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供热中热计量方法的选择

合集下载

供热计量表单位

供热计量表单位

供热计量表单位供热计量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供热系统中的热能消耗的仪表。

它可以帮助居民和企业了解自己的热能使用情况,以便进行能源管理和费用核算。

在使用供热计量表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单位和参考内容,以便正确使用和解读供热计量表的数据。

1. 单位:- 热量单位:常用的热量单位有千焦(kJ)、卡路里(cal)、英热单位(BTU)。

这些单位用于衡量热量的能量,表示方法相互转换的公式:- 1千焦 = 239.005736卡路里- 1千焦 = 0.94782英热单位- 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升(L)、立方米(m³)。

供热系统中通常使用立方米来计量流体的体积。

2. 参考内容:- 热量计量方式:供热系统中常用的热量计量方式有总量计量和分户计量。

总量计量是将整个供热系统所提供的热量作为一个整体计量,适用于小区或者大楼整体供热的情况。

分户计量是将每个用户的热量消耗进行分别计量,适用于大型住宅小区或者商业建筑物等场所。

- 采集数据:供热计量表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采集数据。

手动采集需要人工到供热计量表所在位置读取数据,自动采集则可以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取。

自动采集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 数据解读:供热计量表通常提供的数据包括累计热量消耗、瞬时热量消耗和温度等信息。

累计热量消耗可以用于核算费用和能源管理,瞬时热量消耗可以用于了解热能使用的实时情况。

温度信息可以用于判断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效果。

- 数据分析:通过对供热计量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热能的使用情况和趋势。

比如,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来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 报表和账单:供热计量表的数据可以用于生成各种报表和账单,以便居民和企业了解自己的能源消耗情况和费用核算。

这些报表和账单通常包括供热周期内的累计热量消耗、费用计算、比较分析等内容。

以上是关于供热计量表单位和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供 热 计 量 的 方 法

供 热 计 量 的 方 法

供热计量的方法目前在国外比较常用的热计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测量入户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及流量的方法来测量用户的用热量,采用这种测量方法的装臵用热量表;另外一种是通过测定用户散热设备的散热量来确定用户的用热量,热分配表是采用这种方式来计量的。

热量表是由一个热水流量计、一对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积算仪组成。

热量表安装在每户的入□处,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供、回水管路上测量逐时供回水温度,热水流量计测量逐时的流量,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积算仪积分计算就能得出用户所用的热量。

热量表的优点是它安装在用户入口处,可以放在专门的地方由物业统一管理,不会受人为影响,读数方便,计算简单,测量比较精确。

但是其中的热水流量计的精度会受至到水质的影响,水质不好会使测量精度降低,因此要保证测量的精确,应定期进行精度检测和维护,维护工作量大。

另外热量表要求系统每户要独立成环的,并且价格较高。

热量分配表是通过测定用户散热设备的散热量来确定用户的用热量的仪表。

它并不能测量出每个散热器的具体的散热量是多少,只能测量出散热器散热量与其它散热器散热量的相对多少,因此它要和热量表配合使用。

它的使用方法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在每个测量单元的总入口处安装热量表,测量总的耗热量;在每个散热器上安装热量分配表,测量计算每个住户用热比例,然后根据热量表读数来计算每个散热器的散热量。

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热量分配表有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

蒸发式热分配表内有测量液体,它是根据测量液体蒸发量多少来确定散热器散热量相对大小的。

使用时,蒸发式热分配表园定在散热器表面上,热分配表内的测量液体由于散热器表面的热效应而蒸发。

对于某一确定的测量液体,其蒸发速度与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密切相关,散热器表面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某一段时间内测量液体的蒸发量表征了散热器表面温度对时间的积分值,实际上也是反映了散热器的散热量的相对大小。

