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讲解
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讲解

设计文件名称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编号版本 A版权专有违者必究编制审核Ⅱ校核审核Ⅲ审核Ⅰ批准版本号更改人更改日期更改说明变更编号A 李永哲2014.6.25 初创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一、基本要求1.概述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施的安装、维修和日常检查、保养,也可兼作牵引车辆。
该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具有3~10km/h的低速作业走行功能。
采用潍柴动力生产的WP12.480型电喷水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353kW,排放达到了国III。
采用液力传动形式,可实现无级变速。
采用JZ-7型制动机。
车体两端设有13号上作用式缓冲车钩。
整车具有功率大、牵引能力强,制动性能可靠,操纵轻便灵活,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好等优点。
2 总体布置概述2.1 该车下部布置有动力系统、走行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柴油发电机组、柴油箱、空调室外机、排障器等设备。
2.2 车辆前、后端各设一个司机室,内设司机台、司机座椅、灭火器、卧铺、空调等生活设施,司机室后端均设一道门及一扇窗户。
I端司机室顶部根据用户需求可安装抬拨线装置,司机室后端设通往车顶的梯子;Ⅱ端司机室顶部根据用户需求可安装有模拟受电弓及相关检测设备。
2.3 车辆中部作业区设置三平台作业装置、调平装置控制箱、空调室外机、手制动等设施。
三平台作业装置具有三个作业平台,其中包含一个主作业平台和两个辅助作业平台。
2.4 走行部采用两台两轴转向架,其中一台为动力转向架,另一台为非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位于车辆前端(Ⅱ端)。
2.5 牵引装置采用上作用式13#B型车钩及ST型缓冲器。
3. 车辆标志及颜色车体上部采用黄色,车架及下部采用深灰色。
车辆外部标志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
4. 符合TB/T 2180《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及相关规定。
二、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1. 适用环境1.1. 环境温度:-25℃~+45℃1.2. 海拔高度:≤2500m1.3. 最大外轨超高:满足线路规范要求,(外轨超高180mm,作业平台可带自动调平装置,用户招标时选择)1.4. 相对湿度: ≤95%1.5. 最高风速: ≤15m/s1.6. 车辆适用场合适应风、沙、雨、雪天气和夜间作业、室外作业环境2.车辆规格2.1 轨距:1435 mm2.2 车轮直径:840 mm2.3 轴列式:B-22.4 轴距:2400 mm2.5 轴数:4轴2.6 轴重:12t2.7 转向架中心距:9200mm2.8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2.9 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2.10 发动机功率:353kW2.11 尾气排放标准:国Ⅲ2.12燃油箱容积:1150L2.13 蓄电池:NM-200(2V)×24块2.14 传动方式:液力传动2.15 制动方式:空气制动及手制动2.16 空气制动机:JZ-7制动机2.17 基础制动:可实现单独闸瓦调节2.18 空压机排量: 1.8m3/min2.19 总风缸容积:500L2.20 钩缓装置:13B车钩及ST缓冲器2.21 车钩中心距轨面高度:880±10mm2.22 整备重量:约49t2.23 单机制动距离:≤400m(平直道,80km/h初速)2.24 爬坡能力:33‰2.25 外形尺寸:15930mm×3118mm×4500 mm2.26 限界:符合GB146.1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3. 整车技术要求3.1 两端操作,主驾驶位置在左侧,副驾驶位置在右侧。
普速接触网关键设备作业指导书

接触线、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1.关键设备名称、定义接触线:指用作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为机车提供电源的接触线承力索:电气化铁道悬挂接触导线的配套产品们主要通过吊弦接触线悬挂起来。
2.关键设备检修周期依据及适用范围检修周期:12个月使用范围:适用于普速线路3.关键设备检修技术标准3.1.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应符合:160km/h及以下区段: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160km/h以上区段:标准值:设计值。
