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子生产技术共38页

合集下载

211015670_辣椒轻简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211015670_辣椒轻简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农家科技37③精选种子、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

播种前3~5天浸种催芽。

病毒病严重的地区,在浸种催芽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然后洗净药液,再用25~30℃温水浸种8~10小时,在25~30℃条件下催芽。

为增强秧苗抗寒性,种子可进行低温处理,方法是将萌动的种子每天在1~4℃下放置12~18小时,接着移到18~22℃环境中放置6~12小时,反复处理7~10天,可提高秧苗抗寒能力,并能加快秧苗生长发育。

2.育苗。

①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种4~5小时。

捞出种子,装入湿纱布袋,在25~30℃环境中催芽,每天冲洗1次,半数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②基质装盘。

基质装盘前应先过筛,除去团状基质。

基质装盘以搅拌湿润基质为佳(抓一把搅拌好的基质,以手捏成团、散开不成粒为宜),以利于幼苗出土整齐一致。

然后将湿基质装盘、抹平。

③播种。

播种前先用特质的戳孔工具压穴盘孔口,制成种窝。

每穴播种1粒,播后覆盖珍珠岩,用木刷抹平。

冬春茬3天左右出苗,夏秋茬1~2天出苗。

3.苗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

出苗前苗床地温控制在25~30℃。

大部分种子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

②水分管理。

番茄苗床管理需严格控制水分。

播种前浇透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防种苗徒长或低温沤根。

出苗至真叶展开后,根据天气、苗情、苗床含水量灌水。

高温季节,早、晚比较凉爽时灌水;子叶展开至真叶长出前,育苗土不太干可以不灌水,待真叶长出后再灌水,土壤保持见干见湿为好。

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水温不易过低,25℃左右最好。

③光照管理。

冬春茬育苗多处于低温弱光环境,管理不善则苗细弱、易徒长,因此应采取措施尽量提高苗床透光率。

首先,要经常保持棚膜清洁,增加幼苗见光度。

其次,在保证发育需要的温度基础上,尽量延长见光时间。

最后采用无滴膜覆盖,及时通风排湿,防止棚内结露、滴水。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被广泛种植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南美等地区的一种蔬菜作物,其属于茄科(Solanaceae),其具有抗旱、抗逆、耐贫瘠土壤和耐病性的特点。

辣椒的品种类型复杂,其分类型目多达75种,其中以热椒类品种和甜椒类品种最为常见。

辣椒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辣椒为攀援性落叶小灌木,小树、有枝株,茎极粗壮,芽多分叉,叶大,表面有粗糙的毛刺,花,单生或伴生,花冠呈钟形状,花萼有短柄,内裂片膜质,叶脉条形,花粉蒴果端生,多为熟种植物。

2、生长特性:辣椒正常生长期为90天以上,生长期间垂直生长速度较快,植株以连续生长的方式生长,光照要求较高,播种到开花配种期间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温度范围在20~44℃之间。

3、繁殖特性:辣椒属花粉授粉植物,一般采用单株授粉繁殖,具有易于繁衍的特点,但杂交繁殖效果会更好,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新品种。

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是通过挑选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杂交品种,实现杂交植物的品质,通过遗传工程实现植物性状育种,而生产杂交种种子就是以上遗传工程技术的最终产品。

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播种、授粉、收获及种子脱粒等几个步骤。

播种是整个种子生产过程的第一步,应该注意避免落不完全熟的种子被覆盖,这样容易造成发芽率的下降,而且要注意播种的深度,早衰的种子一般比常规的深度要浅,因此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深度。

