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
中药秦艽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秦艽的作用与功效秦艽,又称大秦艽或者白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紫菀科,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萜类和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秦艽多种功效与作用。
秦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根茎部分为药用部位,采收后晒干备用。
中医学认为,秦艽的性味为苦、辛、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首先,秦艽具有祛风湿的作用。
中医认为,秦艽能够活血通络,祛风湿,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其次,秦艽还有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秦艽中的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干扰其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因此,秦艽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另外,秦艽还有一定的止血功效。
中药学认为,秦艽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止血。
研究发现,秦艽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抑制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秦艽可以用于治疗病后出血、月经过多以及皮肤损伤等情况。
此外,秦艽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秦艽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的清除功能,并提高淋巴细胞活性。
这些成分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如风湿病、肝炎等。
此外,秦艽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艽中的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秦艽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活性免疫增强作用,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细胞,增强免疫杀伤作用。
因此,秦艽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秦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可以祛风湿、抗菌、止血,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
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蔡秋生;张志红;高慧琴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27)6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秦艽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秦艽具有抗炎镇痛、保护肝脏、免疫抑制、降血压、保护脑组织、抗流感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及增加胃蛋白酶排出量,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病、骨关节病、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炎、肛肠疾病、皮肤病、妇科疾病、应变性亚败血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4页(P55-58)
【关键词】秦艽;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作者】蔡秋生;张志红;高慧琴
【作者单位】武警海南省总队医院门诊部;甘肃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秦艽化学成分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韩玲
2.秦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梁国成;段文贵;陈舒茵;庞学丰
3.姜黄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J], 陈美霓;郭巍;郝琴;赵琳;杨彦
玲;赵菊梅
4.辛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王萍;张海燕;刘英孟;钟萍;欧文;杨明
5.浙贝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孙禹;梁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艽的作用与功效

秦艽的作用与功效秦艽是一种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学名叫“独活”,是属于伞形科伞花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的山地草原、荒地和林缘。
秦艽的药用部分是它的地下根茎。
秦艽在中医药理论中,从古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中。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秦艽的作用与功效。
一、理气止痛秦艽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它通常被用于胸胁胀满、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中医认为,秦艽可以通过疏通肝经、滋养肝血、调节肝气,从而达到理气止痛的功效。
秦艽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腹部不适,还可以舒缓胃肠道的紧张,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二、祛风除湿秦艽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秦艽可以舒缓肌肉骨骼的张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秦艽还可以调节体内的湿气,减轻湿邪的侵袭,改善湿疹、湿疮等湿热性皮肤病。
三、活血化瘀秦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秦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的状态,减少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秦艽还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消除淤血和瘀血,改善痔疮、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四、固肾壮阳秦艽具有固肾壮阳的功效,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秦艽可以温补肾阳,改善肾脏功能,增强性欲和精子质量,提高男性生育能力。
五、安神抗抑郁秦艽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不稳定的症状。
秦艽可以舒缓神经系统,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神经衰弱引起的症状。
六、抗菌抗炎秦艽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秦艽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抑菌、杀菌和抗炎作用。
秦艽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抗菌抗炎的功效。
秦艽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七、抗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秦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黄秦艽降糖保肝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秦艽降糖保肝作用及机制研究》一、引言糖尿病和肝脏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药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黄秦艽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降糖保肝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证实。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黄秦艽的降糖保肝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黄秦艽的药理作用黄秦艽,又称黄精、金不换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降糖保肝等功效。
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在体内发挥多种药理作用。
三、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1. 降糖作用:研究表明,黄秦艽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其降糖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等。
2. 降糖机制:(1) 促进胰岛素分泌:黄秦艽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含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黄秦艽能够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血糖。
