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中断定时位意义

合集下载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MCS-51单⽚机的中断系统单⽚机中断技术概述在任何⼀款事件驱动型的CPU⾥⾯都应该会有中断系统,因为中断就是为响应某种事件⽽存在的。

中断的灵活应⽤不仅能够实现想要的功能,⽽且合理的中断安排可以提⾼事件执⾏的效率,因此中断在单⽚机应⽤中的地位是⾮常重要的。

单⽚机中断(Interrupt)是硬件驱动事件,它使得CPU暂停当前的主程序,转⽽去执⾏⼀个中断服务⼦程序。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中断,下⾯以学⽣上⾃习时接电话为例阐述⼀下中断的概念。

单⽚机的中断系统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可实现两级中断服务程序嵌套。

如果单⽚机没有中断系统,单⽚机的⼤量时间可能会浪费在查询是否有服务请求发⽣的定时査询操作上。

采⽤中断技术完全消除了单⽚机在査询⽅式中的等待现象,⼤⼤地提⾼了单⽚机的⼯作效率和实时性。

单⽚机中断系统结构及中断控制中断系统结构图如图5-2所⽰。

由图5-2可见,MCS-51中断系统共有5个中断请求源:INT0——外部中断请求0,中断请求信号由INT0引脚输⼊。

定时/计数器T0计数溢出发出的中断请求。

INT1——外部中断请求1,中断请求信号由INT1引脚输⼊。

定时/计数器T1计数溢出发出的中断请求。

串⾏⼝中断请求。

中断优先级从⾼到底排列。

单⽚机如何知道有中断请求信号?是否能够响应该中断?若5个中断源请求信号同时到来,单⽚机如何响应?这些问题都可以由中断寄存器来解决。

单⽚机中断寄存器有中断标志寄存器TCON和SCON、中断使能寄存器IE和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这些寄存器均为8位。

中断标志寄存器5个中断请求源的中断请求标志分别由TCON和SCON的相应位锁存,单⽚机通过这些中断标志位的状态便能知道具体是哪个中断源正在申请中断。

TCON寄存器TCON寄存器为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字节地址为88H,可位寻址。

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的格式如图5-3所⽰。

TCON各标志位功能如下。

TF1——定时/计数器T1的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第05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1-4)

第05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1-4)

2
1
TH0
;P1.0输出“0” ;P1.0输出“1”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五、外中断应用举例
1. 中断初始化程序
设置外中断源的触发方式 设置中断允许寄存器IE 设置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2. 中断服务程序
保护现场 中断处理 恢复现场
23/65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例5-3】 设外部中断0为下降沿触发方 式,高优先级,试编写中断初始化程序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例5-4】 将单脉冲接到外中断0(INT0)引脚,利 用P1.0作为输出,经反相器接发光二极管。编写程 序,每按动一次按钮,产生一个外中断信号,使发 光二极管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亮变暗,或反之
P1.0 单脉冲 发生器 INT0
1
+5V
8031
26/65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串口:0023H
20/65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四、中断请求的撤除
1.定时/计数器中断请求标志TF0/TF1会自动撤除 2.串行口中断请求标志TI/RI要用指令撤除
CLR TI ;清TI标志位 CLR RI ;清RI标志位
3.负脉冲触发的外中断请求标志IE0/IE1会自动撤除 4.低电平触发的外中断请求信号需要外加电路撤除
下次课前请预习5.3节
30/65
5.3 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 T0和T1,简称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在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的控制下, 它们既可以设定成定时器使用,也可以设定 成计数器使用
定时/计数器有4种工作方式,具有中断功能, 可以完成定时、计数、脉冲输出等任务

51单片机中断控制

51单片机中断控制

51单片机中断控制在单片机的世界里,中断控制就像是一位高效的调度员,能够让单片机在处理各种任务时更加灵活和高效。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51 单片机的中断控制。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啥是中断。

简单说,中断就是在单片机正常执行主程序的时候,突然有个更紧急或者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这时候单片机就会暂停主程序,先去处理这个紧急的事情,处理完了再回来继续执行主程序。

