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适应症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初级考试题库

小儿推拿初级考试题库

小儿推拿初级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小儿推拿主要适用于哪个年龄段的儿童?A. 新生儿至1岁B. 1岁至3岁C. 3岁至6岁D. 全部年龄段2.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通过按摩刺激穴位,调节气血B. 通过物理压迫改善血液循环C. 通过药物渗透达到治疗效果D. 通过心理暗示缓解症状3. 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有哪些?A. 揉、捏、拿、推B. 拍、打、敲、击C. 拉、扯、挤、压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项不是小儿推拿的适应症?A. 消化不良B. 感冒发热C. 骨折D. 肌肉酸痛5. 小儿推拿时应注意什么?A. 力度要大B. 动作要快C. 环境要安静D. 避免用力过猛二、判断题1. 小儿推拿可以替代药物治疗所有疾病。

(错误)2. 小儿推拿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

(错误)3. 小儿推拿时,力度越大效果越好。

(错误)4. 小儿推拿可以作为儿童日常保健的一部分。

(正确)5. 小儿推拿不需要专业培训即可进行。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小儿推拿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列举小儿推拿中常用的几个穴位及其作用。

3. 描述小儿推拿在治疗儿童感冒时的操作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某3岁儿童因消化不良来接受小儿推拿治疗,请根据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设计一套适合该儿童的推拿方案,并说明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结束语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对于儿童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这份题库,考生能够对小儿推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推拿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推拿手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库可能会有所不同。

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ppt课件
处理异常情况
如推拿后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 感染或加重症状。
记录与反馈
对推拿过程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同时,将推 拿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以便其了解小儿的治疗进展。
05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家长学习简单手法操作
学习基本推拿手法
家长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几种简单且常用的小儿推拿基本 手法,如推、拿、按、摩等。
亲子互动按摩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互动按摩,增进亲 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按摩效果评估
了解如何评估按摩效果及孩子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按摩方式和方 法。
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学习小儿推拿的心得体会,以 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效果。
交流互动环节
设置交流互动环节,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
目 录
•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 常见病症治疗方案设计 •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及作用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02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推法
01
02
03
04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分类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操作要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动时 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小儿推拿技术是以揉法、推法、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小儿特有的腧穴上,治疗儿科疾病的推拿医疗技术。

以其腧穴的操作手法不同,功效各异。

因操作手法方向、轻重变化而有补泻之分。

适应的病证包括腹泻、便秘、疳积、遗尿、发热、咳嗽、夜啼、惊风、麻疹等多种病证,也用于小儿保健。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手法1.推法推法是以指、掌、拳或肘等着力于施术部位上,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

用于小儿时,多以指、掌等置于施术部位上,保持均衡的压力,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

如果直接在皮肤上操作,需要涂抹介质(即用油、水、膏、粉等润滑物质作为中介后,再作手法操作),其操作力度以不带动皮下组织为宜。

以下各种推法均要遵循这一要求。

(1)直推法用拇指桡侧或指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拇指保持一定的压力,依靠拇指掌指关节运动带动手指运动,沿皮肤表面做单方向直线推动。

或以中指罗纹面、示中二指并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的罗纹面等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伸直,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手指运动,使手指掌面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推动。

频率大约200~300次/分,用力均匀,始终如一。

(2)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

(3)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4)合推法以两拇指罗纹面自穴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

2.揉法见经穴推拿技术。

3.摩法用掌心或并拢的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面附着在体表做轻柔缓和的环形运动的手法。

4.捏脊法捏法之一。

用拇指指端桡侧缘向头部方向顶住脊柱或脊柱两侧皮肤,示、中指前按,三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或者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5.捣法用中指指端着力,或手指屈曲,以示或中指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