(3) 改善糖代谢:黄秦艽能够调节机体的糖代谢过程,促进糖的氧化分解和转化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四、保肝作用及机制研究1. 保肝作用:黄秦艽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能够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脏损伤。
2. 保肝机制:(1) 抗氧化作用:黄秦艽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2) 调节免疫功能:黄秦艽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免疫反应对肝脏的损伤。
(3) 促进肝细胞修复:黄秦艽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肝脏功能。
五、研究展望尽管黄秦艽的降糖保肝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证实,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研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探究黄秦艽中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黄秦艽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3. 通过临床试验验证黄秦艽的降糖保肝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中国科学 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青海西宁 8 00 ;. 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10 8 2中 北京 104 ) 0的化 学成 分 、 药理 作用 等方 面 的研 究 , 开发 利用 该物 种资 源提供 了参考 。 为 关 键词 秦 艽; 学成分 ; 化 药理 作 用
O- g l 5 C lu 1
龙 胆 苦 苷
龙 胆 碱
图 l 龙胆苦苷和 龙胆碱结构式
大 量的裂 环烯 醚萜 甙类 : 胆苦 苷 (etpcoi )5当药 龙 gni irs e[1 o d 3、 - 苦 苷 ( e a ai)当 药苷 ( e s e嘲 s r r 、 w tm n s r i )。其 根 中还 含 有 大 w od
Ab ta t Ra i n in e sr c dx Ge ta a Ma r p yl e wa c mmo l 0 e s bea me cn ,man y o ti n e ip co ie a d ha e ra co h la s o ny s d a a Ti tn diie il c n anig g nt ir sd n v b o d o bo ciie .Ch mia o o e ta d p a ma oo ia un t n o d i n in e M a rph l ewee s mmaie n r c n e r n o d rt ia tvt s i e c lc mp n n n h r c lgc lf ci fRa x Ge to o c o yl r u o a rz d i e e ty a si r e o p o iec ransi ni ce i nc o sb t ruiiai n rvd eti ce t vde efri et tl to . i f t e z Ke r s Ra i nt n eMa rp yle Che c l o o e ; am a oo i a u cin ywo d dxGe i a co h la ; a mi a mp n ntPh r c lgc l n t c f o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
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形根,基生叶较大,茎生叶3-4对,披针形叶片,基部连合;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秦艽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秦艽的功效和作用润而不燥,为风中之润剂,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络舒筋兼利二便、导湿热外出,可治湿热黄疸。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常与木瓜、川羌、独活、黄芪、当归等同用。
清退虚热之功,常与滋阴药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及秦艽散。
秦艽则三痹皆宜,且清阳明湿热,用于偏热者。
秦艽的妙方集锦治背痛连胸:秦艽4.5克,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3克,炙甘草1.5克,生姜三片,桑枝9 克(酒炒)0水煎服。
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31克(去苗),水煎,去滓取汁,饭前分两次服。
治疮口不合:秦艽为末掺之。
治黄疸:秦艽16克,在半升酒中浸,每天空腹饮酒。
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
暴泻、大渴、大饮:秦艽62克,炙甘草16克,水煎服,一次9克。
小便艰难:秦艽31克,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
一切疮口不合:秦艽研末敷上。
秦艽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并加速肿胀的消退,每日腹腔注射90mg/kg,连续10天可使脚肿基本恢复正常,其效果与水杨酸钠200mg/kg相当,如预先注射秦艽碱甲,对大鼠蛋清性脚肿也有减轻和消肿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氯喹、皮质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剂相似,而比水杨酸钠略强,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但它与促皮质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而是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其抗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秦艽碱甲的双氢化合物(侧链上的双键被氢饱和)无消炎作用,可知双键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条件。
此外,秦艽碱甲还能明显降低因注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8]2.对中枢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小剂量时对大鼠和小鼠有镇静作用,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秦艽是龙胆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四川等地,是一种常用的祛风湿、清热药。
它的药性是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等功效,可以应用于以下几种症状:一、风湿痹症,秦艽性散苦泄为风药中之润剂,可以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新热、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
二、可以治疗中风不遂,秦艽具有祛风邪、舒经络,又善“活血荣精”,可以应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拘急等。
如与升麻、葛根、防风等组成秦艽升麻汤,治疗中风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又有秦艽汤可以治疗血虚中风者。
三、秦艽可以治疗骨蒸潮热、疳积发热,秦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疗虚热之要药。
四、秦艽可以治疗湿热、黄疸,可以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
病情分析:秦艽一般能泡酒,泡酒通常能够起到祛风湿以及养血舒筋的作用,另外还具有强筋骨以及活血通络的效果,大多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坐骨神经痛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另外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腰肌劳损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对于退黄疸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具体泡酒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量不要盲目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药理及作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秦艽有抗风湿、抗过敏休克、抗组胺、解热、升血糖、降压、镇静、镇痛、抑菌等药理作用。
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慢性单纯性苔癣、口角炎、银屑病、痤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乳腺癌、急性嵌顿痔、过敏性鼻炎、神经性皮炎、风湿性心脏病、流行性感冒等等。
秦艽碱甲具有抗风湿作用、与可的松作用相似,有一定抗过敏休克及抗组织胺作用,还能使毛细血管渗透性明显降低。
秦艽碱甲具有抗炎、镇静、降压、升血糖、抗休克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影响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的分泌水平有关。
秦艽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黄色毛癣菌及同心性毛癣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中药秦艽的研究进展

秦艽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产业现状
