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3)

合集下载

部编五上语文《太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1)

部编五上语文《太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1)

太阳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摄氏度”“繁殖”“蔬菜”等词语。

(二)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三)学习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尝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身边某一事物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学习单。

(二)学生准备:搜集一种熟悉的事物的说明性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

(出示太阳图片)说一说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2.现实交流。

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太阳的知识,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阳?3.揭示课题。

要想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太阳》,看看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太阳。

(板书课题)(二)学习字词,梳理文脉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难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1)出示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①重点正音“摄氏度”的“摄”,通过温度计实物,理解“摄氏度”一词的意思。

②比较识记“炭”和“碳”:前者组词“煤炭”“木炭”,是一种事物;后者组词“二氧化碳”,是一种元素。

(2)指导书写,聚焦难点。

“摄”笔画较多,右半部分的“聂”要写紧凑,尤其右下部分的“双”。

“菌”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比例,里面“禾”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3)交流范写。

(学生在《作业本》中书写两遍)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主完成《作业本》第五题,梳理课文脉络。

(2)汇报交流。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写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第四至第八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二部分,从“动植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需要太阳”“形成气候的变化”“可以杀菌,带来光明和温暖”三个方面写了太阳的作用。

(相机板书:特点——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作用——与人类关系密切)(三)重点研读,自主学习1.学习“距离地球远”部分。

幼儿园小班美术《太阳》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太阳》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太阳》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
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太阳》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散发的光芒。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或图案装饰太阳宝宝的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太阳。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勤劳小宝宝,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太阳。

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

于是,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给了他。

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

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2、范画展示,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太阳宝宝的头发、眼睛、脸以及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太阳》教案解读—优质教师讲稿

《太阳》教案解读—优质教师讲稿

《太阳》教案解读—优质教师讲稿引言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解读《太阳》教案,这是一份优质的教师讲稿。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太阳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有关太阳的知识。

一、太阳的特点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太阳是地球的近邻恒星,是我们的星球系统的中心。

-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球体,它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

- 太阳散发出的光和热能支撑着地球上的生命存在。

二、太阳的重要性太阳对地球和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太阳提供了地球上的光和热能,支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食物链的基础。

- 太阳的引力影响着地球的运动,维持了地球的轨道和季节的变化。

- 太阳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它是我们获得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人类生物钟的关键因素。

三、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有关太阳的知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照强度的变化,让学生亲自感受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图片和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太阳的特点和重要性,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太阳的形态和作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太阳的特点和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太阳、地球和其他相关角色,通过互动的方式深入理解太阳对地球的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教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和重要性,并研究了一些优质的教学方法。

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对太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谢谢大家!---注:本文档为机器人生成的示例文本,仅供参考。

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上册太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4)

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上册太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4)

《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了解课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对太阳有什么了解?(板书课题)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对太阳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课件1)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

(课件2、3)2、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4)同学们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章,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写清楚一个内容。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画出重点词句。

)3、指名汇报。

(课件5)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如果把这篇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该怎么分?(同桌合作,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特点{大远热关系密切品味咀嚼走近太阳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初步学习说明方法(学习课文1-3段)(课件6)1、学习太阳的大(那么课文是怎样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学习1-3段。

)师:平时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太阳,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有多大?生:师:实际上它有多大?生:......(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一句(课件7)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提问:为什么要把太阳和地球做比较呢?(师板书:作比较)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很难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

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

(板书:列数字)2.齐读第一段。

学习太阳的远(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没有它实际那么大呢?)师:从“1.5亿公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生:师:如果不用这个数字,直接说“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好吗?生:对了,为了能够证实它的确离我们很远很远,课文还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呢?(举例子)再往下读,谁找出来了,读给大家听。

《光辉的太阳》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辉的太阳》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辉的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包括太阳的结构、特性和功能。

2. 掌握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了解它对地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书本、视频资料等。

2. 教学材料:有关太阳的文章、图片和动画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的基本形象,并引发他们对太阳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太阳有什么认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并激发他们对太阳的思考。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使用教学资料和示意图,讲解太阳的结构、特性和功能。

包括:- 太阳的结构:太阳由核心、辐射区和对流区组成。

核心是太阳最内部的部分,温度超过1500万摄氏度;辐射区是核心的外层,能够产生热能和光能;对流区是太阳表层,表现出与地球上的对流类似的运动。

- 太阳的特性:太阳是一个星体,属于恒星。

它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体积约占太阳系总体积的99.87%。

太阳也是一个强烈的电磁辐射源,它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

- 太阳的功能: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通过光照、热量和辐射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

3.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15分钟)讲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对地球的影响。

包括:- 光线和热能: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提供光照和温暖。

太阳的热能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 潮汐现象: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共同影响着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力量会产生潮汐引力,导致地球上的海洋水位时高时低。