小儿推拿常识

小儿推拿常识

h
51
小 儿 推 拿 胸 腹 部 穴 位
h
52
小 儿 推 拿 手 掌 部 穴 位
h
53
小 儿 推 拿 手 掌 及 前 臂 部 穴 位
h
54
五经穴
(1)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
(2)手法 :旋推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 次数:100到500次。
h
55
h
58
(3)作用: 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 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
h
59
四横纹
(1)位置 :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横纹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
(3)主治: 咳喘、腹痛、惊风
h
60
h
61
小横纹
(1)位置 : 掌面,五指根节横纹处
和“面”状穴; 三是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清热、消导为主。
h
6
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的简单应用,而 是在理论、手法、穴位上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 应用的特色。

h
7
【小儿年龄分期】
胎 儿 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 儿 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 幼 儿 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幼 童 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儿 童 期——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50次
(3)主治: 发热,烦躁
h
62
肾顶
(1)位置 : 小指顶端
(2)手法 : 以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疗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是指利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器械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各种规范性操作,达到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推拿和按摩属于一个概念,只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称谓,如北方称“按摩”,南方称“推拿”,中原一带则称“推按”,包括推、拿、按、摩、滾、揉、擦、抖、点、捏、掐、捻、拍、击、摇等多种手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舒适安全、易学易推广的特点。按摩的适应症很广泛,涉及到骨伤、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除了健康人群的保健外,还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多种症状,广泛用于养生、美容、美体、减肥、戒烟等方面。1.伤科疾病: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骨折后遗症等。2.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胃脘痛、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冠心病与糖尿病等。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及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等。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发热、惊风、咳嗽、百日咳、腹泻、呕吐及消化不良等。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咽喉痛、耳鸣、耳聋等。6.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及术后肠粘连等。推拿按摩的禁忌症1.严重皮肤病、烧伤、烫伤或皮肤破溃的病人。2.年老体虚、极度衰弱,经不起轻微手法作用者。3.骨折或怀疑骨折病人。4.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脓毒血症等。5.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均不宜在腹部、腰骶部及臀部按摩。6.某些急性传染病、精神病、极度疲劳、醉酒后神志不清、以及发烧者。7.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8.各种出血症,如外伤出血、便血、尿血等。9.某些急性损伤,如脑或中枢神经的急性损伤、急性脊柱损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皮肤破裂等。注意事项1.操作者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戴饰品,以免操作时伤及受术者皮肤。2.治疗室要光线充足,通风保暖。3.除少数直接接触皮肤的手法(如擦法、推法、美容美体等)外,治疗时要用推拿巾覆盖治疗部位。小儿推拿要使用介质,以保护皮肤。4.对于过饥、过饱、酒后、暴怒后及剧烈运动后的人,一般不可立即施以推拿治疗。5.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隔日或每日1次,疗程间宜休息3-5日。6.注意手法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深透、渗透的基本要求。7.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第四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第四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二 小儿推拿顺序
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 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 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 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 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 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 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 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 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 男女,均按摩左手。
小儿推拿学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 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 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推拿 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和《小儿推拿秘诀》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 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 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 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三 小儿推拿适应症与禁 忌症
【适应症】小儿推拿疗法适用的对象一般是6岁 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6 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应用此法,但因为随着年龄 的增长,机体对按摩的感知力下降,所以疗程相 对要长一些。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泛,可治腹泻、 呕吐、疳积、便秘、腹痛、脱肛、发热、咳嗽、 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证。 【禁忌症】有重大疾病的小儿,如心脏病、肿瘤、 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 的部位等,不宜采用推拿疗法。
五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生姜汁 取鲜生姜适量切碎、捣烂,取汁液应用。小儿在冬春季节,常用姜汁,取其辛温,能发汗解表、温中健 胃、助消化之功效。既可用于风寒感冒,捣烂,取汁液应用。葱白能散在表之风寒,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作用。对于感冒 风寒的轻症,常用葱白汁作介质,此外,对于因寒凝气滞所导致的小便不利,也可使用本品。 鸡蛋清 把生鸡蛋打一小洞,然后倒置,取渗出的蛋清使用。有清热除烦,消积导滞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热 性病,或久病后期烦躁夫眠,手足心热等病症。 薄荷水 取鲜薄荷叶或干薄荷叶(鲜者最好),浸泡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存放8个小时后,去渣取汁液应用。 小儿在夏天炎热季节常用。因其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选疹的作用,故对于风热感冒或风热上犯所致 的头痛、目赤、咽痛等,或痘疹初期隐隐不透,或麻疹将出之际,均可用薄荷水作介质。 滑石粉 医用滑石粉或爽身粉均可。本品有润滑皮肤,干燥除湿的作用。对于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一年四季均 可使用。 白酒 采用市场出售的普通白酒或药酒。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麻木不仁,手足拘挛,局部瘀血 等病症。 红花酒精 将1克红花浸入100毫升酒精中浸泡2周,取汁液使用。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穴位按摩及四肢酸痛。 其他 如冷水多用于退烧;风油精用于风热感冒。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炎哮喘
• 寒喘治则: • 揉天突 • 直擦膻中 • 横擦膻中 • 推肺经 • 推三关 • 揉丰隆、定喘、肺输
• 热喘 • 揉天突 • 直擦、横擦膻中 • 清肝经 • 清天河水、退六腑
百日咳(顿咳)
• 治则:清肺降气化痰 • 揉天突, • 交叉推膻中 • 清肺经 • 清大肠, • 揉三阴交 • 捏脊
(一)厌食
• 1.补脾经100次。 • 2.推大肠100次。 • 3.掐四缝100次。 • 4.摩腹:患儿仰卧位,医者位其右侧,按顺逆时
针方向各摩腹100次。 • 5.按揉足三里100次。 • 6捏脊:患儿俯卧位,一般捏脊3遍,“捏三提一
法”3遍,加强提 大肠俞、胃俞、脾俞、三焦俞。 • 7.每日1次,连作6天为一疗程。
• 特点:力度轻,皮动肉不动。 • 举例:摩中脘、摩脐、摩腹
3 掐法
• 掐以甲入。 • 特点:快入快出,垂直用力。 • 举例:掐人中
4 捏法(捏脊)
普通捏脊
冯氏捏脊法
• 普通捏脊:两拇指至于脊柱两侧,从下向 上推进,边推边以食中二指捏拿脊旁皮肤。
• 冯氏捏脊法: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 小指屈曲并重叠,以食指第二指节垂直于 脊柱正中,从下向上推进,边推进边以两 指交替夹持起脊柱正中皮肤。
• 健脾益胃 • 揉中脘 推脾经 揉足三里 捏脊
厌食
• 治则消导积滞 • 揉中脘 • 补脾经 • 揉板门 • 掐揉四横纹 • 推四横纹 • 运八卦 • 推三关 • 按揉足三里 • 捏脊
疳积
腹痛
• 腹痛-感受寒邪:温阳止痛 • 摩腹 • 揉脐 • 提拿肚角 • 揉足三里 • 按揉大肠腧
• 腹痛-饮食积滞 • 摩腹 • 分推腹阴阳 • 清脾经 • 清大肠 • 推下七节