51 单片机有 5 个中断源,分别是外部中断 0 和 1、定时器/计数器 0 和 1 的溢出中断,还有串行口中断。

每个中断源都有自己的中断标志位和中断允许位。

外部中断 0 和 1 可以通过单片机的引脚来触发。

比如说,当外部引脚检测到一个下降沿或者低电平时,就可以产生中断。

这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比如检测按键按下、外部设备的信号变化等。

定时器/计数器 0 和 1 的溢出中断则是当定时器或者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最大值时产生中断。

这就好比一个闹钟,设定好时间,时间一到就响铃提醒单片机去做相应的处理。

串行口中断则是在串行通信过程中,当发送或者接收完一帧数据时产生中断,方便单片机及时进行数据处理。

要让中断能够正常工作,还得设置好相关的寄存器。

中断允许寄存器 IE 用来控制各个中断源是否允许中断。

比如说,如果要允许外部中断 0 中断,就需要把 IE 寄存器中的相应位设置为 1。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IP 则用来确定各个中断源的优先级。

当多个中断同时发生时,优先级高的中断会先得到处理。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的时候,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中断服务程序要有一个特定的函数格式,一般是以“void 中断服务函数名()interrupt 中断号”这样的形式来定义。

然后,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要尽量快速地完成关键处理,因为中断服务程序会打断主程序的执行,如果处理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主程序的实时性。

比如说,在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中,主程序负责采集温度数据、显示温度等常规操作。

而外部中断0 可以用来检测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值,一旦触发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就会迅速采取降温措施,比如启动风扇或者关闭加热设备,然后迅速返回主程序。

51单片机的功能单元(中断定时器等)

51单片机的功能单元(中断定时器等)
P30
1 1
D C Q Q
D0
1
端口锁存器应为“ 。 端口锁存器应为“1”。 3、替代功能 、
P3.0 TXD RXD INT0 INT1 P3.4 P3.5 P3.6 P3.7 T0 T1 WR RD P3.1 P3.2 P3.3
P3W P3R2
பைடு நூலகம்
变异输入 图3、P3口内部结构
10
5.1.5 P0~P3端口功能总结 P0~P3端口功能总结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P0 ~ P3 口都是并行 I/O 口 , 但 P0 口和 P2 口 还可用来构建数 口都是并行I/O I/O口 口和P 电路中有一个MUX 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所以电路中有一个MUX,进行转换。 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所以电路中有一个MUX,进行转换。 而P1口和P3口无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功能, 口和P 无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功能, 因此,无需转接开关MUX MUX。 因此,无需转接开关MUX。 只有P 只有P0口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P1~P3口都是准双向口。 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 双向口, 都是准双向口 准双向口。 原因: 口作数据总线使用时, 为保证数据正确传送, 原因 :P0 口作数据总线使用时 , 为保证数据正确传送 , 需 解决芯片内外的隔离问题, 解决芯片内外的隔离问题 , 即只有在数据传送时芯片内外 才接通; 否则应处于隔离状态。 为此, 才接通 ; 否则应处于隔离状态 。 为此 , P0 口的输出缓冲器 应为三态门。 应为三态门。 P3 口具有第二功能 。 因此在 P3 口电路增加了第二功能控制 口具有第二功能。因此在P 逻辑。这是P 口与其它各口的不同之处。 逻辑。这是P3口与其它各口的不同之处。
18
5.1.6

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

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

51单⽚机的定时器中断⼀、中断的概念CPU在处理某⼀事件A时,发⽣了另⼀事件B请求CPU迅速去处理(中断产⽣);CPU暂时中断当前的⼯作,转去处理事件B(中断响应和中断服务);待CPU将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事件A中断的地⽅继续处理事件A(中断返回),这⼀过程称为中断。

⼆、中断的优先级51单⽚机⾥⼀共有5个中断源,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0,外部中断1,定时器1,串⼝中断,中断优先级从⼤到⼩分别是0,1,2,3,4。

