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病历
儿科案例川崎病

特点:
v 免疫损伤性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 v 幼儿高发 v 多系统损害 v 发热超过5天 v 皮肤多形性红斑 v 粘膜充血水肿 v 淋巴结肿大 v 冠状动脉受累
1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病因学:
Ø 感染因素? Ø 免疫因素? Ø 环境因素? Ø 化学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19
病因学
8
疾病概述 Introduction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 粘膜淋巴结综合〔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性 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 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 所引起的冠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形成。
2. 可能与以下一些因素相关:
a. 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
均可能引起,但缺乏直接证据证明。
b. 免疫激活及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反响或自身免疫反响, 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管内 皮功能障碍和细胞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表达 异常等,造成血管壁损伤。
c. 遗传学背景:存在易感人群。因为KD在亚裔人群发
❖ Ⅱ期 约12-25天,亚急性期,主要影响中动脉,弹力纤维 及肌层断裂和坏死,血栓形成
❖ Ⅲ期 约28-31天,恢复期,中动脉发生肉芽肿 ❖ Ⅳ期 数月至数年,后遗症期,血栓形成,阻塞的动脉可再通
27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病理损伤范围:
皮肤 粘膜
心脏
肾脏 肝脏
肺脏
大脑
2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 粘膜改变
川崎病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病例讨论: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治病情介绍:患者,女,3岁10月,于入院前5天出现右侧颈部肿物,伴触痛,入院前4天,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3℃左右,每6-7小时发热1次,于家中口服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病程中眼睑轻度水肿,无结膜充血,无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无乏力,饮食及睡眠稍差,二便正常。
入院时查体:T:36.6℃,P:102次/分,R:26次/分,精神较好,眼睑轻度水肿,双侧颈部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右侧为著,约4×100px,活动度欠佳,触痛明显,双扁桃体II度肿大,表面略充血,见炎性分泌物,咽部充血,舌乳头突起,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辅助检查:颈部淋巴结彩超提示双侧颈部可见多个淋巴结回声,左侧大者大小约19.8×15.5mm,回声欠均匀,内可见小点样强回声,右侧大者大小约39.8×11.2mm;心脏彩超提示左冠脉开口处内径约2.3mm,左冠脉/主动脉根部约0.19,右冠脉开口处内径约2.5mm,右冠脉/主动脉根部约0.20,肝胆脾彩超未见异常;胸片提示右下肺纹理增强,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 12.03×10^9/L、淋巴细胞比率 36.04 %、单核细胞比率 4.74 %、中性粒细胞比率 55.94 %、血红蛋白 117.0 g/L、血小板 415.10 ×10^9/L, CRP:74.50 mg/L,红细胞沉降率定 57.59 mm/h,高于正常。
降钙素原正常,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 IgG阳性(+),EB病毒衣壳抗原IgM高于正常,余病原学检查均阴性;生化类检查基本正常。
药敏回报:呼吸道正常菌群生长。
治疗第3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较前降低,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CRP 较前升高;治疗第5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较前略升高,C反应蛋白较前升高,治疗第9天,复查血沉、BNP较前略升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较前恢复正常,分类基本正常,血红蛋白较前恢复正常,血小板较前升高,C 反应蛋白较前降低;肾功基本正常;CK-MB正常。
川崎病病案分析

国内文献(?)