蒸发式热分配表由导热板和测量液体两部分构成。

导热板夹或焊在散热器上,盛有测量液体的玻璃管则放在密封容器内,比例尺刻在容器表面的防雾透明胶片上。

供热计量

供热计量

供热计量供热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

简单的说,供热计量就是按用热量的多少收取采暖费,就是用多少热、交多少费。

供热计量的好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户对用热个性化和提高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在传统供热系统中,用户处于被动状态,室内温度由供热单位进行调节,这种单一调节不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实施供热计量就可以满足用户根据自身要求,利用室内温度控制装置(如暖气温控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主调节所需室温。

供热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供热计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热分配计法、户用热量表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和温度面积法等。

用户怎样降低热费支出?用户可通过调节暖气的温度控制阀(简称温控阀)对室内温度进行设定,达到降低耗热量的目的。

比如,热用户上班、外出时可将整个房屋的温度调低:睡觉时可将厅、厨、厕等场所的温度调低:通风换气时,关闭各暖气片上的温控阀。

通风完毕后关好门窗并重新设定温控阀的温度档等。

供热计量与按面积收费的区别?按面积收费的用户,不管用多少热都要交纳全额费用。

用户购买的是规定的室内温度,热了只能开窗户,这样既浪费能源,又不舒适。

供热计量改变了传统供热形式和理念,用户购买的是热量,可根据需求自行调节室内温度。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舒适度,也可以少用热,节省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CJ 173—2009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4.1 计量方法4.2 调节和控制5 楼栋热计量5.1 计量方法5.2 调节和控制6 分户热计量6.1 一般规定6.2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6.3 户用热量表法7 室内供暖系统7.1 系统配置7.2 系统调控1 总则1.0.1 供热计量的目的在于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在保证供热质量、改革收费制度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供热计量技术方案

供热计量技术方案

供热计量技术方案(一)基本规定<1>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安装热量计量装置。

<2>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结算点必须安装热量表。

<3>设在热量结算点的热量表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法》的规定检定。

<4>既有民用建筑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及节能技术改造应保证室内热舒适要求。

<5>既有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应优先实行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热源的气候补偿和优化运行等系统节能技术,并通过热量表对节能改造效果加以考核和跟踪。

<6>热量表的设计、安装及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6.1>热量表应根据公称流量选型,并校核在设计流量下的压降。

公称流量可按照设计流量的80%确定。

<6.2>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仪表安装要求,且宜安装在回水管上。

<6.3>热量表安装位置应保证仪表正常工作要求,不应安装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和振动的位置。

仪表安装前应将管道内部清扫干净。

<6.4>热量表数据储存宜能够满足当地供暖季供暖天数的日常工作供热量的储存要求,且宜具备功能扩展的能力及数据远传功能。

<6.5>热量表调试时,应设置存储参数和周期,内部时钟应校准一致。

<7>散热器恒温控制阀、静态水力平衡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等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等指标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8>管网循环水应根据热量测量装置和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水处理方式,在非供暖期间,应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满水保养。

(二)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1、计量方法<1>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

<2>水—水热力站的热量测量装置的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一次管网的回水管上。

天津计量供热计算方法

天津计量供热计算方法

天津计量供热计算方法详解天津,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其冬季供热系统对于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市民能够温暖过冬,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天津采取了一种先进的计量供热计算方法。

以下将详细解读这种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一、基本概念计量供热,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一定的计量手段对供热进行量化和计费。

这种方法旨在实现供热的按需分配和合理收费,既保证用户的供暖需求得到满足,又能有效避免能源的浪费。

在天津,计量供热主要以热量表为计量工具,通过测量热量表的读数来计算用户的实际用热量。

二、计量工具与安装热量表是计量供热的核心工具,用于测量用户用热量。

在天津,热量表的安装和使用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热量表一般安装在用户的供热入口处,能够实时监测并记录用户的热量消耗情况。

热量表的选择和安装需由专业的供热单位或服务机构进行,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计算方法初始读数记录:在每个供暖季开始前,供热单位会记录热量表的初始读数。

