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钟祥旅游建议书100822

楚韵休闲明皇城洞天福地长寿乡《钟祥旅游发展建议书》前言钟祥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是武汉—宜昌—襄樊“金三角经济区”的中心、连通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结点,随着内外部交通的持续改善,尤其是高铁的贯通,钟祥“天下为中”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钟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六大长寿之乡之一、道教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美名,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文化明珠、大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钟祥旅游在上一轮开发高潮中已初步彰显出市场潜力,而在高潮退却后则陷入了目前的低谷与迷茫中:明显陵虽有世界文化遗产之名,却没有在国内树立较强的品牌形象、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纵观钟祥的整体旅游开发,都显现出开发深度不够、档次不高、配套薄弱等问题。
如何走出瓶颈,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掀起更持久、更具影响力的第二波市场高潮,是未来钟祥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认为在高铁效应凸现、鄂西圈大发展、大洪山无障碍融合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钟祥旅游已具备了迎来新高潮的基础条件。
“举重若轻”地挖掘钟祥长寿养生、历史文化、道教文化等资源优势,提炼明确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融合优美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钟祥将具备打造成为宜居宜游、辐射全国世界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城市和MICE目的地的极大潜质。
钟祥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利益体,最大化体现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效应,明确以“环境、政府、社区、市场、企业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观为首要前提,以新兴的“大旅游”发展观和体现LOHAS、3“N”的国际旅游发展观为整体思路,钟祥的旅游规划开发,将以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为前提,以内部交通设施为基础,理顺管理机制,打破人为不合理的条块分割,整合旅游资源、并积极与周边旅游景区协调发展,构建区域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生态低碳旅游活动的现代市场优势,开辟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新蓝海”。
立足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周松青
【期刊名称】《政策》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钟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250余处,素有“大地博物馆”、“旅游胜地”之美誉。
遗憾的是,钟祥的知名度与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
今后,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建成旅游名城、热点旅游区。
【总页数】1页(P34)
【作者】周松青
【作者单位】中共钟祥市委书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63
【相关文献】
1.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对金口河区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J], 谭
勇强
2.发挥黑龙江垦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J], 李旭荣
3.卢氏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J],
4.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循环桑产业——珙县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助农增收 [J], 代家权
5.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J], 刘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钟祥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钟祥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姓名:学号:班级:目录第一节区域概况 (1)第二节旅游环境 (3)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 (4)第四节旅游资源评价 (7)第五节开发建议 (11)第一节区域概况钟祥古称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文化、教育先进县(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湖北省级文明城市,湖北省级卫生城市。
钟祥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春秋战国时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国在此筑有石城、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时成为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700多年。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
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以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县名“钟祥”。
在“中国最美县(市)”评选中,钟祥也以第16位的排名入围,成为湖北省唯一入围的县市。
第二节旅游环境地理位置钟祥市隶属湖北省,荆门市代管。
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处北纬30°42'-31°36' 、东经112°07'-113°00' 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00.60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3.50公里,版土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列全省第三位。
市人民政府驻地郢中,距省会武汉市218公里,东北邻随州市,东接京山县,南连天门,西邻荆门,西北与宜城市接壤。
行政区划现钟祥的行政划分单位有:郢中街道、洋梓镇、长寿镇、丰乐镇、胡集镇、双河镇、磷矿镇、文集镇、冷水镇、石牌镇、旧口镇、柴湖镇、长滩镇、东桥镇、客店镇、张集镇、九里回族乡、国营官庄湖农场、南湖原种场、罗汉寺种畜场、温峡水库、钟祥经济开发区。
钟祥市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初探

钟祥市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初探作为荆门旅游发展的龙头,钟祥市把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培打造中国知名目标旅游城市,作为“十一五”规划重要内容。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拟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作初步探析。
一、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我市旅游业已步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带动效应。
200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50万元,旅游总收入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52.3%、33.6%,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4.2%。
今年元至七月,全市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旅游总收入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旅游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旅游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一)有利条件——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传播文化的载体。