具备发热5 d或5 d以上,仅有4条以下主要临床 表现者,如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 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可以诊断KD 具备4或4条以上主要诊断标准,在发病4 d可 以作出KD诊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易岂建)
病史
女孩,5岁,主诉:咳嗽1周,发热5天呕吐2 天 现病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 咳痰,5天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为38.5,曾在 当地医院给予头孢唑肟、头孢曲松钠治疗5天, 体温仍有波动,2天前出现频繁呕吐。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
Rosenblum WD等研究ASA剂量与其抗血小板凝集功能的关 系,结果显示小剂量治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减低而大剂 量治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改变,故认为小剂量ASA有较强 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而推荐30mgkg-1d1作为急性期的 治疗剂量。 Stephen R曾对一组77例川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7例 患者分为并发CAL组A组,未并发CAL组B组,结果表明,发 热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开始治疗时间A组明显晚于B组, 故认为早期A组治疗对川崎病的CAL有重要意义。 但是多数作者研究结果认为ASA治疗组CAL发生率与未治疗 组相似为15-25%14,故认为ASA并不能减少CAL发生率。 总之,目前研究结果提示ASA并不能降低CAL发生率。
鉴别诊断
本症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①发 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②手足硬肿,掌跖 潮红;③类风湿因子阴性 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点为:①眼、 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②皮疹不包 括水疱和结痂
与猩红热不同之点
①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 ②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 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 ④青霉素无疗效
川崎病病案分析

25
查体
一般情况可,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燥,舌乳 头突起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可见白色分泌 物 双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躯干可见点状散在细小皮疹,压之褪色,右 侧腹股沟部可见黄色脓疱疹,肛周发红未见 脱屑
26
治疗
5%人免疫球蛋白1.0g/kg/d×2 天 肠溶阿司匹林50mg/kg/d,T.I.D 潘生丁 5mg/kg/d,T.I.D 阿奇霉素,iv gtt ×3 天
38
查体
急性病容精神差,口唇红有皲裂,牙龈充血, 舌质红舌乳头较粗糙,右眼球结膜充血,咽 部充血,卡痕及全身无皮疹,心肺腹未见异 常,足趾端无硬肿,肛周未见脱屑潮红
39
实验室检查
F1:WBC 15.4,N82%;CRP 30.5mg/l F3:尿WBC 2+ F3: WBC 18.56 ×109/L,N95.2%;CRP >200mg/l;GPT140u/l; AlB26g/l, TB64.1umol/l, DTB51.5umol/l, TTB12.6umol/l; 支原体抗体:阳性 F4:肛周脱屑 F5:超声心动图极少量心包积液,左冠状动脉显示开口宽约 2.7mm,右冠状动脉显示内径约2.3mm,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F6:WBC23.4 ×109/L ;N%:92.3%;L%:6.6%;PLT:231 ×109/L ; ESR 76mm/h ;CRP >200mg/l; 40 血培养(-);
23
国内文献(?)
具备发热5 d或5 d以上,仅有4条以下主要临床 表现者,如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 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可以诊断KD 具备4或4条以上主要诊断标准,在发病4 d可 以作出KD诊断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病历分享-PPT精品文档

病例介绍
辅助检查
2019-05-08 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 WBC 7.3 *10~9/L,PLT 192 *10~9/L,N 52.7 %,HB 126 g/L,CRP 10 mg/L。 2019-05-08 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无殊。 2019-05-08 降钙素 0.18ng/ml。 呼吸道抗体九项:均阴性。
5.12
44.6%
116g/L
8mg/dl
5.16
14.2%
116g/L
3mg/dl
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性川崎病
诊断标准(典型)
可在起病第4天诊断为川崎病 双眼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 口唇及口腔改变:口唇绛红、皲裂,杨梅舌, 口腔和咽部弥漫性充血 皮肤改变:多形性红斑,皮疹
发热5天以上
临床表现≥4条标准
病例介绍