目前秦艽已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但仍存在 一些问题,如质量不稳定、种植技术水平低等。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秦艽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认识的深入,秦艽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 增加,其产业化发展也将不断壮大,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种植 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05
秦艽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秦艽的资源保护
分布与生态环境
秦艽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生于海拔2500-4300米的高山草地 或林缘地带。
资源量与保护措施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采挖等因素,秦艽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亟需采取保护 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抚育等。
秦艽的可持续利用
秦艽的加工方法有多种,传统方法为晒干或低温干燥,现代方法则采用冻干技术 等。
02
秦艽的药理作用与活性成分
秦艽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秦艽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 以有效缓解多种炎症疾病,如
关节炎、风湿性病变等。
抗肿瘤作用
秦艽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 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
解热镇痛作用
秦艽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可 以有效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秦艽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 策和法规,促进秦艽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推进产业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秦艽种植、加工等 环节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公众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秦艽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 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06
研究展望
秦艽的活性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秦艽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蔡秋生, 张志红, 高慧琴
作者单位:蔡秋生(武警海南省总队医院门诊部,海南,海口,570203), 张志红,高慧琴(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名: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0,27(6)
1.李艳秋;赵德化;潘伯荣龙胆苦苷抗鼠肝损伤的作用[期刊论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18)
2.刘玉东秦艽鳖甲汤加味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1例[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7(10)
3.李彩荣;邓秀莲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09(08)
4.李丰异功散合秦艽丸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14例[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 2003(05)
5.王微;张磊复方秦艽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02)
6.向永国;刘明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肢体麻木症5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 2010(03)
7.吴绍雄;吴树铎;杨凯钿自拟端容方治疗面神经炎31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0(15)
8.步瑞兰;张鹏秦艽椿皮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2例 1997(01)
9.黄向阳秦艽党参汤口服配合思密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 2004(03)
10.白淑梅;马晓峰;丁继勇秦艽苍术汤口服外洗治疗痔疮180例[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03)
11.胡海华;曹军防风秦艽汤在肛肠科的应用[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2007(07)
12.杨风利;余静防风秦艽汤治疗内痔出血200例体会[期刊论文]-宁夏医学杂志 2005(10)
13.杨桂枝;田汉文;杨琴秦艽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02)
14.高慧琴;吴国泰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09)
15.高亦珑;白洁;孙丽琴宁夏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镇痛抗炎作用的比较[期刊论文]-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05)
16.杨建宏;王莉;马丰才秦艽提取物镇咳祛痰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0(01)
17.靳皓文;俞发荣甘肃秦艽提取物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及其机制探究[期刊论文]-医药卫生 2006(02)
18.陈长勋;刘占文;孙峥嵘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3(09)
19.李庆秦艽醇提液的抗炎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09)
20.张守林;孙建国;于世广大秦艽汤及针刺治疗脑血管出血性后遗症疗效观察 1998(11)
21.李安琼首乌秦艽汤佐治脑出血后遗症34例观察[期刊论文]-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04)
22.李福安秦艽伍葛根治疗骨关节病举隅[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 2004(09)
23.贺志强;刘利民秦艽木瓜酒佐针灸治疗肩周炎73例 2000(03)
24.庞学丰秦艽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广西中医药 2002(01)
25.杨新玲;宋晓莉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10(04)
26.吴凤海秦艽五藤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08)
27.贾伟琳止痛如神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10(04)
28.蒯彤加味大秦艽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虚痹)8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 2008(02)
29.章漳;段朝辉;丁侃长梗秦艽酮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探讨[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10(04)
30.汪海英;袁冬萍;李福安秦艽总苷对人肝癌细胞等几种肿瘤细胞的体外作用[期刊论文]-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9(03)
31.汪海英;童丽;李福安秦艽总苷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体外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10(01)
32.张传杰;刘丽娟;张蓬华黄芪和秦艽提取物抗甲型流感病毒研究[期刊论文]-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04)
33.李福安;李永平;童丽秦艽抗甲型流感病毒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04)
34.侯洁文;姚烁;黄黎明秦艽地上部分中龙胆总苷对大鼠胃肠活动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05)
35.龙启才;邱建波威灵仙、秦艽、桑寄生醇提物体外对淋巴细胞和环氧酶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04)
36.王玮;邓庚;陈利达大秦艽汤对脑缺血大鼠凝血及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02)
37.刘建红;李福安;李建华秦艽水煎液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SP70表达的影响[期刊论文]-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8(01)
38.高兰月;高亦珑;赵淑红秦艽对心血管的作用及毒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01)
39.苏晓聆;李福安;魏全嘉秦艽水煎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期刊论文]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4)
4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szyxyxb20100602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