3.2.接触线高度应符合: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任何情况下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最低值。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3.3.接触线坡度(工作支)应符合:标准值:120km/h 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3.4.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6°;160km/h以上区段≤4°。
3.5.接触线磨耗及损伤:⑴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⑵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⑶接触线接头、补强处应过渡平滑。
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⑷接触线不得偏磨和扭面,磨耗面积不得大于20%。
3.6.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应符合以下的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标准值:120km/h及以下区段0个,120-160km/h(含)区段0个,160km/h以上区段0个。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一、准备工作1.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2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8人(不含司机)。
2.工具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 台 12 大绳滑轮组 1:03 套 13 单大绳 20m 根 14 工具包 个 15 钢卷尺 把 16 水平尺 600mm 把 17 力矩扳手 套 28 断线钳 600 把 19 扭面器 85-120 把 210 铁榔头 把 111 木手锤(橡胶锤) 把 112 测量工具 测量仪或测杆套 113 安全工具14 防护工具3.材料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定位线夹 个 装配形式确定2 锚支定位卡子 个 装配形式确定3 支持器 个 装配形式确定4 吊弦线夹 套 15 吊弦 套 16 定位环 套 27 定位管卡子 套 18 开口销 个 适量 各种型号9 弹簧销 个 适量 各种型号10 销钉 个 适量 各种型号11 垫圈 个 若干 各种型号12 螺栓 套 若干 各种型号13 绑扎线 φ1.6 米 若干14 不锈钢铁线 φ3.5 米 若干15 钙基脂润滑油 袋 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二、检修技术标准1.腕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腕臂偏移应符合腕臂偏移安装曲线要求。
腕臂无弯曲,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mm。
悬挂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符合规定。
2.平腕臂(压管)端部露头200mm,直线及曲线上腕臂安装完毕后,不得抬头,平腕臂(压管)低头斜率不大于30‰。
3.水平拉杆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平拉杆安装位置要满足承力索的悬挂需要,必须处于受拉状态。
(2)拉杆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悬挂点侧仰高不超过100mm;4.腕臂带电部分不得侵入电气包络线。
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作业机构标准化操作指导书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作业机构标准化操作指导书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作业机构标准化操作指导书第一节适用范围时本指导书适用于操作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作业机构进行作业的要求,规范了接触网作业车作业机构操作的作业程序。
第二节准备工作人员: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副司机、接触网检修工。
第三节作业指导书1.轨道起重设备操作人员须持有起重设备操作证上岗,轨道起重设备进行装卸作业时,须指派有经验的施工负责人现场指挥,并设有专人防护,严格执行起重作业的相关规定。
⑴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①非指挥人员指挥,指挥信号不明,违章指挥不吊。
②超重或质量不明不吊。
③安全保护装置不明不吊。
④货件上有人或浮摆物件不吊。
⑤6米以上大货件无牵引绳不吊。
⑥货件钩连其他物件或埋藏地下物不吊。
⑦简化挂索、货件捆绑不牢不吊。
⑧光线不明,视线不清不吊。
