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第四章 沉降与过滤

合集下载

食品工程原理沉降与过滤精讲

食品工程原理沉降与过滤精讲

例(习题4,p.147 )O/W 混合物,滴径 0.05mm, 油水
质量比1:4。温度38℃,料液流量 2t/h, 油的相对密度
为0.9,求沉降槽的沉降面积。(符 Stokes 定律)
解 dp = 5×10-5m
查38℃水:μw = 0.691 ×10-3Pa·s
则油滴
ρo
ρw = 993 kg/m 3 = 1000×0.9 = 900kg/m
4.7A 离心分离因数
离心力( centrifugal force ):
Fc ? mrω2 (N)
重力 Fg = mg
3. 过滤的推动力和阻力
过滤推动力是上下游的压力差 Δp 过滤按其推动力的来源分四类:
(1)重力过滤 一般 Δp<50kPa
(2)加压过滤 Δp可达 500kPa
(3)真空过滤 一般 Δp<85kPa
(4)离心过滤 Δp可↑103~104倍
4. 过滤的程序
(1)过滤阶段
(3)滤饼脱湿
(2)滤饼洗涤
应使 uL< uc
2. 沉降器尺寸
L ? h0 uL u0
L uL ? u0 h0
3. 生产能力 qv ? bh0u L
qv
?
bh0 u 0
L h0
?
u0bL
?
u0 A0
4.2C 连续式沉降器
分离条件为:
u0 ? u1
u1
设: qm-料液中固
体的质量流量 ,
kg s/s
C0-料液中清液含量 , kg L/kgs CR-增浓液的清液含量 , kgL/kgs
忽略过滤介质阻力, Ve= 0
V 2 ? kA 2 p1? st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题答案

序论1. 解:从附录查出:1kcal=1.1622×10-3KW·h=1.1622W·h所以:K=42.99Kcal/(m2·h·℃)=42.99Kcal/(m2·h·℃)×(1.1622W·h/1kcal)=50w/(m2·℃)。

2.解:从附录查出:1kgf=9.80665kg·m/s2,所以1000kg/m3=1000kg/m3×[1kgf/(9.80665kg·m/s2)]=101.9kgf·s2/m4.3. 从附录查出:1mmHg=133.32Pa,1℃=K-273.3。

则新旧单位的关系为:P=P’/133.32; t =T-273.3。

代入原式得:lg(P’/133.32)=6.421-352/(T-273.3+261);化简得lgP=8.546-3.52/(T-12.3).4.解:塔顶产品的流量W塔顶=W DA+W DB+W DC=1000(0.25+0.25×96%+0.25×4%)=500Kmol/h。

所以,其组成为:X DA=0.25×1000/500=0.5;X DB=W DB/D=100×0.25×0.96/500=0.48;X DC=1-X DA-X DB=1-0.5-0.48=0.02。

塔底产品的流量:W塔底=W总-W塔顶=1000-500=500 Kmol/h。

所以,塔底组成为:X WB=W WB/W=1000×0.25×4%/500=0.02;X WC=W WC/W=1000×0.25×96%/500=0.48;X WD=1-0.48-0.02=0.55. 解:设混合后总质量为M,油的质量分数为X,则根据体积衡算V总=V油+V水得:MX/ρ油+ M(1-X)/ρ水=M/ρ平均,代入数据得:1000×950X+810×950×(1-X)=810×1000 所以,X=0.22446. 解:根据热量守恒:△H NH3=△H HCL得:M NH3(H NH395℃-H NH330℃)=M HCL(H HCL10℃-H HCL2℃) 代入数据得:M HCL=9735kg/h。

李云飞版食品工程原理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李云飞版食品工程原理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1)已知:dp=4mm,ρp=1400kg/m3,μ=0.001Pa·s
假设谷物颗粒在滞流区沉降


