治疗四肢痛、膝盖痛、手脚发抖。
【三穴针刺】:直刺0.8-1.0寸。
【按摩】:采用指揉法或掌跟揉法,每晚一次,每次3-5分钟。
2、通心穴、通灵穴
【二穴定位】
1.通心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1寸
2.通灵穴:通心穴直上2寸处。
【二穴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二穴主治】:心脏扩大引起的前额疼痛、心神不安、心脏积水、血管硬化。
【二穴针刺】:直刺0.5-0.8寸,或从下往上斜刺0.8-1.0寸。
【应用】: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董氏奇穴中治疗心脏病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的血液。
五穴配通胃穴、通肾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冠心病穴位敷贴中频治疗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 巩固或提高疗效。
1.中频治疗仪去年买,不到1万; 2.穴位贴敷只是点耗材不贵; 3.病人比较多 ; 4.可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生。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 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 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 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 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操作规范 药物组成 基本沿用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书中所记载的处方,以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作为基本方, 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其他药物可选用 如皂角、百部、前胡、丁香、冰片、麝香等。 目前,麝香已非方中必用之品,有使用者,也多以人 工麝香入药。 目前,各家所制备的药膏中,药物配比差别较大,尚 无共识性的结论。据文献报道显示,各药在不同的处方中, 相对于不同组成的其他药物,一般比例范围是:白芥子占 比最大,约为35—40%,细辛次之,约为15-25%,其他的 延胡索约占10—30%,甘遂10-20%。
1.药物组成
以桂技、丹参、川穹、降香、桃仁、乳香、 没药、延胡索、薤白、生姜作为基本处方, 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 加减。
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 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心病二科
穴位贴敷中频疗法是我们创立的一种把穴 位贴敷和中频电疗结合在一起的外治方法, 是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中频穴位刺激为一 体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的 给药途径。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以整体 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 根据经络学说, 在 病体相应的腧穴上,选用磁珠或适当的药物 进行贴敷结合中频电疗, 通过对内关、心俞 等穴位刺激作用和特定部位的药物的吸收 作用,以达到减轻患者胸闷胸痛、心悸、 失眠等症状的目的。
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观察

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探究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配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且两组都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配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
【关键词】穴位贴敷;耳穴贴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冠心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饮食结构随之改变,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
为了探讨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及护理,笔者选择60例患者并且分成两组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对照组,共30例患者,男性占19例,女性占11例,年龄范围50-81岁,平均年龄(67.92±4.38)岁,病程范围1-14年,平均病程(6.81±1.23)年。
研究组,共30例患者,男性占17例,女性占13例,年龄范围52-78岁,平均年龄(66.27±5.01)岁,病程范围1-12年,平均病程(7.01±1.19)年。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
研究组配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
(1)穴位贴敷,取穴包括至阳穴、足三里、丰隆、内关和膻中,药物包括檀香、三七、冰片和降香,研磨成细粉,按照2:2:1:4的比例混合调匀,添加饴糖调制成黏稠膏状,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涂抹药膏,用直径1cm、高0.5cm的药饼,将药饼贴在对应穴位,并用胶布固定,隔天换药1次。
穴位敷贴治疗贴

6
手太阴 手三阴 手厥阴
手少阴
肺经 心包经 心经
十二经脉
手阳明 手三阳 手少阳
手太阳
大肠经 三焦经 小肠经
足太阴 足三阴 足厥阴
足少阴
脾经 肝经 肾经
24
本产品为何能治疗多种疾病?
首先,本产品的作用基础不是靠药物,而 是靠其辐射的生物波来进行治疗。该波就仿佛 无形的银针,如同针灸不同的穴位能治疗很多 疾病一样。
其次,本产品治疗不同的疾病要选择不同 的穴位进行敷贴,而不是只敷贴某个穴位就可 治疗多种疾病。
25
产品的使用方法(1)
根据常见疾病取穴表,选取相应的穴位,对照常 见疾病取穴方法及穴位示意图,找准穴位,清洁皮肤 (特别在夏天易出汗更要注意清洁好皮肤),揭掉治疗 贴的保护膜,敷贴在穴位上,用手指轻轻将医用胶布 压实即可。24~48小时更换一次。 • 常见疾病取穴表(疾病与相应的穴位—有编号—相对 应) • 常见疾病取穴方法(根据穴位编号找相应的定位方法) • 穴位示意图(每个穴位的大致位置示意)
• 治疗膏的载体由抗过敏且通气性良好的医用胶布 构成,表面附有保护膜。
• 产品以三层复合材料进行包装,防止有效成份的 挥发,保证挥发成份的持续、稳定。
15
组成产品各成份的作用(1)
• 金属粒子:发射出和人体频率相一致的生物波。 该波有两个特点:
• 一是和人体的固有频率一致,所以最易被人体 吸收、对人体无副反应、易于引起人体产生共 振—生物共振(物理学上任何两个频率相同或 相近的物体易于产生谐振或共振)
冠心病病例:中医外治法的应用