⑨金属货物尖锐楞角无衬垫不吊。
⑩未试吊不吊(重要货件顿钩试吊)。
⑵严格执行“八不准”规定:①不准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人员操作。
②不准酒后操作。
③不准机械代柄操作。
④不准大件货物起吊后变幅。
⑤不准负重快速转向或行走。
⑥不准突然制动和猛放吊物。
⑦不准重物不臂杆下站人。
⑧不准擅离起重司机操作岗位。
2.升降回转作业平台⑴作业过程中车辆移动时,动车前平台上的作业人员蹲下并把牢扶稳,平台操作人员适当降低作业平台高度。
车速不得超过10km/h。
⑵使用作业平台在外轨超高超过125mm的曲线上作业时,必须使用抓轨器或自动调平装置。
⑶作业平台在使用时不得超过载重规定(前端承重300kg,中心柱端承重1000kg)。
作业时平台下严禁站人和通行。
第四节作业流程1.使用接触网作业车随车吊起重作业流程⑴确认被吊物重量,严禁超载、偏载作业。
⑵启动发动机,运行正常后,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1100r/min左右,带动油泵工作,扳动“作业取力”钥匙开关至得电位。
⑶将手动换向阀扳到“随车吊位”。
⑷升起吊臂,作空载的变幅、伸缩、回转、卷扬等动作的运转,以检查有无异常现象,检查吊具是否完好。
dpt型接触网作业车操作流程

dpt型接触网作业车操作流程英文回答: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DPT Catenary Work Car.1. Pre-Operation Inspection:Check the vehicle's overall condition, including the chassis, body, and wheels.Ensure that all safety features, such as brakes, warning lights, and horn, are in working order.Inspect the catenary work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pantograph, insulators, and hoisting mechanism.2. Positioning the Vehicle:Park the vehicle parallel to the catenary at a safe distance.Use the hydraulic jacks to raise the working platform to the desired height.3. Connecting to the Catenary:Slowly raise the pantograph until it makes contact with the overhead line.Securely fasten the pantograph clamp to the line.4. Work Execution:Use the hoisting mechanism to lift catenary components, such as insulators or cross-braces.Perform maintenance or repair tasks as required.5. Safety Precautions:Always wear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including gloves, hard hat, and safetyglasses.Ensure that the work area is properly cordoned off and warning signs are posted.Maintain a safe distance from the overhead lines and other electrical equipment.6. Disconnecting from the Catenary:Slowly lower the pantograph and release the clamp.Lower the working platform to ground level.7. Post-Operation Inspection:Inspect the vehicle and catenary work equipment for any damage or abnormalities.Report any issues to the supervisor or maintenance department.中文回答:DPT型接触网作业车操作流程。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库内整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库内整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一节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规范了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在出库运用前(收车后)静态检查、动态实验的项目和技术指导。
适用于接触网检修作业车(JW-2、JW-3、JW-4、JW-4G、DA-7、DA-8、DA-11、DA-12、TY-2、TY-5型等)在库内进行整备作业时的指导作业程序。
