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等级分类标准

合集下载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2、担子菌亚门的分类:
按担子果的有无及开裂方式,分3个纲:
冬孢菌纲:无担子果、有冬孢子,全部是 植物寄生菌。
层菌纲:有担子果、无冬孢子,担子有隔 或无隔,担子果为裸果型或被果型,多腐 生、兼性寄生。
腹菌纲:有担子果、无冬孢子,担子无隔, 全部腐生。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1)层菌纲:2亚纲。
有隔担子菌亚纲
2毒病毒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菌细菌放线菌放线菌粘菌粘菌真菌真菌第三章食用菌分类六界系统六界系统八界系统八界系统非细胞微生物非细胞微生物病毒界病毒界原核单细胞生物原核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细菌兰藻放线菌细菌兰藻放线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植物界植物界真核多细胞生物真核多细胞生物动物界动物界菌物界菌物界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动物界动物界胆藻界胆藻界绿色植物界绿色植物界眼虫动物界眼虫动物界原生动物界原生动物界藻物界藻物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三域系统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白毒伞中毒 就属于这一类型。 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毒伞肽(amatoxins) 类包括以下6种物质,即:毒伞肽(α-amanitin)、毒 伞肽(β-amanitin)、毒伞肽(γ-amanitin)、毒伞肽(εamanitin)、三羟基毒伞肽(amanin)、一羟基毒伞肽 酰胺(amanullin);毒肽类(phallotoxins)又包括5种毒 素:一羟毒肽(phallisin)、二羟毒肽(phalloidin)、三 羟 毒 肽 (phallisin) 、 羟 基 毒 肽 (phallicidin) 、 苄 基 毒 肽(phallinB)。
银耳目:担子球形、洋梨形、棍棒形,纵隔,2-4细胞。 木耳目:担子圆柱形,横隔,腐生、寄生。 隔担菌目:担子圆柱形,横隔,与介壳虫共生。

日本食用菌类的品质标示基准制度(译文)

日本食用菌类的品质标示基准制度(译文)

日本食用菌类的品质标示基准制度(译文)
日本食用菌类的品质标示基准制度,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
择优质的食用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并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而建
立的。

一、品质标准
1. 外观标准:菌盖形状完整、菌肉质地饱满、干燥度适宜,无损伤、
变色、发霉等情况。

2. 色泽标准:颜色鲜艳、均匀、自然。

3. 味道标准:鲜美、略有脆感,无异味。

4. 营养标准: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吸收,富含人体所需营养成分。

二、品质等级
1. 特级:外观完美,嫩滑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2. 一级:外观良好,口感丰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3. 二级:外观不够完美,但口感尚可,味道不错,营养还算丰富。

4. 三级:外观普通,口感不够满意,味道一般,营养含量一般。

5. 四级:外观较差,品质次等,口感不佳,味道平平,营养含量不足。

三、品质检测
1. 重量检测:采用天平进行称量,以确保每份食用菌的标准重量。

2. 味道检测:采用专业的鉴定方法对食用菌的味道进行评估。

3. 营养检测:检测食用菌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如蛋白质、钙、铁等。

四、品牌认证
1. 拥有自有品牌的生产企业,需要经过专业认证机构的审核,并通过
相关标准。

2. 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认证标志,从而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并保障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以上就是日本食用菌类品质标示基准制度的相关信息。

希望这个制度
能够为日本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动力,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
靠的食品选择。

大球盖菇分级标准

大球盖菇分级标准

大球盖菇分级标准
大球盖菇分级标准
菇类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日常膳食中的食物,其中大球盖菇作为一种优秀的食用菇类,体形饱满,风味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一些菇类食品市场中,大球盖菇也经常出现,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利润,经常采用欺骗消费者的手法,提供质量低劣的大球盖菇。

因此,为了避免消费者被欺骗,规范市场秩序,大球盖菇需要分级标准。

一、大球盖菇的外观标准
1.直径标准
大球盖菇的直径是判定其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讲,分为以下两种级别:
A级:球盖直径大于7厘米
B级:球盖直径在7厘米以下
2.盖面颜色标准
大球盖菇的颜色可以分为白色和棕色两种,其中白色更为珍贵。

根据盖面颜色,分为以下不同等级:
AA级:白色的盖面
A级:浅棕色或淡黄色的盖面
B级:较深的棕色盖面
二、大球盖菇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主要侧重于大球盖菇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分为以下几
个等级:
AA级:口感鲜美,质地细嫩,口感Q弹
A级:口感尚可,质地略显粗糙,稍有腥味
B级:口感差,质地干硬,味道极差
三、大球盖菇的储存标准
储存标准主要考虑大球盖菇长时间储存时的质量保持,并且在储存过
程中,避免对装饰容器造成影响。

