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国外数学题得到的启示-模板
国外趣味智商测试题(3篇)

第1篇欢迎来到国际趣味智商挑战!这是一场集知识、智慧与趣味于一体的智力狂欢大作战。
无论你是智商达人,还是对智商测试充满好奇,这里都将是你展现才华的舞台。
以下是2500字以上的趣味智商测试题,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脑力激荡的冒险之旅吧!第一部分:逻辑思维挑战1. 一位盲人骑着一匹白马,白马身上有一块白斑。
请问,这匹马是黑色的吗?A. 是的B. 不是C. 无法确定2. 三个数字:1、2、3,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使得结果为24。
例如:1+2+3=6,123=6。
请写出你的解题过程。
3. 有三个开关分别对应着三个灯泡,它们在另一个房间里。
你只能进入这个房间一次,而且无法看到灯泡的颜色。
请设计一个方案,判断哪个开关对应哪个灯泡。
第二部分:数学思维挑战1. 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请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 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买苹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小红买了6个苹果。
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3. 一个数字序列:2、4、8、16、32,请继续填写下一个数字。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挑战1.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狐假虎威B. 螳臂当车C. 鸡飞蛋打D. 龙腾虎跃2. 请用“一”字组成一个五字成语。
3. 下列哪个句子没有语病?A. 他因为生病,所以请假了。
B. 他请假是因为生病。
C. 他请假生病了。
第四部分:生活常识挑战1. 下列哪个食物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质?A. 鸡蛋B. 牛奶C. 面粉D. 油条2. 下列哪个物品可以用来制作咖啡?A. 茶叶B. 咖啡豆C. 面粉D. 糖3.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工厂”?A. 美国B. 日本C. 德国D. 中国第五部分:科学知识挑战1. 下列哪个元素是金属元素?B. 氧C. 钠D. 氯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速度的单位?A. 米B. 秒C. 牛顿D. 焦耳3. 下列哪个生物属于动物界?A. 树B. 花C. 鱼D. 草第六部分:地理知识挑战1.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非洲?A. 美国B. 俄罗斯C. 南非D. 澳大利亚2. 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北京D. 深圳3. 下列哪个地区被誉为“世界屋脊”?A. 喜马拉雅山脉B. 珠穆朗玛峰C. 阿尔卑斯山脉D. 安第斯山脉第七部分:文化知识挑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2. 下列哪个作品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哈姆雷特》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3. 下列哪个音乐家被誉为“音乐之神”?A. 贝多芬B. 莫扎特C. 瓦格纳D. 巴赫答案及解析1. 答案:C。
费马大定理证明的启示

费马大定理证明的启示1994年10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终于圆了童年的梦想,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他的论文发表在1995年5月的《数学年刊》上。
费马大定理源自法国人皮埃尔·德·费马。
费马生于1601年8月20日,卒于1665年1月12日,是法国地方政府系统中的文职官员,又是业余数学爱好者。
从职业上说,他是业余数学家;而从数学成就上说,他足以跻身于伟大专业数学家行列。
所谓费马大定理,或费马猜想(在未证明之前,只能称之为猜想),得从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或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说起。
学过平面三角的人都知道,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其斜边的平方。
或者写成代数式子,即为X 2+Y 2=Z 2。
勾股定理中的X、Y和Z有整数解。
可以证明,这种X、Y和Z的组合有无限多个。
但是,如果把上述公式中的指数2改为3,或更一般地,改为大于2的整数N,则发现难于找到X、Y和Z的整数解。
大约在1637年前后,费马在他保存的《算术》一书的页边处写道:“不可能将一个立方数写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者将一个四次幂写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总的来说,不可能将一个高于两次的幂写成两个同样次幂的和”。
他又写了一个附加评注:“我有一个对这命题的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这就是费马大定理。
费马逝世后,他的长子克来孟一缪塞尔·费马意识到他父亲的业余爱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花了5年时间,整理了其父在《算术》一书上的页边空白处的评注,于1670年出版了附有费马注评的《算术》的特殊版本。
费马大定理才得以公诸于世,并传于后世。
费马大定理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但要证明它却难住了300多年来一代代杰出的数学家。
安德鲁·怀尔斯出生于英国剑桥,1980年移民美国。
1963年他10岁。
有一天他从学校漫步回家时,走进了弥尔敦路上的图书馆,被埃里克·坦普尔·贝尔写的《大问题》一书吸引住了。
法国数学考试作文