第二节 作业准备人员: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副司机。
工具:检车锤、棉纱、卷尺、电筒、油润工具等。
第三节 作业指导书按接触网作业车日常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执行。
第四节 作业流程1.车辆检查分工:由司机对上车部分及车辆动态检查,副司机对下车部分及平车进行检查、调整、润滑、紧固。
(图1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副司机检查路线)2.车辆检查顺序(如图1所示):车辆Ⅰ端→左侧车体及走行部→车辆Ⅱ端→右侧车体及走行部→车辆底部→驾驶室内→作业平台及随车吊→发动机动态→制动机试验→行车安全装备(三项设备)。
3.出库前整备作业流程:(图2 Ⅰ端检查) (图3 车钩三态检查)⑴Ⅰ端检查处所(如图2~图3所示)瞭:上大灯、雨刮器、望窗玻、扶手、下大灯、铭牌号、百叶窗、脚踏板、排障器、排石器、直流电源插座、车钩及三态、制动软管等。
⑵走行部左侧检查(如图4~图9所示):车体外观、前端裙板内侧、抓轨器、轮对、燃油箱、制动缸、总风缸、后端裙板内侧等。
(图4 空压机检查) (图5 车轮检查及技术测量) (图6 轴箱减震弹簧检查)⑶后端检查:扶手、平台栏杆、随车起重机机座、大灯、脚踏板、排障器、扫石器、直流电源插座、车钩及三态、制动软管等。
(图7 牵引拉杆检查) (图8 油水分离器检查)⑷走行部右侧检查:车体外观、后端裙板内侧、抓轨器、轮对、轴箱装置、制动装置、消音器、前端裙板内侧等。
(图9 制动机分配阀外观检查) (图10 传动轴检查)⑸底部检查(如图10所示):机车信号接收器、空压机、发动机、动轮及转向架、变速箱、燃油箱、传动轴、换向分动箱、车轴齿轮箱、制动装置、手制动机、总风缸、车钩缓冲装置、作业平台回转机构等。
JJC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

设计文件名称JJC 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编号版本 A版权专有违者必究编制审核Ⅱ校核审核Ⅲ审核Ⅰ批准版本号更改人更改日期更改说明变更编号A 李永哲2014.6.25 初创JJC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一、基本要求1. 概述JJC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以下简称检修作业车)采用液力传动,最高运行速度120km/h,该车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施的集中检修和日常检查、保养,也可用于检修作业中物料、工具、人员的运输。
2. 基本构造检修作业车由两台牵引车和十台无动力作业车组成,该车集贯通作业平台作业、牵引、弓网取电、发电、材料储存、材料加工、食宿、会议、现场办公等功能为一体。
3. 车辆标志及颜色车体上部采用黄蓝相间颜色,车架及下部采用机车灰色,车辆套色方案也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
车辆外部标志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4.符合TB/T 2180《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及相关规定。
二、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1. 适用环境1.1 环境温度: -25℃~+45℃1.2 海拔高度:≤2500m1.3 最大外轨超高:≤180mm1.4 相对湿度: ≤95%1.5 最高风速: ≤15m/s1.6 车辆适用场合适用风、沙、雨、雪天气和夜间作业、室外作业环境2.车辆规格2.1检修作业车主要技术参数2.1.1 轨距: 1435 mm2.1.2 车轮直径: 840 mm2.1.3 最高运行速度: 120 km/h2.1.4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2.1.5 制动方式:空气制动及手制动2.1.6 制动距离:≤800m(紧急制动,平直道,初速90km/h)≤1400m(紧急制动,平直道,初速120km/h)2.1.7 爬坡能力: 25‰2.1.8 钩缓装置: 13B车钩及ST缓冲器2.1.9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 880±10mm2.1.10 外形尺寸: 218000mm×3150mm×4500mm(长×宽×高)2.1.11 整备重量:约540t2.1.12 限界:符合GB146.1标准2.2牵引车主要技术参数(单台车)2.2.1 轨距: 1435 mm2.2.2 车轮直径: 840 mm2.2.3 轴列式: B-B2.2.4 轴距: 2100 mm2.2.5 轴数: 4轴2.2.6 轴重:约15t2.2.7 转向架中心距: 14500mm2.2.8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2.2.9 最高运行速度: 120 km/h2.2.10 最高连挂运行速度: 120 km/h2.2.11 发动机功率: 2×353kW2.2.12 尾气排放标准:国Ⅲ2.2.13 燃油箱容积: 1450L2.2.14 蓄电池: 4×200Ah2.2.15 传动方式:液力传动2.2.16 制动方式:空气制动及手制动2.2.17 空气制动机: JZ-7制动机2.2.18 