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合集下载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篇一:认识圆形(中班数学)】幼儿园教案大全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活动过程:一、实物演示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出示脸盆(提问同上)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

(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

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

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

(幼儿复述一遍)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

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

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幼儿园教案大全【篇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圆】课题生成: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在课程书中的设计形式一般比较单一。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认识圆形》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认识圆形》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认识圆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卡片、圆形玩具、圆形贴纸等。

2.学具:圆形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3.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圆形物品,如气球、灯笼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呢?幼:气球、饼干、轮胎……师:没错,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圆形的特征。

2.认识圆形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圆形卡片,观察一下,圆形有什么特征?幼:圆形没有角,边缘是弯弯的。

师:对了,圆形没有角,边缘是弯弯的。

我们再来摸一摸圆形卡片,感受一下它的形状。

3.圆形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找出身边的圆形物品,然后贴在圆形贴纸上。

幼:(找出圆形物品,贴在圆形贴纸上)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找到了很多圆形物品。

现在请你们互相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圆形物品是什么?幼1:我找到的是气球。

幼2:我找到的是饼干。

4.制作圆形作品师:请小朋友们用圆形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幅圆形作品。

幼:(制作圆形作品)师:小朋友们,你们的作品真漂亮!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幼1:我制作了一个圆形的太阳。

幼2:我制作了一个圆形的蛋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形的特征,还制作了圆形作品。

现在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圆形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幼:圆形可以用来做饼干、气球、灯笼……师:没错,圆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用心观察,发现更多圆形的奥秘。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游戏、制作作品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圆形,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认识圆形》。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圆形物品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圆球等)、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

学具:圆形贴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具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2)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导幼儿关注圆形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形,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点。

(2)讲解圆形的定义,引导幼儿理解圆形是一个闭合的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圆形贴纸在画纸上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展示幼儿创作的圆形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用相机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 答案:圆形物体示例:硬币、瓶盖、圆球、车轮、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几何图形,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课堂互动和随堂练习的安排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重点:圆形基本特点的认识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形的定义:圆形是一种平面图形,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 圆形的特征:圆形的边界是一条曲线,圆形的角度是360度。

3. 圆形物体举例:轮子、地球、钟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物体,掌握圆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圆形的角度是360度,能够运用圆形的特点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形图片、圆形物品(如轮子、地球仪等)、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纸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轮子、地球仪等圆形物品,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圆形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了解圆形的基本知识。

3. 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体,如灯具、窗户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圆形物品的制作,如剪圆形、贴圆形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拍下来或画下来,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动手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制作圆形物品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剪裁、粘贴等。

3. 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圆形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用圆形来创作一幅画,发挥学生的创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圆形物体搜集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认识更多的圆形物体。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圆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3. 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九、教学延伸:1. 让学生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应用,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形状的世界》第三节《认识圆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点,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的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圆形物体。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圆形物体。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图片、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画有圆形的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让他们说出这些图片和实物的共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拿出画有圆形的卡片,讲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用手触摸圆形卡片,感受圆形的边缘。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圆形物体。

(2)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形的特点和在生活中找出圆形物体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圆形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2)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瓶盖、饼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画在纸上并剪下来。

2. 答案:硬币、瓶盖、饼干、圆桌、车轮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圆形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思考方面还需加强。

2024年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教案6篇

2024年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教案6篇
不同点:圆形从圆心到边上转一圈都一样长。
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转一圈不一样长。
3、 寻找椭圆形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让幼儿找出哪个是椭圆形,(让幼儿说出椭圆形的颜色)。
4、 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看图片)
三、涂椭圆形作品
小朋友真棒,又认识了椭圆形,现在我还送给你们礼物,你们看是什么?(气球)但是气球没有颜色,请你们用彩笔装饰一下气球好吗?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024年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教案6篇
教案中的活动和任务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联系,以增强学习的相关性和吸引力,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案,以确保它们始终与学生的需求保持一致,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椭圆形。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乐于参与椭圆形的探究活动。
3.能在与圆形的比较重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活动准备
1各种椭圆形物品若干。(如:椭圆形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
2.幼儿用书。
二、 认识椭圆形
谢谢小朋友帮了我这个忙,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出示椭圆形卡片)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认识圆形,理解圆形的特点。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圆形的特点。

•能够绘制简单的圆形图形。

二、教学准备•圆形模板。

•彩色铅笔。

•黑白纸张。

•认识圆形的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询问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是否认识圆形?谁能告诉老师圆形是什么形状?让小朋友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入圆形的图片资料,让小朋友们观察,并询问图片含有什么元素?是否存在类似的元素?询问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圆形的物体。

3.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圆形的特点:没有边缘,四面都一样,类似于饼干。

2. 教学练习1.教师向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展示圆形模板,并让小朋友们参考模板,在黑白纸张上进行圆的描绘和涂色练习。

2.引导小朋友们利用彩色铅笔,设计并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

3.关注小朋友们的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对于涂色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并进行指导,使他们懂得美的要求和涂好一件作品的重要性。

3. 总结归纳1.教师针对小朋友的圆形绘图进行回顾和点评,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圆形的相关知识。

2.给予小朋友建设性意见,并要求回去后经常练习。

4.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小朋友们的认知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例如,教师在展示圆形图片时,没有尽量选择可以产生联想的图片,导致小朋友们感受不深;在绘图过程中,未考虑到每个小朋友的不同绘画水平,导致部分小朋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图任务。

四、拓展延伸1.增加圆形形状的分类讲解,引导小朋友们更深入的认识圆形。

2.以小朋友们熟知的形状为基础,了解不同形状的由来。

五、教学效果经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们掌握了圆形的相关知识,并在涂色练习中锻炼了手工制作能力。

除此之外,小朋友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展现了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圆形》含反思幼儿园数学教案我设计这节《认识圆形》的课,主要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中班的孩子们能够认识和理解圆形的概念。

设计思路是通过实物观察、操作和游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圆形的特征,并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识别圆形,理解圆形的特征,如无角、边缘光滑等,并能用圆形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圆形的无限延展性,即圆形的边缘无论拉多长,都是相连的。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理解圆形的特点。

为了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形卡片、圆形玩具、铅笔、画纸等。

然后,我会组织一个圆形创意画的活动,让孩子们用圆形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是在孩子们能够理解圆形的无限延展性,并能够用圆形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这节课整体进行得比较顺利,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基本能够理解和识别圆形,并能用圆形进行创作。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在画圆形时,掌握不好圆形的边缘,画出来的形状不够准确。

这说明他们在动手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通过更多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形的特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圆形,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认识圆形》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是:孩子们的观察力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对圆形无限延展性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圆形。

关于孩子们的观察力培养,我在活动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孩子都能注意到教室里的圆形物品,但他们的观察往往比较表面,很难发现圆形物品的细微特征。

因此,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例如,让他们注意圆形物品的大小、颜色、材质等方面的差异。

是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锻炼。

在画圆形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铅笔的控制不够精准,导致画出的圆形不够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

(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

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

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

(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

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

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

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

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

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

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

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
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