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六种方法

合集下载

多种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多种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多种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方法上海市崇明中学 吴士玉 地址:崇明县鼓浪屿路801号 邮编:202150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有很多种,教材上就介绍了伏安法、电流表法、电压表法三种,实际上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本文逐一例举,希望可以开阔同学们的眼界。

一、电压表法测量工具只使用一个电压表来达到把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出来的方法。

方案有两个,方案一如图1所示,当K 1闭合,K 2断开时,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动势U 1=E ,当K 1闭合,K 2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端压U 2,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r RU U E 22+=,把U 1=E 带入此方程即可把电源内阻给测出来。

方案二如图2所示,改变变阻箱R 的阻值,测量两组电阻R 和电压U 的数据,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方程r R U U E 111+=(1);r R U U E 222+=(2),解(1)、(2)两式所组成的方程组即可得解。

二、电流表法此法只使用一只电流表作为测量工具,实验方案如图3所示。

改变变阻箱R 的阻值,测量至少两组R 、I 数据,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r R I E +=11(1), ()r R I E +=22(2),解(1)、(2)两式所组成的方程组即可得解。

三、伏安法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比较普遍,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实验原理图如图4所示,改变变阻箱R 的阻值,测量至少两组U 、I 数据,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列()r R I U E ++=111(1);()r R I U E ++=222(2),解(1)、(2)两式所组成的方程组即可得解。

四、双电压表法此法须借助两个电压表,实验原理图如图5所示,其中电压表○V1的电阻R 1已知。

测量方法是当开关K 与1接触时,电压表○V1的读数为U 0;当开关K 与2接触时,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U 1、U 2,由欧姆定律,即有r R U E U 100-=(1),r R U E U U 1121-=+(2),解(1)、(2)两式所组成的方程组即可得解。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精准突破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精准突破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精准突破专题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伏安法测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外+U内.如果电表器材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可用U-I法,即E=U+Ir.原理图如图甲,实物连接图如图乙.2、实验器材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刻度尺、铅笔等.3、数据处理设计表格,将测得的六组U、I值填入表格中.方法一:计算法.(1)联立六组对应的U、I数据,数据满足关系式:U1=E-I1r、U2=E-I2r、U3=E-I3r…(2)让第1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大小.方法二:图象法.(1)在坐标纸上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U-I坐标系.(2)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I,U)值所对应的点,然后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3)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即为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池的内阻r 的大小,即r =IU∆∆. 4、误差分析 偶然误差(1)读数不准引起误差.(2)用图象法求E 和r 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误差. 系统误差(1)若采用甲图电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误差,电压值越大,电压表的分流越多,对应的I 真与I 测的差越大.其U -I 图象如乙图所示.结论:E 测<E 真,r 测<r 真.(2)若采用丙图电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误差,电流越大,电流表分压越多,对应U 真与U 测的差越大.其U -I 图象如丁图所示.结论:E 测=E 真,r 测=r 真. 5、注意事项(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应选内阻大些的电池(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 (2).在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 和I 的数据后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E 和r 明显变化.(3).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 、U )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4).画U -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 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仍为电源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例1.(2019·河北唐山一模)实验小组要测定一个电池组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已知电池组的电动势约为4.5 V 、内阻约几欧姆,可用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4.5 V ,内阻约几欧姆); 电压表V 1(量程0~6 V); 电压表V 2(量程0~3 V);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0~5.0 Ω);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0~15.0 Ω);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关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黎城一中物理组一、伏安法选用一只电压表与一只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测出两组U 、I 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与内阻。

1 电流表外接法 1、1 原理如图1-1-1所示电路图,对电路的接法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要测电源的内阻,所以对电源来说用的就是电流表外接法。

处理数据可用计算法与图像法:(1)计算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 U E +=,有:测测r I U E 11+= 测测r I U E 22+=可得:122112I I U I U I E --=测 1221I I U U r --=测(2)图像法:用描点作图法作U-I 图像,如图1-1-2所示: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电动势E ,图线与横轴交点坐标为短路电流rEI =短,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电源内阻IUr ∆∆=。

1、2 系统误差分析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示数I 不就是流过电源的电流0I ,由电路图可知I <0I 。

【1】计算法:设电压表的内阻为V R ,用真E 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真r 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为:真真r R U I U E V ⎪⎪⎭⎫⎝⎛++=,则有:r R U I U E V ⎪⎪⎭⎫⎝⎛++=11真 r R U I U E V ⎪⎪⎭⎫ ⎝⎛++=22真 图1-1-2I 短图1-1-1解得:测真E R U U I I I U I U E V >----=21121221 , 测真r R U U I I U U r V>----=211221可见电动势与内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