空压机排量: 2×1.6m3/min2.2.19 总风缸容积: 500L2.2.20 整备重量:约58t2.2.21 外形尺寸: 21940×3150×4500 mm(长×宽×高)2.3作业车主要技术参数(单台车)2.3.1 轨距: 1435mm2.3.2 车轮直径: 840mm2.3.3 轴列式: 2-22.3.4轴距: 2100mm2.3.5轴数: 4轴2.3.6轴重:约11t2.3.7转向架中心距: 10500mm2.3.8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m2.3.9最高连挂运行速度: 120km/h2.3.10制动方式:空气制动及手制动2.3.11外形尺寸(长×宽×高) 17440×3150×4470mm(长×宽×高)2.3.12限界:符合GB146.1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2.4 作业平台主要计算参数2.4.1外形尺寸: 17090×1750mm(长×宽);2.4.2贯通后总长度: 173.8m2.4.3防护栏杆高度: 1100mm;2.4.4 最大起升高度: 1700mm;2.4.5平台收缩状态下距轨面高度: 4210mm;2.4.6平台升起后平台面距轨面最大高度: 5910mm;2.4.7平台自重: 4t;2.4.8平台最大载重 : 3t;(均布载荷)300kg/m2(最大集中载荷)3. 整车技术要求3.1 检修作业车由两台牵引车和十台无动力作业车组成。
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

注:名称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编号版本 A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一、基本要求1.概述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施的安装、维修和日常检查、保养,也可兼作牵引车辆。
该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具有3~10km/h的低速作业走行功能。
采用潍柴动力生产的WP12.480型电喷水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353kW,排放达到了国III。
采用液力传动形式,可实现无级变速。
采用JZ-7型制动机。
车体两端设有13号上作用式缓冲车钩。
整车具有功率大、牵引能力强,制动性能可靠,操纵轻便灵活,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好等优点。
2 总体布置概述2.1 该车下部布置有动力系统、走行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柴油发电机组、柴油箱、空调室外机、排障器等设备。
2.2 车辆前、后端各设一个司机室,设司机台、司机座椅、灭火器、卧铺、空调等生活设施,司机室后端均设一道门及一扇窗户。
I端司机室顶部根据用户需求可安装抬拨线装置,司机室后端设通往车顶的梯子;Ⅱ端司机室顶部根据用户需求可安装有模拟受电弓及相关检测设备。
2.3 车辆中部作业区设置三平台作业装置、调平装置控制箱、空调室外机、手制动等设施。
三平台作业装置具有三个作业平台,其中包含一个主作业平台和两个辅助作业平台。
2.4 走行部采用两台两轴转向架,其中一台为动力转向架,另一台为非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位于车辆前端(Ⅱ端)。
2.5 牵引装置采用上作用式13#B型车钩及ST型缓冲器。
3. 车辆标志及颜色车体上部采用黄色,车架及下部采用深灰色。
车辆外部标志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
4. 符合TB/T 2180《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及相关规定。
二、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1. 适用环境1.1. 环境温度: -25℃~+45℃1.2. 海拔高度:≤2500m1.3. 最大外轨超高:满足线路规要求,(外轨超高180mm,作业平台可带自动调平装置,用户招标时选择)1.4. 相对湿度: ≤95%1.5. 最高风速: ≤15m/s1.6. 车辆适用场合适应风、沙、雨、雪天气和夜间作业、室外作业环境2.车辆规格2.1 轨距: 1435 mm2.2 车轮直径: 840 mm2.3 轴列式: B-22.4 轴距: 2400 mm2.5 轴数: 4轴2.6 轴重: 12t2.7 转向架中心距: 9200mm2.8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2.9 最高运行速度: 120 km/h2.10 发动机功率: 353kW2.11 尾气排放标准:国Ⅲ2.12燃油箱容积: 1150L2.13 蓄电池:NM-200(2V)×24块2.14 传动方式:液力传动2.15 制动方式:空气制动及手制动2.16 空气制动机: JZ-7制动机2.17 基础制动:可实现单独闸瓦调节2.18 空压机排量: 1.8m3/min2.19 总风缸容积: 500L2.20 钩缓装置: 13B车钩及ST缓冲器2.21 车钩中心距轨面高度: 880±10mm2.22 整备重量:约49t2.23 单机制动距离:≤400m(平直道,80km/h初速)2.24 爬坡能力: 33‰2.25 外形尺寸: 15930mm×3118mm×4500 mm2.26 限界:符合GB146.1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3. 