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辰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制定计划

合集下载

运动发育迟缓婴儿家庭训练案例报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应用体会

运动发育迟缓婴儿家庭训练案例报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应用体会

运动发育迟缓婴儿家庭训练案例报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应用体会刘建【摘要】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是由美国发育评估与干预专家创制的一套优秀的儿童运动发育评估与训练方案. 如何规范化地正确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及训练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报告运动发育落后婴儿应用PDMS-2评估及进行家庭训练指导的一个案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1)024【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运动发育量表;儿童运动发育;发育迟缓【作者】刘建【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4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是由美国发育评估与干预专家创制的一套优秀的儿童运动发育评估与训练方案.该量表不仅可用于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评估,而且所提供的家庭生活化的训练方法尤其适合于指导家庭训练.该量表自2006年引进国内后,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有了一定的普及.然而,由于该量表的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很好的掌握.而我国婴幼儿发育干预事业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匮乏,许多涉足儿童早期发育干预机构,甚至是康复机构中,由护士及教育工作者转行者也很普遍.如何规范化地正确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及训练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报告运动发育落后婴儿应用PDMS-2评估及进行家庭训练指导的一个案例,并分享对其的体会.小儿因12月龄仍独坐不稳就诊.小儿为G1P1, 36+1周急产娩出,生后无明显窒息时,出生体重为1.9kg,既往曾于生后第4个月时查Gesell发育量表结果为正常,同期尿代谢筛查结果为正常.查体:头围48cm,反应可,眼神灵活,面容无特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正常对称引出,诊断为运动发育落后.由经验丰富的评估师对小儿进行PDMS-2评估,评估过程全程录像.粗大运动发育商(GMQ)74,精细运动发育商(FMQ)94,总体运动发育商(TMQ)81,结果见表1.1(具体项目的分)及表1.2(总分与发育商).我们为小儿制定了为期6个月的远期目标,6个月后小儿粗大运动发育月龄=GMQ%×6(结果大于0.5则进位,否则舍去)+现阶段粗大运动发育相当月龄.本例小儿6个月后粗大运动各能区预期增加74%×6=4.44≈4个月的能力.即各能区均达到11个月能力水平.反射能区远期目标是能够通过坐位的前方翻正反应(项目7)及后方保护反应(项目8);姿势能区远期目标是能够从仰卧位及俯卧位转换到坐位(项目17、18)及跪立(项目19);移动能区远期目标是能够坐位转圈180°(项目29),能够远离支持物稳定的独自站立3秒(项目31),可以在扶其单手情况下能踏步(项目32)及可能出现扶单手走(项目34).实物操作能区能够出现项目1接球—坐位的能力.近期目标的制定,我们选择小儿现有能力中未达标的项目及就要出现的能力的项目,作为现阶段的训练目标.本例小儿反射能区中为使其能完成项目5侧方保护性反应,训练小儿在辅助坐位下,将其身体左或右侧倾斜45°来诱发其伸出手臂支撑以恢复平衡(方案1.5侧方保护性反应中的方法2、3、4),为使其将来能通过项目6前方翻正反应,可以让小儿呈坐位,握其手腕轻向后推,然后向前拉(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中的方法2);姿势能区中为使其能完成项目14、15、16,先给予帮助保持坐位背部直立,然后渐减少助力,训练孩子背靠沙发坐,够玩具(方案2.3坐/坐位伸手的方法3、4);移动能区为使其通过项目19、20,可以将孩子放置于俯卧前臂支撑位或者手膝位,可以用大浴巾给予孩子向上的助力,使其达到四点支撑(方案3.8爬中的方法1).每日训练2~3小时,每月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并相应调整训练方案.该婴儿在家庭训练1个月后,能够独坐保持1分钟以上——姿势测试的项目14得2分,保护性伸展有反应动作——反射测试中的项目5仍为1分,腹爬速度增快.训练调整:反射能区继续原有方案1.5侧方保护性反应(方法2、3、4)、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方法2);姿势能区将方案2.3坐/坐位伸手(方法3、4)调整为在小儿独坐时各方向够物(方案2.3坐/坐位伸手的方法4、5)——为增加难度可将方案2.3坐/坐位伸手中的所有坐位下的训练改为坐方凳训练,同时增加配套训练方案以外的方法——坐位时双臂上举够物训练,以帮助小儿背部完全伸展;移动能区继续训练方案3.8爬(方法1).