根据储存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AA级:可以储存3-5天,耐储性极强
A级:可以储存1-3天,稍有易碎性
B级:无法长时间储存,易碎性极强
总的来说,大球盖菇分级标准有助于确保大家购买到优质的食材,避免不法商家做手脚。

同时,分级标准也孕育了一批较为规范的大球盖菇市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菇类食品环境。

食用菌菌种分级

食用菌菌种分级

食用菌菌种分级
食用菌的菌种分为三级,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1.母种(一级种)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和生理性状相对稳定的在试管斜面上生长和保存的纯菌丝体。

也有人称之为试管种。

2.原种(二级种)由母种转接到天然基质(培养基)上经培养而成的菌种。

这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3.栽培种(三级种)由原种转接在天然基质(培养基)上扩大繁殖而成的菌种。

栽培种也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栽培种常作为栽培用菌种,或直接出菇。

也有人称之为生产种。

- 1 -。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是指人们食用或药用的真菌类生物,一般分为蘑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多种类别。

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可以将食用菌分类为多个层次。

一级分类:大型食用菌和小型食用菌
大型食用菌是指子实体较大的食用菌,如蘑菇、松茸等;小型食用菌则是指子实体较小的食用菌,如金针菇、灰树花等。

二级分类:树上食用菌和地上食用菌
树上食用菌是指在树木上生长的食用真菌,如松茸、黑木耳等;地上食用真菌则是指在地面上生长的真菌,如蘑菇、香蕈等。

三级分类:肉质类和纤维类
肉质类是指口感鲜美且质地柔软的真菌,如蘑菇、松茸等;纤维类则是指口感稍硬且有嚼劲的真菌,如竹荪、银耳等。

四级分类:单孢和多孢
单孢指一个子实体只有一个孢子囊,如银耳、黑木耳等;多孢则是指
一个子实体有多个孢子囊,如蘑菇、香菇等。

五级分类:有毒和无毒
在所有的食用菌中,也存在一些有毒的品种。

因此,在食用菌的分类
中还需要将其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类。

常见的有毒食用菌包括鹅膏菌、
鸟巢菇等。

六级分类:野生和栽培
野生食用菌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真菌,如松茸、羊肚菌等;栽培
食用真菌则是指人工种植并加工成品的真菌,如香蕈、金针菇等。

七级分类:主要产地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于食用真菌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分类时也可以按照主要产地进行划分。

例如,中国北方主要产松茸
和羊肚菌,而南方则以金针菇、香蕈为主要产地。

综上所述,对于食用真菌的分类可以从多个层次进行划分。

这些不同
层次的分类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用真菌的特点和区别。

黑木耳 等级 考核 标准

黑木耳 等级 考核 标准

黑木耳等级考核标准
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其质量的好坏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黑木耳的品质,制定了相应的等级考核标准。

1. 外观:应为黑色或深褐色,质地薄而坚韧,无破损、蜂窝、裂纹等缺陷。

2. 湿度:应该适中,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口感和保存期。

3. 香味:应具有黑木耳独特的香味,没有刺鼻的异味。

4. 味道:应该鲜美,无酸味、苦味和异味。

5. 杂质:应该没有杂质,如木屑、泥沙等。

根据以上标准,黑木耳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级。

其中,特级为最高等级,三级为最低等级。

特级黑木耳外观完整、湿度适中、香味纯正、味道鲜美、无杂质。

一级黑木耳比特级稍有缺陷,二级则有更多的缺陷,三级黑木耳外观不完整、湿度过高或过低、味道不佳,有明显的杂质。

以上就是黑木耳等级考核的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等级来选择。

- 1 -。

食用菌食品检测标准

食用菌食品检测标准

食用菌食品检测标准
食用菌包含有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等等。

以下为各种菌类测试的项目标准:
香菇(GB/T1013-1998),灰树花(NY/T446-2001), 黑木耳(GB 6192-2008),
双孢蘑菇(NY/T224-2006),草菇(SB/T10038-1992,NY/T833-2004),
无公害食品质茶树菇(NY/T5247-2004),银耳(NY/T834-2004),
口蘑(NY/T445-2001,),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

从理化指标上来看:
新鲜的食用菌:水分应该≦86.0,灰分≦8.0(野生菌≦12.0)
干的食用菌:水分应该≦12.0(冷冻干燥≦6.0)香菇,黑木耳≦13.0. 灰分≦8.0(野生菌≦12.0)。

