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某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与桩基选择

某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与桩基选择发布时间:2022-08-08T06:56:25.67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陈武[导读] 某勘察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工业大道以南,场地为东侧为低矮残丘,东侧为某河涌,其它地段地势较为平坦,根据本次勘察的钻孔孔口高程,场地地面高程介于8.09m~15.02m之间,平均为10.45m。
建设用地共划分为四个地块,建设多栋高层住宅楼(含地下室)以及配套幼儿园等。
核工业(广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510800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随之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需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信息的准确性、桩基类型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工期以及经济成本。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勘察信息进行准确细致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以某建筑勘察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炭质灰岩;桩基础;岩溶1、工程概况某勘察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工业大道以南,场地为东侧为低矮残丘,东侧为某河涌,其它地段地势较为平坦,根据本次勘察的钻孔孔口高程,场地地面高程介于8.09m~15.02m之间,平均为10.45m。
建设用地共划分为四个地块,建设多栋高层住宅楼(含地下室)以及配套幼儿园等。
2、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据本次钻探资料,场地内地基土层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石凳子组(C1ds)。
现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其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①杂填土:灰褐色、灰色、褐黄色,主要由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以及少量黏性土和砂粒组成,松散状~稍密,大部分堆填时间较长,少量近期堆填。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绝大部分钻孔均有揭露,层厚0.40~6m,平均层厚1.87m,fak=60kPa。
②1粉质黏土:褐红色、褐黄色等,可塑,局部硬塑,主要由粘、粉粒组成,为坡积形成。
局部分布,厚度变化大,层厚1.60~8.5m,平均层厚4.25 m。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题型:判断】【分数:1 分】 得分:0 分[1]古生物构造是沉积岩独有的构造特征。
答:答案: 对【题型:简答】【分数:5 分】 得分:0 分[2]简要说明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答案: 总应力|等|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和【题型:名词解释】【分数:2 分】 得分:0 分[3]土的压缩系数答:答案: 固结试验得到的 e-p 曲线斜率的相反数。
【题型:计算】【分数:6 分】 得分:0 分[4] 答:某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为:第一层为软粘土层,厚度 H=4m,天然重度γ =17.5kN/m3,平均压缩模量 Es=2.5MPa;其下为 很厚。
今在地面上大面积填筑厚度为 h 重度γ 1=18kN/m3 的砂土层,如不计新填砂土层及密实粗砂层的变形,欲使粘土层顶 那么 h 应为多少?答案:即 h 应为 1.042m。
【题型:单选】【分数:2 分】 得分:2 分[5]某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K,且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将其标为 K1,则该地层可读为( )A白垩纪B白垩系下统C白垩系中统D白垩系上统答:B答案: B【题型:填空】【分数:1 分】 得分:0 分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6]普朗德尔极限承载力理论适用于基底( )的条形基础。
答:答案: 光滑【题型:计算】【分数:6 分】 得分:0 分[7]如图所示挡土墙高 7 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各填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图所示。
试计算作用在该挡压力合力。
答: 答案:即主动土压力合力等于 124kN/m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题型:名词解释】【分数:2 分】 得分:0 分[8]潜蚀答:答案: 地下水或地表水流入地下土体内,将土颗粒间可溶性成分溶滤,带走细小颗粒,使土体被 地质现象。
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岩土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岩土工程勘察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建设的全流程包含策划、勘察、建设、验收、维护等多个方面。
其中,工程策划与工程勘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步骤,工程质量的保证离不开良好的勘察工作。
场地工程是指限定了工程边界的区域建设,其地质条件勘察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研究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方法这一课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地质1 岩土勘察中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1.1 划分场地工程地质构造范围根据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将场地工程的地质构造范围,从场地工程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区域角度进行划分。
场地工程在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地层构造呈继承性下降,地质运动南部强北部弱,整体上表现出以下沉运动为主的特征。
因此,在划分场地工程地质构造范围的过程中,以场地工程工作区为主,勘察出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构造,按照地质活动量的差异大小,划分出适宜施工的工作区。
根据勘察结果表明,同样可以根据水文条件进行地质构造划分。
划分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划分范围如表1所示,本文按照上述地层的地质条件,划分出场地区域。
施工难度为I1.2 分析工程地质空间分布特征在地质构造划分完成之后,对地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空间分布分析的关键在于读懂坐标图,图中的方向指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
场地工程地质空间分布特征见图1。
假设M、N为东北方向,M′、N′为西南方向,海拔分别为1000m与2000m。
上述空间分布情况是在海拔较高的区域进行场地工程建设时采集到的,对地质条件勘察的要求较高。
在海拔正常的区域进行场地工程建设时,地质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与场地工程的温度、湿度、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有关。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涉及地震带的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地震活动带的分布特征呈条带状,根据活动水平的高低,判定该区域是否可以进行工程施工。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评价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评价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2期[关键词]建筑场地;工程地质;评价;抚州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建筑物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在建筑物开工之前,对建设场地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十分必要[2]。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与工程特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地质数据支撑[3]。
