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仓储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也在逐年增长。
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控成为当前中药材种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控方法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残留在中药材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中药材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针对岷县中药材病虫害问题,提出以下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巡查、监测站建设等。
通过实地观察、虫情调查和病害鉴定等方式,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为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病虫害预警技术的应用。
建立病虫害预警平台,对影响中药材种植的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发和推广1. 加强对中药材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了解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利用天敌和捕食者控制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利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提取物进行防治;利用病虫害生物学调控方法进行防治等。
3. 加强对新型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示范试点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新型防控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绿色防控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中药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在病虫害维持水平和人工防治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理念。
2. 加强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提高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度,增强植物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3. 加强农田管理,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病虫害流行。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1. 通过宣传和媒体报道,普及绿色防控的概念和意义,提高社会对绿色防控的认识和支持。
2. 开展中药材绿色防控技术的展示和推广活动,向农民和种植户普及绿色防控的方法和技巧。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摘要】岷县中药材生产中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提出了绿色防控方法选择、生物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和管理措施、以及科学、综合防控策略等建议。
绿色防控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风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防控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提高防控水平。
只有不断改进防控技术和策略,才能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推动岷县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重要性、技术选择、生物防治、施肥管理、综合防控、科研、技术推广、农药残留、水平提高。
1. 引言1.1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岷县是一个中药材生产大县,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开展绿色防控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绿色防控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前提下,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技术方法。
一、加强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意识,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他们更加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选择适用于岷县中药材种植的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三、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生物天敌、病原菌、微生物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四、合理施肥和管理措施,保持土壤肥力平衡,营养供应均衡,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爆发。
五、制定科学、综合的病虫害防控策略,根据不同病虫害的习性和传播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控。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岷县中药材生产中病虫害防控工作,推广绿色防控方法,降低农药残留风险,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
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为岷县中药材的发展和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
2. 正文2.1 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病虫害是岷县中药材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控,将会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一、概述中药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对中药材进行绿色防控病虫害是保障药材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针对岷县中药材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以保障中药材的生产安全和质量。