小儿保健推拿PPT课件

小儿保健推拿PPT课件
【定位】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置于小儿两眉间,沿眉棱骨上缘同时向两边分推至
眉梢处,称推坎宫,又称头部分阴阳。20~30次。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应用】※推坎宫亦为头部常规手法之一。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11
头面部常用穴位——太 阳
3、太 阳
※治疗烦躁、肝阳头痛按揉百会; ※治疗虚证之目眩、遗尿、脱肛、虚脱久泻可用按揉法, 亦可用灸法救脱。
14
头面部常用穴位——印 堂
6、印 堂
【定位】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按之,掐按后加揉。掐按3~5次,揉20~50次。 【功效】醒脑提神,祛风通窍。 【应用】※治疗感冒,头痛多用按揉法;
4
理论基础
• 中医学认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 理功能未曾健全。
• 小儿的脏腑娇嫩,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表现出肺脏娇嫩 、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小儿之体为“稚阴稚阳”, 脏腑柔弱,御邪能 力较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 同时,小儿又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代谢快,生长快;小 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 书·小儿则》中所说:“小儿之病,……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 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
【定位】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中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操作】
1、推太阳(头部手法三) 从小儿眉梢处向后下方经太阳穴直 推至耳门穴,称推太阳,20~30次。
2、揉太阳(运太阳) 向的眼方向揉中加按为补法,30~90节; 向耳的方向揉中加按为泻法,30~90节(揉5按1为一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