拟建抚州市某建筑物位于抚州市赣东大道以东,金巢大道以西,王安石大道以北,占地面积约6×104m2,是一处大型建筑。
为查明该建筑场地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性及地基稳定性,在该区域开展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工作。
工作中,结合建筑物特点与实际,采用沿拟建建筑物周边线、角点与网状布孔相结合的原则,采用钻探、原位测试、取样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勘察。
查明该场地的工程地质特性,对该建筑物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 地质概况抚州某建筑场地区域上位于抚州盆地,该盆地为北东向断陷盆地,主要分布于抚州—崇仁一线,属簸状盆地,由“两凹一突”组成,两翼呈单斜构造,北西两翼保存良好[4]。
岩性大多向北西方向倾斜,倾角平缓,北西缘为长期多次活动的大断裂(抚州—永丰断裂带),既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后期又逆冲于盆地之上[5]。
根据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区内岩体内构造裂隙及构造面发育,但未见第四系厚度及岩相突变地段,反映第四纪时期,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断裂活动微弱。
地壳的缓慢升降对建筑影响不大。
因此,测区新构造活动微弱,区域稳定性较好。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原始地貌为丘间谷地,局部为岗丘。
原始地形较为平缓,后因人工弃土,现地形起伏较大,勘察时场地标高42.0~52.0 m。
中风化中砂岩(K2nn)呈紫红、青灰色,中砂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锤击声脆,无回弹,易击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以柱状为主,岩芯采取率80%~90%,RQD=75%~95%。
fr=3.97~18.14 MPa,干燥状态单轴抗压强度10.6~27.8 MPa,软化系数0.58~0.72,属极软岩—软岩,为软化岩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Ⅴ级,最大揭示厚度23.6 m,全场分布,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呈不规律互层状,岩体内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夹中风化破碎夹层呈紫红色,呈强风化状,泥质胶结,砂质结构,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局部被Fe、Mn 质浸染,揭示厚度0.6~8.1 m,呈透镜体分布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及中风化中砂岩。
杭州余杭区某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XX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一、前言(一)工程概况XX大厦工程位于XX市XX区XX,XX省道与XX街交叉口以北,XX实验学校以南的地块内。
拟建工程包括酒店式公寓、酒店办公楼各一幢及裙房。
有关工程的其余情况详见表1。
受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拟建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二)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建筑物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具体任务为:1.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场地地层结构及其分布特征;2.查明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基础设计必需的岩土技术参数;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4.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5.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和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6.对地基土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建议本工程适宜的基础类型和基础持力层;7.提供地层的渗透性等特征,提供基坑围护设计的必需参数,对基坑围护和工程降水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根据拟建建筑物规模,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执行以下主要规范、标准: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5.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6.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7.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8.浙江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
(四)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探孔由我院根据有关规范布设,按建筑物轮廓线,共布置20个勘探孔(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由于场地南面原有建筑和中部的简易房未拆迁,部分孔进行了少量位移。
无极县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评价

无极县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评价对建筑场地工程勘察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依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地基土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进行分层数理统计,结合本地区工程实践经验,为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综合勘察报告相关结论对该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标签:工程勘察;参数;岩土工程评价一、概述无极县某小区位于河北省无极县无极路北侧,正义街东侧,交通便利。
拟建住宅楼地上12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长为60.0m,宽为13.0m,基础埋深按照3.0米考虑。
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勘察场地区域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形态较为单一,场地原为建筑用地,地势较平坦。
2.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无极县在区域构造位置上位于太行山隆起带的东侧,冀中坳陷的西南端,区内有控制第三纪以来的深县断裂和束鹿断裂、第四纪活动的深县断裂和新河断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
受经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及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影响,构造形迹改造和切割明显,从而控制着太行山的隆起和冀中坳陷的下降,形成了以重值差异运动为特征,主要由隆起、坳陷和活动断裂三种基本构造形迹组成的构造格局。
区内断裂无明显破碎带,其活动具有继承性、间歇性、同生性,在晚更新世早期有较弱活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少见活动迹象,该断裂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场地在区域上属基本稳定型。