- 风和大气层: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大气层产生温度差异,形成气候和气象现象,如风、气流和气旋等。

4. 学生参与活动(2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与太阳相关的现象或应用,包括太阳能、日食、日历等等。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如:- 太阳为什么是光辉的?- 太阳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太阳对地球有何影响?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教案设计

教案名称:《太阳》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认读课文的生字;2. 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 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能理解课文内容;2. 难点: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太阳》的教材;2. PPT或者图片资料,用于辅助教学;3. 课堂道具:太阳模型、太阳眼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太阳升起的视瓶,让学生观看太阳升起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讨论太阳对人类和万物的重要性。

2.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2)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太阳的强大光芒和温暖;(3)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录音,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错误。

4. 感悟太阳的重要性(15分钟):(1)教师与学生讨论太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通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太阳对人类、动植物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太阳的重要性,并制作小展板进行展示。

6. 复习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5分钟):让学生围绕太阳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五、板书设计1. 主题:太阳的重要性2. 生字、词语的意思3. 太阳对于人类和万物的重要性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2. 用一句话描述太阳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下一节课需要更多的互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太阳的重要性。

这节课主要围绕太阳的重要性展开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太阳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太阳的重要性的认识。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需要更多的互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来更深刻地理解太阳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5太阳》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5太阳》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15 太阳【教材分析】《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课后作业1.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六千shè shì dù()。

2.他们在这里种shū cài(),种liáng shi(),收成都很好。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太阳)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阳虽然..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加点的关联词..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有动物。

《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

《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

《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档为《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结构和特征;2. 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3. 探索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课程内容1. 太阳的结构和特征-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太阳的不同层次和结构;- 讲解太阳的温度、光度等特征;- 带领学生观察太阳的观测仪器。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介绍太阳对地球气候、植物生长和动物生活的影响;- 分析太阳的辐射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地球的相互作用。

3. 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探索太阳与其他星球、卫星的关系;- 讨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分析太阳在宇宙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媒体材料引入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或实验活动,加强互动和合作。

3. 观察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和观测仪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知太阳的特点。

4. 探究式研究: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分析,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的积极程度。

2. 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于太阳结构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3. 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参考资料- 《小学地理教材》- NASA官方网站的太阳信息以上是《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太阳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PPT。

2、搜集与太阳有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一起猜个谜语,开动一下脑筋。

(出示课件:猜谜语)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对,就是太阳。

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

(板书:太阳) 请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太阳)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

太阳,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看似很熟悉,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现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那我们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
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3、其实同学们关于太阳的问题,课文上说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

在同学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之前,我们先把里面的生字词语认识一下。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科普类说明文,一般一小节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概括出每节的内容。

)要求学生读时把每个节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小节前,像加注一样。

每小节内容概括出来了,就要进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引导学生交流,充许多种分段起讫:指点:阅读说明文,一节一意首先分清层次,概括段意。

(板书符号〢〢)
三、再读课文。

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介绍太阳的特点的?完成
表格。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

表格见下)
2、指点:从这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板书:列举数字) 对资料中数字比较多,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后回答。

①引用传说(板书:引用传说) 谁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个关于太阳传说的故事?(《后羿射日》)谁能说说。

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
“太阳离我们很远,有3万万公里,太阳很大,有130万个地球大,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6千度,中心温度有1800万度”。

文章这样写,你们的阅读兴趣怎么样?
(这样教学丰富了课文内容又紧扣课文,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②指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上的故事。

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

这儿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

(板书:说明实质传说其实) 下面一节说明实质的又用了什么词?(板书:觉得实际上)
③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沸水和钢铁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词语。

)(板书:进行比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
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

④引导学生从事物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

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

△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

第二段:1、提出: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

现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你们自己读第二部分,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
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
A、有了太阳......
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4、指点:这一节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密切。

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

5、提问:这一节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
密切。

”写在这一段的开头,这叫“段首概括”。

(板书:段首概括) 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小节开头的话,那样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全小节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6、朗读全段。

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

第三段。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我们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1.太阳水雨雪水蒸气小水滴云
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第四段。

指名读。

齐读。

(突出“没有......就没有......”)
总结: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

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

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段意概括”,常用“引用传说”、“列举数据”、“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

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一节一意学概括”,“引用传说增兴趣”,“列举数据可画表”,“抓住实质明因果”。

四、总结拓展拓展关于太阳的有关内容。

五、课堂随测
1、通过本课,你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2、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太阳离地球太
远了,()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3、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六、作业1、读《主题丛书③》之《走近科学》。

2、搜集月亮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21.太阳太阳1、太阳离我们很远。

的2、太阳很大。

特点3、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

太阳4、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和5、太阳与雨雪的关系。

我们6、太阳与风的关系。

关系7、太阳光可预防和治疗疾病。

密切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