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doc

合集下载

水体污染实习报告

水体污染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我们对水体污染的认识,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方法,我们组织了一次水体污染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水体污染的现状和成因;2. 掌握水体污染的检测方法和治理技术;3. 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水体污染现状调查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某市某河流的污染现场。

该河流曾是一条清澈的河流,但由于周边工厂和居民区的污水排放,河水变得污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我们认识到水体污染的严重性。

2. 水体污染成因分析(1)工业废水:部分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2)农业污染:农业上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药和化肥残留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3. 水体污染检测方法(1)化学分析法:通过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种类和含量。

(2)生物分析法: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程度。

(3)物理分析法:通过观察水体中的悬浮物、浊度等物理指标,判断水体污染程度。

4.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1)物理治理:如拦截、沉淀、过滤等,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污染物。

(2)化学治理:如中和、氧化还原、絮凝等,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3)生物治理: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4)生态治理:如植被恢复、生物净化等,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水体污染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水体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以下是我们对实习的总结:1. 水体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2. 水体污染的成因复杂,涉及工业、农业和生活等多个方面。

3. 水体污染的治理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治理等。

实习报告水污染

实习报告水污染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原因和治理措施,我们选择了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实习课题,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资料收集,全面了解水污染的治理技术。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掌握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4. 为今后从事水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水污染现状调查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当地的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对水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2. 水污染治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气浮等。

这些技术主要针对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通过物理作用将其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2)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中和、混凝、氧化还原等。

这些技术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生物处理则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

(4)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等。

这些技术主要针对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一级处理:主要针对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采用物理处理技术。

(2)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采用生物处理技术。

(3)三级处理: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针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4. 污泥处理技术污泥处理主要包括浓缩、稳定、脱水、焚烧等。

其中,脱水是污泥处理的重要环节,可减少污泥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对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和治理技术有了深入了解。

2. 掌握了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深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常见的水污染情况,研究不同情况下水质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的实验目的包括:1.研究不同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程度;2.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3.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善水质的建议。

三、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准备:我们使用的实验材料包括:自来水样品、河水样品、一些常见的水污染物,例如油类、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等,以及一些常用的水处理剂。

2.实验过程:(a)逐个加入不同的水污染物到自来水样品中,并测量污染物的浓度;(b)使用不同处理剂处理污染水样品,如活性炭、铁锈草和草屑等;(c)进行水样的理化指标检测,如浑浊度、PH值和溶解氧等;(d)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1.不同水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程度:我们添加了不同类型的水污染物,如油类、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等到自来水样品中,并测量了污染物的浓度。

通过观察浑浊度和溶解氧等指标的变化,我们得出了不同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程度。

2.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我们使用了不同的处理剂对污染水样进行处理,例如活性炭、铁锈草和草屑等。

通过测量处理后水样的理化指标,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处理方法的净化效果,并选择最有效的处理剂进行后续实验。

3.实验结果分析与改善建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草屑可以显著减少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然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因此,我们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水质情况和具体的污染物类型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污染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同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净化效果。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水中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探索水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水样:我们选择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作为实验水样。

2. 化学物质:实验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农药和有机溶剂等。

3. 仪器设备:pH计、溶解氧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等。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pH值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分别取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使用pH计测定各样品的pH 值,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 pH值地下水河水污水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地下水的pH值基本维持在中性范围,河水稍偏碱性,而污水则呈酸性。

这表明污水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含量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利用溶解氧测定仪分别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溶解氧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可以明显发现,地下水和河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符合水生态系统的需求,而污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降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缺氧,造成生态破坏。

3. 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我们选取重金属离子、农药和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离子色谱仪等仪器对水样进行分析。

(1)重金属离子检测我们首先测定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如下表所示:重金属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铅(Pb)镉(Cd)汞(Hg)结果显示,河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略高于地下水,而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显著升高,超过了水质标准。