【2】图像修正法:如图1-1-3所示,直线①就是根据U 、I 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 -I 图线,由于I <I 0,而且U 越大,I 与I 0之间的误差就越大,即VV R UI =随着电压的减小而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U 就就是电源 的路端电压的真实值U 0,除了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 认为U =U 0,经过修正后,直线②就就是电源真实值的 U -I 图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瞧出: 真测E E <,真测r r <。

第2课时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其他方法

第2课时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其他方法

第2课时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其他方法探究1 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1.安阻法:由E =IR +Ir 可知,只要能得到I 、R 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 、r 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 、r ,用到的器材有电池、开关、电阻箱、电流表,电路图如图所示。

2.数据处理方法(1)计算法:由⎩⎨⎧E =I 1R 1+I 1rE =I 2R 2+I 2r解方程组求得E ,r 。

(2)图像法:由E =I (R +r )得1I =1E R +rE1I -R 图像的斜率k =1E ,纵轴截距为r E (如图甲)又R =E ·1I -rR -1I 图像的斜率k =E ,纵轴截距为-r (如图乙)。

由图像的斜率和截距求解。

【例1】 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

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 和理想电流表示数I ,以及计算出的1I 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方格纸上作出R -1I 关系图像。

乙由图像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开关未断开 电阻箱阻值为零 (2)见解析图 1.37(1.34~1.40均可) 1.2(1.0~1.4均可)解析 (1)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电阻箱的阻值调为最大,确保实验仪器、仪表的安全。

(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I (R +r ) 即R =E I -r =E ·1I -r即R -1I 图像为直线 描点连线后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r =1.2 Ω,图像的斜率为电动势E 在R -1I 图像上取两点(1.2,0.40)、(5,5.60) 则E =5.60-0.405-1.2V =1.37 V 。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电源的两个重要参数,测量它们的准确性对于电源的性能评估和电路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常用方法,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

一、电源电动势的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连接一个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势计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电源内部可能存在一些电流泄漏,这会导致测量值偏小。

其次,电表的内阻会影响电路的等效电路,如果电表内阻比电源的内阻大,则会导致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偏大。

另外,直接测量法还需要保证测量电阻的阻值尽可能大,以减小测量误差。

2.伏安法测量法:通过测量电源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电动势。

这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直接测量法相比更准确,因为电源的内阻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但仍然存在一些误差,比如电源在实际使用时可能存在的内阻变化,以及测量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接触电阻。

3.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源电动势的方法。

它通过将电源与标准电阻组成一个电桥电路,调节电桥平衡使得电桥两侧电压为零,从而计算电源电动势。

电桥法的精度高,而且可以消除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但在实际应用中,电桥法要求使用高精度的标准电阻和电压表,且操作较为繁琐。

二、电源内阻的测量方法1.空载法:空载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量电源内阻的方法。

它通过直接测量电源在空载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和负载接入后的电压降,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内阻。

但空载法只适用于内阻较小的电源,且测量结果容易受到电缆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

2.负载法:负载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源负载的方式测量内阻的方法。

它通过在电源输出端接入不同负载,并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和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计算内阻。

负载法的准确性更高,能够排除空载法中存在的接触电阻和线路电阻的误差。

但负载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负载的选择,避免电源过载或短路。

三、误差分析在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差源1.电表误差:电表本身的精度和内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完整)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七种方法

(完整)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七种方法

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七种方法一.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伏安法)①实验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 U E += ,设计如图1所示的电路,改变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测几组不同的I 、U 值,获得实验数据。

②数据处理:联立方程组用公式法(逐差法)求出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也可以画出I U -关系图象,图线纵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 、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r ,图线横截距为短路电流E I r =短。

二.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伏阻法) 实验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U U Ir U E +=+=,设计如图9所示电路,改变电阻箱R 的阻值,测得几组不同的R 、U 值,获得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可以联立方程组,利用公式法和平均值法求出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也可以画出11U R -图象,如图10所示,据r R U U E +=变形得:111r U E R E=+。

由图象可得:图线纵截距的倒数为电源的电动势,图线横截距倒数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图象的斜率r k E =,即r kE =。

三.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安阻法)实验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I Ir IR Ir U E +=+=+=,设计如图13所示电路,改变电阻箱R 的阻值,测得几组不同的R 、I 值,获得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可以联立方程组,利用公式法和平均值法求出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也可以画出1R I -图象,如图14所示,据)(r R I E +=变形得:r E IR -=1.由图象可得:图线斜率为电源的电动势E ,纵截距的绝对为电源的内阻r (不计电流表内阻),图线横截距为r E。