钟祥自春秋战国以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悠久历史遗留下众多文物古迹,境内有国家、省、市以上等级的文物300多处,素有“大地博物馆”之称。
楚文化、明文化交相辉映,长寿文化、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同时,我市还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
——良好的自然生态。
山水是旅游的依托,钟祥既有山的稳重,又有水的灵动。
境内山、丘、湖兼有,林、泉、洞并存。
拥有如黄仙洞、莫愁湖、大口森林公园等上等级的自然生态景观233处,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优美的城市环境。
俗话说,山环水抱必有气。
我市城区所在地东依纯德山,西邻汉江,北挽莫愁湖,南挟镜月湖,一城两湖,绝无仅有。
“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是对我市城市环境的准确描述。
优美的环境,可将钟祥造就成为宜居宜业的旅游城市典范。
——优越的外部条件。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增强,经济相互融合进一步加快,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为旅游业发展既指明了方向,又增添了动力,社会居民旅游需求日趋旺盛,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宏观背景。
浅谈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思路

浅谈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思路一、荆州旅游业发展困境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拥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五里铺、黄鹤楼、荆州古城等,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
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游客体验不佳,游客满意度不高。
2. 文旅融合不够文化和旅游是紧密相关的,而荆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并没有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
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与旅游业有效结合起来,无法形成优势互补效应,使得荆州的旅游业缺乏独特的吸引力。
3. 宣传推广不足荆州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推广,国内外游客对荆州的旅游了解度较低,导致游客数量有限。
对于游客而言,选择荆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并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4. 缺乏创新发展动力荆州的旅游业缺乏创新发展动力,存在着跟随式发展的现象。
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 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荆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应当加强开发利用,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景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也要加大对景区的保护力度,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2.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应当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通过发挥荆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
3. 加强宣传推广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荆州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旅游咨询平台、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方式,向国内外游客展示荆州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4. 培育创新发展动力荆州的旅游业需要培育创新发展动力,鼓励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创新。
可以通过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在应对发展困境的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需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探讨》

《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探讨》一、引言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近年来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莫愁村在旅游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旅游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等问题。
为了实现莫愁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莫愁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二、莫愁村旅游发展现状莫愁村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莫愁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莫愁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莫愁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1. 旅游产品同质化:莫愁村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差异化。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 缺乏创新: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莫愁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针对四、莫愁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针对莫愁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以实现莫愁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1. 突出特色,创新旅游产品莫愁村应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开发以莫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结合当地的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同时,可以引入创新元素,如开发互动式旅游项目、体验式农家乐等,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2. 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专业人才莫愁村应加强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制定服务标准、建立考核机制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同时,可以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莫愁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钟祥莫愁湖调研报告

钟祥莫愁湖调研报告钟祥莫愁湖是一个位于湖北省蕲春县钟祥市的著名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莫愁湖的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首先,莫愁湖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
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周围群山环绕,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尤其是在夏季,莫愁湖的周围芦苇丛生,各种水鸟在这里栖息繁衍,增添了生态气息。
另外,湖区还种植有大量的莲藕,每年夏季开花时节,莫愁湖变得更加美丽。
