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语文2020年三升四暑期衔接训练:第4讲 词义理解A卷
专题05 关联词(讲义+试题) -2023年三升四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一)

【暑假衔接课】专题05 关联词在小学三年级,要学习的关联词是小学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小学语文中,这也是学习的重点。
在三年级复习、学习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关联词用法的基础上,又重点学习更复杂一些的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用法,以及综合运用关联词的能力。
三年级关联词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1.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是指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关联词的种类和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麼……那麼……、是……亦是……(不是)、不是……而是……(2)递进关系:不仅(不但)……并且……、不仅……还……、……更(还)……、……甚至于……(3)选择关系:不是……便是……、或是……或是……、是……還是……、要么……要么……、宁愿(宁可)……也不……、与其……不如……(4)转折关系:尽管……不过……、虽然……但是……、……却……(5)假定关系:假如……就……、即便……也……(6)条件关系:只须……就……、不管(无论、不管)……也(都)……、唯有……才……、但凡……都……、除非是……才……(7)承接关系:……随后……、……因而……、……又……、……便……3.关联词语的用法。
(1)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例如:“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加上关联词后,句子就变成:①因为我们努力学习,所以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②如果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③只有我们努力学习,期末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句是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第三句是条件关系。
(2)配对使用关联词。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①只要努力学习,才会取得优异成绩。
②解放军宁可挨饿,不如打扰老百姓。
第一句,“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统编版语文四升五暑期衔接训练:第4讲 词义理解(含解析)

2020年四升五暑期衔接训练:第4讲词义理解一、单选题1.下列下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A. 张飞胆大心细,不失大将风度。
B. 今天的荔枝太酸,我浅尝辄止。
C. 他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那件趣事。
D. 哥哥因为昨晚熬夜加班,所以今天一整天都昏昏欲睡。
2.下面词语中与“日新月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翻天覆地B. 光阴似箭C. 赏心悦目D. 日月如梭3.下列哪组是意思相反的词?( )A. 答应同意B. 不胜其烦不厌其烦C. 准备打算D. 聚精会神屏息凝视4.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回到乡下,那么我看不到的场景是( )。
A. 炊烟袅袅B. 车水马龙C. 依山傍水D. 鸡犬相闻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与括号里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的一项是()A. 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仰视)B.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昏暗)C.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精力)D.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经常)6.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A. 表现出来的活力。
B. 活跃;有生气。
C. 英俊;相貌、身材好。
7.下列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是()A. 水滴石穿B. 恍然大悟C. 点石成金D. 粗中有细8.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A.思念B.胸前C.心胸D.心里存有。
(3)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A.开发修建B.张开;舒展C.列出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的词语与括号里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的一项是()A. 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仰视)B.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昏暗)C.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暑假阅读】部编版三升四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 专题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解析)

【暑假阅读】现代文阅读专题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技巧】1、审读题目,感知文章内容。
2、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六要素。
3、摘录重要大事和重点语句来概括中心。
【典型例题】例:阅读短文。
桂林山水(节选)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假如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
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
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相互连接,相互(反映掩映),相互衬托着。
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淌,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
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暴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
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明丽的花朵。
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吵闹)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
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楚;而且,由于水的流淌,山也仿佛流淌起来。
山的(姿势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的水,是格外的清,生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
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
河底的水草,格外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淌。
【问题】1.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阳朔的山____________,桂林的山__________,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__________。
2.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精确的一项是()。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B.山水相映,江水清亮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3.阳朔的景物是极美的,作者给我们一个巡游建议——坐木船。
3+4转段2024年语文试卷

3+4转段2024年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戛然而止(jiá)B. 荫庇(yìn)污秽(huì)干涸(gù)锲而不舍(qiè)C. 悲怆(chuàng)羸弱(yíng)炽热(zhì)忍俊不禁(jīn)D. 慰藉(jí)狡黠(xiá)伫立(zhù)吹毛求疵(c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搏家俱城眼花缭乱妇孺皆知。
B. 浮躁座右铭走头无路持之以恒。
C. 安详度假村川流不息因地制宜。
D. 奥秘侯车室高瞻远瞩相得益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6.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6分)7. 名著阅读。
(3分)8.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三升四语文暑假衔接课 专题09 古诗鉴赏 讲义 试题 有答案