二、病虫害防控现状岷县是一个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地方,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目前岷县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控主要还是采用化学农药的方式,这种传统的防控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农药残留标准和环保要求,而且会对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需要推动岷县中药材的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来保护中药材的生产和质量。
三、绿色防控建议1. 种植适宜品种在种植中药材时,应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通过优选抗病虫性状,培育出高产、高效、抗逆性强的中药材新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减少防控的难度。
2. 合理旋作中药材种植的连作和轮作周期要合理规划,避免长期单一种植,以减少土壤中病害和虫害的滋生。
可以通过合理旋作,使土壤中微生物种类丰富,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3. 生物防治可以采用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等生物防治手段,利用天敌、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不仅能够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4. 植物香气驱虫植物香气对许多害虫具有驱避作用,可以在中药材种植园周围种植一些能够产生特殊香气的植物,如薰衣草、驱蚊草等,来驱赶害虫,减少病虫害发生。
5. 疏通通风中药材种植园的通风要畅通,通过疏通通风可以让植物快速排出体内过多的湿气,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概率。
6. 土壤病害防控可以采用翻耕换土、间作、深耕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害蛹等病原体滋生,做到越防越少、越治越少。
7. 合理施肥中药材种植要合理施肥,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不合理的施肥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抵抗力下降,易受病虫害困扰。
8. 合理管理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清理病株、清理病虫害等,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病害虫害的蔓延。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药材品种繁多,不同的药材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也不相同,病虫害防治总的原则是: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做到绿色、环保、无公害。
磷化铝用量,减少毒性,操作简便。
刘氏等用“粮保”防虫,效果较好。
“粮保”是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的粮食防虫保护剂,使用量少,每100 kg药材只需20 g,采用缓释技术,作用时间长,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残留,无不良臭味,不仅有防虫效果,还有杀虫作用,抑制虫卵孵化,值得推广。
采用DMF防虫亦有一定的效果。
DMF为富马酸二甲酯,是80年代国外研制的食品添加剂,且有低毒、高效、广谱抗菌的特点,对中药材具有较强的防霉和良好的防虫作用。
操作方法为:将一定剂量的DMF装入数个无纺布袋中,再将其分放于药材中。
其他化学薰蒸剂还有四氯化碳、氯仿、环氧乙烷等,在使用时须注意防火、防毒、防环境污染。
对抗同贮法,该法是中药材传统养护法之一,明代陈嘉谟著《本草蒙筌》中便有“人参和细辛,冰片同灯草”的记载。
该法主要是利用一些有特殊气味,能起驱虫作用的药材,例如花椒、细辛可防乌梢蛇等动物药虫蛀;山苍子多用于蛇类药材;丹皮可防泽泻、山药虫害;或使用冰片、樟脑等中药防虫剂。
该法简便易行,无需增加特殊设备,且驱虫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少量药材的贮藏。
若将一些易生虫的药材先进行烘烤、日晒等处理,则效果更佳。
使用该法时,应注意防止药材之间的掺杂混合串味,如鹿茸、人参、丁香等不能与冰片、樟脑等共存;甘草、黄芪不能与大戟、甘遂混藏,否则易走油、变味、串味。
昆布(海藻)防虫法将市售的昆布或海藻放入2~3层纱布袋内,平置于药材的中心部位即可。
每kg昆布或海藻可置于20~50 kg药材中,可降低药材含水率8%~15%,生虫药材中,米象、药谷盗等,对比加昆布、海藻前减少55%~75%,亦有报导放入昆布(按药材量的1/100比例)的药材,七天后各种菌量明显减少,96%以上的粉螨和蛾类死亡。
存放昆布或海藻的布袋可不定期取出置通风干燥处1.5 h,或晾晒30~40 min,即可使水分全部挥干,再重新放入药材中,如此反复使用20次,也不减弱其吸湿、放湿能力,且其本身亦不变质,可照常食用或作药用。
绿色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措施

绿色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措施绿色防治储粮害虫是指采用无害化、环保化的手段来防治危害储粮的害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色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措施:1. 温湿度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发育与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通过控制储粮仓库的温湿度可以有效抑制害虫的生长。
可以使用空调、除湿机等装置调节储粮仓库的温湿度,将其保持在害虫不易繁殖的范围内。
2. 排风换气:害虫在储粮仓库内繁殖时,需要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湿度。
通过加强储粮仓库的通风换气,可以降低储粮仓库内的氧气含量,使害虫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3. 光照控制:害虫对光线敏感,可以设置光线灭虫装置来防止害虫进入储粮仓库。
光线灭虫装置可使用紫外线灯或红外线灯,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选择相应的光源。
4. 储粮包装:采用防虫袋、密封袋等包装方式,有效防止害虫进入储粮。
防虫袋一般使用带有草酸铝的聚丙烯袋,草酸铝具有很强的防虫作用,能有效阻止害虫侵入储粮。
5.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等生物防治害虫。
