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与构成主义
20世纪艺术流派

立体派
立体派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 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这派。 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1908年,G· 布 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评论家L· 活 塞列斯在《吉尔· 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 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 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立体主义的主 将是P· 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的油画《弹 曼多林的少女》(1910),被认为是包含了 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
抽象派
抽象绘画(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 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 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 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 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 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 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 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0世纪现代艺术流派
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代表作:玛丽莲.梦露,寻找失 落的鞋 欧普艺术代表人物:瓦萨雷里、凯利、雷黎、斯特拉等。 偶发艺术代表:戴恩、尔登伯格、劳森伯格、利希滕斯坦、R.奥 格鲁姆斯、惠特曼、乔治 行为艺术代表:科拉因、约瑟夫.波伊尔 观念艺术代表:杜尚、罗伯特.劳申伯格 大地艺术代表:克里斯托、沃尔特.德.玛利亚,米歇尔.海泽、 丹尼斯.奥本海姆、罗伯特.史密逊和理查德.朗 超级写实艺术代表:莱斯利、克洛斯(绘画)、安德烈、汉森(雕塑)
波普艺术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 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 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 (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 化。 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 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 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 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 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立体主义的形式原理

立体主义的形式原理
立体主义是一种现代艺术运动,其形式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成性:立体主义强调将物体分解为基本的几何形状,并通过在画面中重新组合这些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这种构成性原理是立体主义的核心,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结构感。
2. 同时性:立体主义拒绝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技巧,而是将物体的多个面同时呈现在画面上,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视角,并展示了物体在空间中不同角度的特征。
3. 立体色彩:立体主义强调使用不同色彩和色块来表现物体。
通过将物体的不同面涂成不同的颜色,然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以强调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4. 透视重构:立体主义中常常出现透视重构的现象,即将物体的一部分完全或部分地透视出来,然后将其与其他平面放置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多重透视效果。
5. 立体空间:立体主义试图通过在画面中运用几何体和不同的视角来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立体空间感,使观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常规的视觉体验。
总的来说,立体主义的形式原理可以概括为将物体分解为几何形状,同时在画面中重新构造并呈现,通过色彩、透视和立体空间等手法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1

三大构成什么是构成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 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统 称,也称为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 视觉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 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程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 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 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为纯粹构成研究。
构成艺术已发展成为涉及院校重要的基 础课程。
三大构成的组成1 2 3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 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 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 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 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 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 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 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 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 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 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 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构成艺术艺术表现手法发展过程: 从传统的写实——抽象的表现《狄安娜行猎》《拾穗者》 米勒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艺术表现发展过程: 立体主义——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 义——1919年包豪斯学院成立——美国构成主 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欧洲现代主义1.1立体主义:1.1.1立体主义含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
构成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
(Vladimin Tatlin)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 (VladiminTatlin, 1885—1953)是构成 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 第 三 国 际 纪 念 碑 》
《绘画浮雕》从毕
加索那里得到启发的,是塔 特林悉心实验的一个典型。 在一块木板上钉着不同形状 的竹片、皮革、金属片和铁 丝。这些真实的物体被安排 在真实的空间里。每种材料 都清晰地显示着各自的质感。 这些“真实空间中的直实材 料”,在这里成为绘画浮雕 的构成要素。它们组合在一 起,彼此呼应和联系,产生 节奏和意味,构成了一个与 客观自然毫无瓜葛的独立的 艺术世界。
这是康定斯基在德国创 作的最后一件作品。 画面 上描绘的是一个人正在呈 褐色微暗的室内登上向外 的台阶,当门打开时,出 现了明亮的光,显然这个 人走向的是光明。
构成主义的两股潮流
• 【一】
• 以塔特林和罗钦柯为代表,主张艺术走实 用的道路,设计倾向于实用功利作用,并 为政治服务。
• 【二】 • 以嘉博和佩夫斯纳为代表,强调艺术的自由
曾受到马列维奇的 至上主义、罗德琴 柯的非客观主义及 塔特林的构成主义 的影响。他大约在 1919年加入构成主 义行列。
招 贴 设 计
1919《用红色楔形打败白色》
招贴
杂志封面
2020/8/4
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1886—1962) :雕塑
在抽象绘画和构成里,形成一全新现实,一种柏拉 图式的理想现实,或者说形成一种比任何对自然的模仿 都更加绝对的形式。
《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
1913
铅《 笔白 素底 描上 ,的
黑 色 年方 块 》
20世纪艺术流派

未来派
未来派(Futurism),是由意大利诗人菲利 波· 托马索· 马里奈缔(Filippo Tomasso Marinetti)作为一个运动而提出和组织的。 他在1909年整个一年中,向全世界发表了 一个宣言,这个宣言以浮夸的文辞宣告过去 艺术(过去派)的终点和未来艺术(未来派) 的诞生。
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又名结 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构成主义 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 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 (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 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 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 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 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 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抽象派
抽象绘画(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 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 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 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 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 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 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 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宗旨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 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 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 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 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 的表达 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 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 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 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 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 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 空虚的精神状态。 达达分子是无政府主义者,而不是社会主义者。在某些情 况下是原始法西斯分子,他们采用了巴枯宁的口号:破坏就是 创造。
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艺术设计流派】【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
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兴起于18世纪。
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
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英国大笨钟。
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
也被称为“集仿主义”.【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
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
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
幕墙架构,梁柱支撑。
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
美国的弗兰克·赖特。
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
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
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
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代表人物:柯布西埃.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
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
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
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的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
2构成的起源和发展

