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2021临床医学 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有哪些?

2021临床医学 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有哪些?缺铁贫血的常用的是采用补铁剂的方式来补充铁元素,铁剂的种类较多,需要注意区分,目前常用的铁剂以二价铁为主,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片(富血铁片)乳酸亚铁、力蜚能等。

前两者服用会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后者乳酸亚铁是一种新型的成分不但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还可以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对肠胃无副作用,适合婴幼儿和孕妇补充铁剂。

硫酸亚铁片为二价铁,易于吸收,疗效显著。

则促进其吸收。

一般在饭后服用,硫酸亚铁服用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偶可导致便秘。

服药后大便呈灰黑色,为部分铁在粪便里排出的缘故,不太适应婴幼儿和孕妇。

富马酸亚铁片(富血铁片)属于二价,口服后较易吸收,其含铁量较高,奏效迅速,相比硫酸亚铁副作用少些。

但对铁过敏者,或有消化道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肠炎者禁用。

因婴幼儿肠胃较为细嫩,以及孕妇怀孕期间的肠胃极易敏感,容易造成恶心呕吐、大便变黑的情况。

乳酸亚铁片乳酸亚铁,二价铁,性温和活性高、不需要通过胃酸就能被人体吸收,无肠胃刺激副作用,并能改善体质,达到从食物中主动获取铁元素的目的。

目前以乳酸亚铁代表性的铁剂有体恒健铁之缘片,将乳酸亚铁和蛋白锌以及传统阿胶作为成分,极大的促进铁的吸收利用,能补铁生血和增加营养元素,是临床常用的缺铁性贫血补铁剂。

缺铁性贫血餐前服用补铁剂胃肠道反应常较大,一般建议在餐后服用。

如果服用硫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肠胃副作用较大,特别是婴幼儿和孕妇建议选择服用乳酸亚铁的体恒健铁之缘片,并与果汁或其他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同服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服用期间,不宜喝茶、喝咖啡,或是大蒜等食品,因其中所含鞣酸会与铁结合产生沉淀,影响铁质的吸收。

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作者:崔文婷胡苏靳俊达黄燕欧阳鹏冯波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20期[关键字] 静脉滴注;口服铁剂;蔗糖铁;缺铁性贫血;有效性;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5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0-0097-04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drip of iron sucrose in the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CUI Wenting HU Su JIN Junda HUANG Yan OUYANG Peng FENG BoDepartment of Hematology,Jiujiang NO.1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drip of iron sucrose in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February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iron supplement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of ironsucrose.Hemoglobin (Hb),serum ferritin (SF), treatment time,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in detail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b and SF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Hb level(150.97±3.25) g/L and the SF level (140.29±2.84)μg/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98.06±4.54) g/L and (54.37±3.15)μg/L, P<0.05].The treatment time (25.75±1.63) d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2.50%)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0.21±2.84) d and 15.00%,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0%), P<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drip of iron sucrose in the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levels of Hb and SF in patients,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and increas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and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Intravenous drip; Oral iron supplements; Iron sucros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Effectiveness; Safety缺鐵性贫血是由于人体铁元素不足,抑制血红蛋白生成致使红细胞生存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贫血,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铁剂治疗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其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盐是最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有乳酸亚铁,含铁量为20%,此量可达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过此量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剂量过大可产生中毒现象。

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

应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因牛奶含磷较高,可影响铁的吸收。

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其易于溶解,好使小肠中pH增高,仍可保持铁于溶解状态。

例如,将维生素C60mg加入米饭中,可使铁的吸收增加3倍。

故于服用铁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

若于服铁剂前4小时服用维生素C,则无此种作用。

对于极少数反应强烈的小儿,建议选用铁剂的时候考虑副作用小的。

铁之缘片含有阿胶和蛋白锌,让补铁、生血加营养三效合一,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血红蛋白的量,促进贫血患者恢复。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方考虑用铁剂注射。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每ml含铁50mg,肌注;含糖氧化铁,每ml含铁20mg,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铁剂局部可产生疼痛及荨麻疹,还可见发热、关节痛、头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静脉注射铁剂还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

注射铁剂的治疗效应并不比口服快,故须慎用。

铁剂治疗一般须继续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

因缺铁性贫血,不只血红蛋白减少,储存铁也全部用完。

由于小儿不断生长发育,血容量不断扩充,而饮食中不能满足铁的需要,治疗目的不应只纠正缺铁性贫血,并应储藏足够的铁,以备后用。

维生素B12、叶酸或肝精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无效,不可滥用。

去因治疗多数发病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

有些轻症病人仅凭改善饮食即可治愈。

在改善饮食时,首先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给以合适的食物。

由于患儿消化能力较差,更换和添加辅食必须小心。

一般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临床症状好转地,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

