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栽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草药种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兰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草药种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中草药种植(011000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中药材种植、中药材购销等企业,培养从事中草药种植、中草药栽培管理、中草药采收加工、中草药销售与管理、中草药鉴定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或个证书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以保障中药的品种与质量为目标,保证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树立安全操作、规范操作、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的生产观念。
4.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专业思想牢固,能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5.能吃苦耐劳,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意识。
6.具有协调沟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社交礼仪,以服务企业、服务患者。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8.具有阅读、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能力。
9.具有必要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0.具有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
1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与中药、中医及方剂等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与中药相关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了解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3.掌握药用植物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植物的组织构造,熟悉常用药用植物的分类,具有识别药用植物的基本技能。
4.掌握医药商品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用中药的商品规格和等级,具有医药商品购销技能。
5.掌握药事法规基础知识,熟悉假药、劣药的范畴,认识属于违反药事法规的行为。
专业(技能)方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1.掌握中药材引种、育种、栽培、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理论知识。
中药材培训教学计划方案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中药材种植人才,特制定本培训教学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学员对中药材种植的基本理论、技术和管理知识;2. 培养学员中药材种植的实践操作能力;3. 增强学员对中药材市场需求的了解,提高学员的市场竞争力;4.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三、培训对象1. 村民合作社成员;2. 中药材种植大户;3. 农村青年创业人员;4. 有志于从事中药材种植的相关人员。
四、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共20天,每天8课时;2. 实践操作培训:共20天,每天8课时;3. 累计培训时间:40天。
五、培训内容1. 中药材种植基本理论:(1)中药材种植的历史与发展;(2)中药材的种类与特点;(3)中药材种植的生态环境要求;(4)中药材种植的法律法规。
2. 中药材种植技术:(1)中药材的繁殖与育种技术;(2)中药材的栽培技术;(3)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技术;(4)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3. 中药材种植管理:(1)中药材种植的土壤管理;(2)中药材种植的水肥管理;(3)中药材种植的田间管理;(4)中药材种植的市场营销策略。
4. 实践操作:(1)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划设计;(2)中药材种植的田间操作;(3)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4)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经营管理。
六、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2. 实践操作培训:采用现场教学、实习实训、观摩交流等方式;3.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为学员提供课件、视频、在线答疑等服务。
七、师资力量1. 邀请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主讲;2. 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植大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操作指导;3. 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确保培训质量。
八、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平时成绩;2. 评价标准: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中药材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和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药材人才,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2. 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3. 促进中药材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链条的延伸。
三、培训对象1. 中药材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相关从业人员;2. 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3. 对中药材产业有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四、培训内容1. 中药材种植技术:包括中药材种植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2. 中药材加工技术:包括中药材的采收、干燥、炮制、制剂等;3. 中药材销售与管理:包括中药材市场行情分析、营销策略、质量管理、仓储物流等;4. 中药材产业政策与法规: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地方性法规等;5. 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包括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等。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行业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讲解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管理等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演练;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互动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分组讨论、座谈,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六、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和学员需求,培训时间为3-5天。
七、培训师资1. 邀请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教授授课;2. 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士进行案例分析。
八、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检验学员对中药材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考核:通过实地考察、操作演练等方式,检验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综合评价:根据学员的平时表现、考核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九、培训费用培训费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师资费、场地费、资料费等。
2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及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100806T)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鉴定与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1)熟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
(2)掌握中药资源调查、保护更新、持续利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用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及相关中药材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中药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定、质量检测与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熟悉常用中药的药理学、药效学基本理论知识。
(8)了解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能力要求(1)具有调查、保护和抚育更新中药资源的基本能力。
(2)具备药用植物栽培、采收加工和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基本能力。
(3)具备中药材真伪鉴定、质量检测和品质评价的基本能力。
(4)具备综合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研制新产品的基本能力。
(5)具备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基本能力。
(6)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中药材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8)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3. 素质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中药材培训计划方案

中药材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1. 帮助学员掌握中药材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能,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2. 培养中药材种植、收获、加工和储藏的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3. 推广中药材的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产值和经济效益。
