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ppt
合集下载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产生该名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例如,“先 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意为“使 ……称王”。
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特征。例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上》)中的“小”,意为“认为……小”。
“认为……美”。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例子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生”和“死”,意
为“让百姓活着有好的生活,死了也没有遗憾”。
定义:形容词为了宾语怎么样。表示主语为宾 语而产生某种性质或状态。
“死国可乎”中的“死”,意为“为国而死”。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表示计算、测量的动作
如“数一数”、“量一量”中的“数”和“量”。
名词作副词
01 02 03 04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 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例子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兄”原为名词,此 处用作副词,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箕畚”原为名词,此处 用作副词,表示“用箕畚装”。
01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特征或状态。
02
例子
0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利”和“强”原为名 词,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锋利的”和“强健的”。
04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中,“坚”和“锐”原为名词, 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坚固的”和“锐利的”。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踢”。
副词+名词
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 公移山》)中的“负”是名词,前 有副词“命”,活用作动词,意思 是“背”。
否定词+名词
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中的 “军”是名词,前有否定词“不” ,活用作动词,意思是“驻扎”。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名词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中的“活”是动词,后接宾语“之” ,活用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活下来”。
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有时会采用词类活用的手
法。例如,“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中的“介入”原为名词,在此处活
用为动词,准确地表达了警方参与调查的动作。
03
广告语
广告语中常常使用词类活用的手法来吸引眼球、传递信息。例如,“一
饮解千愁”中的“解”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表达了酒能消
遇到不确定的词类活用情况时,及时查阅权 威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
06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与练习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场景
01
文学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词类活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
表现力。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后江岸的生机勃勃。
02
纠正方法与技巧
深入理解词义 学习语法规则 多读多练 注意语境 勤查工具书
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明确不同词类 的特点和功能。
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了解不同词类在句子 中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对词类活 用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根据上下 文判断正确的词类活用方式。
副词+名词
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 公移山》)中的“负”是名词,前 有副词“命”,活用作动词,意思 是“背”。
否定词+名词
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中的 “军”是名词,前有否定词“不” ,活用作动词,意思是“驻扎”。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名词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中的“活”是动词,后接宾语“之” ,活用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活下来”。
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有时会采用词类活用的手
法。例如,“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中的“介入”原为名词,在此处活
用为动词,准确地表达了警方参与调查的动作。
03
广告语
广告语中常常使用词类活用的手法来吸引眼球、传递信息。例如,“一
饮解千愁”中的“解”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表达了酒能消
遇到不确定的词类活用情况时,及时查阅权 威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
06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与练习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场景
01
文学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词类活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
表现力。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后江岸的生机勃勃。
02
纠正方法与技巧
深入理解词义 学习语法规则 多读多练 注意语境 勤查工具书
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明确不同词类 的特点和功能。
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了解不同词类在句子 中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对词类活 用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根据上下 文判断正确的词类活用方式。
词类活用大全ppt课件

04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物。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均形容词用作名词,分 别译为“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均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 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意为衣服,活用为动词,意为“穿 着”。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原意为绿色,活用为动词,意为 “使……变绿”。
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中的“无益之事”,原意为没 有益处的事情,活用为名词,意为“没有意义的事情”。
词类活用大全ppt 课件
目录
• 词类活用概述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 代词和副词的活用 • 词类活用的辨识与运用
01
词类活用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根据表达 的需要,临时改变某个词的词性, 使其具有新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作用
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使句子更加生 动、形象、具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变 绿”。
表示使宾语发生某种变化。例如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急、逼迫”。形容词 Nhomakorabea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例如
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表示以……为师。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04
词类活用的作用与影响
增强文言文的表达效果
总结词
增强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使文言文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改变词性或用法 ,可以使文言文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 现力。
丰富文言文的词汇意义
总结词
丰富词汇意义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赋予词汇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细腻、深入。通过词类 活用,一些常见的词汇可以拥有更多的含义 和用法,为文言文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举例
在文言文中,“衣”原为名词,表示“衣服”,但在“衣锦还乡”中活用为动 词,表示“穿”;“火”原为名词,表示“火种”,但在“火烧赤壁”中活用 为动词,表示“点燃”。
分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等
定义
名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被用作 动词,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 或行为。
举例
在“沛公军霸上”中,“军”原 为名词“军队”,在此处活用为 动词,表示“驻军”。
VS
详细描述