∴假设不成立
又假设颗粒在湍流区沉降

此时
∴假设成立,颗粒沉降速度为0.218m/s
(2)ut’=0.1mm/s,假设沉降发生在滞流区

校核:
∴假设成立,此谷物的淀粉粒直径为2.14×10-5m
【4-3】气体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尘粒,最小的粒子直径为10μm。已知气体流量为3000m3/h(标准态),温度为500℃,密度为0.43 kg/m3,粘度为3.6×10-5Pa•s,尘粒的密度为2000 kg/m3。今有一降尘室,共有5层,求每层的沉降面积。
查P325图4-44得:η=68%
【4-5】一降尘室长5m,宽3m,高4m,内部用隔板分成20层,用来回收含尘气体中的球形固体颗粒,操作条件下含尘气体的流量为36000 m3/h,气体密度为0.9kg/ m3,粘度为0.03mPa.s。尘粒密度为4300 kg/ m3,试求理论上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解:(方法一)该沉降式离心分离机的结构如图所示。
依题意RA=0.04m,RB=0.4m,n=5400r/min=90r/s,H=0.3m,
20℃时,水的密度ρ=998kg/m3,粘度μ=0.001Pa.s
酵母由RA沉降至RB所需的沉降时间为:
酵母的停留时间取与流体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相同,即
当直径dp满足τt≤τr的酵母才能产生向鼓壁沉降的效果,此时处理量qV可有下式计算:
(方法二)已知水温20℃时,ρ=1000kg/m3,
μ=0.001Pa.s
设酵母颗粒在沉降过程处于层流,则沉降速度为:
其中, ,当r=0.04m时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1.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的概念及关系。

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他们的操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应用广泛的基本操作过程,如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热交换、制冷、蒸发、结晶、吸收、蒸馏、粉碎、乳化萃取、吸附、干燥 等。

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 单元操作 动量传递:流体流动时,其内部发生动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

凡是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热量传递 :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体的传热过程。

凡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 :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

凡是遵循传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单元操作与三传的关系“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三传理论”的具体应用。

同时,“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也是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粘度的概念及牛顿内摩擦(粘性)定律。

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y u d d μτ±= ,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μ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的不同而异,流体的黏性愈大,其值愈大。

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3.理想流体的概念及意义。

理想流体的粘度为零,不存在内摩擦力。

理想流体的假设,为工程研究带来方便。

4.热力体系:指某一由周围边界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所有物质。

边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边界所限定空间的外部称为外界。

5.稳定流动:各截面上流体的有关参数(如流速、物性、压强)仅随位置而变化,不随时间而变。

6.流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7.1kg理想流体在管道内作稳定流动而又没有外功加入时,其柏努利方程式的物理意义是其总机械能守恒,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

8. 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具有黏性,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中有阻力损失项。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资料-重要公式总结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资料-重要公式总结

食工原理复习资料单元操作: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使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物理加工过程的各种操纵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广泛的基本过程,这些基本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特点: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的一个工艺过程称为物理性操作。

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包含多个相同的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相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通用。

三传理论:单元操作按其理论基础可分为三类: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以上三个过程包含三个理论,称为三传理论。

(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

物料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生产过程中或生产单元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口处进行定量计算,称为物料衡算。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流体:具有流动性的物体。

如气体,液体。

特征:具有流动性;抗剪和抗张能力很小;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相对运动。

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

),(T p f =ρ压力: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又称为压力。

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任意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

压力的单位:(1) 按压力的定义,其单位为N/m 2,或Pa ;(2) 以流体柱高度表示,如用米水柱或毫米汞柱等。

标准大气压的换算关系:1atm = 1.013×105Pa =760mmHg =10.33m H 2O压力的表示方法:表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静力学基本方程:压力形式 )(2112z z g p p -+=ρ 能量形式 g z p g z p 2211+=+ρρ适用条件:在重力场中静止、连续的同种不可压缩流体。

(1)在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静压力与该点所在的垂直位置及流体的密度有关,而与该点所在的水平位置及容器的形状无关。

(2)在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液体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处处相等。

液面上方压力变化时,液体内部各点的压力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科食品工程原理试题库

本科食品工程原理试题库

本科《食品工程原理》试题库填空:1)在食品工程上,如:流体输送、气体压缩、真空技术、搅拌、均质等操作都属于(动量单元操作)过程。

2)在食品工程上,如:传热、蒸发、冷冻等操作都属于(热量传递过程)。

3)在食品工程上象干燥、蒸馏、吸收、浸出等操作都属于(质量)传递过程。

4)食品工程上的单元操作,其特征是(物理性操作)。

5)食品工业的原料大多是(农)、(林)、(牧)、(副)、(渔)业的(动植物)产品,这些原料的(结构)和(成分)非常复杂。

6)食品工业的原料是活的(生物体),其成分不仅随(土壤)、(气候)等条件而变化,而且在(成熟)、(输送)和(贮藏)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

7)食品工业原料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酶)之类是生物(活性)物资,在加工条件下会引起(变性)、(钝化)甚至(破坏)。