干湿比例在1:7~1:10(黑木耳≥1:12)。

食用菌粉:水分应该≦9.0
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霉菌和酵母,CFU/g ≦50 GB4789.15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GB4789.4,GB/T4789.5.GB 4789.10。

菌种质量标准一览表

菌种质量标准一览表

菌种质量标准一览表一级种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菌丝洁白,爬壁力强,菌丝壮、旺,培养基无干缩、气生菌丝不倒伏,反面观察除接种块点外无任何斑点、条纹或阴影。

鸡腿菇菌丝灰白,较平菇稀疏,菌丝成熟后略有土黄色,接种块色素较重,其余同平菇。

草菇菌丝灰兰,伸长度大,呈半透明状,成熟后大多发生厚垣孢子。

猴头菇菌丝白色、稍发暗,培养基不丰富时呈节状生长,气生菌丝少,爬壁力弱。

姬松茸、双孢菇菌丝白色、初期呈绒球状,后期绒毛状生长,气生菌丝数量多,充盈整个试管。

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菌丝白色,稍有土黄暗色,营养不良或水分偏大时呈树枝状生长,余同平菇。

二级种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菌瓶洁白,上下基本一致,瓶口处气生菌丝旺盛,瓶底部菌丝特浓白,普通旧罐头瓶个重550克—600克,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鸡腿菇菌瓶色泽一致,瓶口处有气生菌丝,较平菇稀疏、纤细。

其它同平菇等。

草菇透过菌瓶明显可见菌丝,一般品种菌丝成熟后即发生厚垣孢子。

猴头菇菌丝纤细、节短,色泽白,成熟后瓶壁发生白点如同蕾点。

姬松茸、双孢菇外观洁白、整齐,同平菇类。

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瓶壁可见菌丝色泽暗白色,瓶口处气生菌丝数量较少,无任何斑点、条纹或暗点。

三级种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菌袋洁白一致,两头接种口处菌丝稍疏,手感硬实,手敲有弹性,一般150×0.05规格、长35厘米的料袋,发菌后重约800克—900克。

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鸡腿菇色泽同二级种,其它同平菇等。

草菇瓶装、袋装表现同二级种,但厚垣孢子发生量少,菌丝成熟后纽结从接种口处伸出,结菇。

猴头菇同二级种。

姬松茸、双孢菇同二级种。

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同二级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等级分类标准
一级种
1、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
菌丝洁白,爬壁力强,菌丝壮、旺,培养基无干缩、气生菌丝不倒伏,反面观察除接种块点外无任何斑点、条纹或阴影。

2、鸡腿菇
菌丝灰白,较平菇稀疏,菌丝成熟后略有土黄色,接种块色素较重,其余同平菇。

3、草菇
菌丝灰兰,伸长度大,呈半透明状,成熟后大多发生厚垣孢子。

4、猴头菇
菌丝白色、稍发暗,培养基不丰富时呈节状生长,气生菌丝少,爬壁力弱。

5、姬松茸、双孢菇
菌丝白色、初期呈绒球状,后期绒毛状生长,气生菌丝数量多,充盈整个试管。

6、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
菌丝白色,稍有土黄暗色,营养不良或水分偏大时呈树枝状生长,余同平菇。

二级种
1、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
菌瓶洁白,上下基本一致,瓶口处气生菌丝旺盛,瓶底部菌丝特浓白,普通旧罐头瓶个重550克—600克,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2、鸡腿菇
菌瓶色泽一致,瓶口处有气生菌丝,较平菇稀疏、纤细。

其它同平菇等。

3、草菇
透过菌瓶明显可见菌丝,一般品种菌丝成熟后即发生厚垣孢子。

4、猴头菇
菌丝纤细、节短,色泽白,成熟后瓶壁发生白点如同蕾点。

5、姬松茸、双孢菇
外观洁白、整齐,同平菇类。

6、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
瓶壁可见菌丝色泽暗白色,瓶口处气生菌丝数量较少,无任何斑点、条纹或暗点。

三级种
1、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
菌袋洁白一致,两头接种口处菌丝稍疏,手感硬实,手敲有弹性,一般150×0.05规格、长35厘米的料袋,发菌后重约800克—900克。

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2、鸡腿菇
色泽同二级种,其它同平菇等。

3、草菇
瓶装、袋装表现同二级种,但厚垣孢子发生量少,菌丝成熟后纽结从接种口处伸出,结菇。

4、猴头菇
同二级种。

5、姬松茸、双孢菇
同二级种。

6、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
同二级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