这是计算用户用热量的基础数据。

末次读数记录:在供暖季结束时,供热单位会再次记录热量表的读数。

这个读数与初始读数的差值即为用户在供暖季的总用热量。

费用计算:根据用户的总用热量和当地的供热价格标准,供热单位可以计算出用户应支付的供暖费用。

费用计算公式为:费用 = 总用热量×供热单价。

四、优势与意义公平性:计量供热实现了按需分配和按量计费,保证了供热的公平性。

用户只需支付自己实际使用的热量费用,避免了传统按面积计费方式中可能出现的费用不合理问题。

节能性:通过热量表的实时监测和反馈,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用热情况,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用热行为,实现节能降耗。

环保性:计量供热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减少碳排放。

当用户意识到自己的用热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时,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环保、清洁的供暖方式。

提高供热效率:通过精确的计量和数据分析,供热单位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用户的用热需求和习惯,从而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高供热效率和服务质量。

热计量方式总结与热计量方法

热计量方式总结与热计量方法
(四)、通断时间面积法 通段时间面积法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江亿院士提出,与北京中润环能技术有
限公司联合开发的。 基本原理:按楼计量,根据用户阀门通断时间与面积分摊。通过室内温度控制器控制电
动阀的开闭。用户室内温度高,通断阀门开启的时间相对长,分摊的费用高;用户室内温度 低,通断阀门关闭的时间相对长,分摊的费用低。
冷山耗热多引发的不公平问题。 2、由于调节的三通阀属于手动设备,不能对供热量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无法有效利用
室内自由热,节能效果较差。 3、中国目前的室内垂直系统,流经每组散热器的水流温差仅 1.5~3℃,由于温度计的测
量误差会计算出的热量存在较大误差。 4、用户支管。
国内热计量方式总结与
爱迪生通段时间(温度)面积法热计量系统
摘要:文章总结了国内热计量改造工程中使用的几种热计量方法的原理和各自优点、缺 点,并对珠海爱迪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进行了介绍。该方法 吸取了温度法和通段时间面积法的优点,充分考虑到在同等室温情况下建筑两端、顶层用户 耗热量过高的情况,以住户的实际温度对通断时间进行修正,经过温度修正的通断时间做为 热量分摊的依据,开拓了一种新型的供热计量方法。
3、只适用于一户一环的供热形式。 4,住户不能自主的调节室内温度,不能充分利用室内自由热量。 二、各种热计量方法的总结 通过以上各种热计量方式的对比发现,一户一环的供热形式最适合进行热计量。 传统的上给下回单管串联系统,不论是采用散热器热分配表或是采用流温法,都存在使 用上的一些难题。对于这种系统国内大多地区在进行热计量改造的时候基本是采取先改造成 一户一环再安装热计量装置的方式进行。 在这些供热计量方法中,目前采用最多的是一户一表和通断时间面积法,而随着使用时 间的推移和人们对供热计量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温度法也越来多的得到应用。 一户一表法和通断时间面积法的计费机理是“用多少热交多少费”。这个理念对于水、 电来说,“用多少水、电,交多少费”是合理的,对于供热来讲,由于存在户间传热问题、 顶层、冷山用户耗热量高而实际温度不高的问题,这种理念在供热领域就不是完全合理。而 目前的温度法理念“享受多少温度交多少费”对于一户来讲是在最为合情理的,而对于一栋 楼来讲,则是“这栋楼用多少热,就要交多少热费”,由此看来,温度法更为合理。 三、爱迪生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 珠海爱迪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供热管理部门可以监测、热力公司可以计量、用户可以 自主调节为出发点,在仔细研究了各种供热计量方法优缺点基础上,依据合情、合理、合法 的原则,开发出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 与其他热计量系统的相比,爱迪生通段时间(温度)面积法有以下特点: 1, 吸取了通断时间面积法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室温和通断阀阻力小不易阻塞的优点,和温度 法充分考虑住户实际享受温度的有点,克服了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在同等室温下建筑两 端、顶层耗热量高而得不到补偿的缺点,和温度法室内温度不能自主调节、进户平衡阀 阻力过大。易阻塞的缺点,创造出一种更加合理的全新的供热计量方式。 2, 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根据建筑两端和顶层住户在通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偏低 的特点,根据住户实际温度相对法定室内温的高低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对通断时间比进 行修正,使得热量分摊更加趋于合理。 3, 计量方式灵活,可按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方式、通断时间面积方式、温度面积方式进行热 费分摊。 4, 计量管理中心采用互联网形式,热量分摊由第三方网络服务器进行,供热单位不用另配 服务器,避免了服务器和软件维护费用,避免了供热部门和用户之间产生计量数据纠纷。 5, 采用物联网技术,用户温度、通断数据传递时会自动寻找最畅通的通信通道,既可以点 到点之间直接传输、也可以一点到多点之间交叉传输。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稳定。 6, 采用 2.4GHZ 无线通信技术,与常见的 433HZ 无线系统相比抗干扰能力强。 7, 电子执行器采用低功耗设计,工作时的能耗小于 2w,而且只在开阀和关阀的过程中耗 电,关阀、开阀完毕,不耗电。 8, 具有独立 ip 地址的 Gpre 网关,可以采集多个楼宇的用户数据并上传服务器,减少设备 投资和安装费用。