8)食品工业原料的某些成分,如(色素)、(脂肪)等,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变色)或(哈败)。

9)(热敏性)和易氧化(变质)是食品工业动植物原料的共有特点。

10)食品加工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以便于提高制品的保藏性。

11)(浓缩)食品、(干制)食品、(冷冻)和(速冻)食品已成为目前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产品。

12)在食品工程中应用的物理量,使用国际单位制,它的基本单位有(m)(kg)、(s)、(K)、(mol)(cd)、(A)13) 1at=(735.6)mmHg=(10)mH2O=(1)Kg•f/cm2=(98070)Pa.14) 1atm=(760)mmHg=(10.33)mH2O=(1.033)kg••f/cm2=(1.013*105)Pa.15) 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密度)、( 粘度 )、( 比热 )、( 压强 )和(可压缩性和温度膨胀性 )。

16) 对于同一种气体,有( 定压 )比热大于( 定容 )比热。

17) 流体的流动状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Re<2000)时,流体流动属于(层流),当(Re>4000)时,流体流动属于(湍流),当(2000<Re<4000)之间时,流体流动属于(过渡状态)。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填空题)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填空题)

kPa;另一设 kPa。 (当地大气压为 100
5. 某系统的绝对压力为 0.04MPa,若当地大气压力为 0.1MPa,则该系统的真 空度为( A.0.1MPa ) B.0.14MPa C.0.04MPa D.0.06MPa
6 如下图所示的输水系统,若将 B 阀关小,而保持 A 阀、C 阀的开度不变,则总 管流速 u_________,压力表读数____________。
流 体 在 直 管 中 流 动 时 , 阻 碍 流 体 流 动 的 阻 力 有 两
26 离心泵样本中标明允许吸上真空度 Hs 值,是指压力为 为
℃时输送清水条件下的实测值。
27. 20℃水在在内径为 100mm 的管道中流过时,其质量流量为 5×104kg/h,则 其体积流量为 m3/h, 流速为 m/s。 (假设水的密度为 1000kg/m3)
10.理想流体在一条水平圆管中作稳定流动,则直径大的截面比直径小的截 面,位能_____ ,静压能_____ ,动能_____。 A.大 B.小 C.相等
11.原用以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用来输送密度为水的1.2 倍的水溶液, 水溶液 的其它性质可视为与水的相同。若管路布局等都不改变,则泵的流量将_____ , 扬程将_____ ,泵出口处的压强将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C. u1Q1 u 2 Q2 ;
D.
1
u1

2
u2
30 范宁公式的表达式为
,其(粘度)的物理意义是 。 ,动压
31 流体体积流量一定时,有效截面扩大,则流速
头 ,静压头 。(填增加、减少、不变) 32 离心泵在启动时应先将出口阀_______,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 33 指 指 34 层流的特点 湍流的特点 35 。 ; 。 稳 定 流 动 是 ; 不稳定流动是

食品工程原理总复习

食品工程原理总复习

食品工程原理总复习食品工程原理总复习第0章引论1.什么是单元操作?2.食品工程原理是以哪三大传递为理论基础的?简述三大传递基本原理。

3.物料衡算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是什么?解质量衡算问题采取的方法步骤。

4.能量衡算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是什么?要会进行物料、能量衡算。

第一章流体流动1.流体的密度和压力定义。

气体密度的标准状态表示方法?2.气体混合物和液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如何确定?3.绝对压力Pab、表压Pg和真空度Pvm的定义。

4.液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其适用条件是什么?5.什么是静压能,静压头?位压能和位压头?6.压力测量过程中使用的U型管压差计和微差压差计的原理。

7.食品工厂中如何利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检测贮罐中液体存量和确定液封高度?8.流体的流量和流速的定义。

如何估算管道内径?9.什么是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含义。

10.柏努利方程及其含义。

位能、静压能和动能的表示方式。

11.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以及有效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

12.计算管道中流体的流量以及输送设备的功率。

13.什么是牛顿粘性定律?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的定义。

14.什么是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举例说明在食品工业中的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15.雷诺实验和雷诺数是表示流体的何种现象?16.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及平均速度表述,泊稷叶方程。