可以引入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或者使用寄生虫如蜂类等寄生在害虫体内来控制其数量。
6. 化学防治:使用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按照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或熏蒸处理。
要注意使用环境友好、对非目标生物影响小的杀虫剂。
7. 使用储粮保鲜剂:储粮保鲜剂是一种能抑制害虫和真菌生长的添加剂,能延长储粮的保鲜期。
根据储粮的不同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储粮保鲜剂,常见的有二氧化碳保鲜剂、氧化剂和水分吸湿剂等。
8. 定期检查储粮仓库:定期检查储粮仓库,及时发现和处理害虫的繁殖源和感染地点,防止害虫的扩散和蔓延。
模块六 中药仓库害虫与防治

在检查时可用感官或5~10倍放大镜观察。 中药仓虫感染度分为三级。
二、仓虫检查标准及处理
(一)仓虫感染度等级
1.谷象类 将中药样品通过篮孔为2.5mm的篮子,在筛出物中检查活、死 甲虫数目,按1kg样品中甲虫数来确定其感染度: 一级,谷象1-5头; 二级,谷象6-10头; 三级,谷象超过10头。
二、蛾类仓虫
(二)地中海粉螟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15cm,翅展16-25mm。前翅狭长,灰 黑色,近基部及外缘各有一淡色的波状横纹,翅的外缘横列明显的 小黑斑;后翅灰白色。 (2)生活习性:以幼虫越冬,幼虫吐丝将药材黏聚成团块。习性 与印度谷蛾相同。
二、蛾类仓虫
(二)谷蛾 (三)麦蛾 (四)烟草粉螟
一、甲虫类仓虫
(一)药材甲
俗称药甲、药谷盗,属于窃蠢科。 (1)形状特征:成虫体长约3cm,红褐色或深栗色,密被细毛,头生 在前胸下,背面不能见,触角11节。前胸背近三角形,后缘微宽于鞘翅的基 部,鞘翅上具明显的纵行排列的刻点。 (2)生活习性:以幼虫越冬,成虫善飞,具假死性,耐干力强,在黄 昏或阴天飞行,产卵于药物表面凹褶不平的部位或碎屑中,经5-10天孵化出 幼虫;幼虫喜暗,耐饥力强,常在药材内部蛀成孔洞,并在其中化蛹,羽化 成虫继续危害。 (3)可危害多种药材:党参、甘草、羌活、泽泻、山药等。
三、螨类仓虫
(一)粉螨:俗称粉壁虱 (二)干酪螨 主要危害种子、叶类中药及包装衬垫材料等,食性复杂,不直 接毁坏药材,会造成污染、发霉变质。
模块六
项目二 中药仓虫的传播途径
三、螨类仓虫
(一)间接传播 人为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仓库 藏虫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

岷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岷县乃至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原因,中药材的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保护中药材资源,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我们提出以下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议:1.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定期对中药材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遥感、气象、生物学等,进行病虫害的预测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
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控的综合体系,将防控措施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中药材的抗病虫能力。
加强采收、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4.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研发。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和开发对中药材病虫害有效的防控方法和药剂。
5.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制定中药材病虫害防控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监管和扶持力度。
增加中药材病虫害防控的财政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中药材病虫害防控项目。
中药材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是保护中药材资源、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研发和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等措施,我们相信中药材的病虫害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将会得到提高。
中药材仓贮害虫防治方法

中药材仓贮害虫防治方法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易被虫蛀。
虫蛀后,有的药材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者被完全蛀成粉状,失去要用价值。
因此,在药材贮藏过程中搞好虫害防治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中药仓贮害虫的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药材仓贮害虫的物理防治方法1.1 入库前严格检查仓库应彻底清扫、消毒和封严,严禁外界虫源侵入,还应注意将虫蛀或带虫卵的药材挑出处理,严禁将虫源带入仓库。
入库药材要干燥。
1.2 高温曝晒法对于一些太阳曝晒不易变色、不走油的药材可以用太阳曝晒的方法防虫。
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利用太阳光的高热和紫外线效能,不但可以使药材干燥,而且能将害虫晒死。
例如:药谷盗曝晒至46~47℃,只能生存8~9h;晒至50℃,3~5h即死亡。
有些害虫虽不能晒死,也会因难耐高温而逃走。
太阳曝晒法简单易行,易于操作,节约成本。
加热杀虫法还可以利用烘箱、烘房或烘干机,将已生虫的药材放入其中,是温度升高到50~60℃,经过1~2h,即可将害虫杀死。
1.3 低温冷藏法对于一些量少的贵重药材,可以利用低温将害虫或虫卵杀死,温度越低,所需时间短。
在冬季,如果库房的通风设备良好,亦可不必将药材搬出库外,选干燥天气,将库房的所有门窗打开,使空气对流,以达到冷冻目的。
1.4 干沙埋藏法干燥的沙子不易吸潮,又无营养物质,不仅能防治害虫潜伏,而且也能使霉菌无法蔓延。
此法不失为防虫防霉的简便方法。
例如:党参、淮牛膝、山药、泽泻、白芷、板蓝根等适用此法。
所用沙子不必太细但必须充分干燥,一般在水泥晒场上暴晒一天即可。
1.5 高频介质电热杀虫法是一种新的物理技术,其杀虫原理是:如果将绝缘物质放在容器的金属片间,此种物质的分子,受两个金属片间交流电场变化而摩擦产生介质电热。
电压越高,电场越强,摩擦频率就越高,产生的热能就越多,在温度50℃时只需50min,60℃时只需10min,就可以将害虫全部杀死。