3.地层本次勘察最大深度为25m,主要地层均为第四纪冲洪积成因的粉土、粘性土及砂类土,根据其岩性和埋藏条件,自上而下分为6个主层,各层土的空间分布和埋藏条件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的岩性和特征如下:①层杂填土:以建筑垃圾为主,含生活垃圾,层底深度为0.3~2.7m,层厚0.3~2.7m。
②层粉土:黄色,中密~密实,稍湿,土质不均匀,夹粉质粘土薄层,含少量铁锰化合物,含砂粒,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中等压缩,层底深度为6.4~7.0m,层厚4.0~6.4m。
吉水某建筑场地地质环境条件

1场地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吉水县城东,与京九铁路及105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相接。
场地及其周边主要为丘陵地形,高程一般为100~250m;地层岩性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变质岩为主,构造以褶皱、断层为主,残坡积层厚度1~3m,强风化带厚度1.0~5.0m;地下水类型以构造裂隙水为主。
场地建设活动,对区内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有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2场地地质环境2.1气象、水文条件场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8℃,最低为零下5~6℃,最高为38~40℃。
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年平均降雨量1600mm,24h最大降水量217.80mm,1h最大降水量65.70mm。
全年无霜期280~290d。
场区地表水系较发育,以恩江河及季节性沟谷溪流为主。
2.2地形地貌条件建设场地按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分为两种地貌单元:侵蚀构造丘陵地形、河谷平原地形。
侵蚀构造丘陵地形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中部,为构造抬升过程中,遭受强侵蚀切割作用形成的锯状、垄状地形。
地形切割较深,植被茂盛,覆盖率达80%以上。
河谷平原穿插于低山、河谷之间,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势东侧高,西侧低,河谷平原呈条带状分布于位于评估区南东部。
2.3地层岩性建设场地内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上施组、震旦系下坊组及第四系现将地层。
①上施组。
下部主要为浅灰—灰黄色中厚层状变余长石石英杂砂岩,与同色夹薄层状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不等厚互层或夹层;上部为凝灰质千枚岩、千枚状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质千枚岩或板岩。
②下坊组。
下部为黄褐色、厚层状变余岩屑杂砂岩与灰白色薄层状绢云千枚岩不等厚互层。
中部为紫红色、青灰色薄层绢云母千枚岩、绢云绿泥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
上部为灰白色绢云母千枚岩。
③第四系。
亚砂土及亚粘土:土黄色、砖红色。
主要分布于沟谷,呈狭窄条带。
残坡积层均为震旦系上部岩层风化之碎块堆积物,分布于山坡地带,厚0~10m。
2.4地质构造条件场区位于富滩向斜的北东翼。
建筑工程场地分析方案模板

建筑工程场地分析方案模板一、研究目的鉴于建筑工程场地选址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对建筑工程场地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并制定科学的分析方案,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保障。
二、研究范围本研究的范围主要涵盖建筑工程场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场地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地质地貌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查询,了解场地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地层分布等情况。
2. 土壤情况调查:进行土壤采样,并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土壤粘结性、承载力、抗剪强度、水分含量、透水性等指标。
3.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调查场地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地下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等情况。
4. 场地周边环境调查:分析场地周边的交通、排水、地貌等情况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四、研究步骤1. 地质地貌调查(1)实地考察,并绘制地质地貌图;(2)查阅相关资料,搜集地质地貌信息;(3)分析场地地质地貌特征,评估地质地貌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2. 土壤情况调查(1)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实验室分析;(2)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3)评估土壤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3.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1)测定地下水位,并分析地下水质;(2)研究地下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3)评估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4. 场地周边环境调查(1)调查场地周边环境,包括交通、排水、地貌等情况;(2)评估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五、分析方案1. 地质地貌分析(1)根据地质地貌调查结果,对场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进行评估,并确定地质地貌对工程施工的影响;(2)根据地质地貌的特征,制定工程施工的地质地貌防治措施。
2. 土壤情况分析(1)根据土壤情况调查结果,评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并确定土壤对工程施工的影响;(2)根据土壤的特征,制定工程施工的土壤处理措施。
3.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结果,评估地下水对场地稳定性和工程施工的影响;(2)制定地下水防治措施,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较复杂。
以该建筑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1、概况
研究场地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大道南侧,钢城大道西侧,联络路北侧,交通十分方便。
拟建7号楼层高分别为:地上33层,无地下室;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拟采用桩基础形式,建筑环境条件相对较复杂;因此该建筑物在施工时应对周边的场地及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工作。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及委托的任务要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正确反映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岩溶地质特征,为工程建筑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物地基做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2、水文地质条件
按场地的地下水埋藏条件,场地地下水可分为土层内的孔隙水(上层滞水)和岩溶洞隙水(潜水),两者具有一定水力联系,在场地钻孔中反映为地下水具统一混合水位,水位相对高程为1780.20m。
孔隙水赋存于土层中,该水主要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的影响,并受季节性影响明显。
土层中孔隙水涌水量相对较小,抽排即逝。
而岩溶洞隙水赋存于岩体岩溶洞隙内,并受岩溶发育控制,地下岩溶洞隙是天然储水空间和运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