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目的证明1体积水能溶

解1体积CO2

证明CO2密度大于

空气

证明通入的气体

是CO2

证明CO2能灭火

A.A B.B C.C D.D

4.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5.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

B.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

D.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

6.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B.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7.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 B.N2 C.O2 D.CO

8.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A.炭黑B.活性炭C.金刚石D.石墨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A.钢B.液氧C.金刚石D.C70

10.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1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12.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酸转化成X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由碳转化为X一定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C.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

D.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X,只能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

13.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15.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6.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17.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8.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任何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C.CO2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9.二氧化碳虽然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

...的是

A.利用太阳能发电

B.人和动物的呼吸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20.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21.以排空气法收集H2、O2或CO2,利用右图装置可收集的气体是

A.只有H2 B.只有H2和CO2

C.只有O2和CO2 D.H2、O2、CO2都可以

2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26.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

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

27.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CO2物理性质的是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B.①②③⑦C.①②⑦⑧D.②③⑦⑧

28.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分子在不断运动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

C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A.A B.B C.C D.D

29.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B.石墨烯与C60是同一单质

C.石墨与金刚石一样硬度很大

D.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30.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N2B.H2C.CO2 D.O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C

试题分析: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不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而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

考点:分子的性质

2.C

【解析】

【分析】

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详解】

A、一氧化碳能燃烧,并且燃烧放出大量热,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故A正确;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参加化学反应,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无法实现,故C

不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都不会改变。

3.A

【解析】

【详解】

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

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

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A不正确;

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仅占0.03%,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C不正确;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少,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D不正确。故选B。5.C

【解析】

A. 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此选项正确;

B. 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此选项正确;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吸附性是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错误;

D. 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此选项正确。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而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故错误;

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D

【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选D。

8.B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有毒的物质,常常用来吸附有毒的物质。故活性炭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性质才能确定活性炭的用途。

9.A

【解析】

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

C.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不正确;

D.C7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不正确。故选A。

10.C

【解析】

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电刷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利用到滑腻感,同时互相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要求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选项A不正确;

B、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选项B正确;

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C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选项D 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同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12.C

【解析】

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X是二氧化碳。A、碳酸在常温下就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错误;B、在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置换反应,错误;C、X是二氧化碳,正确;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有:燃烧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还原氧化铜,错误。故选C。点睛:有关物质转化的推断题可从转化关系较少的物质出发,如该题中的突破口就是碳酸。我们所学的有关碳酸的化学反应只有两个:碳酸分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由此可推断出X是二氧化碳。

13.D

【解析】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

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

B、氧化铜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

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

变,故D正确。

点睛: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质量都不变。

14.D

【解析】

【详解】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5.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应该从0点开始;B选项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

16.C

【解析】

A、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无定形炭是黑色的,故A错误;

B、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所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B错误;

C、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

正确;

D、只有无定形炭具有吸附性,能使红墨水褪色,而金刚石、石墨不具有吸附性,不能使红墨水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C

【解析】试题分析: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燃气为含碳气体,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选择C

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

18.D

【解析】A. CO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错误。B. 一定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故B错误。C. CO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C错误。D. 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

19.A

【解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

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利用太阳能发电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只是能量的转化。

故选A。

点睛: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20.A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错误;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正确;C.金刚石加工后有璀璨夺目的光泽,加工为钻石可作为装饰品,正确;D.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可燃烧,正确。

考点:考查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的知识。

21.D

【解析】H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时,要从右端进入;CO、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时,要从左端进入。综上所述,H2、CO、O2都可以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故选D。

22.B

【解析】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

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故选B。

23.B

【解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24.C

【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故选C。

25.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6.C

【解析】

【详解】

解:10.0g该气体混合物中碳的质量=10.0g×36%=3.6g;所以 CaCO3中碳的质量为3.6g,又

因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00

×100%=12%,所以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

3.6g

12%

=30g。故选C。

【点睛】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碳元素和碳酸钙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27.B

【解析】

【详解】

物理性质通常描述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密度等,故①②③⑦是物理性质,④⑤⑥是化学性质,⑧是用途,故选B。

28.C

【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错误;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错误;

C、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正确;

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稳定结构,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错误。故选C。

29.D

【解析】

【详解】

A.四种物质的结构不同,结构决定性质,所以这四种物质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如石墨是灰黑的,金刚石是无色的,故错误;

B.石墨烯与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错误;

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故错误;

D.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时都只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D。

30.C

【解析】

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形成的气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