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其含义会发生改 变,从而引起词类活用。例如,“春风又 绿江南岸”中的“绿”,由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表示“使……变绿”的意思。
上下文义推断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上下文含义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某个词语的用法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句子的 整体意义和逻辑关系,以确定词类活用的具体含义。
侯张良”(“善”表示“关系好”)。
03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语法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判断其是否活用。例如,在文言文中,名词放在动词之前,可能活用为状语; 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可能活用为动词。
2024届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 词类活用 教学PPT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译:为……屈尊
小试身手
•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 ②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 ④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死:为……而死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 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小试身手
1、杖汉节牧羊。
拄着,拿着
2、驴不胜怒,蹄之。
用脚踢
3、寻向所志。
做标记
4、二月草已芽。
发芽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吃饭
6、一狼洞其中。
打洞
7、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修建坟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译:使……称王,或意译为称王天下
齐威王欲将孙膑。
译:使……为将,或意译为任命……为将领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 种性质或状态。
春风又绿江南岸。 译:使……绿,或译为吹绿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译:使……尊,或译为位居尊位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译:使……固,或译为固定
名词处在了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名词+补语
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所”+名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 成部分之一。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 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PPT课件

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的羊)
(《孟子·梁惠王上》)
规律:如果一个形容词用在介词之后,并和 该介词组成介词结构,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 为名词。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好事;坏事 )
规律: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定语的中心词 构成名词性词组,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便利此月内。 (以……为吉利)
形容词的活用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用作名词 ❖用作动词
1、“富,人之所欲”。(财富 )
(《孟子·万章上》)
规律1.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主语指的是人 或事物,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德)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长辈)
规律: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动词的宾语,那 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规律: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 “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 2、卒不忍独善其身。 (完善)
规律: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 是活用为动词。
1、足以荣汝身。 (使……荣耀) (《孔雀东南飞》)
规律: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该形容词是使动用 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
名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用作名词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用作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解释句中红色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左右欲刃相如。 3、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4、范增数目项王 。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词类活用ppt课件

如“第一”、“甲等”等 。
表示概数、约数
如“几多”、“若干”等 。
24
量词用作名词
表示计量单位
表示抽象概念
如“斤”、“两”、“米”、“尺” 等。
如“丝”、“缕”、“片”、“段” 等。
表示容器、包装等
如“瓶”、“罐”、“包”、“盒” 等。
2024/1/25
25
量词用作动词
2024/1/25
表示计量、测量动作
14
动词的为动用法
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施行该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或行为,如“等死,死国可 乎”中的“死”表示“为……而死” 。
表示主语因为宾语而产生该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中的“哀”表示“因为……而哀 伤”。
2024/1/25
15
动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表示“当面” 。
20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 词的性质或状态
如“甘其食”、“美其服”等,其中的“甘”、“美 ”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动词,表示认为食物甜 美、服饰美观。
表示对宾语的喜爱或厌恶等感情色彩
如“吾羞与之为伍”中的“羞”,表示对与之为伍感 到羞耻。
2024/1/25
21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表示对人的态度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即像对待兄长一 样。
11
03
动词的活用
2024/1/25
12
动词用作名词
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相关的人 或事,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 流而赋诗”中的“赋”表示“做
的诗”。
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相关的地 点或时间,如“沛公军霸上”中 的“军”表示“驻军的地方”。
表示概数、约数
如“几多”、“若干”等 。
24
量词用作名词
表示计量单位
表示抽象概念
如“斤”、“两”、“米”、“尺” 等。
如“丝”、“缕”、“片”、“段” 等。
表示容器、包装等
如“瓶”、“罐”、“包”、“盒” 等。
2024/1/25
25
量词用作动词
2024/1/25
表示计量、测量动作
14
动词的为动用法
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施行该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或行为,如“等死,死国可 乎”中的“死”表示“为……而死” 。
表示主语因为宾语而产生该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中的“哀”表示“因为……而哀 伤”。
2024/1/25
15
动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表示“当面” 。
20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 词的性质或状态
如“甘其食”、“美其服”等,其中的“甘”、“美 ”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动词,表示认为食物甜 美、服饰美观。
表示对宾语的喜爱或厌恶等感情色彩
如“吾羞与之为伍”中的“羞”,表示对与之为伍感 到羞耻。
2024/1/25
21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表示对人的态度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即像对待兄长一 样。
11
03
动词的活用
2024/1/25
12
动词用作名词
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相关的人 或事,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 流而赋诗”中的“赋”表示“做
的诗”。
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相关的地 点或时间,如“沛公军霸上”中 的“军”表示“驻军的地方”。
词类活用详解课件

名词的意动用法
总结词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将名词用作谓语,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详细描述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的表达方式,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友风而子雨” 中的“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风和雨具有“朋友”和“子女”的关系。
词类活用详解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与分类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 词类活用的辨析与判断
01 词类活用的定义 与分类