整车技术要求3.1 两端操作,主驾驶位置在左侧,副驾驶位置在右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文件名称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编号版本 A版权专有违者必究编制审核Ⅱ校核审核Ⅲ审核Ⅰ批准版本号更改人更改日期更改说明变更编号A 李永哲2014.6.25 初创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一、基本要求1.概述DPT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施的安装、维修和日常检查、保养,也可兼作牵引车辆。
该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具有3~10km/h的低速作业走行功能。
采用潍柴动力生产的WP12.480型电喷水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353kW,排放达到了国III。
采用液力传动形式,可实现无级变速。
采用JZ-7型制动机。
车体两端设有13号上作用式缓冲车钩。
整车具有功率大、牵引能力强,制动性能可靠,操纵轻便灵活,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好等优点。
2 总体布置概述2.1 该车下部布置有动力系统、走行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柴油发电机组、柴油箱、空调室外机、排障器等设备。
2.2 车辆前、后端各设一个司机室,内设司机台、司机座椅、灭火器、卧铺、空调等生活设施,司机室后端均设一道门及一扇窗户。
I端司机室顶部根据用户需求可安装抬拨线装置,司机室后端设通往车顶的梯子;Ⅱ端司机室顶部根据用户需求可安装有模拟受电弓及相关检测设备。
2.3 车辆中部作业区设置三平台作业装置、调平装置控制箱、空调室外机、手制动等设施。
三平台作业装置具有三个作业平台,其中包含一个主作业平台和两个辅助作业平台。
2.4 走行部采用两台两轴转向架,其中一台为动力转向架,另一台为非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位于车辆前端(Ⅱ端)。
2.5 牵引装置采用上作用式13#B型车钩及ST型缓冲器。
3. 车辆标志及颜色车体上部采用黄色,车架及下部采用深灰色。
车辆外部标志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
4. 符合TB/T 2180《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及相关规定。
二、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1. 适用环境1.1. 环境温度:-25℃~+45℃1.2. 海拔高度:≤2500m1.3. 最大外轨超高:满足线路规范要求,(外轨超高180mm,作业平台可带自动调平装置,用户招标时选择)1.4. 相对湿度: ≤95%1.5. 最高风速: ≤15m/s1.6. 车辆适用场合适应风、沙、雨、雪天气和夜间作业、室外作业环境2.车辆规格2.1 轨距:1435 mm2.2 车轮直径:840 mm2.3 轴列式:B-22.4 轴距:2400 mm2.5 轴数:4轴2.6 轴重:12t2.7 转向架中心距:9200mm2.8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2.9 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2.10 发动机功率:353kW2.11 尾气排放标准:国Ⅲ2.12燃油箱容积:1150L2.13 蓄电池:NM-200(2V)×24块2.14 传动方式:液力传动2.15 制动方式:空气制动及手制动2.16 空气制动机:JZ-7制动机2.17 基础制动:可实现单独闸瓦调节2.18 空压机排量: 1.8m3/min2.19 总风缸容积:500L2.20 钩缓装置:13B车钩及ST缓冲器2.21 车钩中心距轨面高度:880±10mm2.22 整备重量:约49t2.23 单机制动距离:≤400m(平直道,80km/h初速)2.24 爬坡能力:33‰2.25 外形尺寸:15930mm×3118mm×4500 mm2.26 限界:符合GB146.1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3. 整车技术要求3.1 两端操作,主驾驶位置在左侧,副驾驶位置在右侧。
3.2 前后驾驶室均设车门通往作业区。
3.3 驾驶室前后窗和门窗设安全玻璃,满足司机了望需要,挡风玻璃设遮阳卷帘。
3.4 前后驾驶室挡风玻璃设喷水式雨刮器。
3.5 驾驶室装饰板为玻璃钢,墙内填充隔热材料,车门采用迷宫式密封;驾驶室地板表面黏贴阻燃耐油地板革,下层铁地板喷涂吸音阻尼胶。
所有门窗关闭后驾驶室内噪音不应大于85dB。
3.6 司机座椅上方设电风扇。
室内安装空调和电取暖设备,要求温度范围:16℃~28℃。
3.7 驾驶室仪表和指示灯在日光下和夜间关闭室内顶灯时,能在500mm远处清楚看见其显示。
3.8 驾驶室设人工照明,其照度应满足工作人员检修和司机操作。
3.9 驾驶室内设有灭火器材(装置),并能方便取用。