免疫功能检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 无异常。 TORCH -IgM检查均阴性。
病例介绍
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入院处理: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
病情进展
入院第3天体温波动最高达39.1℃,复查血常 规及CRP示:WBC 12.0 *10~9/L,PLT 245 *10~9/L,N: 45.7 %,Hb 132 g/L, CRP 13 mg/L,SAA 60 mg/L。 入院第4天体温波动最高达39.1℃,查体:左
病情进展
2019-05-13 心脏彩超 诊断意见: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回声中断Φ2.8MM,左侧冠状动脉内 径宽约1.7mm,右侧冠状动脉内径宽约 1.3mm,主动脉根部内径10mm) 血气分析无殊 凝血功能无殊 复查血培养
体温变化曲线 40 39 38 37 36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川崎病病历书写范文

川崎病病历书写范文# 川崎病病历。
一、基本信息。
1. 姓名:[患者姓名]2. 性别:[男/女]3. 年龄:[X]岁。
4. 民族:[具体民族]5. 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等]6. 职业:[如学生、工人等]7. 联系地址:[详细住址]8. 联系电话:[电话号码]二、主诉。
发热[X]天,伴皮疹、眼结膜充血。
这孩子啊,就像个小火炉似的,烧了好几天了,家长都急得不行。
而且身上还起了些怪疹子,眼睛也是红红的,就赶紧带过来看看了。
三、现病史。
1. 发热情况。
患儿于[具体日期]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具体体温],呈稽留热型,吃了退烧药也就管一会儿,过会儿又烧起来了,就跟那打不死的“小强”似的,可顽固了。
发热期间精神不太好,老是哼哼唧唧的,也没什么胃口,平常爱吃的小零食啊,摆在面前都不怎么感兴趣了。
2. 皮疹。
在发热后的第[X]天,身上开始出皮疹。
这皮疹啊,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位,密密麻麻的,就像撒了一层小红芝麻似的,有点像麻疹,但又不完全一样。
皮疹之间的皮肤还有点发红,摸上去稍微有点粗糙,可把家长吓了一跳。
3. 眼结膜充血。
几乎和皮疹同时出现的是眼睛的问题。
双眼结膜充血,红得就像小兔子的眼睛一样。
不过呢,也没有什么分泌物,孩子也不怎么说眼睛疼,就是看着吓人。
4. 其他症状。
口唇干红、皲裂,就像干旱的土地裂了缝一样。
舌头也像个熟透的草莓,红红的,上面还有一些小疙瘩,我们叫做“草莓舌”。
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大概有花生米那么大,摸上去还有点硬呢,孩子不让碰,一碰就哭,估计是有点疼。
患病以来,大小便还算正常,睡眠质量因为发烧不太好,老是翻来覆去的。
四、既往史。
1. 既往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病,就偶尔感冒流鼻涕啥的,吃点药就好了。
也没有传染病史,像麻疹、水痘之类的都没得过。
2. 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各种该打的疫苗都没落下。
五、个人史。
1. 患儿为第[X]胎第[X]产,足月顺产,出生的时候没啥问题,哭声响亮,体重也正常。
川崎病病历

川崎病病历患儿XX,3岁,男童,因“发热伴右侧颌下肿物9+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前期儿童;2.急性起病,病程短;3.主要表现:患儿于入院前9+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伴右侧颌下肿物、眼睛充血,无咳嗽、气喘、腹泻等,在外口服药物抗生素治疗3天后,患儿右侧颌下肿物较前减轻,仍发热,今故来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系统治疗,门诊以“川崎病”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精神差,饮食少,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4.入院查体:T 40℃, P 140次/分,R 27次/分,W 14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精神差。
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红斑,无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
右侧颌下可触及约1.5×3.0㎝大小的淋巴结,质中等,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有触痛。
头颅正常,五官端正,球结合膜略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皲裂,舌乳头突起,呈草莓状舌,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腹壁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四肢肌张力正常,双手指、足趾硬性水肿、脱皮。
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3.2×109/L RBC5.05×1012 HGB117g/L GR67.3% LY23.7% PLT321×109/L;彩超:1.右侧腮腺后叶偏大;2.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3.左侧腮腺声像及彩色血流未见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