三、中断的优点1.分时操作。

CPU可以分时为多个I/O设备服务,提⾼了计算机的利⽤率;2.实时响应。

CPU能够及时处理应⽤系统的随机事件,系统的实时性⼤⼤增强;3.可靠性⾼。

CPU具有处理设备故障及掉电等突发性事件能⼒,从⽽使系统可靠性⾼。

四、定时器中断⼯作⽅式寄存器TMOD:GATE:门控位。

GATE=0时,只要⽤软件使TCON中的TR0或TR1为1,就可以启动定时/计数器⼯作;GATA=1时,要⽤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或也为⾼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计数器⼯作。

即此时定时器的启动多了⼀个条件。

(默认情况下等于0不要设置)。

C/T:定时/计数模式选择位。

=0为定时模式;=1为计数模式。

M1M0:⼯作⽅式设置位。

定时/计数器有四种⼯作⽅式,由M1M0进⾏设置。

(正常情况旋⽅式1,即M1M0=01)。

中断寄存器:EA是总中断,ET0是定时器0中断,EX0是外部中断0,ET1是定时器1中断,EX1是外部中断1。

【参考资料】51单⽚机第⼆讲(定时器中断)。

51单片机中断原理

51单片机中断原理

51单片机中断原理在单片机的世界里,中断就像是一个随时待命的“紧急事务处理员”。

当单片机正在执行主程序,忙得不可开交时,突然来了一些紧急情况,比如外部设备发来的数据需要立刻处理,或者定时时间到了需要执行特定的操作,这时候中断就发挥作用了。

要理解 51 单片机的中断原理,咱们得先从几个基本概念说起。

首先是中断源。

这可以想象成是引起中断的“源头”。

在 51 单片机中,常见的中断源有外部中断 0、外部中断 1、定时器/计数器 0 溢出中断、定时器/计数器 1 溢出中断,还有串行口中断。

这些中断源就像是不同的“紧急事务”,各自有着特定的触发条件。

比如说外部中断 0 和 1,通常是由外部引脚的电平变化引起的。

当设定的引脚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者反过来),就会触发相应的外部中断。

定时器/计数器的溢出中断呢,则是当定时器/计数器累计到设定的值时产生的。

这就好比一个闹钟,设定的时间一到,就会响铃提醒。

串行口中断则是在串行通信过程中,出现特定的通信事件时触发。

接下来是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 IE。

它就像是一个“总开关”,决定哪些中断源被允许响应。

如果某个中断源对应的位被设置为 1,就表示允许这个中断源产生中断;如果是 0,就表示禁止。

然后是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IP。

在多个中断源同时请求中断时,中断优先级就决定了哪个中断先被处理。

优先级高的中断会先得到响应,处理完后再处理优先级低的中断。

当一个中断发生时,单片机可不是手忙脚乱地随便处理。

它有着一套严格的中断响应流程。

首先,单片机在执行主程序时,会不断检测是否有中断请求。

一旦检测到有中断请求,并且中断是被允许的,单片机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主程序,把当前主程序的断点地址(也就是接下来要继续执行主程序的位置)保存起来。

这就像是在一张纸上记下当前做到哪一步了,等处理完中断回来还能接着做。

然后,单片机就会跳转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去执行。

中断服务程序就像是专门处理紧急事务的“小分队”,有着特定的任务和处理逻辑。

51单片机中断程序例子

51单片机中断程序例子

51单片机中断程序例子1. 外部中断程序:外部中断是指由外部设备或外部信号触发的中断。

在51单片机中,通过设置中断允许位和中断优先级来实现对外部中断的响应。

例如,当外部设备发出一个信号时,单片机可以立即停止当前任务,转而执行外部中断程序。

外部中断程序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的外部设备和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读取设备状态、处理数据等。

通过外部中断程序,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互动和数据交换。

2. 定时器中断程序:定时器中断是指通过设置定时器的计数值和中断允许位,使得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触发中断。

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定时器中断来实现定时任务的执行。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器,在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触发中断,然后在中断程序中执行相应的任务,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