冠心病病例: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病例分析:我今年52岁,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平时应酬较多,喜欢吃油腻食物,缺乏运动。
最近几个月,我经常感到胸闷、心悸,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症状会更加严重。
经过医院检查,我被诊断为冠心病。
治疗方案: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决定尝试中医外治法来治疗我的冠心病。
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拔罐、按摩、敷贴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缓解冠心病症状。
治疗过程:1. 针灸治疗:我每周会去针灸科进行两次针灸治疗。
医生会选择心脏经络上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在针灸过程中,我会感到局部酸麻胀痛,但整体上可以忍受。
2. 拔罐治疗:我每周会进行一次拔罐治疗。
医生会在我的后背心脏对应区域拔上四个罐子,保持十分钟。
拔罐后,我会感到背部有轻微的疼痛和不适,但休息一下就能好转。
3. 按摩治疗:我每天都会进行一次按摩治疗。
按摩师会对我身上的心脏反射区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冠心病症状。
按摩过程中,我会感到全身轻松,胸闷、心悸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4. 敷贴治疗:我每天都会贴上中药敷贴。
医生会根据我的体质和病情,调配合适的中药敷贴,贴在我的心脏对应区域。
敷贴后,我会感到局部有温热感,胸闷、心悸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月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我的冠心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我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胸闷、心悸症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大大降低。
我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也有所改善,我开始注重饮食清淡,增加户外运动,整个人感觉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在冠心病病例中,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展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
作为一位亲历者,我将以第一人称视角,详细阐述我在这一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展现中医外治法的魅力。
病例分析:我,一个年过五旬的中年人,长期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应酬不断,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
就在几个月前,我开始频繁感到胸部紧压感,心慌气短,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波动时,这些症状愈发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敷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与现代医 学的透皮给药系统属于同一范畴 它可以随 时间的推移释放一定量的药物,从而保持稳 定的血液浓度,发挥并保持药物的最大治疗 作用,并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及肝脏的影响 此外,还可减少给药次数,减轻副作用。
中频治疗仪应用微机与数控技术,内存多 个多步程序处方,各个电流处方有不同的 调制和组合,达到促进微循环,通经活络 的作用。采用硅导电橡胶电极治疗,操作 简单安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 电流处方,将两个电极对置或者并置与治 疗部位。治疗电流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一般0.1~0.3mA/c㎡,通电时电极下有震颤、 抽动感或肌肉收缩,易于耐受。
适应症: 1、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2、高血压改善并发症。 3、高脂血症改善并发症。 4、各种心律失常。 5、扩张性心肌病。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 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5.装起搏器者禁用。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 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 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 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 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操作规范 药物组成 基本沿用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书中所记载的处方,以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作为基本方, 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其他药物可选用 如皂角、百部、前胡、丁香、冰片、麝香等。 目前,麝香已非方中必用之品,有使用者,也多以人 工麝香入药。 目前,各家所制备的药膏中,药物配比差别较大,尚 无共识性的结论。据文献报道显示,各药在不同的处方中, 相对于不同组成的其他药物,一般比例范围是:白芥子占 比最大,约为35—40%,细辛次之,约为15-25%,其他 的延胡索约占10—30%,甘遂10-20%。
中频治疗:采用硅导电橡胶电极治疗,操 作简单安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 的电流处方,将两个电极对置或者并置与 治疗部位。治疗电流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 度,一般0.1~0.3mA/c㎡,通电时电极下有 震颤、抽动感或肌肉收缩,易于耐受。
疗程 每次贴1组穴位,隔天l次,7次为1疗程, 共15天,一般每个中频治疗15~20分钟, 每日一次,7~15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中 间,停用1天)。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 巩固或提高疗效。
心病二科
穴位贴敷中频疗法是我们创立的一种把穴 位贴敷和中频电疗结合在一起的外治方法, 是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中频穴位刺激为一 体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的 给药途径。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以整体 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 根据经络学说, 在 病体相应的腧穴上,选用磁珠或适当的药物 进行贴敷结合中频电疗, 通过对内关、心俞 等穴位刺激作用和特定部位的药物的吸收 作用,以达到减轻患者胸闷胸痛、心悸、 失眠等症状的目的。
1.药物组成 以桂技、丹参、川穹、降香、桃仁、乳香、 没药、延胡索、薤白、生姜作为基本处方, 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 加减。
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 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 (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1.中频治疗仪去年买,不到1万; 2.穴位贴敷只是点耗材不贵; 3.病人比较多 ; 4.可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生。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