(2)农药检测我们使用离子色谱仪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

农药种类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杀虫剂A除草剂B杀菌剂C实验结果表明,污水中农药残留量显著增加,且污水中检测到的农药种类较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3)有机溶剂检测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有机溶剂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有机溶剂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苯甲苯二甲苯结果显示,污水中有机溶剂的含量明显增加,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水污染调查实习报告

水污染调查实习报告

标题:水污染调查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在水污染调查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水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我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现场考察法、数据收集与分析法等方法,对某地区的水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

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方法、实习过程、实习收获和反思等。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和政策文件,了解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 现场考察法:实地考察某地区的水污染现状,包括水质、水量、污染源、防治设施等。

3. 数据收集与分析法:收集现场考察过程中的数据,如水质指标、污染源数量等,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访谈法:与当地环保部门、企业代表和居民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水污染的看法和防治措施。

三、实习过程1. 准备阶段: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污染相关知识,为实地考察做好准备。

2. 实地考察:在某地区进行现场考察,观察水质、水量、污染源和防治设施等情况。

3. 数据收集:在考察过程中,记录相关数据,如水质指标、污染源数量等。

4. 数据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5. 访谈:与当地环保部门、企业代表和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水污染的看法和防治措施。

6. 撰写报告:根据考察、数据分析和访谈结果,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对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2. 实践能力: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沟通交流:通过与当地环保部门、企业代表和居民等的访谈,锻炼了我的沟通交流能力。

水污染调查实习报告

水污染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污染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水污染调查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点;2.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方面;3. 掌握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4.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5日至2021年7月30日,地点为我国某沿海城市。

四、实习内容1. 工业污染调查(1)调查对象:某化工厂、某钢铁厂、某纺织厂等;(2)调查内容: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废水排放去向等;(3)调查方法: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

2. 农业污染调查(1)调查对象:某农业园区、某农田;(2)调查内容: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农业面源污染等;(3)调查方法: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

3. 生活污染调查(1)调查对象:某住宅小区、某餐饮业;(2)调查内容: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等;(3)调查方法: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

4. 水质监测与分析(1)调查对象:某河流、某湖泊、某水库;(2)调查内容:水质指标、污染程度等;(3)调查方法:水质采样、实验室分析等。

五、实习成果1. 完成了一份关于水污染调查的实习报告;2. 撰写了一份关于水污染防治的建议书;3. 提高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六、实习体会1.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2.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3. 水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4.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保护水资源贡献力量。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测试不同废水的色度、浊度、COD、电导、pH等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 增强对污染物综合分析能力。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吸附剂类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吸附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对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二、实验内容1.根据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利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色带,色度计分别测定pH值、浊度、色度,并预习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准备。

2.按照自己所取锅炉排污水、洗衣废水或其他废水的水质特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3.针对某一废水,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处理流程。

确定每种处理流程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操作条件。

给出治理结果。

4.处理结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治理方案。

三、实验原理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

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

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

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是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子交换或臭氧氧化属于深度净化,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COD、色度等。

强酸H交换器失效后,必须用强酸进行再生,可以用HCl,也可以用H2SO4。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研究水污染问题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实验。

通过对不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我们发现了水污染的严重性,并研究了不同的去污染方法。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以及对未来水污染治理的展望。

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的存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不仅影响水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深入研究水污染问题、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验设计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水样采集:从不同的水源(如河流、湖泊、饮用水源)采集水样,并记录采集点和采样日期;- 水质检测:对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含量、COD(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测定;- 水污染源鉴定:通过分析检测结果,确定水样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水污染治理方法研究: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和污染源鉴定,探索不同的水污染治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3. 实验操作3.1 水样采集我们选取了市区附近的河流和一个湖泊作为采样点,用专业采样瓶采集了表面水样,并在每个采样点进行了三次采样,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市区的饮用水作为对比组。

3.2 水质检测我们使用了标准的实验室方法对水样中的不同指标进行了检测。

具体的检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含量、COD、氨氮等。

我们通过比对国家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不同水源的差异。

3.3 水污染源鉴定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我们初步鉴定了可能的水污染源。

通过调查和分析周边环境,我们确定了可能的污染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确定主要的污染源。