此法杀虫效率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仓储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20T10:07:52.1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张志义
[导读] 在中药材仓储害虫防控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方式。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逐渐提升,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药品安全性、原材料的质量受到广泛重视。
而我国属于中医药市场占有度很高的国家,如果中药材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而在中药材的质量管理中,仓储害虫是威胁其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近年来开始使用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方式,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更好的预防仓储害虫问题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材仓储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214-02
在中药材仓储害虫防控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方式,结合害虫的发生特点与实际情况,正确的进行防控处理,以此预防害虫对中药材质量产生影响,保证原材料的安全性。
1.中药材仓储害虫的情况
1.1 种类分析
由于多数中药材的仓储环境较为特殊,很容易为虫害营造出适宜性的生存空间,而不同种类、气味的中药材,出现的害虫也有所不同。
根据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在中药材仓储方面,存在二百多种害虫,其中含括烟草甲害虫、药材甲害虫、赤拟谷盗害虫与咖啡豆象害虫等等,对中药材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扩散的速度很快。
1.2 特点分析
对于中药材方面的仓储害虫而言,其具有食性复杂的特点,繁殖的能力很高,并且忍耐饥饿的性能很强。
多数害虫的体积很小,容易隐蔽,会导致防治的难度增加,出现非常严重的危害性影响。
对于烟草甲与药材甲等害虫,会对中药材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料对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药材甲而言,在卵发育阶段,主要的食料为半夏药材与甘遂药材,而幼虫发育阶段主要食料为草乌药材与甘遂药材,而蛹发育阶段在桔梗上面的羽化率很低,所以,成虫会在党参药材上面作茧。
2.绿色防控技术
2.1 检测鉴别
在传统的检测鉴别工作中,虽然可以了解到害虫的分布情况,但是,工作效率很低,精确度也不好,很容易出现材料与人力资源耗费过多的问题。
而在微电子技术实际发展的进程中,使用红外传感技术、声音信号技术、生物光子技术等,均可以自动化的对害虫的位置进行识别,并预测出具体的数量。
例如:使用声音传感技术方式,可以获取到害虫的进食声音、爬行声音等等,利用信号处理方式与放大方式,结合具体的声音频率与脉冲特点等,辨别害虫的种类与具体的数量情况。
通常情况下,害虫的声学特点,非常容易受到周围噪声的影响,所以,在使用此类技术之前,必须保证噪声很少。
专家在研究中使用SAA-SVM技术方式进行中药材仓储害虫的分析,发现准确率在95%,同时,采用红外线传感技术方式,准确率为94%,不仅能够保证辨别的准确性,还能预防材料与资源浪费的问题。
2.2 非药物类型的防控技术方式
2.2.1 温度与湿度方面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中药材仓储害虫的出现,温度通常在14摄氏度到34摄氏度,所以,在温度管理的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在13摄氏度之内或是35摄氏度以上,以此抑制害虫的生长,甚至直接使其死亡。
在中药材进入仓库之前,需要进行晾晒与烘干处理,也可以通过蒸煮的方式将其中的害虫消灭,由于不同害虫的耐低温能力不同,所以,应该结合害虫特点与中药材容易出现的害虫规律等等,正确进行温度与湿度的管理,必要的时候应该利用空调设备进行室内温度与湿度的调整,使用微波技术方式与红外加热干燥技术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达到害虫的防控目标。
2.2.2 诱杀措施害虫的诱杀方式适合应用在大面积仓储害虫的防治工作中,主要使用黑光灯设备、紫外高压诱杀灯设备以及频振类型的诱杀灯设备。
其中,紫外高压诱杀灯设备具有一定的螨类害虫诱杀优势,而黑光灯可以进行谷蠢类型害虫的诱杀处理,频振类型的设备通常对所有害虫均具有较高的消灭作用。
2.2.3 辐照类型的方式对于此类技术而言,属于新兴的害虫消灭技术方式,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达到害虫的消灭作用,且污染性很低,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中药材的加工领域与存储领域中。
此类技术含括紫外线技术形式、电子束技术形式、太阳能技术、-射线技术等等,其中 -射线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提供辐照源,还能保证害虫的消灭效果,对中药材的性状与活性成分等不会产生影响,甚至还能促使贮藏时间的增加,最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达到一年。
专家在研究中选择丹参药物与麦冬药物进行 -射线技术的害虫消灭处理,发现所有药物的形状与活性成分均未受到影响,贮藏时间为360天[1]。
2.3 新型技术方式
在相关的新型技术中,主要含括硫磺熏蒸方法、植物源杀虫剂方法、昆虫激素方法等,目前在试点应用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硫磺循证方式对山药药物与白术药物可能会产生药理性的影响,所以,在应用之前必须要全面的进行分析与调查,结合具体的情况正确开展害虫的防控工作,不仅要全面提升整体防控效果,还需要预防空气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将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
[2]。
3.讨论
近年来,在中药材仓储的环节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害虫问题,不能保证中药材的仓储质量,所以,在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合理的选择与使用相关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卿梅,程茂高,王文静.几种中药材提取物对中药材仓储害虫的防治作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8,36(10):1546-1549.
[2]程茂高,乔卿梅,魏志华,等.中药材仓储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6,39(8):19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