该婴儿在家庭训练2个月后,小儿独坐拿到前方玩具在坐直——项目15得2分,腹爬速度快,侧方保护反应引出——反射测试的项目5得2分,前方翻正反应部分引出——反射测试的项目6得1分.家长反馈:家庭训练中仍不愿意待在俯卧手支撑体位.训练调整:小儿已具备反射能区中项目5的能力,故去除方案1.5侧方保护性反应训练方案,继续训练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方法2),增加训练小儿坐位时从后方拉其双手,并诱导其双手支撑(方案1.7向后翻正反应的方法2、3)以使其可能完成项目8;姿势能区中继续训练坐方凳下的2.3坐/坐位伸手(方法4、5),为使小儿能够通过测试中的项目17坐起——仰卧位、项目18坐起——俯卧位,增加小儿由仰卧位侧方扶物坐起训练(方案2.4手坐起中的方法2、3);移动能区加练手、下肢交替爬行及爬越低的障碍物(方案3.8爬的方法2、3),帮助小儿向手膝爬过度.因其坐位稳定,增加了实务操作能区训练,坐位接球、仍球(方案4.1接球的方法1、2及方案4.2扔球-举手过肩的方法1、2).该婴儿在家庭训练共3个月后,小儿坐位背部完全伸展,可以坐位下自由玩玩具 (项目16得2分),能够手膝爬(项目20得2分),可以扶物站起(项目23得2分)、扶物侧行(项目26得2分),扶物坐下(项目27得1分).训练调整:反射能区继续训练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方法1、2)、方案1.7向后翻正反应(方法1、2、3);姿势能区项目16已完成,去除训练方案2.3坐/坐位伸手,将方案2.4调整为难度略大的仰卧到坐为转换(方案2.4中的方法3、4、5);移动能区继续训练方案3.8爬(方法1、2、3).因小儿坐位稳定,增加臀移(项目21)训练(方案3.9中的方法2).为完善小儿站位转换为坐位(项目27),增加坐下训练,方法是帮助小儿由站位有控制的成坐位(方案3.14坐下中的方法1、2、3).为了诱发出小儿踏步(项目32)及行走能力(34),增加小儿踩物练习(方案3.15踏步的方法2、3、4)及扶小儿行走训练(方案3.18站起的方法1、2).为使小儿能够站立并保持平衡(项目30、31),增加小儿站立平衡训练(方案3.16站立的方法2——英文、3、4、5);实物操作能区继续方案4.1接球(方法1、2)、方案4.2扔球-举手过肩(方法1、2)训练.家庭训练共4个月后,虽然小儿在项目中没有获得新的分数,训练方案仍将将反射能区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将(方法2)调整为小儿坐位时向后其躯干诱发其头向前倾,手向前伸(方案1.6向前翻正反应的方法4、5),方案1.7向后翻正反应中将方案(方法1、2、3)调整为减少帮助的(方法4、5),其它能区方案不变. 家庭训练5个月后复查PDMS-2结果详见表1.1及表1.2.本文中婴儿PDMS-2为粗大运动发育轻度落后,精细运动发育正常.应用PDMS2粗大运动的家庭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并且每个月均对训练结进行评价并对训练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家庭训练方案包括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及具体训练方法的选择三部分.本文中提到的远期目标相当于PDMS-2配套训练计划中的具体目标,本着具体目标应略高于我们所预期的小儿运动发育相当月龄的能力(基点)的原则[1],设定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量表所未提及的,我们所说的近期目标就是指小儿现阶段的训练目标.我们选择近期目标的原则是,以小儿现有能力中未达标的项目及就要出现的能力的项目,作为现阶段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选择,PDMS-2配套方案中每个方案均对应一个或多个测试项目,每个方案中均提供了按照技能由低到高的5种以游戏为基础的训练方法,例如方案2.3对应姿势项目9、11、12、14、15、16,如果我们需要训练项目9、11我们可以选择方法1、方法2;如我们需要训练项目12坐位伸手,我们可以选择方法3;如果我们需要训练项目15、16,我们可以选择方法4、方法5.在使用PDMS-2提供的配套方案时,我们应该灵活的、变通的使用.如本文中的小儿,在已经通过独坐项目测试的情况下,为使更其容易发展出更高级的能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他们坐位的平衡能力及稳定性,作为一种过渡性训练,我们将原方案中坐位下的训练改为坐方凳完成.我们制定家庭训练的模式是:1.按照量表提供的方法GMQ%×6+现阶段运动发育月龄,我们得到小儿6个月后运动发育的相当月龄,通过这一数值我们预期6个月后小儿将具有的能力,选择较这些能力稍高一点的能力项目作为远期目标(具体目标).2.选择小儿现有能力中未完善的能力与可能就要出现的能力,作为现阶段的训练目标,并选择与之对应的方案方法,教会家长在家庭环境中的训练方法,进行家庭训练,每日2~3小时,每个月来,由康复师评估小儿是否通过了所定的近期目标,再进行训练方案的调整,这样周而复始.我们认为,这作为康复机构使用PDMS-2及其配套方案指导小儿进行家庭训练的一种模式,是可行的,甚至是必要的.〔1〕李明,黄真.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3.。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原始得分原始得分
反射实物操作
姿势抓握
移动视觉-运动整合
PDMS-2测试记录册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
项目序号
月龄
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评分标准
测试得分
1
2
3
4
粗大运动量表
反射
1
起始
1~11