法国数学考试作文《法国数学考试之怪现状》在法国,一提到数学考试,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法国的数学考试,那场景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
我走进考场,看到周围的法国同学们,一个个表情各异。
有的一脸淡定,好像这场考试就是去公园散步一样轻松;有的则眉头紧锁,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试卷发下来了,我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
嘿,有些题目的问法还真是特别。
比如说有一道关于几何图形的题,它不是简单地让你求面积或者周长,而是给了一个复杂的场景。
说是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古怪的花园,这个花园形状不规则,一边是按照抛物线设计的篱笆,另一边是弯弯扭扭类似正弦曲线的小径,然后问你如果要在这个花园里铺一种特殊形状的地砖,大概需要多少块。
这哪里是单纯的数学题啊,完全是结合生活实际的超级复杂挑战。
我开始埋头计算,周围安静得只听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我一边想着该用哪个定理,一边在草稿纸上画着花园的大概样子试图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我观察到旁边的一位同学,直接把草稿纸撕成了小块,用那些小纸片在桌上摆来摆去,估计他是想模拟那些地砖的形状来找到解题思路呢,那专注的模样就像在进行一场伟大的艺术创作。
在法国的数学考试里,时间过得飞快。
我还没能完全解决那道古怪的花园题,就已经听到监考老师提醒快要交卷了。
我只好匆匆写下一些步骤和自己的推测答案。
等交了卷,大家都在讨论试题。
有人在抱怨题目太违背常理,太刁钻;也有人在得意地分享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不管怎么样,这场法国数学考试就像一场充满意外和惊喜的冒险,和我以前在其他地方经历的考试都不太一样,独特又有趣。
《我眼中的法国数学考试:解题如探险》法国的数学考试啊,这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探险之旅,每道题都是一块等待发掘的宝藏,只是多数宝藏都藏得特别深。
就说上回考试吧,我算是深刻体会了这一点。
那是一个天气有点闷热的下午,走进那间有点狭小的考场时,都能闻到一种紧张的气息。
我坐下后,桌椅发出的轻微嘎吱声好像都在告诉我,今天这场数学大战不简单。
国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测试的启示

外国数学学业测试题材料来源于互联网摘录绳良要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促进教学的功能,研究者需要潜心来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改进题目设计的理念和技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也编制了很多优秀的题目,但相对于现实的需求,我们的优秀题目资源仍然非常匾乏。
在浏览国外试题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其中的一些问题解决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很好的评价理念。
这些题目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往往也是我们的题目设计人员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信循着优秀题目的设计思路,我们也会研制出大量的高质量的题目。
一、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
例l.朱利安的球队需要买新队服。
每套队服的价格是26美元。
在朱利安算出整个球队买新队服需要多少钱之前,他需要知道什么?A.他们要买队服的大小。
B.新队服的颜色。
C.球队有多少人。
例2.勒希家买了一座新房子,她的任务是除草,她想知道草地面积的大小。
至少给出勒希需要用来确定草地面积大小的五个步骤。
【品味特色】例1、例2选自美国华盛顿州2006年的州评价样题。
通过品读,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题目非常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他们侧重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否知道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其二,对干解决问题思路的考查,不是落在解决问题程序的记忆上,而是真正落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我们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非常强调学生“一要读题找问题,二要读题找条件……”,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诵记这些程序化的语言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能够快速解决训练过的题目,却很难灵活应对现实问题或非常规问题。
华盛顿州这两道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的题目,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强调学生对概念、运算意义与关系的理解例3.看一看下面哪个故事与4+口=9这个算式匹配。
A.西蒙有4辆玩具车。
他需要再有几辆玩具车,才能一共有9辆玩具车?B.西蒙有4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9辆玩具车。
他一共有多少辆玩具车?C.西蒙有4辆玩具车。
法国数学考试作文

法国数学考试作文篇一《法国数学考试之怪题连连》在法国的数学考试可真是一场独特的冒险。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场重要的数学考试,那考试题目就跟猜谜语似的。
我坐在考场的小椅子上,眼睛紧盯着试卷。
第一道题映入眼帘,问的是关于一个面包店师傅做不同形状面包的数学问题。
这师傅每天做圆形面包,方形面包和三角形面包,比例是3:2:1,给出圆形面包的销售额,然后让求总的销售额。
这题看似简单,可这出题的方式像是在讲面包店的故事。
我就开始想啊,我之前去的那个街角面包店好像也是这么分类面包的呢。
我回忆起当时看到师傅做面包的忙碌场景,他粗糙的大手熟练地揉着面团,把面团在案板上摔来摔去,然后一个个放进烤箱。
那烤箱的热气腾腾的,带着面包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店里。
我晃了晃脑袋,接着看后面的题。
又一道题是关于一个老农在不规则形状田地里种葡萄的面积计算问题。
那田地的形状画出来歪歪扭扭的,像个喝醉了的巨人脚印。
我努力地和我学过的几何知识作斗争。
这让我想起我去乡下访友的时候,看到的那些田地,一块一块的,不过都很规整,和这道题里的一点都不一样。
那些田地里的农作物随着风摆动,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农民伯伯在田埂上慢慢走着,关注着每一株植物的生长。
但这里我得把脑子里那些美好的田园风光抛开,专心计算这个奇怪形状的面积,又是找三角形,又是划分四边形的,忙得不可开交。
这次考试就像一场奇遇,把生活和数学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搅和在了一起,完全不像我以前想象中的数学考试只是一堆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
整个考试过程,我就在这些稀奇古怪的场景和正常的数学解题中穿梭,真是既有趣又让人头疼。
篇二《法国数学考试的独特体验:数字与生活的碰撞》法国的数学考试啊,每次都像是一场数学和生活的大乱炖。
就说那回我踏入考场准备大战一场数学考试吧。
试卷发到手里,我满心期待着规规矩矩的方程式或者计算面积体积之类的常见题。
结果呢,题目就像是专门和我玩脑筋急转弯的小精灵。
有这么一道题,是讲一个街头艺人表演的收入分配问题的。
四年级写做数学题的启示作文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