3.4 水污染治理方法研究基于水质检测结果和污染源鉴定,我们探索了不同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通过调整pH值、添加吸附剂和氧化剂等措施,我们评估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水污染的去除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试不同废水的色度、浊度、COD、电导、pH等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增强对污染物综合分析能力。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吸附剂类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吸附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对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二、实验内容1.根据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利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色带,色度计分别测定pH值、浊度、色度,并预习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准备。

2.按照自己所取锅炉排污水、洗衣废水或其他废水的水质特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3.针对某一废水,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处理流程。

确定每种处理流程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操作条件。

给出治理结果。

4.处理结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治理方案。

三、实验原理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

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

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

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是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子交换或臭氧氧化属于深度净化,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COD、色度等。

强酸H交换器失效后,必须用强酸进行再生,可以用HCl,也可以用H2SO4。

相对来说,由于HCl再生时不会有沉淀物析出,所以操作比较简单。

再生浓度一般为2%~4%,再生流速一般为5m/h左右。

强碱OH交换树脂再生液浓度一般为1%~3%,流速≤5m/h。

GB145—1999水汽质量标准规定一级复床出水水质为:电导率≤5?S/cm。

混床出水残留的含盐量在1.0mg/L以下,电导率在0.2S/cm以下,残留的SiO2在20?g/L以下,pH值接近中性。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六联搅拌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温度计1支,色度计1000ml烧杯6个,1000ml量筒1个 1ml、2ml、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 200ml烧杯一个,吸耳球、FeCl3、 Al2(SO4)3、FeSO4、 NaSiO3 10%的NAOH溶液和10%HCl溶液500ml各1瓶振荡器,离子交换拄,臭氧发生器,水浴锅,活性炭电厂污水或工业废水水样五、实验装置及方法1)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COD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水中部分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

因此,高锰酸钾指数常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

剩余的高锰酸钾加入过量草酸钠溶液还原,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

2、仪器水浴装置 250mL锥形瓶 50mL酸式滴定管3、试剂1.高锰酸钾溶液(C(1/5 KMnO4)=0.1mol/L):称取3.2g高锰酸钾溶于1.2L水中,加热煮沸,使体积减少到约1L,放置过夜,用G-3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后,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保存。

2.高锰酸钾溶液(C(1/5 KMnO4)=0.01mol/L):吸取25mL上述高锰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250mL,储于棕色瓶中。

使用前进行标定,并调节至0.01mol/L准确浓度。

3.1+3硫酸4.草酸钠标准溶液(C(1/2Na2C2O4)=0.1000mol/L)?:称取0.6705g在105-110℃烘干一小时并冷却的草酸钠溶于水,移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5.草酸钠标准溶液(C(1/2Na2C2O4)=0.0100mol/L)?:吸取10.00mL上述草酸钠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实验步骤1.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盐指数高于5mg/L,则酌量少取,并用水稀释至100mL)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5mL(1+3)硫酸,摇匀。

3.加入10.00mL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4.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5.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70℃,?准确加入10.00mL草酸钠标准溶液(0.0100mol/L)再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

记录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按照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K=10.00V式中:V—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

若水样经稀释时,?应同时另取100mL水,同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实验。

2)混凝沉淀实验1.试验机理: 根据研究,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

天然水中的粘土类胶体微粒以及污水中的胶态蛋白质和淀粉微粒等都带有负电荷。

微粒一般由胶核、固定层和扩散层组成。

胶核和固定层一般称为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此电位称为ζ电位。

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①带相同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的静电斥力;②胶粒在水中作的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③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④水化作用,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

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

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

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2.试验器材: 六联搅拌器或磁力搅拌器1台 pH酸度计1台或pH试纸光电浊度计1台温度计1支 200ml烧杯4个 1000ml烧杯1个 1ml、2ml、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 10%的FeCl3、Al2(SO4)3、NaSiO3溶液各1瓶 500ml 的NaOH溶液和的HCl溶液各1瓶。