供热计量方案

供热计量方案

供热计量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热行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公平合理的费用分摊,供热计量方案成为供热行业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供热计量方案的基本原理、技术指标和实施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供热计量方案。

一、供热计量方案的基本原理供热计量方案是通过测量供热系统中的热能流量,进行能量计量来实现公平分摊费用的一种方案。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测量热力学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通过计算和数据处理,得出能量消耗量。

1. 传感器选择供热计量方案中传感器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了供热计量方案的精度和可靠性。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应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并能够适应供热系统中的工作条件。

2. 数据采集和处理供热计量方案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实现计量准确性的关键。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进行,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量终端。

计量终端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能量消耗量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

3. 能量计量能量计量是供热计量方案的核心环节。

通过采集到的各项参数数据,可以根据一定的计量算法计算得出能量消耗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热能平衡法和热量积分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提高能量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供热计量方案的技术指标供热计量方案的技术指标是评价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标准。

常见的技术指标包括计量准确度、测量范围、数据传输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等。

1. 计量准确度供热计量方案的计量准确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来表示计量准确度。

优秀的供热计量方案应该具备较低的计量误差,确保费用分摊的公平性。

2. 测量范围供热计量方案的测量范围应能够满足不同供热系统的需求。

测量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传输可靠性供热计量方案中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几种热计量方法的介绍

几种热计量方法的介绍
室温/(℃ ℃) 供水温度55℃ 供水温度65℃ 供水温度80℃
为追求所谓的“公平” 为追求所谓的“公平”,甚至违背节能的初衷
00:00
06:00
12:00
18:00
24:00
14
现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现状:
用户不能够接受
貌似“公平”的一些方法, 貌似“公平”的一些方法,实际存在很多的 不合理
13
现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现状:
所有的方法都是围绕如何计量进行研究
似乎一个有效的收钱方式就可以节能, 似乎一个有效的收钱方式就可以节能,忽视与室 温调控的一系列问题 26
无法实现单管串联系统的调节, 无法实现单管串联系统的调节,系统改造安装困难 24 调节范围有限,需要精细的热源和外网的控制 调节范围有限,需要精细的热源和外网的控制 22 每个散热器必须安装一个,投资高 每个散热器必须安装一个, 20 流通截面小, 流通截面小,易堵塞 不适合地板辐射系统 18
优点
较直观
缺点
该方法的本质计量的仍是用户实际耗热量, 该方法的本质计量的仍是用户实际耗热量,仍无法解决在户间 墙传热,建筑端部、 墙传热,建筑端部、顶层耗热多的问题 由于调节的三通阀属于手动设备,不能对供热量进行自动调节, 由于调节的三通阀属于手动设备,不能对供热量进行自动调节, 从而无法有效利用室内自由热,节能效果较差; 从而无法有效利用室内自由热,节能效果较差; 中国目前的室内垂直系统, 中国目前的室内垂直系统,流经每组散热器的水流温差仅 1.5~3℃,由于温度计的仪表误差,计算出热量的可能误差较大 ℃ 由于温度计的仪表误差, 当系统局部阻力发生变化,所有用户的流量需重新测试, 当系统局部阻力发生变化,所有用户的流量需重新测试,管理 维护复杂 由于流量是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测试确定, 由于流量是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测试确定,小管径的流量 测试误差较大,需测试的管道较多, 测试误差较大,需测试的管道较多,同时进行流量测试操作的 测试方需要用户认可,因此过量的维护工作,使得实际操作难 测试方需要用户认可,因此过量的维护工作, 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供热中热计量方法的选择
摘要本文根据欧盟和德国在计量供热方面的标准和规定以及多年来的经验,结合我国这近些年计量供热的实践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供热计量系统的选择方法,可供我国在推行计量供热中参考。