2
踏步反射
双手扶小儿躯干呈立位(背对你),将小儿稍向前倾。使小儿足背轻轻划过桌边,然后放在桌面上。
23秒内向前迈步,抬起一脚,然后抬起另一脚。
1双上肢(交替或同时)屈伸2次,或仅一侧上至运动。
0双上肢未动。
伸手放到小儿胸前,轻柔而快速向后推至少45度。(有人准备接住小儿,以免小儿在未作出反应时倒下。)
2向后伸出单或双臂并张开手掌支撑住自己不倒。
1躯干转向一侧并伸出手臂,但继续倒下。
0未伸出手臂。
姿势
1
起始
1~2

0
头转动(俯卧位,头偏向一侧,面颊接触平面。检查者在视线以外)
在小儿头后方摇花棱棒三下。
头偏向另一侧,再重复以上步骤。
1单或双臂伸出,仍向前倒下。
0手臂未伸出。
7
9
翻正反应一向前(坐位,背对你)把你的手放在小儿肩上,将小儿由竖直位向后拉20度。(预备好接住未作出反应的小儿)。
2手臂和头向前伸出以恢复平衡,然后再坐直。
1手臂向前并向下伸出以恢复平衡,然后再坐直。
0手臂或头没向前伸出。
8
10
保护性反应一后方(坐位,面对你)
2双手叉腰,单脚站5秒。
1双手叉腰,单脚站2~4秒。
0单脚站不足2秒。
22
起始
49~56

Peabody运动评估方法及配套训练方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Peabody运动评估方法及配套训练方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显征兆 ,且常规检查也 无法 确定 早产儿 是否 会 出现智 力 障碍 项 目如下 :小儿粗大 运动 功能 的评估 中,年 龄不 足 12个 月 的
或运动功能滞缓 ,所以基于早产儿运 动功能发 育 的连续性 ,需 婴儿需要检测反射 (8项 )、移动 (89项 )以及 姿势 (30项 );年
要在早期寻找到合适 的评估方 法对早产 儿的功能发 育进 行评 龄在 1—6岁的幼儿所测 能 区为姿势 (30项 )、移动 ( 9项 )外
水平 ,容易导致 出生后 感 染疾 病 ,对 早产 儿 生命 健 康 构 成威 获得评估 认证资格 的专业 医师 进行 ,联合 监护 人辅 助婴 儿做
胁 J。早产儿抵抗力不对年龄不 足 2岁 的婴幼 儿需 进行 年龄 纠正 ,后
疗 ,但早产儿 的智力 发育 以及运 动 功能在 婴儿早 期并 没 有 明 期评估 年龄不足 2岁的婴幼儿按照 纠正年 龄进行 。具 体评估
估 ,防止婴幼 儿 长 大后 出 现智 力 障碍 或 运 动 功能 滞 后 。 加实物操作 (24项 )。小儿精 细运动 功能评 估 中,需检 测抓握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PDMS-2)是 由美 国婴儿发育 专家 设计 (26项 )和视觉运动整合 (72项 ),不 同年 龄婴幼儿的检测能 区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7.08.055 文章编号 :1006—7256(2017)08—0105—02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 37周 提前 出生 的婴儿 ,多 表现为 头 (19.1±6.0)个月 ,出生胎龄 (39.7±2.3)周 ,出生体重 (3.7±
研 究的评估方案 ,该评 估量 表在 国外 已经被 证 明有 良好 的评 没有差别 。