17.湍流的速度分布的近似表达式。

18.计算直管阻力的公式—范宁公式。

19.层流和湍流时的摩擦因数如何确定?20.管路系统中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哪两种?具体如何计算?21.管路计算问题(重点是简单管路,复杂管路)22.流体的流量测定的流量计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第二章流体输送1.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气缚”现象?2.离心泵主要部件有哪些?有何特点?3.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4.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指那三条关系曲线?5.影响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因素有哪些?6.离心泵在安装时应考虑那些因素?什么是“气蚀”现象?7.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结合工作点试述流量调节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8 1000 qv 4.48 10 4 m 3 /s 3600 993
18μ = -1.96×10-4 m/s (上浮) qv 4.48 104 2 A0 2.29 m u0 1.96 104
u0
d ρ p ρg
2
2 5 105 900 993 9.81
1 s
t = 1h, V1 = 2.5m3, p1 = 105Pa, s = 0.6 得 2kA2 = 0.0625
V2 2kA p
2
2
3.52 2kA2 p2


1 s 2
t
0.4 1 0.0625p2
10.6
p2 = 5.38×105 Pa
(538kPa)
4-6 过滤设备
u1
CR-增浓液的清液含量, kgL/kgs
(1)清液流量 qm (C0 C R ) qv ρ
(m /s)
3
(2) 清液向上流速
qv qm (C0 C R ) u1 A0 ρA0 (m/s)
(3) 沉降面积A0 由连续沉降条件:u1 u0 qm (C0 C R ) u0 ρA0
颗粒受向下重力Fg,向上浮力Fb,向上阻力Fd 三 力平衡: Fg Fb Fd 2 Fb Fd π 3 π 3 π 2 u0 d ρ p g d ρg ζ d ρ 6 6 4 2 1 1 2 d(ρ p ρ)g ζρu 0 6 8
u0
4d(ρ p ρ)g 3ζρ
Fg
设:Le-过滤介质的当量厚度 Δpm dV Adt r' μLe
3.过滤基本方程
Δpc Δpm dV Adt r' μ(L Le )
令:
p pc pm
dV Δp Adt r' μ(L Le )
为了减少变量,寻找V~L关系
设: x—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形成干滤饼的质量 LA xV 写成等式: L=K〞xV/A
4-3 气溶胶的重力沉降
4.3A 立式沉降室 4.3B 卧式沉降室
由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分散质颗粒沉降过程, 称为重力沉降(gravity settling)
4-1 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4.1A 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力
流体绕过球形体的运动
理想流体绕流
实际流体绕流
实际流体有黏度,对颗粒会产生曳力(drag force)
4.6A 板框压滤机
(plate-and -frame filter press)
1.构造与工作原理
属间歇式加压过滤设备 由许多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组成
2—滤框 3—滤板
7—滤布 8—滤浆入口
9—滤液出口
滤板分两种 过滤板:与洗液通道不通 洗涤板:与洗液通道相通 过滤时二者作用相同
洗涤时二者作用不同:洗液由洗涤板入 由过滤板出
u0 1.74
d(ρ p ρ)g ρ
2.沉降速度的求算
u0←ζ ←Rep ←u0 ? (1) 试差法 先假定u01→ Rep→ ζ→ u02
(2) 复验法
先假定流型区域→ u0 再代入Rep式求Rep复验 (3) 直接法 ρ(ρp ρ)g 1 3 K d[ ] μ2
K
层流区
2.62
2
uc
4d(ρ p ρ)gμs 3ζρ
应使
uL< uc
2.沉降器尺寸
L h0 uL u0
3.生产能力 qv bh0 uL
L qv bh0 u0 u0bL u0 A0 h0
L uL u0 h0
4.2C 连续式沉降器
分离条件为:
u0 u1
设:qm-料液中固 体的质量流量, kgs/s C0-料液中清液含量, kgL/kgs
第 四 章
沉 降 与 过 滤
Settling and Filtration
第一节 重力沉降 第二节 过 滤 第三节 离心分离
第一节
重力沉降
4-1 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4.1A 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力 4.1B 沉降速度
4-2 悬浮液的重力沉降
4.2A 间歇式沉降器 4.2B 半连续式沉降器 4.2C 连续式沉降器
(Stockes区) (Rep<1) 24 ζ Re p
(2)过渡区
(Allen区) (1< Rep<500) 18.5 ζ Re 0.6 p
Rep
(3)湍流区(500< Rep<1.5×105), Newton区
ζ 0.44
4.1B 沉降速度 1.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free settling)
横向 滤液通过半厚度滤饼和1层滤布
洗液通过全厚度滤饼和2层滤布
2.计算
(1)过滤面积 A
A=2LBZ Z—滤框数 (m2)
(2)滤框内容积 Vz
Vz LBδZ (m3 )
(3)过滤时间
恒压过滤按 V 2 2VeV 2kA2 p1s t 恒速过滤按 V 2 VeV kA2 p1s t
这是球形颗粒自由沉降速度的一般公式
(1) 层流区的Stokes定律: 1 1 2 d(ρ p ρ)g ζρu 0 6 8 24 du0 ρ ζ Re p Re p μ d 2 (ρ p ρ)g u0 18μ
(2) 过渡区的Allen定律: 5 d 1.6 (ρ p ρ)g 7 u0 0.154[ 0.4 0.6 ] d μ (3)湍流区的Newton 定律:
层流时曳力
duρ Re p μ
π 2 A d 4
π 2 μ u2 Fd 24 d ( )ρ 4 duρ 2
Fd 3πμdu
(N)