什么是词类活用
01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 语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有的词性、 功能和用法,从而表达出新的意 义和功能。
量词作动词
总结词
量词用作动词时,通常表示对数量或 程度的描述。
详细描述
量词用作动词时,可以表示对数量或 程度的描述,如“他吃了两碗饭”中 的“两碗”表示饭的数量,“他喝了 一大杯水”中的“一大杯”表示水的 程度。
量词的意动用法
总结词
量词的意动用法是指量词用作动词时, 表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具有某种程度或 标准。
动词作名词
示例 走千里(行走的里程数)
飞鸟(翱翔的鸟类)
动词的使动用法
总结词
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执行某个动作,强调主语对宾语的安排和影响。
详细描述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通过某个动词表达对宾语的安排和影响,使宾语执行某个动作 。这种用法强调主语对宾语的主动性和控制力。例如,“庄公寤生,惊姜氏”中 的“惊”表示主语“庄公”使宾语“姜氏”受到惊吓。
形容词“聪明”的使动用法,如“这 本书很聪明地解释了复杂的科学原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眼色) (杀) (向前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用匣子装)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
规律总结: 名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 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 两个名词连用; 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 名词后为代词。
•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宾语与谓语之间是主谓关系 )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一、动词使动
•例如: 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3、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
二、形容词使动
•例如: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3、足以荣汝身
2、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 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 人或事物。 (轻装精锐的军队) 例如:瑜等率轻锐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贤能的品德)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四美俱,二难并 (肥美香甜的食物)
(美时美景美情美事)
( 难得之人)
三.动词用作名词 古汉语中,有些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 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 点。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②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亡、北:败逃的人 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④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怎么样的意思。
一、形容词意动 •1、成以其小,劣之。 •2、父利其然也。 •3、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二、名词意动
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粪土当年万户侯 •5、幕天席地
1、找出下列词性活用现象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不一样的( B ) A、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B、焚百家之言而愚黔首 C、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 D、吾妻之美我者 A ) 2、下列加点的“乐”字,没有使用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B、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C、使士卒乐死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3、指出下列句子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C ) A、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B、今殴民而归之农 C、人乐其所也 D、可以富安天下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表对人的态度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4、表示比喻
③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规律总结: 1.名词出现在动词前; 2.和动词又不是主谓关系。
• 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 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 用为动词。
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 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 物。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五、使动用法: •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 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
例: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萧声
•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 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 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 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 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
一、名词作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缇骑按剑而前
• 例: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 做动词用
1、形容词作动词 例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
大王必欲急臣
(逼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之妻私臣 (偏爱)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 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 化发展。
六.意动用法 什么是意动用法 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 (当)作什么”的意思。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 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可译为:以……为……;认为……怎么样; 把……当作什么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老师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三、名词使动 例如: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巩固: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一句。( D ) •A、外连横而斗诸侯 •B、会盟而谋弱秦 •C、流血漂橹 •D、则席地倚墙而坐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 ( C) •A、怀敌附远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七、偏义复词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3、昼夜勤作息 4、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偏“入”
偏“母” 偏“作” 偏“深”
八、通假字(读音相近或字形相似)
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相同。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声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名词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而在古 代汉语里,名词可以直接修饰谓语动词,构成“名 +动词(谓语)”现象。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名 词作状语。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翅膀一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即面属第一 (每天)
(当面)
1、表方位或处所 ①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2、表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词类活用的概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 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 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用,这种语法现象 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09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 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着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09安慰卷)翻译下列句子
“蚤”通“早” “亡”通“无”
(3)韵母相同。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从”通“纵”
(4)声韵均不相同。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