还可以画出1R I -图象,如图15所示,由E =I (R+r )变形得:11r R I E E=+。

由图象可得:图线斜率为电源的电动势E 的倒数,纵截距为b =r E , 则r =bE ,横截距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方法、伏安法一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原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电源的电流和电压,然后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方程组求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或者通过描点作出电源的U―― I图象,再根据图象来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误差分析:用图象法,如图所示,第一种方法:E测VE真,r测<r真第二种方法:E测=E真,r测>「真例1 (2005年全国卷I)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 (E约为4. 5V, r约为1. 5Q)。

器材:量程3V 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 5A的电流表A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 Q,滑线变阻器R ',电键K,导线若干。

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中各无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11时,电压表读数为U1 ;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

则可以求出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 _____________ 。

(用11 , I2 , U1, U2及R表示)例2 (2007宁夏卷)禾U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符号电压表:量程1 V,内阻998.3 Q ,符号电流表:量程1 A,符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99999.9 Q,符号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导线若干①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

②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

、伏阻法一一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如图所示,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来改变电源的端电压,将电压和电阻值代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列方程组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当然也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通过描点作出电源的U――I图象来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共20张PPT)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共20张PPT)

(1)图甲中将定值电阻R1和电流表G 串联,相当于把电流表G改装成了
一个量程为__________V的电压表。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并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流表G的示数I。
图8
(3)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1/I和1/R的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U/V
11.8 10.6
I/A
0.51 0.44
(4)请判断,从第1次实验到第2次实验,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 ________(填“右”或“左”)滑。
解析 (1)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应从红表笔流进,故红表笔应接电池板的正极。 (2)从表中数据来看,量程应选择 0~15 V,开关要控制整个电路,故应选线②。 (3)由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知,表 1 数据符合实际。 (4)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 故从第一次实验到第二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动。 答案 (1)正 (2)② (3)表 1 (4)左
U/V
1.5
*
1.0
*
*
0.5
*
*
短路电 流I短
0
*
0.1 0.2 0.3 0.4 0.5 I/A

U/V
1.5
非短路电流
1.4
1.3
纵 坐 标 1.2
可 以 不 1.1 0 0.1 0.2 0.3 0.4 0.5 I/A
从0开始

二、用电流表、电阻箱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
数据处理 (1)图象法
误差来源
E=IR+Ir
1I =E1 ·R+Er
(2)计算法 E=I1R1+I1r E=I2R2+I2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六种方法
--------供同学们自行阅读练习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手段,虽然高考是以笔试的形式出现的,但却力图通过考查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充分挖掘出物理教材中实验的探索性因素,不断拓宽探索性实验设置的新路子,努力将已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创造性的运用到新的实验情景中去。

现结合习题简略介绍几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一、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测量
例1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V 5.4,r 约为Ω5.1)。

器材:量程为V 3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为A 5.0的电流表A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Ω=4R ,滑动变阻器'R ,开关k ,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所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1I 时,电压表读数为1U ;当电流表读数为2I 时,电压表读数为2U ,则可以求出E =___________,r =___________。

(用1I 、2I 、1U 、2U 及R 表示)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 U E +=可知,只要能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由r I U E 11+=,r I U E 22+=可得:
1
21221I I I U I U E --= (1) 1
221I I U U r --= (2) 我们可以用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但需注意的是题给电压表的量程只有V 3,而路端电压的最小值约为V V Ir E U 75.3)5.15.05.4(=⨯-=-=,显然不能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的两端测路端电压。

依题给器材,可以利用固定电阻R 分压(即可以把它和电源本身的内阻r 共同作为电源的等效内阻“r R +”),这样此电源的“路端电压”的最小值约为
V V V r R I E U 375.1)5.55.05.4()(<=⨯-=+-=,就可直接用电压表测“路端电压”了,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调节滑动变阻器'
R 测两组电压和电流分别代入(1)(2)两式,得:121221I I I U I U E --=,R I I U U r ---=1
221。

说明:此种方法所测E 偏小,r 偏小。

二、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测量
例2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除待测电源(E ,r ),
足够的连接导线外,实验室仅提供:一只量程合适的电流表A ,一只电阻箱
R ,一个开关k 。

(1)画出实验原理图。

(2)写出用测量值表示的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表达式,并注明式中量的含义。

解析:由欧姆定律)(r R I E +=可知,测出两组电阻箱的不同值及其对应的电流,由)(11r R I E +=,)(22r R I E +=可得:
122121)(I I R R I I E --=,1
22211I I R I R I r --=。