3.试验步骤: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1、测定原水温度、浊度及pH值。

2、分别取200ml水样于250ml烧杯中,每组4个水样,将4个水样置于搅拌器上,分别加入数滴浓度为10%的Al2(SO4)3药液于各烧杯中。

3、投药后迅速启动搅拌机,使搅拌机快速运转,同时开始记时,快速搅拌30S,快速搅拌完成后,迅速将转速转制慢速搅拌阶段,时间15分钟。

4、搅拌过程中观察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记录于表1中)。

5、搅拌完成后停机,将水样杯取出置一旁静沉,并观察矾花形成及沉淀的情况,待沉淀20分钟后,取烧杯中清液分别测定其pH 值、浊度,同时记录于表1中。

6、确定最佳投药量。

最佳pH值实验步骤1、在4个250ml烧杯分别放入200ml原水样,置于实验搅拌器的平台上。

2、确定原水特征(包括原水浊度、pH值、温度)。

3、向各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混凝剂。

(投加剂量按照最佳投药量实验中得出的最佳投药量而确定)。

4、用HCl或NaOH调整至各杯水样的pH至分别为6、7、8、9,记录所用酸碱的投加量(表2)。

5、启动搅拌器,快速搅拌30秒;然后同(一)。

6、关闭搅拌机,将水样取出置一旁静沉并观察矾花形成及沉淀的情况,20分钟后,取烧杯的上清液,分别测定其浊度,记录于表2中。

7、确定最佳pH.。

完成第一组水样后,按同样步骤,用第二种混凝剂做第二组实验。

六、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结果表二最佳投药量结果记录原水温度 10 C 浊度 31.3 pH 6 混凝剂的种类、浓度 FeCl3 10%表三最佳pH试验结果记录原水温度 10 C 浊度 31.3 pH 6 使用混凝剂的种类、浓度FeCl3 10%1. 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K=已知:V=18.2ml-10.4ml=7.8ml 得: K=1.28 2.水样不经稀释高锰酸钾指数(O2,mg/L)=10.00V[(1V1)K10]M81000100已知:V1 =7.80ml K=1.28 M=0.01mol/L 得;高锰酸钾指数(O2,mg/L)=10.23 3.水样经稀释高锰酸钾指数(O2,mg/L)={[(10V1)K10][(10V0)K10]C}M81000V2已知:V1 =7.80ml K=1.28 M=0.01mol/L V0=ml C=0.5 V2=100ml 得:高锰酸钾指数(O2,mg/L)=4.58六.实验结果讨论由以上数据及处理结果可知水样高锰酸钾指数(O2,mg/L)=10.23,PH=6;当混凝剂滴入0.4ml时混凝效果最好,PH 为9时混凝效果最好。

七.思考题1、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投入的药量应根据胶体浓度及无机金属盐水解产物的分子形态、荷电性质和荷电量等而确定。

当高分子混凝剂投药量最大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

胶体保护可理解为:当全部胶粒的吸附面均被高分子覆盖以后,两胶粒接近时,就受到高分子的阻碍而不能聚集,这种阻碍来源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排斥力可能来源于“胶粒-胶粒”之间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也可能由于高分子之间的电斥力(对带电高分子而言)或水化膜。

而且投药量大也容易出现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的问题。

这种污泥难于脱水,会给污泥处置带来很大困难。

所以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不一定是好的,应该根据具体废水的性质以及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通过实验,选定出适当的混凝剂种类与投加的剂量。

2、助凝剂的作用是什么?助凝剂的作用机理是桥接固体炫富颗粒,从而使悬浮物迅速下沉。

3、臭氧氧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温度、pH值、处理时间、空气湿度等。

4、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区别何在?化学处理采用化学试剂,如絮凝剂;生物处理采用微生物的代谢来处理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