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板块划分
福州建材市场详细分布图

福州建材市场详细分布图福州建材市场主要分为4大区块:东片区:南方建材市场、新南方家居建材旗舰中心、喜盈门建材家具广场等;南片区:上渡建材市场、汇多利装饰市场(广达店)、东方家园建材超市;西片区: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茶亭店)、百安居建材超市(鼓楼店)、倪世建材市场、黎明建材市场(西禅寺);金山片区:福湾建材家具城;城门片区:福州南方装饰材料市场。
福州南方建材市场乘车路线(位于连江北路与福新东路的交界处):福州南方陶瓷洁具市场956、968、959、808、722、973(鼎屿站下)福州南方石材市场 960、28(福新东路站、万事利花园站下)南方钢材物流中心966、958、973(福光路站下)在这里交通是一个问题、吃饭店少、银行也极少,在喜盈门建材家具广场前门左手边有建设银行、在福新东路与连江北路交界处南方建材市场方向有家交通银行(鹤林永辉附近)。
因为是批发市场,可能找wc也会比较难些!南方建材市场不愧是福州一个老牌批发地。
在这里汇集瓷砖、地板、卫浴、灯饰、油漆、五金、壁纸、窗帘、橱柜、移门、木门、防盗门、玻璃、衣柜、石材···几乎您能想得到的所有建材装修材料.南方建材市场主要品牌:乐家、TOTO、东鹏、箭牌、L&D、塞尚、印象、道格拉斯、科宝、博洛尼整体厨房、富林、大自然、木头人、金刚鹦鹉、绿精灵、博尔、森田、爱诺法赛、欧特莱、保罗、丽声、莱卡、菲朗、华秦、威斯丹弗、吉豪、欧普、TCL、雷士。
福州建材市场详细分布图——福州新南方家居建材旗舰中心乘车路线(位于化工路与茶会路的交界处):万事利花园站:28路; 70路; 153路; 313路(穿过喜盈门即可看到新南方)。
旧车交易市场站:56路; 68路; 317路; 322路(往茶会路走进去即可看到新南方)。
喜盈门建材家具广场站(终点站):56路; 79路(穿过喜盈门即可看到新南方)。
营业时间:9:00~18:00新南方这边车位还是比较充足的,汽车和电动车都可以停靠,无需缴纳停车费。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前言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构造上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为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的陆缘活动带的一部分,是全球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由此福建省的地貌地形特征也较为复杂,其地貌受邵武—河源、政和—大埔,以及长乐—诏安等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带切割,形成两列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山脉:西部为武夷山脉,亦称大杉岭,是闽、赣两省的界山,为闽江、汀江和都阳湖水系的天然分水岭;中部为鹭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
该区各时代地层、岩石均有出露,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剥蚀,并以中生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最为发育。
各阶段建造、形变、变质等特征都有所差异,表明晚太古代以来,地壳运动频繁。
关于福建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长期以来,一直都作为争论的焦点。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和论述,对其归属各有所论。
比较典型的观点有:李四光(1937)、水涛等(1988)认为整个东南沿海应归属于华夏古陆的范畴;黄汲清(1945,1959,1960,1979,1980)、任纪舜(1962,1964,1977,1984)则认为整个华南地区为加里东褶皱隆起带;霍敏多夫斯基(1953)认为该区可分为南侧属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广东复背斜及北侧的浙闽太平洋褶皱带;陈国达等(1975)从地洼学说出发将本区划为东南地洼区;张文佑(1959)认为该区属华夏台背斜,后期(1986)将该区划分为华南断褶系的武夷一云开加里东断褶带(西部)及东南沿海海西一印支断褶带;郭令智(1981)、乔秀夫(1981)、赵明德(1983)等提出本区存在不同时期沟弧盆构造,并划分出闽西南-粤东海西印支期弧后盆地和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弧系等构造单元;许靖华(1980,1987)、李继亮等(1992)提出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使印支期广泛存在的大洋盆地逐渐封闭的观点,闽西南地区则是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有力的证据之一是该区存在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