通过定时器中断程序,可以实现定时任务的自动执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串口中断程序:串口中断是指通过串口通信接口接收或发送数据时触发的中断。

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设置串口中断允许位和中断优先级来实现对串口数据的中断处理。

例如,当接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时,单片机可以立即停止当前任务,转而执行串口中断程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串口中断程序,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4. ADC中断程序:ADC(模数转换器)中断是指在进行模数转换时触发的中断。

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设置ADC中断允许位和中断优先级来实现对模数转换结果的中断处理。

例如,当模数转换完成后,单片机可以立即停止当前任务,转而执行ADC中断程序,对转换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ADC中断程序,可以实现对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

5. 外部中断优先级设置: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设置外部中断的中断优先级来确定中断的响应顺序。

中断优先级越高,优先级越高的中断会先被响应。

通过合理设置中断优先级,可以确保关键任务的及时响应和执行。

例如,当多个外部设备同时发出中断信号时,可以通过设置优先级,确保先响应优先级高的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5章_MCS-51单片机中断定时器

第5章_MCS-51单片机中断定时器
返回目录
5.1.4 P3口
P3口第二功能
第二功能状态
15:12
14
返回目录
5.1.4 P3口
P3口使用
P3口使用
P3口的每一位都可独立地定义为第一功能 I/O或第二功能使 用。P3的第二功能涉及到串行口、外部中断、定时器,与 特殊功能寄存器有关,它们的结构、功能等在后面章节中 再作进一步介绍。
P3 口 的 地 址 为 B0H , 对 应 P3.0~P3.7 的位地址为 B0H~B7H。
15:12 15
返回目录
5.1.4 小结
4个并行口使用注意事项
P0、P1、P2、P3并行端口使用注意事项
(1)4个端口的电路结构均不完全相同,并且性能和用途 也各有所侧重; (2)4个口均为“准双向口”,每个并行口都有两种读入 方法:一个是读锁存器,另一个是读取引脚状态; (3)P0口作为I/O口使用时应外接上拉电阻,其它口则可 不必; (4)P2口某几根口线作地址使用时,剩下的口线不能作为 I/O口线使用; (5)P3口的某些口线作第二功能时,剩下的口线可以单独 作为I/O口线使用。
15:12 26
返回目录
5.2.1 CPU与外设的输入/输出方式
2.异步传送方式
异步 传送又称为有条
-----异步传送方式
件传送,或查询方式,
通常 把 通过 程 序 对外 设状 态 的检 测 称 之为 “查 询”, 所 以 这种 有条 件 的传 送 方 式又 叫做 程 序查 询 方 式。 查询 的 流程 图 如 图所 示。
15:12 27
返回目录
5.2.1 CPU与外设的输入/输出方式
3.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DMA方式
DMA ( Direct Memory Access ) 方 式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ON定时控制寄存器
TR1 定时器/计数器T1运行控制位=1启动定时/计数,=0停止TF0 定时器/计数器T0溢出位计数计满时,由硬件自动置位TR0 定时器/计数器T0运行控制位=1启动定时/计数,=0停止
̅̅̅̅̅̅̅=1有外部中断
IE1 外部中断1请求标志位INT1
IT1 外部中断1触发类型选择位=0电平触发;=1脉冲触发
̅̅̅̅̅̅̅=1有外部中断
IE0 外部中断0请求标志位INT0
IT0外部中断0触发类型选择位=0电平触发;=1脉冲触发
ES =1允许串行口中断;=0禁止
ET1 =1允许外部中断1中断;=0禁止
EX1 =1允许定时器/计数器T1溢出中断;=0禁止
ET0 =1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0禁止
EX0 =1允许定时器/计数器T0溢出中断;=0禁止
PT1 =1定时器中断1优先;=0低级中断
PX1 =1外部中断1优先;=0低级中断
PT0 =1定时器中断0优先;=0低级中断
PX0 =1外部中断0优先;=0低级中断
中断服务函数
vo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