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金色花》导学案 有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第1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1、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表现母爱的诗歌、文章或。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一、导语(教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了孩子对自己母亲真挚的爱。

而冰心的《纸船》却借着一只小小的纸船寄托了对母亲至死不渝的爱,表达了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

二、整体感悟1、默读。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嗅摩衍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2、朗读。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教师放录音。

(2)学生各自练读。

(3)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诗歌(或片段)。

师生共同评价。

(4)进行朗诵比赛,评出5名优胜者。

3、整体感受。

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一般不作限制。

三、品味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明确: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明确: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他想瞒着妈妈,为妈妈做点事。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明确:不见了孩子,妈妈心中着急;见了孩子,妈妈高兴中带着点儿嗔怪。

4、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明确:抒情总要借助于某种形象。

中国自古就有叠纸船、纸鹤等寄托情思的传统,冰心因袭了这一做法,幻想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归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学生感悟世间的至爱亲情,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想像创作法、拓展延伸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懂你》2、出示主题,引出课题十几年前,满文军凭借着一首《懂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如此深情的演绎这首歌时,他这样说道:“在演唱这首歌时,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她为了我能够唱歌,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那时她用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给我买了录音机,来支持我学唱歌”。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这是满文军的母亲对满文军深深的爱,更是天下所有的母亲对自己孩子深深的爱。

满文军用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演唱回报着自己的母亲,同学们,当你们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们是否也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金色花》,一起去感受这世间的至爱亲情。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出示幻灯片,简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金色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要学好散文诗,首先就要会朗读,这首散文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特别适合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听朗读的节奏,感知课文的情感。

3、学生配乐自由朗读多美的散文诗啊!同学们只要用心感受,用心朗读,也能读出这种美的意境,那么就带上你们的心,配着音乐自由朗读吧,读出你的感受,读出美的意境。

4、概括诗歌主要内容通过前面的听读和自由朗读,同学们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较好的把握,那么,一起来完成这个问题吧!投影:孩子变成了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说一说。

金色花公开课导学案

金色花公开课导学案

《金色花》导学案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中浓浓的母子情。

3、提高鉴赏诗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1、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国家)文学家,1913年获得(奖项)。

著有诗集、、等。

你还能补充一下吗?2、读准字音。

戈()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嗅()衍()膝()着落哪悄3、弄清词义匿笑:倾诉:祷告:二、自由畅读,揣摩情感。

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这首诗歌,要读出感情。

(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三、倾情品读,合作探究。

1、“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游戏?2、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并且一而三再而三的不让妈妈知道?3、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而非其他?4、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

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

四、深层赏读,品味语言。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反思悟读,应有所思。

(问问你自己)1、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2、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3、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六、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请按照下面的格式,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你对母亲的爱。

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当你……的时候,我……当你……的时候,我……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①、朗诵收集到的其他表达母爱歌颂母亲的诗歌、歌词或名言,也可是刚才的即兴创作,并将其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

②、饱含深情地背诵诗歌《金色花》。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含答案)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含答案)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等词语。

2.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散文诗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熟读背诵诗。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领悟散文诗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学习方法:1.朗读教学法。

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

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2.采用诗歌五步教学法。

知诗(知内容)说诗(说诗意)想诗(想意境)悟诗(悟情感)品诗(品特色)。

课前导学: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

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攲.斜()沐.浴()祷.告()膝.盖()并蒂.()菡萏..()..()徘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匿笑:并蒂:菡萏:徘徊:攲斜:荫蔽:导入新课: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导学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导学案

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导学案【教材分析】《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想——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诵,感受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把握散文诗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诗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3)文体知识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并蒂.( ) 匿.( )笑祷.( )告菡萏..( )徘徊..( ) 荫.( )蔽攲.( )斜姊.( )妹罗摩.()衍.()那分歧.()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金色花》导学案(1)

《金色花》导学案(1)

文学成就
一生创作丰富,诗集、小 说、戏剧、散文、翻译及 长篇小说都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泰戈尔生活的时代,印度正处在 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 锐,民族危机深重。
个人背景
泰戈尔本人深受西方文明和印度 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使得他的作 品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 格。
作者成就
文学地位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 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
金色花在文化中常常被视为纯洁、高贵和神秘的象征,作者 通过金色花表达了对这些品质的赞美。同时,通过金色花的 遭遇和成长,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引导读者思考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主题启示
主题启示总结:从金色花的故事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和感悟 。
首先,启示我们要珍惜自然、热爱生活,从自然中汲取智 慧和力量。其次,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像金色花一样坚强不屈。最后,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生 活中的美好和善良,像金色拓展阅读
相关作品推荐
《飞鸟集》
这是泰戈尔的一部以描写自然和人生为主题的诗 歌集,与《金色花》有相似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新月集》
这部诗歌集以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理为题材,与《 金色花》中的儿童视角相呼应。
《园丁集》
这部诗歌集以爱情为主题,与《金色花》中的母 子情感形成对比。
文章风格比较
《金色花》的写作风格
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详细描述
在《金色花》中,情节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 孩子的想象和变 化;2. 母亲的寻找和发现;3. 孩子的调皮和母亲的担忧;4. 孩子的感恩和母亲 的感动。
人物关系
总结词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详细描述
在《金色花》中,主要人物关系包括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孩 子与母亲的关系是故事的核心,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依赖。

