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星期五晚上,解开一道小小的数学奥数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啥回事?这还得从写作业说起。
放学回到家后,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差一张数学试卷了,数学是我的强项,我心中暗自窃喜。
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可是,最后一道题是把6933/25421化成最简分数,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偏偏把我给卡住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
爸爸看完题目之后,不假思索地说:“这个数字太大了,它们的因数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径吧,先看分子、分母的尾数,把可能的因数找出来。
”根据爸爸的提示,我猜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是1,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因此我判断它们约数的尾数有可能是1或7。
于是,我就从7、17、27、37……我一个又一个地试算题目,可还是没办法解开这道题。
爸爸却是满脸的自信,我只好继续试试看。
没过多久,草稿纸就被我用掉两张,我的心里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样要算到猴年马月啊!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出因数。
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原来他正用手机默默地计算着,个性张扬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他也意识到解题思路不对。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种思路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数一个一个地找出来。
”我只好用这种方法,咦!这一招还真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只有1、3、2311、6933四个因数,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
破解了这道奥数题之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情绪特别激动。
有人说过: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试试。
关于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的作文

关于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的作文作文一
《神奇的解题魔法》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有趣的事儿,是关于一道数学题的。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小明有 10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 5 个,他们俩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开始,我就想一个一个数呗,可这多麻烦呀。
这时候,我的同桌小刚有了个好主意。
他说:“咱们先算出小红的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5 个,那小红就有 10 + 5 = 15 个苹果。
然后再把小明的 10 个和小红的 15 个加起来,10 + 15 = 25 个,这不就出来啦!”
哇,我一听,这方法可真简单!一下子就把难题解决了。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遇到数学题,得多动脑筋,说不定就能找到神奇的解题办法呢!
作文二
《数学题的奇妙解法》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数学题有时候可有意思啦!
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一个篮子里有 8 个鸡蛋,奶奶又放进去 6 个,现在篮子里一共有几个鸡蛋?”
我看着题目,正准备一个一个加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小花说:“这多简单呀,8 个加上 6 个,不就是 8 + 6 = 14 个嘛!”
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直接算呀!我开心极了,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大宝藏。
数学难题作文400字

数学难题作文400字
《数学难题》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可把我难住啦!
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去买苹果,一个苹果 3 元,他买了 5 个,给了老板 20 元,老板应该找给他多少钱?
我想来想去,一会儿抓抓脑袋,一会儿咬咬铅笔。
同桌都做完了,我还没想出来。
就在我着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可以先用 3 乘 5 算出买苹果一共花了 15 元,再用 20 减去 15 不就知道老板该找多少钱了嘛!
我赶紧写下答案,交给了老师。
老师看了看,笑着说我答对啦!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经历,我知道了遇到难题不能着急,要认真思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数学难题》
前几天,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特别难的题目。
那道题是: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 60 千米,5 小时到达。
返回时每小时多行 15 千米,几小时能回到甲地?
我一看这题,脑袋都大了。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算。
后来,我想到老师讲过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先算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0×5 = 300 千米,返回时的速度是 60 + 15 = 75 千米/小时,再用300÷75 = 4 小时,就算出返回的时间啦。
当我算出答案的时候,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原来数学难题也没那么可怕,只要认真思考就能解决。
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作文

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作文《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一有一次数学考试,里面有一道题可把我给难住了。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大长方形里面有好几个小图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小长方形,还有几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然后让求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阴影部分啊,七扭八拐的,看起来特别复杂。
我一开始用常规的方法,想把每个能算出来的图形面积都算出来,再去减掉那些空白部分,但越算越乱,那些数字像是在我脑袋里打架。
这时候我就有点着急了,眼睛紧紧盯着那道题,仿佛要把试卷看出个洞来。
突然,我脑子一闪,想到了一个很奇妙的点子。
我发现这个大长方形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些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组合起来不就是这个大长方形嘛。
然后我看到有一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大长方形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还有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和大长方形的长和宽能联系上。
我就假设这个大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然后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是ab。
接着,利用那些空白图形与大长方形的这种比例关系算出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最后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面积,很轻松就得到了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当时可兴奋了,心里就像中了奖一样,特别有成就感。
二又一次家庭作业也是数学题,这道题乍一看真是让人头疼。
题上说,有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里面装满了水,然后把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锥形容器中,直到圆锥形容器装满,这时候圆柱形容器中水面下降了2厘米,问圆锥形容器的高是多少。
常规的算法就是先算出圆柱形容器里倒出去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用公式一算,得到这部分水的体积。
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去算圆锥的高。
可是我当时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觉得这公式算起来有点麻烦。
然后我就开始动脑筋想巧办法。
我就想象啊,如果把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的底面放在一个水平面上,那这两个容器里面水的体积有个特别好玩的关系。
我画了个特别简单的示意小图在草稿纸上,把圆柱里下降的那部分水想象成一个小圆柱,而圆锥里的水想象成和这个小圆柱等体积的圆锥。
我学会了一道数学题作文