福建省福州市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地球和地图+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市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地球和地图新人教版期末考试地理复习要点-—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面貌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登高望远等。
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
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自转运动绕地轴旋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周期-—1天自转的地理意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方时差、昼夜更替(注意:地球产生昼夜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3、地球的公转运动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轨道——椭圆形公转周期——1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温度带福州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小;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昼最短,夜最长。
从冬至到夏至,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从夏至到冬至,则相反。
4、运用地图说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注:与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区别)熟记五带名称,分界线,及天文特征.高纬度地区60º ? 中纬度地区30º?0? 低纬度地区30º ? 中纬度地区60º高纬度地区? 5、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圈) 经线形状特征圆半圆指示的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赤道最长,约4万千米,向两极逐长度的分布渐缩短成为一点,度数相同的纬线所有经线长度相等长度相等0000标度的范围 0到90 0到1800,自东向西逐本初子午线为000度数的变化规律赤道为0从赤道向两极增大到90 0渐增大到180经纬度的表示方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法划分地球半球的0 00赤道(0) 20W,160E界线6、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7、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左西右东。
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样本

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 报批稿)福州市人民政府二○○六年二月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1、划定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3《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划定范围福州市辖区内主要河流及湖库。
具体范围如下:闽江包括主干流、古田溪、安仁溪、梅溪、大目溪、源里溪、井下溪、小目溪、荆溪、中房溪、溪源溪、梧溪、大樟溪、清凉溪、十八重溪、陶江、上洞江、下洞江、莲柄港、三溪、拉溪、石门溪以及福州城区内河、西湖、闽侯县城内河、南通内河等;敖江包括主干流、霍口溪、日溪、贵溪、牛溪;龙江包括主干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其它河流有: 起步溪、鉴江溪、中房溪;水库有: 福清东张水库、连江山仔水库等。
3、划定类别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 , 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以下五类:( 1)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2)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 3)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 4)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 5)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划定方案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见附表1、附表2。