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

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

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简介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是一种评估儿童身体功能发展的工具,可用于评估出生至3岁婴儿的运动技能,可以帮助医师、教育工作者、亲属和护理人员等人员对婴儿的身体运动能力进行系统评估,并为其提供量化的参考指标。

众所周知,婴儿的运动发展是每个发展中儿童的重要部分。

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通过一系列简洁且易于执行的运动测试,以确定出生至3岁儿童的动作技巧成熟水平。

该测试可以检测婴儿的与运动能力相关的问题,如肌肉控制的弱化或不足、迟缓、失调和不协调等迹象。

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的测试项目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包含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出生至11个月的婴儿进行测试,测试共包含了12项测试。

第二部分针对11个月至3岁的儿童,测试共包含了52项测试。

以下是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中的一些典型测试项目,其中包括了测试项目名称、测量对象、测量范畴和测量结果等信息。

测试项目名称测量对象测量范畴测量结果抱起与撑坐 2.5~6个月婴儿抱起和支撑身体姿势和协调性爬行6~12个月婴儿地面上运动移动技巧、速度和协调性大球追逐10~18个月儿童使用手臂、腿、身体移动快速反应、协调性和空间认知步态平衡 1.5~3岁儿童走路能力形态和空间定位反应时1~3岁儿童视听神经快速反应使用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的意义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的运动技巧评估和运动技巧建议给了儿童和家庭一个早期探索、发现和改善身体运动能力的机会。

通过参照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提供的标准,可以发现帮助出生至3岁儿童改善运动技巧和身体协调性的方法。

此外,当幼儿出现体能协调不足、运动技能滞后等问题时,可以使用Peabody 婴儿运动发展量表来早期发现并提供帮助。

通过针对 Peabody婴儿运动发展量表提供的标准,幼儿的家庭和社区则可以与幼儿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教育工作者和自愿组织展开合作,为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ppt课件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ppt课件
从头到尾方向 近端到远端
对称到非对称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概述
反射(8项,<12月)
姿势(30项) 粗大运动商
移动(89项)
GMQ
实物操作(24项,≥12月)
视觉-抓运握动(整2合6项()72项)精细F运MQ动商
总运动商TMQ=GMQ+FMQ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组件
检查者手册 简图和总结表 检查者记录册 项目测试指导
6 次。不要把脚放在小儿手中, 或握住一脚维持3秒。 2 第1个测试项目
但鼓励小儿去抓握脚,说: “抓住你的脚”。
0 双脚未抬起
14
6 撑起
15
7 伸臂
16
7 翻身
17 起始8月
7 翻身
18 起始9月
8 匍匐向前
19
9 抬肩和臂
起始10月
20Biblioteka 9爬219 移臀22
9 坐位转圈
起始11月
2 第2个测试项目 2 第3个测试项目 2 第4个测试项目 2 第5个测试项目
样本量:2003名儿童,46个州、加拿大1个省 常模资料符合人口统计学特征,涉及地理、性别、种族、 城乡分布、民族、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残障等——
第一部全美国性标准化评估方法
按年龄分层 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修订并完善了操作、记分、项目和训练方案
运动发育原则
反射整合和反应形成 一般到特殊(粗大到精细)
手来做此动作。
2、给小儿提供一些需要用拇指与其他四指 对指的工具,如使用夹子,并让小儿试着用
夹子夹起东西。 3、将一个手套套在小儿手上,在套上画上 人脸来玩游戏,拇指是自己,其他四指是家 人或朋友,让小儿叫每一个人吻他一下。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伸手放到小儿胸前,轻柔而快速向后推至少45度。(有人准备接住小儿,以免小儿在未作出反应时倒下。)
2 向后伸出单或双臂并张开手掌支撑住自己不倒。
1 躯干转向一侧并伸出手臂,但继续倒下。
0 未伸出手臂。
姿 势
1
起始
1~2

0
头转动(俯卧位,头偏向一侧,面颊接触平面。检查者在视线以外)
在小儿头后方摇花棱棒三下。
1 在运动周期50%~75%时间里,头保持对线。
0 在运动周期<50%时间里,头保持对线。
9
3
躯干的稳定性(坐位)
扶小儿髋部呈坐位,侧面朝向你。以双手扶小儿髋部。可附加支撑。
2 躯干离开腿呈30度角,保持5秒。
1 躯干离开腿不足30度角,保持5秒。
0 躯干与腿接触。
项目序号
月龄
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2
0
侧卧到仰卧(侧卧,腿屈曲以保持平衡,检查者在小儿背后)在小儿背后摇花棱棒3次;向另一侧卧重复操作。
2滚到侧卧(双侧)
1滚到仰卧(仅一侧)
1仍侧卧
2 双手叉腰,单脚站5秒。
1 双手叉腰,单脚站2~4秒。
0 单脚站不足2秒。
22
起始
49~56