我学会了一道数学题作文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学会一道数学题的感觉可棒啦!有一天,我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
那道题就像一个大怪兽,挡在我的面前,让我怎么也过不去。
我看着那道题,脑袋都快想破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有点着急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呀?要是做不出来,明天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我可就惨啦。
我又看了看那道题,上面写着:小明有10 个苹果,小红有8 个苹果,小明给小红几个苹果后,他们俩的苹果就一样多了?我想了想,要是小明给小红一个苹果,那小明就有9 个苹果,小红就有9 个苹果了。
可是,题目里没说小明给小红一个苹果呀。
我又想了想,要是小明给小红两个苹果,那小明就有8 个苹果,小红就有10 个苹果了,也不对。
我急得都快哭了,这时候,妈妈走了过来。
妈妈看着我,笑着说:“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想想这道题该怎么做。
”妈妈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妈妈画了两个小人,一个是小明,一个是小红。
妈妈又画了一些苹果,放在小明和小红的旁边。
妈妈说:“我们先来看看,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呢?”我数了数,说:“小明比小红多2 个苹果。
”妈妈说:“对呀,那我们把这多出来的2 个苹果平均分一下,每人一个,这样他们俩的苹果就一样多了。
所以,小明要给小红一个苹果。
”我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
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呀!我赶紧把答案写了上去。
学会了这道题,我可高兴啦。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英雄,打败了那个大怪兽。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遇到难题了。
我知道,只要我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嘿,你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要害怕哦。
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学会很多数学题。
一道数学题作文合集5篇

⼀道数学题作⽂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作、⽣活中,⼤家总少不了接触作⽂吧,通过作⽂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块。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感到⾮常苦恼吧,下⾯是店铺精⼼整理的⼀道数学题作⽂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道数学题作⽂篇1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期上,刊登了这样⼀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了⼀次“全美数学能⼒测验”,有83万中学⽣参加,其中有这样⼀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个侧⾯后,还露出⼏个⾯?标准答案是七个⾯,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
当他重叠⼀个⾯后,有两个⾯被遮住了,所以标答案是七个⾯。
可是⼀位⼗七岁的中学⽣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阅卷者当然判他错。
丹尼尔为了证明⾃⼰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师时,⽼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答案:⼀是原来的标准答案七个。
⼆是丹尼尔的答案五个。
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推演,发现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侧⾯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恰好重合成了⼀个⾯的情况。
所以应是9-2-2=5(个)⾯ 单新的问题⼜来了,按照上⾯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答案错了。
我⼜仔细读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条构成了特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限定了贴合⽅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定是5个⾯,⽽不能使7个⾯。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呀!⼀道数学题作⽂篇2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长⽅形和正⽅体的内容。
刚学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些内容不是太难,不⽤怎么费脑筋,只要看好数字,再把表⾯积和体积的公式套上,计算不出错就没有问题了。
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作文

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作文从小到大,我经历过无数次考试,做过数不清的数学题。
但有一道数学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每次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感慨万分。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正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一本数学练习册打破了。
我随意翻开一页,目光落在了一道看似普通的几何题上。
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 3 厘米和 4 厘米,求斜边的长度。
“这还不简单嘛!”我心里暗自想着,拿起笔就准备列式计算。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所以斜边的长度应该是5 厘米。
我得意洋洋地在题目旁边写下答案,正准备翻到下一页,却突然发现题目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请用多种方法证明。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可怎么办?一种方法我还能应付,多种方法?我绞尽脑汁,开始在草稿纸上乱画起来。
我先是尝试用三角函数来证明,可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在我脑海里乱成了一团麻,怎么也理不清楚。
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嘴里嘟囔着:“这啥呀,怎么这么难!”接着,我又想到了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是比划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相似三角形。
我气得把笔扔在桌子上,“这破题,存心跟我过不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着急,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
我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可我还是毫无头绪。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方法。
我赶紧重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重新画图、列式。
可是算着算着,我发现自己又走进了死胡同,之前的思路完全行不通。
“哎呀,我怎么这么笨!”我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我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时,我看到了书架上摆放着的那些数学书籍,仿佛它们都在嘲笑我:“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我重新坐回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着急,一定能做出来的。
”我又仔细地把题目读了一遍,突然发现了一个之前一直被我忽略的条件。
一道数学难题的破解作文