表中未提到的福州市辖区其它河流、河段及湖库均执行Ⅲ类标准。
附表1 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注: 本区划所指左、右侧是均指面对下游左、右侧附表2 福州市主要水库水环境功能区划附表2 福州市主要水库水环境功能区划( 续)。
马尾区域报告

8
9
6
7 预推
项目简介:地段:位于马尾步行街中心段, 周边配套完善。
现推
1
项目规划:共分为8栋楼33层住宅,一条商业
步行街。于2009年8月份推出,2011年8月 底交付使用,现剩余1#、2#楼3#楼部分高层。
已推
面积段:1#、2#楼103-135㎡ 3#楼40-90㎡。
现剩余房源:1#、2#楼剩余25层以上。3#
行政区划分 全区辖1个街道、3个镇:罗星街道、马尾镇、亭江镇、琅岐镇。其中琅岐镇委托琅
岐经济区管理。
区域优点
马尾港是我国沿海主通道上的主枢纽港之一。 马尾是福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及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 马尾是福州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 大福州架构下发展中心区,打造多个新城。
马尾区,福建省福州市辖区,是集国家级 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科技园区、 显示器件产业园、出口加工区、生态工业园 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等特殊经济 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突出的外向型工业园 区和创新型和谐社区,著名的侨乡、中国近 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源地、 中法海战的古战场。
马尾 区
马尾区域报告
2011年7月13日
区域规划 项目分析
马尾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马尾区,位于福州市区东南部,东濒闽江口,西与晋安区交界,南与仓山区、长乐市隔江相望,东北与连 江接壤。
马尾区福建省重要港口,福州市外港。 位于土福州市东郊,闽江(马江)北岸。马 尾港深居闽江口门之内,从马尾到闽江口长 达33公里,出口河段多为峡谷,口外有琅岐、 粗芦、川石等岛屏障,港区四周山岭环绕, 避风条件好;港域深广;并有福州市和广大 腹地依托,是良好港口。
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特征

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特征李霞【摘要】以地层划分、对比、沉积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和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对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将福建省区划分为华夏地块(Ⅴ-3)、东南沿海岩浆弧(Ⅴ-4)和闽中结合带(Ⅴ-7)等3个Ⅱ级构造单元,武夷古弧盆系(Ⅴ-3-1)、南平—宁化(夭折)裂谷(Ⅴ-3-2)、闽西南陆表海盆地(Ⅴ-3-3)、闽东沿海岩浆弧(Ⅴ-4-1)和松溪—尤溪蛇绿混杂岩(Ⅴ-7-1)等5个Ⅲ级单元,以及建宁古弧后盆地(Ⅴ-3-1-1)等18个Ⅳ级构造单元.【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3(032)003【总页数】9页(P549-557)【关键词】大地构造单元;闽中结合带;福建省【作者】李霞【作者单位】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 3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40 引言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东濒西太平洋,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临江西省,南界广东省,北接浙江省,地理坐标,115°50'~120°40'E,23°33'~28°20'N,陆地总面积 121 300 km2。
沿海多岛屿,海岸线总长>3 300 km。
对于福建大地构造的性质,1924年葛利普(A.W.Grabau)对武夷山区研究后,发现泥盆纪砂岩不整合于变质岩基底之上,认为在现代亚洲大陆东缘(包括东南各岛屿)存在一个前寒武纪古大陆—华夏古陆,其时代划归为太古代和元古代[1]。
此后,围绕古陆存在与否争议颇多[2--3],随着福建及周边地区基底年龄信息的逐渐丰富,有关本区基底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模式的认识趋于复杂[4--13],莫衷一是。