初步诊断及依据:川崎病依据:患儿系学龄前期儿童,急性起病,病程短;因“发热伴右侧颌下肿物9+天”入院;查体:T 40℃,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红斑,右侧颌下可触及约1.5×3.0㎝大小的淋巴结,质中等,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有触痛,双手指、足趾硬性水肿、脱皮;辅查:血常规:WBC23.2×109/L RBC5.05×1012 HGB117g/L GR67.3% LY23.7% PLT321×109/L;彩超:1.右侧腮腺后叶偏大;2.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3.左侧腮腺声像及彩色血流未见异常。
川崎病病历书写范文

川崎病病历书写范文一、基本信息。
1. 姓名:小萌(化名)2. 性别:男。
3. 年龄:3岁。
4. 民族:汉。
5. 住址:[详细住址]6.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二、主诉。
发热5天,伴皮疹、眼红3天。
这小萌啊,5天前就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热了,就像身体里突然住进了一个小火炉,怎么都降不下来温。
刚开始家长还以为就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可过了两天,身上又开始出皮疹了,眼睛也红红的,这才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赶忙就把孩子带到咱们医院来了。
三、现病史。
患儿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呈持续性发热,口服退烧药(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数小时后又复升。
发热时精神稍差,食欲不佳,但无寒战、抽搐等症状。
3天前,家长发现患儿面部、躯干部出现皮疹,为多形性红斑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像地图似的,可把家长吓了一跳。
同时,患儿双眼结膜充血明显,没有眼屎增多,也不怎么畏光,就是红得像小兔子的眼睛一样。
这期间,患儿还出现了口唇发红、干裂的情况,就像干旱的土地一样,裂了一道道小口子,可疼了,孩子总是忍不住去舔嘴唇。
而且舌头也变得红红的,像个熟透的草莓,上面还有好多小疙瘩,医学上叫杨梅舌。
另外,小萌的小手和小脚也肿起来了,就像小馒头似的,摸起来胀鼓鼓的。
患儿病后大小便基本正常,睡眠稍差,主要是因为发热和身体不舒服。
四、既往史。
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药物过敏史。
这孩子以前就像个小超人似的,身体倍儿棒,很少生病,这次突然这样,可把一家人都折腾坏了。
五、个人史。
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2kg,无窒息史。
母乳喂养至1岁,后逐渐添加辅食,饮食均衡。
生长发育与同龄人相似,智力发育正常。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顺顺利利的,成长过程也没啥波折,谁能想到突然就得了这个川崎病呢。
六、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这川崎病就像个不速之客,突然就找上了小萌。
七、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病历
年龄:6
姓名:XXX
性别:男
主诉:间断发热7天,皮疹5天
现病史:患儿2018年12月12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8℃,每日热峰2-3次,伴咽痛,无咳嗽、流涕、鼻塞、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后出现口唇红肿、干裂,无口周苍白圈,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
12月14日起前胸、后背、颈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前胸、下肢出现多形性红斑,直径1-2cm,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无破溃、流脓、出血等,疹间皮肤正常,局部稍有痒感。
就诊于外院,查:血常规WBC 16.07×109/L, CRP 26.5mg/L↑,咽拭子链球菌抗原(-)。
考虑细菌感染,予头孢克肟+西替利嗪治疗,患儿皮疹渐消退,体温恢复至正常。
12月18日起患儿再次出现发热,Tmax 39.5℃,无咳痰、鼻塞、流涕,每日热峰3-4次,口服退热药体温不能降至正常,并逐渐出现双手潮红、硬肿,无脱皮。
12月19日患儿出现双侧球结膜充血,无眼干、眼痛等不适,巩膜无黄染。
12月20日就诊于首都儿研所,查:血常规: WBC 24.63×109/L↑,NEUT% 87.1%↑,HGB 141g/L,PLT 265×109/L,CRP 76mg/L↑。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患儿起病以来精神一般,食欲睡眠一般,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生后1月曾患肺炎。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按计划。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否认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咯血、呼吸困难史。
循环系统:否认心悸、气短、发绀、心前区疼痛、下肢水肿史。
消化系统:否认纳差、吞咽困难、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史。
泌尿生殖系统:否认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血尿、脓尿、颜面浮肿史。
血液系统:否认皮肤苍白、乏力、鼻衄、齿龈出血、骨痛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否认库欣面容、肥胖、多毛。
肌肉与骨骼系统:否认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否认肌痛、肌无力、肌肉萎缩、肥大史。
神经系统:否认情绪、性格改变,否认癫痫、意识障碍、肢体运动感觉异常、尿便出汗障碍史。
个人史:足月顺产,出生情况好,出生体重2750g,新生儿期无特殊。