实行计量供热的目的既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也是保证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热量的正确计量;二是热费的合理分摊
就目前的计量技术而言,对热量的计量可以达到相当准确的程度。

而对于具体的供热系统对象来说,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并不需要追求过高的精确度,而是保证计量系统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稳定和持续可靠的运行特性。

目前欧盟各国在供热工程中采用的热量计量系统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热量表,其原理是通过对流量和进、出口温度差的测定而由积算装置求得热量。

按流量计的类型,可分为叶轮式、涡轮式、涡结式、超声波和电磁式等类型。

第二类是热分配表,分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

这类表不属于直接计量式仪表,它必须有热量表的配合。

它的特点是能够反一个大型热量表所计量的整个计量单元的总热量分配到每个用户的各个房间。

对此欧盟都有相应的标准:EN1434-热计量表;EN835-蒸发式热分配表;EN834-电子式热分配表;这些标准都源于德国标准DIN4713,其中包括了热计量表、蒸发式热分配表、电子式热分配表和热量分摊计算方法的标准等内容。

选用什么样的热计量系统,一般根据以下5个条件:①根据技术标准考虑所要采用的计量系统的可行性;②计量系统的误差分析;③在读取测量数据时对用户的影响;④每年系统计量与结算所花费的费用;⑤用户对所彩的计量系统的认可程度,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了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和热费分摊计算每年到底要花费多少钱。

因为热计量的目的是要节省能源,减少用户的热费开支,所以在德国的"节能法"第5第第一款(EnEG§5Abs.1)规定:为供热计量而花费的总费用不应超过实行计量供热节能所省下来的费用。

这样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行计量供热到底能节省多少钱;二是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各需要多少钱。

为此,德国政府曾委托汉堡的GEWOS城市、地区和经济研究所对使用多年的建筑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节能数额至少为总热费的15%。

1989年瑞士能源部也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得出了可节能17~24%的结果。

同样,奥地利的Adunka教授对区域供热的研究也得出了可节能15~24%的结果。

在我国,1996年天津市政府供热办公室同德国THECHEM能源服务公司在天津几栋已使用两年以上的住宅中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测试,其结果表明可节能20~25%;1997年冬季,天津大学又在节能鼓励的情况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政策鼓励的节能效果和只靠散热器恒温调节阀的自控作用的节能效果基本相等。

我们把前者称为行为节能,后者称为技术节能。

这就是说,在原来节能25%的楼栋中,不予节能奖励,或者说不与用户的经济利益挂钩,而节约的热能只有12.5%。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要比欧盟各国少得多,但也有不少单位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可供我们在推行计量供热中参考。

1996年欧洲计量供热联合会编写的"计量供热指南"中列举不同时期、不同体型系数的建筑不同供热系统和不同作者的17项研究结果,其总的计量供热节能范围大致在15~32.5之间。

2001年德国出版的"计量供热手册"(第五版)中指出:在德国1995年衽了新的"建筑保温法",使建筑的耗能降低了近30%。

对1995年以前的建筑,因为高的建筑节能比数还没有实行,所以热计量费用上限定为30%;而在1995年以后,由于"建筑保温法"的实施,对新建的建筑只有有限的热费用,所以对热计量费用的上限也就改定为20%。