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实践,以1∶2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以板块理论和大陆动力学思维为指导,运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福建地壳形成演化过程中地壳块体离散、聚合、碰撞、造山等过程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大地构造相(优势相)的表征形式表述福建省大地构造特征。
福建省行政区域划分图(2014,从省到乡镇,超值)

长庆镇 同安镇 大洋镇 塘前乡 永泰县 富泉乡 岭路乡 赤锡乡 洑口乡 盖洋乡 东洋乡 霞拔乡 盘谷乡 红星乡 白云乡 丹云乡 潭城镇 苏澳镇 流水镇 澳前镇 北厝镇 平原镇 敖东镇 平潭县 白青乡 屿头乡 大练乡 芦洋乡 中楼乡 东庠乡 岚城乡 南海乡 玉屏街道 龙山街道 龙江街道 宏路街道 石竹街道 音西街道 阳下街道 海口镇 城头镇 南岭镇 龙田镇
螺城镇 螺阳镇 黄塘镇 紫山镇 洛阳镇 东园镇 张坂镇 惠安县 崇武镇 山霞镇 涂寨镇 东岭镇 东桥镇 净峰镇 小岞镇 辋川镇 百崎回族乡 凤城镇 蓬莱镇 湖头镇 官桥镇 剑斗镇 城厢镇 金谷镇 龙门镇 虎邱镇 芦田镇 感德镇 安溪县 魁斗镇 西坪镇 参内乡 白濑乡 湖上乡 尚卿乡 大坪乡 龙涓乡 长坑乡 蓝田乡 祥华乡 桃舟乡 福田乡 桃城镇
茶园街道 王庄街道 象园街道 鼓山镇 晋安区 新店镇 岳峰镇 宦溪镇 寿山乡 日溪乡 甘蔗街道 白沙镇 南屿镇 尚干镇 祥谦镇 青口镇 南通镇 闽侯县 上街镇 荆溪镇 竹岐乡 鸿尾乡 洋里乡 大湖乡 廷坪乡 小箬乡 江洋农场 凤城镇 敖江镇 东岱镇 琯头镇 晓澳镇 东湖镇 丹阳镇 长龙镇 透堡镇 马鼻镇 官坂镇 连江县 筱埕镇 黄岐镇 苔菉镇 浦口镇 坑园镇
沙县 大洛镇 南霞乡 南阳乡 郑湖乡 湖源乡 古镛镇 万安镇 高唐镇 白莲镇 黄潭镇 水南镇 将乐县 光明乡 漠源乡 南口乡 万全乡 安仁乡 大源乡 余坊乡 杉城镇 朱口镇 新桥乡 上青乡 泰宁县 大田乡 梅口乡 下渠乡 开善乡 大龙乡 濉城镇 里心镇 溪口镇 均口镇 建宁县 金溪乡 伊家乡 黄坊乡 溪源乡 客坊乡 黄埠乡 燕东街道 燕西街道 燕南街道 燕北街道
潘渡乡 江南乡 蓼沿乡 安凯乡 下宫乡 小沧畲族乡 马祖乡 凤山镇 松山镇 起步镇 中房镇 飞竹镇 罗源县 鉴江镇 白塔乡 洪洋乡 西兰乡 霍口畲族乡 福州市 碧里乡 罗源湾 梅城镇 梅溪镇 白樟镇 金沙镇 白中镇 池园镇 坂东镇 闽清县 塔庄镇 省璜镇 雄江镇 东桥镇 云龙乡 上莲乡 三溪乡 桔林乡 下祝乡 樟城镇 嵩口镇 梧镇 广平镇 桃源镇 太华镇 建设镇 奇韬镇 华兴乡 大田县 屏山乡 吴山乡 济阳乡 武陵乡 谢洋乡 文江乡 梅山乡 湖美乡 前坪乡 东风农场 三明市 城关镇 梅仙镇 西滨镇 洋中镇 新阳镇 管前镇 西城镇 尤溪县 尤溪口镇 联合乡 汤川乡 溪尾乡 中仙乡 台溪乡 坂面乡 八字桥乡 凤岗街道 虬江街道 青州镇 夏茂镇 高砂镇 沙县 高桥镇 富口镇
福建地层——精选推荐

福建地层第⼆节地层福建省地层发育,除志留系、中下泥盆统和下第三系缺失外,从元古界⾄第四系发育较齐全,岩⽯类型复杂,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层的总和及⽕⼭地层出露⾯积,各占全省陆地⾯积三分之⼀。
其地层属华南地层区。
福建省地层分区性较明显。
北部及西北部以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为主,属地槽型的巨厚沉积。
中部及西南部出露有震旦纪⾄晚⽩垩世的浅变质岩、沉积岩及⽕⼭地层,尤以晚古⽣代沉积地层发育,古⽣物化⽯较为丰富;其中⽯炭纪⾄下⼆叠纪,为省内⽯灰岩、⽆烟煤、铁矿、锰、铅、锌矿的重要含矿层位。
政和⾄⼤埔⼀线以东的福建东部⼴⼤地区,则以⼤⾯积出露的晚侏罗—早⽩垩世陆相⽕⼭地层占主导地位,岩性复杂,厚逾万⽶。
晚第三纪及第四纪地层分布零星,在沿海⼀带较为发育,由基性⽕⼭岩、沉积岩及海相、陆相松散沉积物组成。
⼀、元古界福建省的元古界有:前震旦系⿇源群及震旦系。
⿇源群在下部,可划分四个岩性段。
震旦系在上部,与⿇源群呈整合关系,下震旦统有楼⼦坝群、吴墩组、迪⼝组及丁屋岭组、龙北溪组;上震旦统有南岩组、黄连组及震旦上统等。
(⼀)前震旦系⿇源群⿇源群系最古⽼地层,《福建省区域地质志》(以下简称省地质志)中,是指震旦系之下⼀套巨厚的中浅变质岩系,命名地点在建阳县东北之⿇源村。
20年代多认为闽西北之变质岩系属太古界或元古界。
1962年福建区测队对建瓯地区的变质岩⾸次提出建瓯群⼀名,⾃下⽽上划分⼩桥⽚⿇岩组、连地⽚岩组及龙北溪⽯英碳酸盐组,时代归属前寒武纪。
1963年福建地质局在南平召开变质岩座谈会,正式采⽤建瓯群⼀名,并划分为上、下两个亚群,时代改属前震旦纪。
1974年1∶20万建瓯幅进⼀步将建瓯群按岩⽯组合及变质程度,⾃下⽽上新建迪⼝组、龙北溪组、⼤岭组、松源组、吴档组。
1974年,福建地质三队三分队曾对龙北溪组中进⼀步划分出东岩组。
1977年、1979年,福建省地质局1∶50万地质图说明书和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对建瓯组除同意建瓯幅所划分外,于龙北溪组上段划分为东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