四年级写做数学题的启示作文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今天星期天,爸爸考了我一道数学题。
这道题听上去很简单,就是球拍和球,一共花了1美元10美分,已知球拍比球贵1美元,问球多少钱?我没太在意,说:“球10美分。
”爸爸笑了一下,说:“你拿一张草稿纸算算看,是不是球10美分。
”我验算了一下,第一步,假设球10美分。
第二步,我算的拍儿。
因为,球拍比球贵1美元。
所以,球拍等于1美元10美分。
第三步,球拍和球共花了多少钱?球拍1美元10美分,加上球10美分,一共是1美元20美分。
可是题目明明告诉我们,球拍和球一共花了1美元10美分。
所以,我答错了。
那正确答案是什么呢?应该是10美分再除以2,等于5美分,这样就对了。
爸爸问:“你知道你刚才为什么算错吗?”我说:“为什么?”爸爸说:“因为你脱口而出,没有经过思考。
你想呀,爸爸怎么会问你这么简单的问题呢?其实很多人都会答错这个问题,美国科学家做过实验,上万名大学生都回答了这个问题,令人吃惊的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答错了。
这可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而一般的大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答错了。
”看来有些问题在回答时,要经过思考。
今天星期天,爸爸考了我一道数学题。
这道题听上去很简单,就是球拍和球,一共花了1美元10美分,已知球拍比球贵1美元,问球多少钱?我没太在意,说:“球10美分。
”爸爸笑了一下,说:“你拿一张草稿纸算算看,是不是球10美分。
”我验算了一下,第一步,假设球10美分。
第二步,我算的拍儿。
因为,球拍比球贵1美元。
所以,球拍等于1美元10美分。
第三步,球拍和球共花了多少钱?球拍1美元10美分,加上球10美分,一共是1美元20美分。
可是题目明明告诉我们,球拍和球一共花了1美元10美分。
所以,我答错了。
那正确答案是什么呢?应该是10美分再除以2,等于5美分,这样就对了。
爸爸问:“你知道你刚才为什么算错吗?”我说:“为什么?”爸爸说:“因为你脱口而出,没有经过思考。
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哲理故事

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哲理故事
关于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哲理故事
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主席帕内斯教授在给他的学生讲学时,曾经列出过一道简单的算术口算题。
然而,这道只有加法运算的题目,却有70%的人发生了运算错误。
你是否有兴趣来试一试?
1000
+40
+1000
+30
+1000
+20
+1000
+10
————
如果你的得数是5000,那么你一定是计算错了。
这道题目的正确得数应当是4100。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做这道题时会发生错误呢,这是因为在得出最后得数之前,你曾在千位数上重复了三次加“1”的运算,使你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千位数逐渐加的思维定式。
据帕内斯教授讲,在许多地方讲学时,绝太多数的听者也犯了同样的“思维定式”的错误。
无独有偶,世界著名的《纽约时报》竟然在期号的排序上出现同样的错误。
那是在1898年2月6日,《纽约时报》的期号输入要对当天的报纸输入期号,前一天的.期号是14499,他需要加“1”的运算,由于在个位、十位都逐渐进位而形成了习惯性思维,他便把百位上的(4+1)也做了千进位。
所以,那天他输入的期号是15000,整整跃进了500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错误竟然没有被任何人发现,而且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2000年元旦,《纽约时报》的期号才被更正,去掉了500期。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什么东西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总是活在前人为我们划定的世界中,不可能有所创新,不可能有让人欣喜的发展。
外国数学智力测试题目(3篇)