• 百老汇爵士乐》
• 是蒙德里安在纽约时期的重要作品,
• 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件完
• 成的作品,
• 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
• 依然是直线,
• 但不是冷峻严肃的
• 黑 它 成色们,界由线小,小而的是长活短泼不跳一动的的彩彩色色 矩界形线组,
• 分割和控制着画面。
• 依然是原色,
• 但不再受到黑线的约束,
• 1965年,法国时装大师圣罗兰 (Yves Saint Laurent)开创性地将
艺术引入时装,设计出蒙德里安裙 (Mondrian),在时尚史上留下一
件经典之作。对于这里所介绍的拼
接裙,蒙德里安裙更可谓“开山鼻 祖”。
•
裙子的灵感源自荷兰风格派画
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名
作《红黄蓝构图》,由一块块彩色
•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
• 法国画家,立体主义 代表。1882年5月13日 生于塞纳河畔的阿让 特伊,他的父亲是位 房地产经纪人。1963 年8月31日卒于巴黎。 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 比毕加索小。他与毕 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 动的创始者,并且, “立体主义”这一名 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 来。
•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 的运动和画派。
• 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 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 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 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其作 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 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他们从塞尚那里 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 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
美术学习资料—名词解释

美术学习资料——名词解释构成——简单地说,构成就是把事物组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关系,但它常常与“构成主义”联系在一起。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二十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而言,它是由英国美学家里德提出的一个雕塑美学概念。
法国雕塑家罗丹(Francois A. R. Rodin,1840-1917)曾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可知世界”和“不可知世界”两部分,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包含有后一种成分。
里德继承了罗丹的这一艺术理论,把现代雕塑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构成主义”的,另一种是“有机的”。
“构成主义”主要凭借工业上使用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构成各种几何形式,以表现雕塑艺术的形式美。
然而,里德又认为,实际上,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又分不清一件艺术品究竟是属于“构成的”还是“有机的”,因此,只能求助于精神分析学家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加以分析。
这种以“构成主义”的概念来描述某种艺术类型的作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对其它艺术的表述。
而狭义的则专指发生于二十世纪初的俄国、以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和嘉博(Naum Gabo,1890-1977)、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1884-1962)兄弟等人为代表的一个流派。
但是到二十世纪之后,“雕”与“塑”或“加”与“减”的观念已不能适应艺术的要求,或者说,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概念,这就是“构成”观念的形成。
在这种观念下,雕塑已变成各种木头、金属、玻璃或塑料构件等材料的组合或“构成”关系,这为当代雕塑,以至当代艺术开拓了无限的空间。
从对材料的利用的角度看,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实验预示了这样的必然结果。
在1912年毕加索就设计了一个用纸和绳子制成的三度立体主义构成,同一年他又为另一个构成绘制了素描。
1912年他的《吉他》和1914年的《乐器》,就是用金属片或木头制作的构成,形象是立体主义的,但结构却是构成主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风格
构成主义者认为:所有艺术家 应该「进入工厂,在那里才有真 实的生命。」艺术同时也将为构 筑新社会而服务。因此,传统提 供愉悦经验的艺术概念必须被抛 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和工 业,这与新社会和新政治秩序是 密不可分的。这些清楚的政治动 力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代表人物
维斯宁三兄弟
代表作品
建立
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当时居住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区 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所建 立。 他们于1907年相识,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 两人一直非常亲近地在一起工作。
代表人物
巴勃罗·毕加索
▪
▪ 费尔南·莱热 ▪ 乔治·布拉克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西班牙,《亚维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 造型水平。 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 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
谢谢
代表作品
费尔南·莱热
Fernand Leger
1881-1955年,法国 《地铁叉道口的缩写》,1919,莱热,《三个女子》; 莱热对机器的强烈感受转化为将对象画成椎体、圆柱体、 多面体。 在莱热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拟古的痕迹,没有对历史和文 学的参照,更没有神话、抒情和浪漫,只有力量和意志、 秩序和慷慨、诚实和健康安详。评论家称他是“现代的原 始人”或“现代的古典人”。
代表作品
构成主义
Constructivism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 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 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 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 (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 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 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 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 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 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 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立体主义
C ubism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 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 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 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 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 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 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 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 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 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 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 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 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 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 绘画特色。
形成背景
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 动,大约开始于1917年受到马克思主 义刺激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 1922年左右(G.Julier,1993:56)。 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而言,十月革 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 于旧秩序的终结。这个革命被视为俄 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革命之后, 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 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 设计实践的机会。
代表作品
乔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1882-1963,法国,《埃斯塔克的房子》; 立体主义画家中,乔治·布拉克(GeorgesBraque,1882-1963) 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 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 来。 《埃斯塔克的房子》,便是当时的一件典型作品。 景物在画中的排列并非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 这论是最深远的还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于画面。 由于布拉克作此画的那个阶段,画风明显流露出塞尚的影响, 因而,这一阶段又被称作“塞尚式立体主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