【暑假衔接课】专题09 古诗鉴赏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它意境深远,含义深邃,语言凝练,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古诗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音律、节律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
小学三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阶段,知识点也慢慢加深难度。
古诗文是语文必考常考的知识点,在三年级阶段,古诗文都非常的基础,重点常考的古诗文就哪几首,重点归纳出来,一定能完全掌握。
三年级古诗文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有:1.学习古诗文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读准字音和节奏。
(2)理解字义、词义。
(3)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
(4)理解、把握全诗意境,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用新颖巧妙的技巧抒情表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反复读,仔细品,直至熟读成诵。
(7)在理解、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
2.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的古诗文。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忆江南》《守株待兔》四年级属于小学中级,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开始学习简单的小古文。
进入四年级学习古诗文应做好一下知识预备。
1.重点学习更难理解一点,道理更深刻,意义更深远一点的古诗文。
如,《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你想要去认清楚一个事物的本质时,整个过程必须要保持全面客观,冷静的去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局部的一些现象所迷惑掉。
《精卫填海》赞扬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2.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以直译为主。
将文言文字句用现代汉语逐一翻译,甚至原文遣词的特点、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与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只要求根据文言文的大意进行翻译。
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关于“古诗文”的检测,试题类型较为灵活,考查重点侧重于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赏析和评价。
三升四语文衔接课程(阅读写作专题)

三升四语文衔接课程(阅读写作专题)三升四衔接课程语文(阅读与写作专题)目录(一)修辞手法的训练一、修辞方法的练习(1)比喻:文湖的水真绿啊,绿的像一块碧玉。
(2)夸张:教室里真静啊,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3)拟人: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4)排比: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布列着;有的像羊群,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5)设问: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类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6)反问:有人破损草坪,我们怎能不论呢?二、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修饰方法的。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2、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4、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5、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6、所有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7、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打量这个美丽的世界。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3、按请求写句子。
1、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成比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拟人句)4、科场上静得很。
(改成夸大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温馨提示:1.用字典查出不认识的字,不睬解的词语,并作标志。
2.积累短文中的好词好句并熟记!全部完成的可以得3颗★!加油,宝贝们!阅读理解1小猫小猫真讨人喜爱!尖尖的小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点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情实足的面庞上,两只眼睛像绿宝石一样,不时顽皮地眨着,闪闪发亮。
知行合暑假阅读三升四答案