药学专业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药学专业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药学专业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所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总结关于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高危人群:妊娠期及育龄期女性、婴幼儿及儿童。

(1)一般情况:最早及最常见症状:乏力、困倦、活动耐力减退(2)皮肤黏膜、呼吸及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贫血诊断依据1.贫血诊断男性Hb 120g/L,女性Hb 110g/L,孕妇Hb 100g/L。

2.贫血程度轻度贫血:Hb在90~120g/L;中度:60~90g/L,重度:小于60g/L。

药物治疗(一)常用药物原则:对因治疗。

中重度贫血同时需要补铁治疗。

急性重度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1.口服铁剂: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口服铁剂。

②铁剂选择:口服铁剂,二价铁。

三价铁剂转化为二价铁剂后才能被吸收且刺激性较大。

③铁剂治疗剂量Hb 110g/L,补充元素铁总剂量5g;Hb 90~110g/L,补充10g;Hb 90g/L,补充15g。

成人治疗剂量元素铁180~200mg/d,预防剂量元素铁10~20mg/d。

常用铁剂含铁量与作用特点2.静脉铁剂治疗静脉、肌注补铁适用条件:胃肠反应重、经胃肠不能吸收、需要快速补铁。

静脉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注:首次用药前,给予试验剂量,且应具备治疗过敏反应的应急措施,1小时内无过敏反应再给予足量治疗。

【中公速记】缺铁贫血口服铁,二价铁剂饭后服(二)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1.用药注意事项(1)亚铁盐胃肠反应常使患者不能耐受,建议在餐后服用,可有较好的耐受性。

(2)食物、药物-铁剂相互作用食物、药物-铁剂相互作用(3)为补足储存铁,Hb正常后至少再补充铁剂4~6个月,或在血清铁蛋白升至30~50 g/L后停药。

(4)血色素病、含铁黄素沉着症及不伴缺铁的其他贫血患者(地中海贫血)、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尤其伴有未经治疗的尿道感染者不宜应用铁剂治疗。

不同病因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不同病因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不同病因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长期铁缺乏会使贮存铁耗尽、红细胞内发生缺铁,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而重要的健康问题,其高危人群为妇女、婴幼儿和儿童。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不甚合理和片面强调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以至于动物食品中的血红素铁长期得不到有效摄入,在生理性铁需要量增加时造成成人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上升。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中胃肠道出血是引起成年男子缺铁的最常见原因,具体包括痔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憩室和息肉、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出血等,并常成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表现。

妇女缺铁的常见原因是月经量过多,包括宫内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和月经失调引起的月经量过多。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足够的铁直到恢复正常铁贮存量并去除引起缺铁的病因。

病因治疗相当重要,因为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症候群,不能只顾补铁而忽略其基础疾病的治疗。

如果延误了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但是,不同患者贫血的程度、原因和背景各有不同,故有必要选择不同的补铁治疗及相应的辅助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最好的疗效。

下面根据病例,具体讨论治疗方案的选用。

1)病例1——男性,65岁。

因“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收人心内科,行冠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予阿司匹林及其它药物口服治疗。

因术前血常规检查示Hb 56 g/L、RBC 2.23×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68.4fl、PLT[44×109/L,转入血液科治疗。

骨髓穿刺涂片铁染色以及血清铁代谢检查均符合缺铁表现,故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诊断分析:病因首先考虑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可能。

因为患者已经口服该药一段时间,追问病史提示病程中的确出现过一过性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但过程短暂、轻微,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所以首先停用阿司匹林,换用其它对消化道影响较小的同类药物。

缺铁性贫血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缺铁性贫血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缺铁性贫血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9年第12期副主任医师张兴(中卫市人民医院宁夏中卫 755000)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形成所致,为常见的贫血类型,多见于老年、青社年女性及儿重。

治疗措施为及时补充铁制剂。

药物治疗及常用铁剂的作用特点2015版《用药须知》收载的铁制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山梨醇铁、蔗糖铁、葡糖酸亚铁、枸橼酸铁铵。

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

预防量为每日0.3克;治疗量每次0.3克,每日3次。

儿童每日3~6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服。

缓释片成人每次0.45 克,每日2次。

富马酸亚铁含铁量为33%。

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预防量为每日0.2克;治疗每次0.2~0.4 克,每日3次;儿童治疗用每日3~6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服。