式中1I 、2I 是电阻箱分别取1R 和2R 时电流表读数。

设计实验原理图如图2所示。

说明:此种方法使测得的电动势无系统误差,但内阻偏大。

三、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测量 根据r R U U E +=,测出两组电阻箱不同值及其对应的电压,即有 r R U U E 1
11+=, r R U U E 2
22+=。

得:12211221)(R U R U R R U U E --=,2
1122121)(R U R U R R U U r --=。

设计实验原理图如图3所示。

说明: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

四、用两只电压表测量
例3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除待测电源(E ,r ),足够的连接导线外,实验室仅提供:两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1V 、2V 及1V 的内阻1R ,一只单刀双掷开关k 。

(1)画出实验原理图;
(2)写出用测量值表示的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表达式,并注明式中量的含义。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电压表1V 的内阻已知,则可由电流——电压变换法用1V 测出它所在支路的电流,类似方法一,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设当开关k 与1接触时,电压表1V 的读数为0U ;当开关k 与2接触时,
电压表1V 、2V 的读数分别为1U 、2U ,由欧姆定律)(r R I E +=,即有
r R U E U 100-=,r R U E U U 1
121-=+, 可得1020U U U U E -=
,110021
R U U U U U r --+=。

说明: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无系统误差。

五、用两只电流表测量
例4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①干电池(电动势E 约为V 5.1,内电阻r 约为Ω0.1);
②电流表G (满偏电流mA 0.3,内阻Ω=10g R );
③电流表A (量程A 6.0~0,内阻约为Ω5.0);
④滑动变阻器R (Ω20~0,A 10);
⑤滑动变阻器'
R (Ω100~0,A 1);
⑥定值电阻Ω=9993R ;
⑦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
变阻器是___________。

(填写数字代号)
(2)请画出实验原理图。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I E +=可知,只要能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但题目中只给出两个电流表且其中一个电流表G 的内阻已知,可以把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和定值电阻3R 串联改装成一个电压表。

为了减少误差,滑动变阻器需选R ,设计实验原理图如图5所示。

分别测两组电流表G 和A 的读数,即有r I I R R I E G A g G )()(1111+++=,r I I R R I E G A G )()(22212+++=
可得112212211)
)((G A G A A G A G g I I I I I I I I R R E --+-+=,1
122211))((G A G A G G g I I I I I I R R r --+-+=。

说明: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无系统误差。

六、用补偿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源在没有电流通过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的结论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测量路端电压来测量电动势。

但电压表的接入不可避免地会有电流流过电源,而电源或多或少总有内阻,因此这样测得的路端电压将略小于电动势。

要精确地测定电动势,可以设法在没有电流流过电源的条件下测量它的路端电压。

采用补偿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其原理电路图如图6所示。

其中x E 是被测电源,s E 是标准电池(其电动势非常稳定并且已知),E 是工作电源。

AC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上有一滑片B ),G 是灵敏电流计。

操作过程:先将开关k 掷于1,调节滑片B 使灵敏电流计电流为零,这时k 与B 点等电势,故AB x U E =。

设流过AB 的电流为I ,则AB AB x IR U E == (1)(AB R 是AB 段的电阻)
再将开关k 掷于2,因一般x s E E ≠,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不会为零,调节滑片至另一点'B 以重新使灵敏电流计电流为零,由以上讨论,得'AB s IR E = (2)('AB R 是'AB 段的电阻)
因两种情况下G 都无电流,故式(1)与(2)中I 相同,合并两
式得:
'
'AB AB AB AB s x L L R R E E == 其中AB L 及'AB L 分别为AB 及'
AB 段的长度,测得AB L 及'AB L ,
利用s E 的已知值便可由上式求得x E 。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 E U -=可知,为了测定电源内阻r ,
必须要电源放出一定的电流I ,通常情况下r 为常数,为了控制回路
中I 的大小,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箱R ,电流的测量采用电流—
—电压变换法,即测量阻值足够准确的电阻(s R )两端电压,根据电
压除以电阻算出电流值,因此测量电池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7所示。

r R U E U s
x 01-= 由于待测电池电动势x E 为常量:)()(01s s s R R R U R R I U +=
+= 因此r R U E R R R U s
x s s 0101)(-=+ 得r
R R R E U s s x ++=01 式中01U 与R 为变量,如果取R 为自变量,并与待测量r 分开,变换上式,
可以得到:
R R E R E r R U s
x s x s 1101++= 显然,011U 与R 成线性关系,其中斜率为s
x R E b 1=,截距为)(r R b R E r R a s s x s
+=+= 则s R b
a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