知行合暑假阅读三升四答案数学:1、在数0,2,-3,-1.2中,属于负整数的是( )A、0B、2C、-3D、-1.22、下列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A、-5B、-2C、1D、43、-2是2的( )A、相反数B、倒数C、绝对值D、算术平方根4、-3的倒数是( )A、3B、-3C、13D、-135、下列各式,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A、-(-2)-(-3)B、(-2)×(-3)C、(-2)2D、(-3)-36、计算:12-7×(-4)+8÷(-2)的结果是( )A、-24B、-20C、6D、367、如果+30 m表示向东走30 m,那么向西走40 m表示为______________.8、计算:-(-3)=______,|-3|=______,(-3)-1=______,(-3)2=______.9、若a=1.9×105,b=9.1×104,则a______b.10、计算:|-5|-(2-3)0+6×13-12+(-1)2.1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本次地震导致地球当天自转快了0.000 001 6秒.这里的0.000 001 6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____秒.12、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a1=1-13,a2=12-14,a3=13-15,a4=14-16……试猜想第n个等式(n为正整数):an=__________.13、计算:|1-3|+-12-3-2cos30°+(π-3)0.14、在数轴上,点A(表示整数a)在原点的左侧,点B(表示整数b)在原点的右侧.若|a-b|=2013,且AO=2BO,则a+b的值为________.15、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1=11×3=12×1-13;第2个等式:a2=13×5=12×13-15;第3个等式:a3=15×7=12×15-17;第4个等式:a4=17×9=12×17-19;……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3)求a1+a2+a3+a4+…+a100的值.答案:1、C2、C3、A4、D5、D6、D7、-40 m8、3 3 -13 99、a=b10、解:原式=5-1+(2-3)+1=4.11、D12、1.6×10-613、1n-1n+214、解:原式=3-1-8-2×32+1=-815、解:(1)19×1112×19-111(2)2n-1×2n+112×12n-1-12n+1(3)a1+a2+a3+a4+…+a100=12×1-13+12×13-15+12×15-17+...+12×1199-1201=12×1-13+13-15+15-17+ (1199)1201=12×1-1201=12×200201=100201.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三升四暑假衔接精讲第04讲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部编版,有答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本讲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常考病句类型;2、熟悉病句修改原则,掌握修改病句方法。
(一)什么是病句?病句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现代汉语表达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语法错误出现次数较为多。
1 常见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容易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句: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直,后指没有根据、只凭自己的想象作判断。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果断”意思是决断,不犹豫。
(2)搭配不当。
指句子词语搭配错误。
例句:我的家乡是上海人。
“家乡”不是一个人,可以改为:我是上海人/我的家乡是上海(3)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是指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例句: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这句话缺少主语。
谁做了很多事?可改为:为了班集体,他做了很多好事。
(4)重复啰嗦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使句子意思表达非常啰嗦。
例如:那些多余的废话,要毫不留情地删去。
这句“多余”和“废话”重复,可删去“多余的”,也可删去“废”字。
(5)前后矛盾。
句子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估计”和“一定”矛盾了,到底是做错了还是没做错,可删去“一定”(6)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一句话有两种理解。
例如:在会上发言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
这个句子有歧义,表达不明确。
是“三个学校”的代表,还是三个“学校的代表”(除学校外,还有其他部门、单位的代表)?如果是前者,可说“三所……”;如果是后者,可说“三位……”。
(7)不合情理。
就是不符合大家本认为那样的,众人所认同的处事法则,与他人的认知相反。
例如: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
荷花开放季节为夏季,不在春季。
(8)语序不当。
指词语在句中的排列次序不当。
例如:英语对我很感兴趣,我很喜欢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语文2020年三升四暑期衔接训练:第4讲词义理解A卷
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蜘蛛、蚂蚁、蝌蚪、搬家都是同一类词语。
B . “播种希望的日子”和“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播种”中“种”字的读音相同。
C . “在”和“再”都有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D . 十日为“一旬”,十岁也为“一旬”。
2. (2分)下列近义词有误的一组是()
A . 立刻——马上
B . 骤然——突然
C . 鼓励——鼓舞
D . 诚实——虚伪
3. (2分)下面是与季节有关的成语,其中有误的一组是()
A . 春——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一元复始花团锦簇
B . 夏——汗流浃背铄石流金骄阳似火酷暑难耐
C . 秋——一叶知秋天高云淡风和日丽雁过留声
D . 冬——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冰冻三尺呵气成霜
4. (2分)选出和例子是同一类的一对词。
例:外婆——外孙()
A . 外公——外甥
B . 外婆——舅舅
C . 爷爷——孙子
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听觉灵活是小狗的天性。
B . 雪白的衣服随风飘动。
C . 爸爸送给我一件珍贵的礼物。
6. (2分)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是()
A . 轰响---轰鸣
B . 干燥---湿润
C . 急急忙忙---慢慢悠悠
7. (2分)下列词语互为反义词的是()
A . 叮咛---嘱咐
B . 辽阔---广阔
C . 饱满---干瘪
8. (2分)选词填空:
()的工作,累得他更加消瘦了。
A . 沉重
B . 繁重
9. (2分) (2019五下·峄城期末) 下列语段中括号内应填哪些词语?()
儿时,在故乡那条小河里和小伙伴们戏水时的()声和抓鱼时的()声,常常钻入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着当时的()。
直到现在,我仍然希望永远和儿时的伙伴()在那条小河边。
①欢呼②欢聚③欢笑④欢乐⑤欢唱⑥欢悦
A . ③⑤④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①②⑥
D . ③①④②
10. (2分)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发愁:为烦恼或焦虑的事情所折磨。
B . 牢固:牢牢地固定住了。
C . 浓密:茂密,稠密的意思。
1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的词语与括号里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的一项是()
A . 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仰视)
B .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昏暗)
C .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精力)
D .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经常)
二、填空题 (共12题;共36分)
12. (4分)填写量词
一________花园两________男孩一________铁钉
一________笔记簿一________木板一________听诊器
13. (4分)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晰生疏通常循规蹈矩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分)写出近义词
仔细—________ 突然—________
赶紧—________ 提着—________
15. (3分)选词填空。
启发启迪启示
(1)科学家从鸟类的飞行中受到________,制造出了飞机。
(2)这篇文章________着人们怎样去做人、做事。
(3)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了________发明了潜水艇。
16. (2分)写出近义词
周围—________ 照料—________ 美德—________
17. (2分)选词填空。
战役战斗战争
①我们都知道,抗日________持续了十四年之久,最终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②记得五次________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③我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________。
18. (3分)用确切的词语代替句中划线词,写在句后横线上。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常常为了一个科学问题进行剧烈的争论。
________
②这些书信直到现在还保留在图书馆里。
________
③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过,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________
④周总理房间的陈列极其简单。
________
19. (3分)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两三个词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出乎意料欣喜若狂得意扬扬热闹非凡
突如其来号啕大哭神清气爽扬长而去
20. (2分)将词语按感情色彩进行分类。
勾结团结煽动乱七八糟对答如流
慈祥嘴脸顽强自不量力以身作则
褒义词: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
21. (2分)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鸡犬相________ 如雾如________ 翻腾________吼
前俯________仰毫不相________ 粗________有力
①词语“________”的意思是指身体前后晃动,多用来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水的词语是________,我还知道形容水流湍急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22. (3分)背儿歌,选一选。
胸离桌子________远,
眼离书本________远,
手离笔尖________远。
A.一尺
B.一寸
C.一拳
23. (4分)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________舒服──________光滑──________
痛苦──________凶恶──________黑暗──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24. (5分)查字典,先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唇枪舌剑:
②毫不惧怕: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填空题 (共12题;共36分)
12-1、
13-1、
14-1、15-1、15-2、15-3、
16-1、17-1、
18-1、19-1、20-1、
21-1、
22-1、
23-1、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