授粉是播种后的下一步操作,通过植物的自花授粉和前花授粉来实现辣椒株的杂交。

收获是授粉之后的步骤,主要是采收辣椒果,其所采果实要求无病虫灾和外观色泽适中,采完之后要及时加盖以防止果实继续进行膨大和熟烂。

最后,就是种子脱粒,主要是用一些技术把辣椒果中的种子脱离出来,脱粒前先用水浸泡,以防止果实因为干燥而脱落,种子水浸泡分离时可把熟果和玉米相近的脐部夹种全部除去。

种子脱粒通常要经过几次的操作来令种子的素质达到最理想的状态,种子脱粒后要及时将其烘干,以防种子出现发芽,使法包存抗性加强。

辣椒育苗技术PPT课件

辣椒育苗技术PPT课件
播种量(克/米2)=每平方米株数/每克种子粒 数×发芽率(%)×净度(%)×成苗率(%)。
辣椒播种量一般为20克/平方米。
第15页/共53页
4.播种
(1).种子处理
为了保证辣椒出苗整齐,生产中常采用浸种催 芽。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放在50℃ -55℃的水 中,保持5-20min,并不断搅拌;为了保证在规 定的时间有恒定的水温,可采取不断添加热水 的方法;然后进行浸种,一般辣椒再浸种4-6h, 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催芽,催芽温度为25 ℃-28 ℃,4-5天即可发芽,当80%以上的种子 发芽时,把温度降至10 ℃进行播前低温锻炼,
(2)常现温汤浸种。用水量为种子的5倍,将种子 倒入55℃水中立即搅拌,待水温降至30℃后,再浸 泡8 小时即可。这种方法对辣椒的疮痴病、菌核病 有杀菌效果。
第23页/共53页
2.育苗设施
2.1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2.2保温式改良阳畦, 2.3塑料大棚、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及草帘。
第24页/共53页
3.种子处理
(l)药剂浸种。为了防治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 可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5小时-6小时、再放入1%硫 酸铜溶液中(硫酸铜1份,清水99份)浸泡5分钟, 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干净后进行催芽;也可用福尔 马林(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分钟后洗净催芽。 为了防治病毒病,先将种子在清水中预浸 4小时, 捞出来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分钟-30分 钟或预浸5小时-6小时,浸种15分钟。若在磷酸三 钠溶液中加入0.1%平平加会增强透性提高防效。 也可以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分钟。
第20页/共53页
(4)出苗不整齐表现在出苗时间不一 致和苗床内幼苗的分布不均匀。这样对 种子生长不利,也不便于管理。所以, 应用发芽势强的种子,床土整平,浇好 底水,播种均匀,覆土一致,注意防治 病虫害,加强苗床管理等。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一、引言黔辣7号是一种具有较高辣椒产量和辣椒素含量的杂交种,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适应范围黔辣7号适宜于亚热带地区种植,生长期适中,耐寒力强,适应性广泛,产量高。

三、种子选择和处理1. 种子选择:选用健壮、无病害和畸形的母本和父本植株的果实作为种子的来源。

2. 种子处理:将所选种子进行浸泡消毒,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四、育苗管理1. 基质准备:选用适宜的基质来进行育苗,可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和河沙的混合物作为基质。

2. 育苗时间:适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前将基质湿润。

3. 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基质上,并轻轻压实,保持基质的湿润。

4. 温湿度管理:种子发芽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在播种后覆盖保湿膜,保持温度在25-28℃,湿度在70-80%左右。

5. 养分补充:在育苗期间适时施用适量的复合肥,以保证苗期生长的需要。

五、移栽和管理1. 移栽时间:适宜苗高达到8-10厘米时进行移栽,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 移栽方法:在大棚或田地中进行移栽,每株间距保持在40×40厘米左右,将苗移栽至预先施好肥料的坑中,移栽后浇透水。

3. 管理措施: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可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追肥。

六、收获和种子处理1. 收获时机: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根据果实的成熟程度进行收获。

2. 种子处理:将收获的果实进行清洗处理,去除果实表面的杂质,然后晾干。

3. 种子保存:将处理好的种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种子受潮和霉变。

七、质量检验和标识1. 种子品质检验:对种子进行品质检验,包括发芽率、纯度等指标的检测。

2. 种子标识:在种子包装上标明品种、批次、生产者等信息。

八、安全生产措施1. 种子处理时要戴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2. 在施肥和施药时要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数量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

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

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播期辣椒制种播期,以保证花期相遇,本着父本先开花、等待母本的原则来确定。

依据父母本的熟性早晚,一般播期在12月上旬-元月上旬。

二、播种育苗1、浸种消毒。

把种子浸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然后多次淘洗,洗净后催芽。

一般在28-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

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并且每天用加入0.02%硼酸的清水清洗种子一次。

待发芽率达60%时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

先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有机肥(马粪、猪粪或鸡粪)6份,加葱蒜地表土4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同时加入少量多菌灵、百菌清以防治病害。

苗床可在阳畦或日光温室准备。

每平方米育苗床内可施入腐熟有机肥5公斤,二铵0.25公斤,然后深翻、耧平,待播。

3、播种。

播种时,先浇明水达6厘米左右,水渗完后撒极薄一层代森锰锌药上,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10克左右。

种子播完后,再覆盖极薄一层药土,然后撒盖0.8-1.0厘米厚的营养土。

4、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

夜间18-20℃。

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幼苗徒长。

此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5-17℃,这样即可以防止下胚轴过长,长成高脚苗,又可以保证子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健壮。

要控制浇水,若叶片中午有萎蔫症状时可用喷壶喷水。

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植。

一般采用在分苗畦内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分苗,或采用单株移栽到8厘米X10厘米营养钵中。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辣椒(学名:Capsicum annuum L.)是蔬菜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植物。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和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在辣椒的种植、繁殖和改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辣椒植物是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具有直立或半直立的性质,茎的高度一般在0.5-1.5米之间,叶片通常为椭圆形或卵形,具有深绿色或紫色。