第1篇前言数学智力测试是一种旨在评估个人数学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以下是一份包含2500字以上的外国数学智力测试题目,涵盖了多个难度级别,旨在挑战和激发不同水平参与者的思维。
第一部分:基础题(难度:初级)1. 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了一个,然后又放进去两个。
篮子里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小红有10个糖果,小蓝给了小红3个糖果,然后小红又给了小蓝2个糖果。
最后小红还剩下多少个糖果?3. 一个钟表从12点开始,走了45分钟,请问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相差多少度?第二部分:进阶题(难度:中级)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5.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5名女生。
如果从班级中随机选出3名学生,请问选出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是多少?6. 一个数字序列:2, 4, 8, 16, 32, ... 请问这个序列的第10个数是多少?第三部分:高级题(难度:高级)7. 一个数字序列:3, 6, 9, 12, 15, ... 请问这个序列的第100个数是多少?8.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10厘米,请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5厘米,请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第四部分:挑战题(难度:专家)10. 一个房间里有3盏灯,分别控制着3个开关。
你只能进入房间一次,如何判断哪盏灯对应哪个开关?11. 一个数字序列:1, 3, 7, 15, 31, ... 请问这个序列的第n个数是多少?1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和2厘米。
请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第五部分:综合题(难度:专家)13. 一个数字序列:1, 1, 2, 3, 5, 8, 13, 21, ... 请问这个序列的第20个数是多少?14. 一个圆形的半径增加了50%,请问这个圆形的面积增加了多少百分比?15. 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道国外数学题得到的启示
德国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中,有一道10以内加法数学游戏。
游戏名称是“请你不要生气”(如图1)
附图{图}
其游戏规则是:
1.甲执白棋子,乙执黑棋子,两人轮流在加法表格中放一枚棋子。
例如,甲先放,如图2,表示甲算出1+1 =2
附图{图}
由于甲算得答案是2,还要在答案栏上占据”2”这一格。
2.乙后算,可以在加法表格中(甲已占的格除外)任意放置棋子,如图3,表示乙算得0+2=2。
3.答案中由于”2”已被白棋先占据,所以后算得此答案者,可将前者的白棋子“驱逐”出去(如图3)。
附图{图}
当所有的题做完后,检查答案栏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执哪种颜色棋子的就获胜。
学生一开始游戏时,会偶然地获胜或输。
渐渐地,他们发现,有些答案只出现单数次,必须先占据答案栏中的此方格(如”3”和”10”)。
若出现双数次时,则让对方先占据此方格(如”2”)。
在游戏的氛围中,不仅10 以内口算练得滚瓜烂熟,而且提高了解题策略。
上例游戏,给予我国当今“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极其深刻的启示:
1.数学教学要重视“问题解决”的价值取向。
“问题解决”既看作数学活动的过程,又看作数学形式,其意义在于训练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应用意识和培养创造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数学问题解决的智力训练价值。
即不论是课堂例题、作业,还是数学趣题或测验的试题等,都要选择那些既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有充分的智力训练价值,能促进其智力发展的问题来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
要克服、防止对数学问题漫不经心、随意挑选的痼疾,以及转变一些人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培养解题技巧的错误观念。
强调数学问题的智力价值,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个
“有利于”。
首先,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在提倡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时不能丢弃双基训练和勤于思考善于解题的好传统,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其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发展其智力。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在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
作为数学教师来说,就是要重视问题的教学设计,悉心研究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让学生去接受有趣味、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挑战,从而启迪思维。
例如应用几何知识设计问题解决的例子如下:一只狗被拴在一根5米长的绳子上,另一头系于一车库外面墙的中点,这面墙长10米。
这只狗所能到达的地面面积是多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按照题中所述条件画图4,则答案就不难得到了。
附图{图}
2.数学教学要掀起有情感的探究激情。
“问题解决”不仅在于思路形成本身就受到认知心理规律的支配,更在于受情感和意志的支配。
正如维果茨基所说:“如果思想是导致下雨的云,那么情感就是在思想后面使之运动的风。
”我国上海青浦县“问题解决”的教学经验之一就是“情意原理”:即主体的中枢活动包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迫切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中外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探索数学教育改革规律时也已达成共识:“问题解决”具有培养人的成就感、意志、毅力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功能。
因此,在设计编选课堂教学的问题时,必须能在学生心中掀起一种探究心理的激情,引起学生思考,并且能连续不断地思考。
能在情意方面表现出:
(1)惊奇和疑问。
真有趣!想不到!奇怪,为什么他总赢?从而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想像和猜测。
(2)新鲜,有亲切感,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上例游戏,引导学生想一想,获胜的诀窃是什么?由此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3.问题教学要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提出后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贯穿始终。
一方面对捷足先登者,要引导他们将问题引申、拓展,向深层次钻研;另一方面对束手无策者,要诱导他们寻找问题的突破口,那怕是只能理解问题的一层也是收获。
问题解决时,要重过程、重分析,并且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同他们一道,引导他们共同去联想、去分析、去探索、去“碰壁”、去感受最后解决问题的喜悦。
只有这样面向过程的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功能,才会给学习的主体带来一种更高的价值。
此外,真正的“问题解决”教学,也许对我们“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把双休日还给学生”是有所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