43~44
脚尖站
示范脚尖站,同事双手上举过头保持3秒。说:“把两手举过头,然后像我这样用脚尖站。”
2 双手举过头,脚尖站3秒不移动。
1 双手举过头,脚尖站1~2秒不移动。
0 脚移动或脚跟未离地。
项目序号
月龄
头偏向另一侧,再重复以上步骤。
2 头抬起并转头,对侧面颊接触平面(双侧)。
1 头抬起并转头,对侧面颊接触平面(仅一侧)。

peabody量表

peabody量表

一、PDMS-2 的基本原理与概述运动评估是康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我们了解康复对象的运动功能状态,还有利于明确诊断,对评估疗效,完善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 )是目前在国内外康复界和儿童早期干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全面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适用于评估6~72个月的所有儿童(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发育障碍儿童)的运动发育水平。

PDMS—2 由6个分测试组成 (反射、姿势、移动、实物操作、抓握、视觉-运动整合), 其中又包括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可分别对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GM)和精细运动功能(FM)进行评估。

二、用途1、评估小儿相对于同龄儿的运动能力 .2、GMQ和FMQ进行比较,确定小儿的运动能力是否存在相对地分离 .3、由个人技能的定性和定量两方面都作出评估 .4、用于评估小儿的进步情况 .根据小儿的运动功能发育月龄编制,能较详细地了解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顺序 .三、测试条件及其他问题1、在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2、在孩子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可的情况下进行评估,否则可更换测试时间.3、测试时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孩子身着衣物尽量不超过3件,以免影响测试结果.4 、让孩子在测试中保持轻松自如,并且专注于测试的项目(必要时可安排一名家长陪同).5、测试者和家长不要用言语或手势来评价孩子测试中的正确性,影响测试的准确性.6、当孩子不能很快完成一项任务时,可先进行下一项目,不应让孩子在测试中产生挫折感.7 、测试中如遇特殊情况, 应及时进行记录, 如孩子在测试中注意力不集中, 哭闹不配合, 可考虑更换时间重新测试 . cp中的偏瘫儿童测试时应注明患侧 .8 、测试者应熟练掌握测试项目内容, 在熟练实际应用之前, 可请有测评经验的人观看你的评测过程 . 及时给予帮助 .四、测试内容包括两部分:粗大运动评价量表、精细运动评价量表粗大运动评估量表共包括151项,4个部分 .反射: 8项, 评估小儿对环境事件自动反应能力 (由于反射通常在小儿12个月大之前就被整合了, 因此这个分测试只用于从出生到11个月的小儿) .姿势: 30项, 评估小儿维持其身体控制在重心之内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 .移动: 89项, 小儿移动能力, 包括爬、走、跑、单脚跳、向前跳等能力 .实物操作: 24项, 评估小儿控球能力,评估动作如接、抛、踢等 (因为小儿到11个月之后才有这些技能,因此本分测试只适用于12个月以上的小儿) .注意:1、粗大功能评价量表评价结果分值转换只包括3个组成部分, 小儿0~11个月,由反射、姿势、移动3个分测试组成(无实物操作), 12个月后由姿势、移动和实物操作3个分测试组成 (无反射) .2、由于脑瘫孩子通常表现出不成熟的反射发展能力, 因此尽管在反射单元的标准样本中不包括大于11个月的正常孩子, 但仍应测试脑瘫孩子的反射能区, 即使因为他的年龄而使他得不到一个标准分, 但是还是需要改善他们的一些反应能力 (如翻正反应,保护性侧方前方反应等) .精细运动评估量表共98项, 2个部分 .抓握 : 26项, 评估小儿用手能力 ,由用一手抓住物体开始发展至控制性使用双手手指的动作 .视觉-运动整合 : 72项, 评估小儿应用视知觉技能来执行复杂的手眼协调任务的能力, 如推积木、摹仿绘画等 .五、评分标准3个评分标准2分: 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已经达到掌握标准 .1分: 儿童在项目中表现与掌握标准相似,但没有完全符合标准 .0分: 儿童不能尝试或没有尝试做某项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是由美国运动发育评估与干预治疗专家编写的一套优秀的婴幼儿运动发育评估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早期干预效果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早期干预效果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早期干预效果》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引言•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运动训练方案介绍•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CATALOGUE目录•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早期干预效果评价•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01运动发育迟缓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02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