右旋糖酐铁含铁量在27%~30%。

成人每次50~100毫克,每日1~3次,饭后服。

肌肉注射,成人每次100~200 毫克,1~3日1次。

儿童每日3~6毫克元素铁∕千克体重,分1~2次服。

琥珀酸亚铁含铁量35%。

吸收平稳,胃肠道反应轻,预防量成人每日0.2克;妊娠妇女每日1次,200毫克。

治疗量为成人每次0.1~0.2克,每日3次;儿童每日3~6毫克元素铁∕千克体重,分1~2次服。

葡糖酸亚铁含铁量11.6%。

铁利用率高,起效快,胃肠道反应较轻。

成人治疗量为每次0.3~0.6克,每日3次。

儿童每次3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3次。

枸橼酸铁铵该药为三价铁,不如二价亚铁盐易吸收,不适用于重症贫血病例。

但收敛作用小,刺激性较小,患者易耐受。

剂型为复方合剂或溶液,适用于儿童不能吞服片剂者。

影响铁剂疗效的因素铁剂主要从十二指肠吸收,铁缺乏时也能在胃和小肠下部吸收。

以二价铁(Fe)形式吸收;酸性环境可促进铁吸收,维生素C可促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铁易于被吸收;鱼、肉类可增加铁离子吸收。

抗酸剂则减少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体内铁的供应不足而导致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铁剂、改善营养摄入、治疗引起贫血的潜在原因以及纠正病因性贫血。

1. 补充铁剂:补充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要方法。

口服铁剂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葡酸亚铁等。

这些铁剂通过口服后在肠道被吸收,转运到骨髓中促进红细胞的形成。

为了提高口服铁剂的吸收率,应在空腹时服用,并且可以额外补充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以增强铁的吸收。

2. 改善营养摄入:除了口服铁剂,改善营养摄入也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食物中富含铁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瘦肉、鱼、蛋、豆类和绿叶蔬菜等。

在饮食中适当增加这些富含铁的食物,有助于提高体内铁的储存量,并促进红细胞的形成。

此外,为了加强铁的吸收,还需要注意食物中的其他营养素。

例如,维生素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番茄等。

另外,钙、咖啡因和红葡萄酒等食物和饮料会干扰铁的吸收,所以在补充铁剂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摄入这些食物。

3. 治疗潜在原因:除了补充铁剂和改善营养摄入外,还需要治疗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潜在原因。

常见的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胃肠道出血、慢性炎症、妇科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

对于有胃肠道出血的患者,需要寻找出血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慢性炎症,可以采取抗炎治疗来减轻炎症反应。

对于妇科疾病,例如月经过多或子宫肌瘤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来解决问题。

对于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贫血等,需要针对特定的病因进行治疗。

4. 纠正病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有时也可能是其他病因性贫血的并发症。

因此,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病因性贫血进行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贫血伴有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情况下,需要相应地补充这些营养素来纠正缺乏。

总之,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铁剂、改善营养摄入、治疗潜在原因以及纠正病因性贫血。

治疗贫血的最好方法

治疗贫血的最好方法

治疗贫血的最好方法
治疗贫血的最好方法取决于贫血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贫血的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来补充体内的铁分。

对于其他类型的贫血,可能需要其他类型的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12或叶酸补充物。

2. 补充营养:改善饮食,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红肉、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的贫血原因,如胃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导致的贫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

4. 增加红细胞生产: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5. 治疗潜在疾病:一些贫血是其他潜在疾病的症状,如肾病、炎症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这些潜在疾病可以帮助恢复贫血。