这些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其次,莫愁湖的人文历史非常悠久。
据史书记载,莫愁湖是当地的一个古老名胜,始建于千年前的南宋时期。
湖湾上有一座漂亮的白塔,名为莫愁塔,寓意人们心中无忧无愁,享受宁静的生活。
此外,湖区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莫愁寺,是许多朝代的文人雅士游览的地方。
寺庙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籍,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非常有价值。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莫愁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有待改善。
目前,湖区周边的酒店和餐饮服务能力较弱,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同时,导游服务也相对匮乏,缺乏专业度。
其次,景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发现一些游客在湖区内乱扔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严重破坏了湖区的环境。
因此,加强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显得非常迫切。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莫愁湖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可以通过在媒体上进行广告推广,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要加强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建设。
可以吸引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兴建酒店、餐饮等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培养更多的导游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另外,加强景区的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增设更多的垃圾桶和提示标语,提醒游客保持环境整洁。
总之,莫愁湖作为钟祥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建设和改进管理,相信莫愁湖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浅谈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思路

浅谈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思路一、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困境1.资源整合不够充分:荆州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各景区之间缺少互通互联的合作。
导致游客在游览时无法获得全面的旅游体验,错失了更多的精彩。
2.景区开发不够成熟:虽然荆州有很多旅游景区,但是有些景区的开发还不够成熟,缺乏吸引力和活力。
部分景区由于缺乏更新改造,导致游客流失,经营效益不佳。
3.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部分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这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也降低了他们对荆州旅游的二次消费意愿。
4.宣传推广不足:荆州的旅游资源并不为广大游客所熟知,宣传推广不足导致游客数量较少,旅游效益不高,这也是荆州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应对思路1.资源整合和联合开发:荆州各景区之间应该加强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和联合开发,打造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可以通过景区联动式的门票销售、联合营销等方式来实现互利共赢。
2.加大对景区改造和提升力度:对于那些开发不够成熟的景区,应该进行综合开发和全方位提升。
通过景区改造、设施更新、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景区的盈利能力。
3.提升服务水平:荆州的旅游从业者应该加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只有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够留住游客,争取更多的回头客,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4.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针对荆州旅游资源不足为人知的问题,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旅游节庆活动等宣传手段来提升荆州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
5.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荆州应该加大对旅游产品品质的提升,打造更多的高品质旅游产品。
可以通过提升旅游线路的品质、加大文化活动的策划力度、开发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来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吸引更多的游客。
6.加强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政策来推动荆州旅游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11-7-15信息来源: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市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但比较而言,其发展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研究和分析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的现状分析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看,呈逐步增加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00万元,年均增长25%以上,年均实现旅游总收入48000万元,占全市GDP的8.5%。
在旅游企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景区农民也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巨大实惠。
黄仙洞景区所在地赵泉河村“十一五”初期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现达7000余元。
景区长期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民达1600余人,高峰时多达2200余人。
他们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种植葛粉、茶叶、香菇、木耳等特产,销售收入成倍增长,农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旅游业在钟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带动效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
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养生、寻根、考察、探索、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
一般游客住中低档旅馆,饮食简单。
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而游览购物仅占15%。
旅游整体消费水平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220余元。
3、从时间上看,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天,“一日游”占有很大比重。
4、自我服务的散客多,有组织的较少。
散客旅游者仍占60%以上,东星公司入驻钟祥之初,团队游和自助游人数平分秋色,东星航空开辟武汉至广州、深圳、海南、厦门及境外航线后,华南地区游客及香港、澳门、台湾客人增长明显。
随着东星航空公司破产,省外、境外团队游人数骤减。
旅游过程中,自带饮料、食品的游客较多。
5、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
目前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
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6、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不甚完善。