03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儿童运动发育的工具,而配套的运动训练方案可以针对儿童的运动发育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研究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

研究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使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方案,对儿童进行干预。

评价指标干预前后使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与方法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运动训练方案介绍1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简介23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2-18岁儿童的运动发育水平,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个部分。

评估对象粗大运动包括姿势控制、身体协调与平衡、移动能力等;精细运动包括抓握与释放、视觉-手协调、手指灵活性等。

评估内容通过观察儿童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对比正常参考值进行评分。

评估方法训练目标针对儿童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估中表现较弱的部分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其运动发育水平。

配套运动训练方案介绍训练内容根据儿童年龄、体质和运动发育水平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相关的动作练习、游戏活动等。

训练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游戏治疗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训练,确保儿童能够积极参与并获得有效的锻炼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发育商:是精细运动的发育水平。商值61分反应他精细运动方
面的能力非常差。
根据测评表显示,安辰晨在以后几个月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抓握:
23、在75秒内揭开3粒纽扣。
24、在20秒内,系节。
26、在8秒内拇指与每个手指相触。
视觉运动整合:
1、至少乱涂出一条超过1英寸长的线。
2、画线2英寸长,偏离数值方向20度以内。
3、正确的使用剪刀,并在纸上剪开一处。
训练计划:
1、给孩子画笔和纸,鼓励孩子模仿治疗师画横线,尽可能画直。
2、训练孩子打开、合上剪刀的能力;训练孩子双手协调的把纸放到打开的剪刀里,开始剪纸。(纸张可以小一点、硬一点)
3、训练孩子模仿治疗师折纸,并用手压下折痕。(A4纸裁成两半,治疗师、孩子各一半)
3、在硬纸板上刻一个纽扣眼样的狭长小孔,将不同形状、大小的纽扣插入、拔出扣眼儿。
4、用纽扣布带练习,让其解开纽扣,反复练习解纽扣的动作,让其能够在75秒内解开3粒纽扣。
6个月运动目标:视觉—运动整合
总体目标:26+4=30,半年后安辰晨要达到普通小儿 30个月的水平
1、折纸并在纸上留下折痕。
具体目标:
结果分析人:韩茂平 姜 坤 刘景萍
日期:2012年2月27日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
6个月运动目标:抓握
总体目标:34+4=38,根据测量表,半年后安辰晨要达到正常小儿38个月的水平
1、在75秒内揭开3粒纽扣。
具体目标:
1、1、握笔:拇指、食指靠近纸捏笔,其余三指环绕握笔。
训练计划:
1、在辰晨手里放一支笔,让她按你的要求握笔,然后鼓励其画画;
2、改变画笔的大小,鼓励辰晨画不同大小和范围的画儿。
标准分和 ( 7 )
FMQ
发育商 ( 61 )
百分位<1
第三部分 结果解析
1、原始分:是所有测验项目通过了的分数和。
2、相当年龄:是儿童在这一个领域里的能力相当于普通儿童在此领域里的月份水平。
3、百分位:代表等于或者低于这个原始分数的人群所占的百分比。
4、标准分:是评价他在这一领域里的能力的。抓握3分非常差,视觉运动整合4分差。
37、至少乱涂出一条超过1英寸长的线。
42、画线2英寸长,偏离数值方向20度以内。
47、正确的使用剪刀,并在纸上剪开一处。
50、折纸并在纸上留下折痕。
确定可计量的总体目标
发展速度:61/ 100=0.61 半年月数6(月)×0.61 = 3.66≈4(月)
安辰晨6个月后的总体目标应当为现在的相当年龄 +4 个月所达到的能力。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
第一部分 确认信息
被测儿童姓名:安辰晨男□ 女□
年 月 日
测试日期2012227测试者姓名姜 坤
出生日期2001919
生理年龄1058测试者职务作业治疗师
早产日期矫正
纠正年龄
月龄125
第二部分 记录分数
PDMS-2 原始分 相当年龄 百分位标准分
抓 握443413
视觉-运动整合982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