在我国尚没有确切的计量供热节能数据之前,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数据。

在供热计量系统的费用应在总热费中所占比例确定之后,如何确定热计量系统的费用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欧盟各国,花费在热计量的费用包括:热计量仪表的购置费用和安装费;抄表读数、分摊计算、帐单制作及发送等服务费用。

为了弄清不同的热计量系统在同样的住宅建筑内每年用于热计量的费用所占采暖总费用的
比例,德国G.Hausladen教授以一栋24户住宅的建筑作对象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

在这24户中,每户有64.5平方米采暖面积,5组散热器。

在表1中列出了2001年不同热计量系统所花的年热计量费用和它所占年采暖总热费的比例以及它同1995年所花的热计量费用的比较。

在表1中括号内的数据是1995年统计的总热费。

1995年以前所建成的建筑,因为"联邦建筑保温法"还没有实行,所以采暖的热费用要高于1995年统计的总热费。

1995年已实行联邦"建筑保温法"以后的采暖费用,因此,用于热计量的费用在总热费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从表1中的比例可以看出,蒸发式热分配表的计量方法最便宜,这也是德国目前85%以上的住宅都是采用蒸发式热分配表进行热计量的原因。

1995年和2001年的热计量费用比较可以看出,2001年电子类热计量装置的计量费用都比1995年降低了,这反映了近几年来电子仪表的硬件不断降价的结果。

除了带通讯的功能的电子式热分配表还是比不带通讯功能的贵以外,而叶轮式的热量表和超声波热量一带通讯功能反倒比不带通讯功能的便宜。

这一方面是由于电子硬件降价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德国劳动力的昂贵。

因为不带通讯功能的蒸发式热分配表的电子式热分配表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抄表读数,而带通讯功能的计量装置却可以省去大量劳动力的费用。

这一趋势虽然显而易见,但蒸发式热分配表的人才优势还是其他计量方式一时难以与之比拟
的。

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便宜,在我国的情况就会更显出蒸发式热分配表的优势。

2001年德国出版的"计量供热手册"也曾这样评论:对于热计量市场的走向,主要决定于用户的需求,是以减少总的热费开支为主,还是为了避免因少表读数而带来的不便为主,用户对此的观点并不很清楚。

根据过去使用中的不足,和一些片面的争论,由于大多数用户认为蒸发式热分配表是不很准确的方法而提出用电子式的方法。

这对外行来说尽管电子式具有读数简单的优势,但在总热费中所占的高附加份额还是限制了这种看法。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德国信房承租协会"也改变了他们以前的看法,认为还是蒸发式热分配的计量方法是对房屋承租人最优异的结算方式。

"手册"中还提到:对于新建的房屋和现仿能源费用的情况来看,即使安装简单的热量表还是有问题的,而在住宅领域里安装超声波热量表是绝不可以的。

因为计量费用可能超过了节约的费用。

但对于有的采暖系统(如地板采暖)安装简单的热量表是可以的。

表1
热计量系统的类型
计量供热中热计量方法的选择:按目前热计量仪表的市场价格,户用热计量表国产的每只800~1000元,进口的每只1200~1500元;蒸发式热分配表国产的每只30元,进口的每只60元;两点式的电子式热分配表每只126元;恒温调节阀每只140元;大型热量表每只16000元;安装费用取总价格的8%,每年每组散热器的读数算帐费用按天津的定价是为10元,基于以上的折旧原则,也以每户采暖面积为65平方米计(一个三门六层的砖混住宅),我们可以算出不同热计量系统在每年总热费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可以看出选用的可行性。

根据这些条件并结合天津的热价和市场情况可算出每年一个65米的住宅应花去的热计量费用和它与总热费的百分比,详见
表2。

在表2中,括号内的数据是不包括恒温调节阀在内的热计量费用和它占总热费的百分比。

表2计量方式和仪表来源
计量供热中热计量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