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同同龄儿。
目前小学一年级,成绩中等。
婚育史:未婚未育。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中无亲属有类似疾病,否认家族性精神病、
肿瘤病、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39.5℃P:115次/分R:20次/分BP:102/66mmHg SpO2:98%
Ht:122.5cm(P50-75) Wt:22.5kg(P10-25)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急性病容,神清语利,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躯干、四肢、关节及肢端散在分布红色斑丘疹,隆起于皮面,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溃疡、出血等。
双侧颌下及颏下可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1cm*1cm,质软,活动好,无明显触痛,余浅表淋巴结未及。
头颅无畸形。
眼睑无浮肿,球结膜充血,无出血点、脓性分泌物,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辐辏反射良好,双眼各方向运动正常。
外耳道通畅,乳突无压痛,耳后可见散在红色丘疹,疹间正常。
鼻腔通畅,副鼻窦无压痛。
嘴唇鲜红、干裂,口鼻区皮肤未见异常,颊膜、牙龈无异常,伸舌居中,舌粉红色,舌苔消失,咽后壁发红,双侧扁桃体I-II°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
颈部对称无抵抗。
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或充盈。
颈动脉区未闻及血管杂音,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
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胸骨、肋骨无压痛,胸廓无挤压痛。
双肺呼吸音粗,左右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触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或病理性心音。
腹软,无张力,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肝区叩痛(-)。
肠鸣音5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
双肾区叩痛(-)。
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无红肿,活动正常。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双侧巴氏征(-)。
肛周皮肤稍红,外阴、阴囊外观无异常。
辅助检查
12月20日
血常规+CRP:CRP 76mg/L,WBC 24.63×109/L,NEUT% 87.1%,HGB 141g/L,PLT 265×109/L。
链球菌抗原检测:(-)。
甲流、乙流抗原检测:(-)。
发热待查
入院诊断:入院
川崎病可能性大
拟诊讨论
一、病例特点
1、学龄期男童,急性病程。
2、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斑丘疹、多形性红斑,口唇红肿皲裂、手足硬肿、结膜充血表现
3、1岁时曾患肺炎,余既往、个人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4、查体:T:39.5℃,P:130次/分,急性病容,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红肿皲裂,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II°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全身躯干、四肢及肢端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隆起于皮面,疹间正常,伴痒感,不著,无压痛,肛周皮肤稍红。
双肺呼吸音稍粗,左右对称,未及啰音。
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12月20日血常规+CRP:CRP 76mg/L,WBC 24.63×109/L,NEUT%
87.1%,HGB 141g/L,PLT 265×109/L。
链球菌抗原检测:(-)。
二、拟诊讨论
患儿7岁学龄期男童,急性病程,间断发热后出现皮疹情况,外院抗过敏治疗后皮疹曾消退,后皮疹再次反复,且出现双手红肿、口唇潮红及结膜充血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考虑以下疾病:(1)川崎病,患儿发热>5日,病程中有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口唇潮红、结膜充血等,符合川崎病临床表现,但患儿病程中出现抗生素使用后体温正常,为不支持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需进一步检查除外感染性疾病等。
(2)药疹或感染后反应性皮疹:患儿皮疹与发热、用药等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考虑药疹及反应性皮疹不除外,可请皮肤科会诊协助判断皮疹情况。
(3)感染性疾病:患儿CRP及WBC异常升高,持续高热考虑不除外细菌感染,注意完善血培养及咽拭子培养等寻找病原学依据,经验性加用罗氏芬抗感染,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三、诊疗计划
1、急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PCT、血培养、链球菌抗原等检查评估病情。
2、予罗氏芬抗感染治疗,监测体温,对症退热,必要时补液支持。
3、完善cTnI、NT-proBNP、心脏超声等,评估心脏及冠状动脉有无受累。
4、做好皮肤护理,警惕局部破溃、出血、感染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