称修正雷诺数 为球形颗粒投影面积,m2 称为阻力因数
2
24 ζ Re p
u Fd ζAρ 2
非层流时,ζ~Rep 关系可实验求得
(1)层流区
本 次 习 题
p.147~148
2
3
4.5B 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
以过滤表压力 p 代替压力差Δp
dV A2 p dt rμx(V Ve )
代入 r r1 p s
dV A 2 p 1s dt r1μx(V Ve )
令:
1 k r1 μx
dV kA2 p1 s dt V Ve
3.过滤的推动力和阻力
过滤推动力是上下游的压力差Δp
过滤按其推动力的来源分四类:
(1)重力过滤 一般 Δp<50kPa (2)加压过滤 Δp可达 500kPa (3)真空过滤 一般 Δp<85kPa (4)离心过滤 Δp可↑103~104倍
4.过滤的程序
(1)过滤阶段 (3)滤饼脱湿
(2)滤饼洗涤
1.恒压过滤

V
0
(V Ve )dV kA p
2
1 s
忽略过滤介质阻力,Ve= 0
V 2VeV 2kA p t
2 2
1 s
dt
0
t
V 2kA p t 2. 恒速过滤
2 2
1 s
V 2 VeV kA2 p1s t
V kA2 p1 s t V Ve
dV kA2 p1 s dt V Ve
qm (C0 C R ) A0 ρu0 (4)生产能力
qm (C0 C R ) qv A0 u0 ρ
(m2 )
(m3 /s)
4-3 气溶胶的重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降
4.3A 立式沉降室
u1<< u0 qv 4qv u1 βu0 2 A0 πD 圆筒部分直径:
(β 1 )
D
4qv qv 1.13 βπu0 βu0
4.3B 卧式沉降室 必要条件: tL t0
例(习题4,p.147)O/W混合物,滴径0.05mm,油水
质量比1:4。温度38℃,料液流量2t/h,油的相对密度 为0.9,求沉降槽的沉降面积。(符Stokes定律) 解 dp = 5×10-5m μw = 0.691×10-3Pa· s 查38℃水: ρw = 993 kg/m3 则油滴 ρo = 1000×0.9 = 900kg/m3
圆筒部分高度:H1=(1.0~2.0)D
L h0 h0 u0 u L uL u0 L qv qv u0 uL bL bh0 临界粒径 dc :恰能100%沉降分离的颗粒粒径 qv u0 c bL 18μ qv d c2 (ρ p ρ)g dc u0 c (ρp ρ)g bL 18 μ 降尘室用水平隔板分为N层, dc 降至原 1/N
(4)洗涤时间
4V2 Ve tw Vw 2 1 s kA p
4.6B 转鼓真空过滤机 1.构造与工作原理
是工业上应用较广的连续操作过滤机 整个操作周期分为6步,同时在转鼓I~VI的 不同区域进行。 I 过滤区
II 滤液吸干区
III 洗涤区 IV 洗后吸干区 V 吹松卸料区 VI 滤布再生区 分配头
4.5A 过滤基本方程
过滤推动力 过滤速率 过滤阻力
1. 过滤速度与滤饼阻力
Poiseuille方程
d1 Δpc u 32μl
2
2
(m/s)
过滤速度: dV K' d1 Δpc Adt 32μL 2 令: 1 K' d1 r' 32 dV ΔPc 则有: Adt r' μL
2.过滤速度与介质阻力
dV Δp Adt K r μx(V Ve )/A
令:r = K〞r′,则可得 过滤基本方程:
dV A Δp dt rμx(V Ve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