3.10 车内设两个卧铺。
3.11空气管路设置油水分离器和空气干燥器,保证各阀件工作的可靠性。
3.12 车辆两端设置有头灯,下大灯及信号灯,操纵台设置仪表灯,驾驶室内设置照明灯(采用冷光源),上述照明符合相关铁标要求。
3.13 设有能满足车内用电要求的柴油交流发电机组及配电装置一套,并有380V、220V电源引出插座,引出插座具有室外防水功能。
3.15 主车架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及除锈、防锈工艺。
3.16 车辆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要求设计制造,采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功能设置模块化,可根据用户使用要求组合。
3.17 车轮采用标准LM型踏面,为整体辗钢。
车轴材质符合标准要求。
车轮与车轴采用注油压装装配,压装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3.18 转向架采用两系悬挂,一系由金属圆弹簧及垂向液压减振器组成;二系由橡胶堆旁承和横向液压减振器组成。
3.19 该车可根据用户需求选装调平装置。
4.三平台作业机构本车安装有三平台作业机构,并满足以下主要技术指标。
4.1 主要技术参数型号PA1002外形尺寸(长×宽×高)4636mm×2480mm×2815mm净重4520kg主平台平台底面距轨面最大高度4780mm额定载重500kg辅助平台最大水平外伸量距轨道中心左右4000mm;平台底面距轨面最大高度7600mm额定载重250kg4.2该机构具有三个作业平台,包括一个主平台和两个辅助平台,主平台只进行升降动作,两个辅助平台既可升降也可分别向两侧伸出。
4.3 一个主平台和两个辅助平台只能在各自平台上进行操作,平台下不设操作装置。
4.4 一个主平台和两个辅助平台上均设置急停和旁路制动按钮。
4.5 作业平台上设照明灯具,均采用冷光源,其照度应能满足夜间要求。
4.6 设作业平台与下部人员通话联络设备(有线、无线各一套)。
4.7 设接地装置一套。
5.抬拨线装置(用户自选)本车可安装抬拨线装置,并满足以下主要技术指标。
5.1 最大拨线力:3500N5.2 最大起升高度:8600mm5.3 自重:1100kg6.调平装置(用户自选)本车可根据用户需求选装调平装置。
7.接触网检测装置(用户自选)7.1该车可安装全数字式接触网检测装置、能带电(或不带电)快速地检测接触线拉出值、导线高度、平行线间距、线岔、弓网冲击硬点、速度、里程等重要参数。
7.2该全数字式接触网检测装置能使接触网工区方便地对接触网参数进行测量,将数据按线路、站区和杆号的顺序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并能利用配套软件,得到多种数据报表,进行数据分析。
7.3 在车顶安装一个摄像机,将检测受电弓与接触导线接触的视频画面传入驾驶室内的计算机系统,以便于实时监视弓网状况。
7.4 该接触网检测装置的检测参数应满足下表要求:参数名称测量范围分辨率测量误差接触线高度5000~6800mm 10mm ±20mm拉出值±600mm 10mm ±20mm平行线间距0~600mm 20mm <30mm线岔(定性检测)±700(非工作支抬高测试)10mm ±20mm弓网冲击(硬点)±200g 5g ±10g速度0~120km/h <1%8.安全保护措施8.1 三作业平台装置上升、伸出均设防水型限位行程开关。
8.2 三作业平台装置上均设有急停按钮和旁路制动按钮。
急停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切断主油路,使平台停止动作;旁路制动按钮,在三作业平台机构上可以进行紧急制动。
8.3 液压系统设应急手动泵和电动泵,当液压主油路出现故障时,可使作业机构迅速恢复到行车状态。
8.4设四组抓轨器,在风速超过15m/s时,使用抓轨器进行作业。
8.5设有接地保护装置,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8.6 前后操纵台采用互锁控制,以防误操作。
8.7电气系统采用空气开关断路指示,便于迅速查找故障。
8.8 轴头装有接地保护装置,轴箱体上安装有防倾覆装置,有效地防止车辆脱线后的倾覆事故。
8.9 车架与转向架构架、转向架构架与轴箱轮对之间均设有安全连接装置,在车辆吊装或起复时无需捆扎。
8.10车架和转向架构架、转向架构架和轴箱之间设有锁定装置,用以提高作业时整车的稳定性能。
8.11 室外电气设备均达到相应的防护等级。
8.12在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均设有安全警示标识。
8.13 该车配备灭火器、复轨器、轮止器等安全设备。
8.14 电气系统具有故障诊断、报警、紧急停机等功能。
8.15 装饰材料采用防火、阻燃材料。
8.16 车辆各部件选型设计依照“八防”要求进行。
8.17 作业区域采用防滑地板,周围设有防护栏杆。
8.18 关键系统、零部件均选用成熟、可靠的产品。
DPT 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技术规格书共7页 第9页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图1 D P T 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外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