《金色花》导学案

《金色花》导学案

《金色花》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学习重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难点】鉴赏诗歌,并尝试借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自主预习案】1、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圣树,开()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诗人、作家,被称为()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等,长篇小说有《》、《》等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2、给画横线字注音:嗅闻()衍那()花瓣()膝上()笑嘻嘻()匿笑()祷告()沐浴( ) 3、解释下列词语:祷告:沐浴:匿笑:嗅:4、这首诗写一个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5、阅读全文,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课内探究案】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明确目标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一)听读诗文感母爱教师范读(播放音乐配音)学生整体感知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2、指出下列诗句朗读的情感语气(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二)、品读诗文知母爱3、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4、《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5、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三)赏读诗文悟母爱6、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7、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8、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9、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拓展检测案】1、《金色花》的作者是()作家、诗人(),他曾在 1913年获奖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C、赞美孩子的可爱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名师原创】《金色花》导学案.doc

【名师原创】《金色花》导学案.doc

《散文诗二首》学案•《金色花》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等词语。

2.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散文诗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熟读背诵诗。

学习重难点1.准确领悟散文诗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一、课前预习基础知识1、作者介绍:(1)泰戈尔(1861-1941), 作家、人、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

长篇小说有《小沙子》等,剧本《摩吉多塔拉》等,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等。

(2)冰心(1900~1999),现代—家、—家、诗人、作家。

原名o小说有《两个家庭》等,散文有《笑》等,诗集有《繁星》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敲斜()沐浴()祷告()膝盖()并蒂()菌苔()徘徊()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匿笑:并蒂:菌苔:徘徊:敲斜:荫蔽: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3.分析作者几次看莲的环境和心情?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2.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3.比较《金色花》《荷叶母亲》四、达标测试效果反馈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妇()()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i ()笑,却一声儿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用24金色花导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背诵全文
2、过程和方法:(朗读、品味、欣赏、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
【知识链接】: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吉檀迦利》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了解散文诗: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一、初读课文、批注感知
自读批注方法:1、初读,边读边用符号批注。

段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生字难字“●”、生词用“〒”、有疑问处“﹖”、容易写错、读错的字“△”、承上启下的句子“_”、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用“()”圈出。

2、默读,用文字批注:在文中标出生字的拼音、生词的语境意义;在文后批注这首诗写了什么?
初读成果【自我检测】
1、《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国名)作家、诗人泰戈尔(姓名)。

本文选自《泰戈尔诗选》。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nì)笑沐( mù)浴祈( qǐ)祷罗摩衍那(yǎn )
3、文中体现作者想象句子是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在文中划出)
4、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给母亲投影;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整体感知
(一)齐读课文。

注意语速、节奏、重音,读出感情。

(二)、品读课文。

(认真品读,品出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感情,做批注,再把不同感情读出来。


1、第一段要读出孩子怎样的口吻?(老师提示,学生分析,学生展示朗读)
调皮、得意、骄傲。

2、“孩子,你在哪里?”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

应读出母亲和我怎样的感情呢?(老师提示,学生分析,学生展示朗读)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和我的调皮可爱。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怎样的感情呢?
嗔怪、担忧、焦虑、欣喜,
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爱怜,责怪
5、“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呢?(3、4、5学生分析学生朗读)调皮,撒娇
(三)、个人朗读。

带着以上分析的感情再次品读课文,开展朗读
(四)默读课文。

思考作批注:
1、文章写了几个优美的画面?用简洁语言概括。

与妈妈捉迷藏、给妈妈送去芳香、为妈妈投下影子、给妈妈带去惊喜。

2、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旨及感情。

全文借助金色花口吻,通过描绘精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及孩子对母亲的爱,展现了浓浓的亲情。

三、语言品析(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批注在句子旁边。


1、我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笑嘻嘻”“跳舞”等词,生动传达出“我”当时活泼、快乐、调皮的特点,抒发了我对母亲的喜爱之情。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这句话可看出母亲找“我”时的着急担心心情,“暗暗地”“匿笑”可看出我的调皮可爱。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不仅抒发了母亲的着急心情,又从“坏”子看出了母亲
找到我后既心疼怜爱又欣喜、嗔怪的心情。

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天真的心理,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喜爱之情。

四、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

“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调皮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

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六、【拓展提升】
仿照开头两句句式,通过联想,续写下面这首诗
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

七、作业: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匿 )笑,却一声儿不响。

⑵.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瓣 )儿,看着你工作。

⑶.走到做dǎo( 祷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xiù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⑷.我便突然地再落(luò)到地上来,有成了你的孩子。

2.《金色花》作者印度(国名),193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

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D )
A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 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句的妙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