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以及贫血的原因来确定,因此在发现贫血症状时,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可用来合成血 红蛋白的铁储备被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引起的贫血。铁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 体内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输送氧气以及其 他一些生化过程。正常情况下铁的消耗和补 充保持动态平衡,缺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经过不同程度的铁缺乏阶段,最终出现缺铁 性贫血。
异食癖患者
(二)贫血形态分类
正常值 大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单纯性小细胞贫 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 血
MCV(fl) MCH(pg) MCHC(%) 常见病
80—94 28—32 32—38
>94
>32 32—38 巨幼红细胞贫血
80—94 28—32 32—38 再生障碍性贫血
<80 <28 32-38
2.注射铁剂的适应性 (1) 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患者 (2)吸收障碍 (3)需迅速获得疗效者
注射铁剂的不良反应:注射用铁剂常见
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1)局部肌肉注 射部位刺激疼痛,(2)全身不良反应轻 者面部潮红、头痛、头晕;重者出现肌肉 酸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寒战、 发热等症状,偶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② 33.8%—45.7%
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1)妊娠三个月以上 的妇女 19.3%
(2)育龄女性 11.4%
(3)青少年 9.8%
(三)发病机制
1.组织缺氧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 是携氧并运送到全身组织,严重缺 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液携 氧能力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 缺氧性损害。
2.代谢障碍 细胞中许多代谢过程
需要含铁的酶和辅酶参加,缺铁时各种 重要的含铁酶或含铁蛋白质如细胞色素 P450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 化酶、髓过氧化物酶和肌红蛋白等活性 明显降低,导致许多组织和器官发生细 胞呼吸障碍,细胞代谢及功能紊乱,并 易发感染。
3.红细胞异常 红细胞内含铁酶活
性降低,影响脂质、蛋白质及糖代谢 而引起红细胞异常,易于在脾内破坏 ,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
(优选)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 )量、红细胞(RBC)计数以及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血 红蛋白为主要指标,成年男性血红蛋白量 <120g/L,红细胞<4.5×1012/L,血细胞比容 <0.42;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量 <110g/L,红细胞数<4.0×1012/L红细胞比容 <0.37;凡低于以上指标的即为贫血。Fra bibliotek使用铁剂的基本原则
(1)首选口服,安全有效;并选择易于 吸收又无胃肠道反应的制剂。
(2)去除原发病因,铁剂治疗仍无效时 应考虑质量和生物利用度。
(3)血象恢复正常后,铁剂仍继续服用 3~6个月,以补足机体铁储备量,防止 复发。
四 药物治疗
(一)治疗药物分类:分为口服铁 剂和注射铁剂
1.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 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 多糖铁复合物、枸橼酸铁铵B1糖浆Ⅱ 等。
肾性贫血
<80 <28 <32
缺铁性贫血
1.血象 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体积(MCV)<80fl,平均 血红蛋白含量(MCH)<26pg,平均血红 蛋白浓度(MCHC)<32%,血红蛋白 浓度低于正常值的低限,网组织红细 胞正常或轻度增加,白细胞多在正常 范围,血小板正常或略升高。
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五个病因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人类吸 收的铁可以从食物中获得,正常每日饮食 含铁10~15mg,其中5%~6%可被吸收,用 于维持体内铁的平衡。但处于生长发育的 婴儿、青少年和孕妇,由于铁摄入不足和 需求量增加,则较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吸收障碍 铁的吸收主要部位为十 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胃酸有助于二价 离子铁和血红素结合铁的吸收。因而 胃切除后、胃酸缺乏、慢性萎缩性胃 炎、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 引起铁吸收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
2.骨髓象 增生性骨髓象,红系比 例增高,幼红细胞体积减小,外 形不规则。骨髓铁染色于细胞内 、外铁均较少或缺乏,尤以红细 胞外铁较少最为明显,是诊断缺 铁性贫血的可靠指标。
3.生化指标 血清<8.95µmol/L,血清总铁 结合力>64.44µmol/L,血清铁饱和度<15%;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µg/L,血清蛋白 <20µg/L,血清运铁蛋白受体>8.5mg/L。
二 临床表现
(一)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面色无华、 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眼花、 耳鸣等。踝部可出现水肿,儿童生长发育 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等;容易 兴奋、激动、烦躁等症状。
上皮组织异常 舌痛、萎缩性舌炎、 舍质绛红、口角炎、皮肤毛发干燥无 光泽、指(趾)甲变薄、变脆,重者 变平或凹下呈匙状。异食癖为缺铁性 贫血的特殊表现。
三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原则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 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 血红蛋白,使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 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尽可 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
(1)婴儿应该了解母乳喂养情况
(2)儿童及青年女性需咨询饮食习 惯,有无偏食。
(3)育龄期妇女重点注意月经过多及妊 娠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进行妇科检查 治疗。
(4)从事农业劳动者应检查有无钩虫感 染。所有病例均应仔细询问有无慢性失血 性病史。
药物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后纠正病因,给予铁剂治疗, 使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并恢复铁剂储备。
3.慢性失血 长期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较
为常见的病因。失血1ml丢失铁0.5mg,失血5ml/ 天,即可引起缺铁。造成慢性失血的原因众多, 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
4.偏食、挑食、习惯性吃烘烤食物者,均易患
缺铁性贫血。
5.膳食中动物性蛋白含量低,不利于铁的吸收

(二)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① 6个月—2岁 的婴幼儿
五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口服铁剂的不良反应 (1)多数患者对口服铁剂耐受良好, 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铁制剂刺激胃 肠道引起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腹泻等,此外还可以引起便秘。 (2)小儿误用1g以上铁剂可引起急性 中毒。
2.注射铁剂有 (1)右旋糖酐铁 (2)山梨醇铁 3.其他类药物:如维生素C及稀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