二、培训内容1. 中药材种植技术2. 中药材收获与储藏3. 中药材加工技术4. 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化生产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2. 实地操作3. 现场观摩4. 专家指导四、培训时间1. 培训周期为3个月2. 每天上课4小时,周末为实地操作与观摩时间五、培训安排第一阶段(1个月)1. 中药材基础知识2. 中药材种植环境要求3. 中药材常见病虫害防治4. 中药材原材料收获与储藏方法第二阶段(1个月)1. 中药材加工工艺2. 中药材加工设备操作3. 中药材产品质量评价与检验第三阶段(1个月)1. 中药材示范种植和加工2. 实地操作与观摩3. 专家指导六、培训师资1. 医药科学院教授2. 中药材种植专家3. 中药材加工工程师4. 中药材企业质量管理总监七、培训场地1. 讲课地点:医药科学院教室2. 实地操作地点: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厂八、培训评估1. 课堂考试2. 实地操作成绩3. 论文评定九、培训证书1. 结业证书2. 优秀毕业生奖3. 成绩排名十、培训后续1. 提供就业指导2.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 组织相关行业交流会议以上为中药材培训计划方案,希望能通过该计划培养出一批中药材行业的专业人才,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道德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修、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宽广的医药专业知识和管理实践能力,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掌握中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中药鉴别、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及中药商品经营等工作;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学生在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总在校时间(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三、职业面向表1中药学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①英语应用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并理解中等语言难度的医学专业文章;借助工具书把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英文文献译成汉语,能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②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较为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和传送信息的基本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能编写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③就业创业能力获取求职信息的能力,撰写求职自荐书的能力,求职答辩能力;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力;④社交能力交往与组织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
(2)专业能力①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药学、基础化学、药品市场营销、药事管理知识和基础理论。
②能够掌握中药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应用等)。
③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基础及临床诊疗过程,常用药物的用药知识。
④具有独立完成中药药市场划分、预测、分析、管理能力。
⑤具有设计和策划医药广告的能力。
⑥具有中药的质量管理与药品质量监控的能力。
⑦具有中药基本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意识。
(二)知识要求①学习医学、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中药质量检测技术、药事管理、药品市场营销、外语、计算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草药种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草药种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1. 项目概述该方案旨在培养中职学生成为优秀的草药种植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其未来从事草药种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草药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常见草药的种植要点和养护技巧;- 培养学生具备草药种植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选址、土壤处理、种植技术等;- 培养学生具备草药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能力;- 培养学生了解草药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其从事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3. 培养方案3.1 课程设置- 草药学概论- 基础种植技术- 草药种植实践- 草药管理与养护- 草药病虫害防治- 草药市场分析3.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将通过进行草药种植实验和参与实际草药种植项目,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并加深对草药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的理解。
4. 培养成果评估- 课堂考试: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行评估;- 实验报告: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项目评估:对学生参与的实际草药种植项目进行评估;-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草药种植的毕业论文,展示其在该领域的研究和总结能力。
5. 师资要求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要求具备相关草药种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师资应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6. 实施条件为了有效实施该方案,需要提供适宜的草药种植实验室和种植基地,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工具。
另外,还需要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就业机会。
7. 总结该方案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备草药种植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评估和合作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其未来从事草药种植工作奠定基础。
2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100806T)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鉴定与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1)熟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
(2)掌握中药资源调查、保护更新、持续利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用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及相关中药材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中药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定、质量检测与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熟悉常用中药的药理学、药效学基本理论知识。
(8)了解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能力要求(1)具有调查、保护和抚育更新中药资源的基本能力。
(2)具备药用植物栽培、采收加工和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基本能力。
(3)具备中药材真伪鉴定、质量检测和品质评价的基本能力。
(4)具备综合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研制新产品的基本能力。
(5)具备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基本能力。
(6)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中药材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8)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3. 素质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方案
系部名称:农业工程系
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
年级: 2013级
培养层次:高职
制(修)订时间: 2013年6月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60107
一、招生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及中职毕业生。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事中草药栽培与生产管理、中草药加工生产技术管理、中草药产品质鉴定分析、中草药经营管理、农村应用性中草药栽培技术教学等行业,具备职业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制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
6、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职业基本(通用)能力
1、掌握园中草药的繁育、栽培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饮片的加工技术、饮片规格以及相关质量等的基础知识
3、掌握糖类、蒽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的提取方法、分离方法、鉴别方法,以及紫外-可见风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的原理等
4、掌握中药片剂、丸剂、注射剂、糖浆剂、颗粒剂等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5、熟悉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营销方式,《中国药典》、《部颁标准》以及中药材的地方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2、职业专门能力
1、中草药原植物的识别能力
2、中草药的栽培生产与管理能力
3、病虫害防治能力
4、中药饮片的加工能力
5、中药、中药饮片的一般鉴别(经验鉴别)能力
6、中药的化学鉴别、成分检测的能力
7、中成药的生产能力
8、中草药、中药饮片等的营销能力
9、计算机应用能力;
3、职业拓展能力
1、掌握中草药原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和用途以及栽植养护技术。
.
2、掌握中草药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药种植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的行情、中药销售的几大市场(荷花池、安国、亳州等)的药材走势等。
3、熟悉中药市场信息的获取方法。
4、掌握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熟悉中药中个成分的化学性质,学会方法。
运用现代仪器检测中药的化学成分。
4、掌握中成药中片剂、丸剂、注射剂、颗粒剂等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熟悉上述制剂的质量控制内容。
6、熟悉word、excel、pp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
专业课程体系表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类别课程功能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贵州省情、毛泽东思想及特色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
治素质、人文和科学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基本素质课素质及身心素质数学、公共体育、科技写作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药用微生物、土壤肥料学、药用植物遗培养学生学习专业领域课程及养成专传育种、药用植物生态学、中医基础理论、有机化学、药事管职业通用能力课
业能力的基础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草药贮藏、中草药种子生产
中药栽培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药炮制学、
中药鉴定学、分析化学、市场营销、中药药剂学、要用动物学、专业学习领域课培养相应职业行动
(三)证书
序号证书名称级别发证单位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1 毕业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 2
、“中草药栽培技术工”“中草药品质鉴定员”
六、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工作任务任务领域
七、专业核心课程
学72理化鉴别72
理化鉴采收与产72有性与无性繁虫害的病害的防治农药的使用与使用注意72农药的使用与
九、教学安排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
见附件一(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见附件二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
十、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见附件三
(一)专任教师
(二)兼任教师
十一、实践教学条件
十二、编制说明
备注:为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的格式,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字号统一使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2倍行距;内容部分字号统一使用宋体五号,行间距为单倍行距;表格内容字号统一使用宋体小五。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中,核心课程,请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