近年来,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改善交通,增辟景点,美化环境,修建饭店,增开旅行社,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旅游者基本上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距离享受性服务差距很大。
二、发展的有利条件1、厚重的历史文化。
钟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300余处。
集中体现在“三大历史文化”:一是楚文化源远流长。
养育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文化名人,产生了《对楚王问》、《阳春白雪》等传世佳作和经典名曲。
二是明文化中南独有。
钟祥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诞生地,也是明朝六位藩王的封地,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梁庄王墓、兴王府、元佑宫等一批以帝陵、王墓、王府、家庙为代表的明代宫苑陵寝建筑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明文化体系,明文化遗存居中南地区之首。
三是长寿文化特色鲜明。
钟祥称长寿县的历史达1000多年,市内人均预期寿命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88岁,现有百岁老人88人。
2、丰富的自然资源。
钟祥境内山、丘、湖兼有,林、泉、洞并存,拥有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口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名湖莫愁湖等各类神奇自然生态景观233处。
其中大洪山的核心景点——黄仙洞,洞内2万多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世界溶洞奇观;大口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是华中地区保存最完好、植被种群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之一。
3、独特的区位优势。
钟祥位于湖北省的几何中心,处于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的交汇地带,北枕襄樊,南抵荆州,西邻宜昌,东靠武汉,距武汉218公里,距鄂西圈内的宜昌、荆州、襄樊、随州等城市均在150公里以内,起着连接东南、贯通南北的枢纽作用,具有建设鄂中地区游客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
4、良好的开发基础。
近几年来,钟祥围绕打造中国知名目标旅游城市,先后筹资6.5亿元,扩建了皂当线至客店、客店至京山绿林等5条89公里的旅游公路,拉通了城区至明显陵的旅游干线,启动了武荆高速连接线、镜月湖跨湖桥和客店沿山大道建设,实施了显陵游客中心、黄仙洞开发、客店旅游名镇创建等一系列旅游重点项目,建成了明显陵、黄仙洞两个国家4A级景区,开发出明楚文化精品游、世界溶洞奇观探秘、大洪山山水风情游等多套旅游线路,举办了长寿文化旅游节等宣传推介活动,境内旅行社达到4家、星级饭店15家、“农家乐”饭庄和旅社200多家,日游客接待能力达到2万人,2010年接待游客30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5亿元,实现门票收入2400万元。
三、发展的制约因素钟祥虽拥有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大金字招牌,但因特色不鲜、品牌不亮、规模不大、配套不全,旅游业始终没有得到迅猛发展,旅游业本身效益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与四大金字招牌的客观存在反差较大,这一反差将直接影响钟祥旅游业发展的进程。
1、缺乏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特色不鲜,难引集团游客。
近年来,我市围绕明显陵风景区和大洪山风景区“两区”做了大量的保护、恢复与挖掘开发工作,但并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明显陵就其规模、知名度远不能与武当相比,大洪山风景区更是与距此不远的三峡、张家界景区有一定差距。
据统计,近几年,钟祥50人以上的集团游客不到10%,这就需要我们在恢复、保护“两区”景点的同时另辟溪径,挖掘钟祥独具特色的内涵,如充分挖掘钟祥的长寿文化,打造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提高钟祥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大批集团游客。
2、缺乏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品牌不亮,难招外籍游客。
近几年,我们虽然采取多种形式,如利用媒体宣传、外出召开推介会、举行特色文化节宣传推介钟祥旅游,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境外游客数量很少。
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究其原因,除我市外企少、旅游品牌无特色、包装不够好,更重要的是缺乏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
3、缺乏规模意识和整合力度,规模不大,难留长假游客。
钟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资源分属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导致规划、开发、管理缺乏统一性,集中整合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我市虽然开发了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多种旅游线路,但缺乏多日游,特别是长假游线路吸引力不大,游客太少。
一个旅游区,如无长假游客,只有过路客,很难想象通过旅游带动其经济的发展。
4、缺乏创新思维和功能拓展,配套不全,难争回头游客。
以旅游精品为龙头,拓展其它产业的服务功能并健全配套旅游设施,是争取回头游客的基础。
近几年,我们单纯注重景点的开发,忽视相关服务业及配套建设,争取的回头游客几乎为零。
四、发展的对策建议1、立足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
一是规划要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科学编制总体旅游保护与利用规划,总体规划形成后,不管任何时间,都应依据规划开发利用。
二是规划要符合产业政策,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恢复的关系,特别是历史文化,只能搞好恢复与保护,不能随意开发,更不能乱建。
要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
三是规划要切实际,就钟祥而言,规划应以建设郢中文化新城和明显陵风景区为重点,突出明文化、楚文化和长寿文化。
四是规划要注重相关性,在搞好总体策划规划的同时,要编制好明显陵风景区、大洪山风景区、大明永乐园、长寿文化产业园、仿古莫愁村、客店旅游名镇等一批子项目的详细规划,真正形成总体规划、景区规划、控制性详规综合完整的生态文化旅游规划体系。
五是规划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在规划旅游景点的同时,要规划好相关服务业,使旅游、经济、社会、人文同步协调发展。
2、坚持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要搞好湖北省十大核心景区之一的明显陵风景区和大洪山风景区两大核心景区建设,重点抓好大明永乐园、长寿文化产业园、仿古莫愁村、博物馆、体育馆、陈湾双泉、八折河景观带、中华葛文化风情园、冷水红色旅游开发等一批重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明显陵、黄仙洞、莫愁湖、大口森林公园等风景区的提档升级,同时抓好武荆高速连接线、客店至京山绿林、大口至虎爪山、客店至随州长岗等旅游交通项目建设,拉通各景区之间的旅游环线,实现交通快捷化。
3、着眼高效率,创新管理体制。
当前,钟祥旅游资源分属多个部门所有,管理不顺,开发利用无序,给资源的统一整合开发利用带来较大困难,应认真研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措施,积极探索旅游改革途径,实行统一规划,一体经营,综合性管理。
首先应迅速成立钟祥市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办公室,配备精干班子,明确工作职责。
其次,成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投资公司,组织投资开发钟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三是明确资源权属,将所有权、开发权、经营权分离,由投资公司采取所有权入股、租赁或收购所有权的方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4、围绕大旅游,加强区域合作。
关键搞好五个对接:一是景区对接。
主要是加强同随州、京山的协调沟通,整合大洪山旅游资源捆绑开发,联合经营,打造明显陵—大洪山旅游主体板块。
二是线路对接。
加强与荆州、宜昌、襄樊等周边景区的合作,重点开发明显陵、武当山、双世界遗产旅游精品线;三是宣传对接。
在鄂西圈内主流媒体上开辟钟祥旅游宣传专栏,在圈内中心城市、重点景区、旅游干线设置广告牌,拓展客源。
四是产品对接。
加强旅游产品特别是系列产品的开发,实行鄂西圈内旅游产品的互通有无,市场共享。
五是管理对接。
建立景区安全管理和生态保护体系,健全景区服务人员培训、管理、投诉互理机制,优化环境,提升形象。
(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