《一道数学难题的破解》哎呀,说起数学难题啊,我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呀!不过呢,前几天我还真就把一道超难的数学题给破解了,这过程那叫一个曲折,可有意思啦,听我给你们唠唠呗。
那天放学回家,我一瞅那数学作业,心里就“咯噔”一下。
为啥呀?因为最后一道大题,那题目长得跟小作文似的,密密麻麻的字和一堆乱七八糟的数字、符号,看得我脑袋直发晕。
我就寻思着,这老师也太狠了吧,这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呀!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坐在书桌前盯着那道题发呆。
这时候,我那调皮的弟弟跑了过来,瞅了瞅我的作业,还在那儿瞎起哄呢:“哥(姐),咋啦?被这题难住啦?哈哈,你也有今天呀!”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去去去,小孩子懂啥,一边玩去,别在这儿捣乱。
”弟弟朝我做了个鬼脸,就跑开了。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开始和这道难题较较劲。
我先把题目仔仔细细地读了好几遍,可读完还是一头雾水呀。
那些条件就像是一团乱麻,我根本理不出个头绪来。
我就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的,一会儿设个未知数x呀,一会儿又列个算式啥的,可写了半天,越写越觉得不对劲儿,那草稿纸都快被我画满了,还是没个靠谱的思路。
这时候,老妈在客厅喊我吃饭了。
我不耐烦地应了一声:“等会儿,我正忙着呢,这题太难了,做不出来没心思吃饭。
”老妈一听就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说:“哎呀,别着急嘛,慢慢想,吃完饭说不定就有灵感了呢。
”我嘟囔着:“这题哪是慢慢想就能想出来的呀,烦死了。
”不过老妈都这么说了,我也只好先去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道题呢,心不在焉的,饭都没吃出啥味儿来。
老爸看我这样,就问我咋回事儿。
我把那道题的情况跟他一说,老爸笑了笑说:“嘿,数学题嘛,就得多琢磨琢磨,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想,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呢。
”我哼了一声说:“说得倒轻松,我都琢磨半天了,还是没辙呀。
”吃完饭,我又回到书桌前,继续和那道难题死磕。
我盯着那些条件看了又看,突然灵机一动,觉得可以从另外一个条件入手试试。
我赶紧拿起笔,又在草稿纸上重新计算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数学题作文
“我看大家都很聪明,就给你们出一道数学题吧”说完语文蒲老师从她的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看了一眼就在黑板上“刷刷”地写着。
“ 1=5 2=317 3=512 4=639 5= ?”有人一边看一边念起来。
刚念完,就听见有人大声喊“1”,同学们听见后也附和着“1”“就是1”蒲老师停顿了一下,又说:“有没有不同意的?请举手!”这下同学们一听,以为不对,连忙拿出演算本在上面算了起来,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不知道是谁说了句“应该是1呀”但是语气就没有刚才那样坚决。
“是 644”“不对!应该是 829”“5等于1”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着。
有的还在拼命计算,有的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三三两两小声议论着,有的干脆等着老师公布谜底(答案)。
“快看,有人举手了!”我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下有“救星”了!“我觉得应该是766.因为 639 – 512 = 127,639 + 127 = 766 .”他一本正经地说着。
“不不!应该是829.因为512 + 317 = 829!”她连忙反驳。
“no,应该把这四个数加起来等于一千四百七十三,然后用1473除以5就等于294还余下3,最后294 + 3 = 297。
所以5 = 297。
”“错啦错啦,余数不能加在商里。
”聪明的陈智山提出了意见。
许多人反问蒲老师:“这道题的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但是蒲老师的话使他们失望了:“答案是______暂时保密!”“但可以和你们平时最好的朋友一起讨论。
”于是,同学们
像箭一样跑向朋友的座位。
最后,他们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蒲老师终于说出了答案“5 = 1”“蒲老师骗人!”“抗议!”台下传来了抗议声。
她终于给我们看了本子原来上面什么也没有,这些动作全是她装出来的。
我这个时候才明白,这道题的里面包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要像小泽征尔那样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