辣椒是一种以花的形式繁殖的植物,花一般为两性花,花瓣主要呈白色,花萼:黄色,花期一般为5-10月份。

辣椒的果实为多肉质的浆果,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钙、铁等。

果实形状多样,有短圆形、长圆形和锥形等品种,具有不同的辣味程度。

果实的颜色也有红色、橙红色、黄色、绿色和紫色等。

辣椒的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种子繁殖,另一种是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和嫁接等。

种子繁殖是辣椒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

种子繁殖需要从辣椒植株中收集果实,将果实晾干后取出种子,经过处理后可以保存和播种。

种子的质量对辣椒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种子的生产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选种、灭菌和保存等环节。

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辣椒的杂交方式来获取优良品种的种子。

杂交种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能力,但其种子通常无法通过自然传播繁殖。

杂交种种子生产需要选择适合进行杂交的亲本,收集其花粉后进行杂交授粉。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筛选,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杂交种种子。

杂交种种子的生产技术是辣椒育种的重要手段,可以用于改良并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和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是辣椒种植和改良的重要内容。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农民和育种者更好地掌握辣椒的生长规律和育种技术,从而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对于辣椒市场的开拓和推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辣椒(Capsicum annuum L.)属茄科辣椒属。

在温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也可为多年生灌木。

起源于中美洲,约于明末传入中国,至今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

辣椒在我国栽培广泛,南方以栽培辛辣类型为主,北方以栽培椒类型为主。

辣椒营养价值高,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其它蔬菜。

它的辛辣味适量食用,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其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生食、热食、腌渍或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等。

干辣椒则地重要的外贸出口产品之一。

因此,辣椒的栽培面越来越大。

一、与繁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辣椒为常异交蔬菜,天然异交率较高,一般5%~10%,有的品种高达30%。

辣椒花为雌雄同花。

多数品种花冠白色无味,少数浅紫色,由5~7片花瓣组成,雄蕊5枚,有时6枚或7枚,整齐地排列在雌蕊周围。

花药和花丝为浅紫色,柱头与雄蕊的花药靠近,一般品种雄蕊与柱头等长或稍长,也有少数甜椒品种柱头长于雄蕊花药。

这类品种天然异交率较高。

辣椒的花瓣一经开放,花药即开裂。

花空立即散出。

辣椒的开花顺序,是以第一朵花为中心,以同心圆形式逐层开放,如此由下而上进行。

在正常情况下,花蕾的发育,花瓣由绿色变为白绿色渐至为白色,花瓣长至明显大于萼片时,花蕾即开放。

花朵多在上午6~10时开放。

一般一朵花开花期需2~3天,先开花,后裂药,裂药后花粉大量散出。

辣椒雌蕊晚。

辣椒花柱较短,授粉后花粉管到达子房仅需6~12小时。

花粉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6℃,其中甜椒类型的花粉,萌发温度偏低,辛辣类型的花粉萌发温度稍高。

二、采取技术(1)常规品种采种技术1.采种田的栽培管理采种辣椒的栽培技术商品辣椒栽培相同。

采种应专设种种子田加强水管理,促进辣椒早发育,早期形成健壮株势,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保证丰垄是丰产的关键,及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注意培土,防治病虫害。

2.选种辣椒是常异交蔬菜,天然异交率较高。

因此不同品种采种田之间要隔离500~1000米。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黔辣7号是一种新型的辣椒杂交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较好的品质和抗性。

为了生产这种杂交种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包括田间管理、杂交、收获和种子处理等。

本文旨在介绍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的技术规程。

一、田间管理1. 地块选择和处理: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进行深松和施肥,保证试种地的环境适宜。

2. 规范种植密度:在试种地内按照每亩10-15万株的密度种植辣椒。

3. 病虫害防治:定期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确保试种地的健康状况。

二、杂交1. 确定优良亲本:选择品质优良、叶面病害清、结实度高的辣椒品种作为亲本。

2. 配制花粉混合液:收集优良亲本花粉分别置于干净的玻璃器皿中,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制备花粉混合液,保证杂交的可行性和效果。

3. 人工授粉:在花期过半时,利用取花枝或刷子将花粉混合液均匀地涂抹在母植的柱头上完成人工授粉。

4. 做好授粉标记:在授粉后的花梗处打上标记,以便后期的管理和收割操作。

三、收获1. 收获时机:在果实成熟但未完全变色时即可采摘收获。

此时果实呈现出较好的品质和口感。

2. 收获方式:通过剪刀等工具将辣椒果实割下来,同时保证不损伤果实和植株。

四、种子处理1. 去杂:将收获的辣椒果实进行浸泡和清洗,去除果肉和杂质,留下干净的种子。

2. 风干:将洗净后的种子晾晒至完全干燥。

3. 保存:将种子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在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储存以保持品质。

通过以上的操作,便可以生产出一代优质的黔辣7号杂交种子。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以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