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用中成药治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注意事项

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注意事项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营养性铁缺乏症,故治疗应以补充铁剂和去除病因为主。
《国家非处方药物目录》收载的铁剂药物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和琥珀酸亚铁等。
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两者口服吸收良好,胃肠刺激性小,铁利用率高。
2.处方药(1)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对不能口服或口服疗效不满意者,可采用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2)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主要用于口服铁不能有效缓解或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可采用静脉滴注、缓慢静脉注射或直接通过血液透析者的人造外瘘给药。
(3)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对初期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一定的疗效。
3.饮食疗法和中药治疗(1)饮食治疗:①高蛋白饮食,多进食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②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黄豆、黑豆、芹菜、荠菜、大枣等植物性食品;③提倡使用铁锅烹饪或煮粥。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缺铁性贫血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等,治疗上应以益气健脾、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为主要原则。
对于气血两虚证的缺铁性贫血,可选用归脾丸、益气维血颗粒、阿胶补血口服液、复方阿胶浆、健脾生血颗粒、生血宁片等;对于脾肾阳虚证的缺铁性贫血,可选用益血生胶囊、益中生血片及生血片等制剂。
此外,左归丸、归脾汤、八珍汤、四君子汤等补益脾肾的方剂均是治疗缺铁的常用方剂。
用药注意事项1.铁剂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足量。
2.口服铁剂首选二价铁,其溶解度大,易于被人体吸收。
对胃酸缺乏者,宜与稀盐酸并用,以利于铁的吸收。
3.注意铁剂与药物、食物的配伍禁忌。
四环素类、考来烯胺等可在肠道与铁结合,影响铁的吸收;抗酸药可使二价铁转变成三价铁,减少铁的吸收;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等可抑制铁剂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质等易与铁形成不被吸收的盐,影响铁的吸收。
化铁丸的配方

化铁丸的配方化铁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它的主要成分是当归、桃仁、白芍、赤芍等,其中当归是对女性特别有益的一味药材。
化铁丸也是一种重要的养血补血剂,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化铁丸是非常有用的一种中药,但是如果要准确地制作出它,一定要严格按照配方来操作。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化铁丸的制作配方及其详细操作步骤。
一、化铁丸配方化铁丸的主要成分有:当归、桃仁、白芍、赤芍、香附、川芎、龙眼肉、枸杞子等多种草药,具体的配方如下:当归 100g 桃仁 100g 白芍 50g 赤芍 50g 香附 50g 川芎 50g 龙眼肉 50g 枸杞子 50g以上每种草药按比例取用,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不过总共的草药重量要满足1000g的需求。
二、化铁丸制作方法1. 将当归、桃仁、白芍、赤芍、香附、川芎、龙眼肉、枸杞子等草药按比例配好并清洗干净。
2. 将配好的草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加热至沸腾。
3. 调整火候,继续保持草药的温度,直到草药煮烂接近糊化。
4. 将熟药沥去水分,备用。
5. 将熟药用细砂纸筛去杂质,过筛的后药材继续烘干风干。
6. 将干燥的药材粉碎成细粉末,取出适量药粉放置研钵中并加入蜜糖。
7. 每次用木棒搅拌匀,直至形成球状。
8. 制好的药球取出,用精细砂纸将表面进行细磨,稍微提升药球光滑度。
9. 将制好的药球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10. 晾干3-5天后,将化铁丸装入6克小袋内,贴好标签。
三、注意事项1. 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火候,避免草药糊化或过度煮沸造成药性损失。
2. 制作药球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药量和药粉的比例,尽可能保证药粉湿度足够。
3. 在制作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天然原料,避免使用化学原料,尤其是对于口服药来说更是如此。
4. 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条件,保证制作器具和药材都要清洁干净,避免杂质污染。
化铁丸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中药,对于缺铁性贫血、女性生育保健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的一种病症。
中成药是一种中医药剂,由多种中药组成,有助于治疗贫血。
以下
是一些常用的治疗贫血的中成药:
1. 六味地黄丸:由山药、熟地、山茱萸、牛膝、泽泻、山药制成,具有益气补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阳虚贫血。
2.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白芍、川芎、赤芍、炙甘草、生姜制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型贫血。
3. 川芎茶调合丸:由川芎、当归、白芍、炒枳壳、川楝子、桃仁、白芷制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用
于治疗瘀血型贫血。
4. 养血安神丸:由生地、远志、龙眼肉、茯苓、炙甘草、枸杞子、夜交藤、菟丝子制成,具有滋补气血、安神补脑的作用,可用
于治疗因神经衰弱导致的贫血。
5. 益气养血口服液:由黄芪、当归、白芍、甘草、川芎、红枣、山药制成,具有益气养血、补中益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
型贫血。
请注意,以上中成药只是一些常用的治疗贫血的药物,具体的
治疗方案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使用中成药时,
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补血中成药

补血中成药贫血是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营养不良、感染、肿瘤、药物、免疫性疾病、肾脏病、肠胃病以及内分泌、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患者表现有面色苍白无华,指甲、口唇等颜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短、记忆力差、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浮肿等症状。
摄入营养不足、出血量多或持久者皆可致贫血。
治疗上可从纠正饮食或针对出血之病因着手。
事实上因为脏腑功能减退,导致备注化生不足也是常见的病因。
中医认为,脾胃可将摄入的饮食化生为血液。
如饮食无度,暴饮暴食,或劳倦思虑过度,或肝胆之疾造成脾胃气虚,或素体脾胃气虚,功能不足,血液生化之源匮乏,渐致血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有阴精,而阴精也能转化为血液,滋养身体。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早婚多育,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均可使肾精不足,精不化血,而致贫血。
都是中成药补血大不相同病因病机与脾、胃和肾有关,共有三大类中成药。
1、健脾胃,生气血【八珍丸】:能健脾益胃,增强脾胃功能,帮助血液生成,可用于贫血伴有倦怠乏力、食欲欠佳、体质瘦弱等脾胃气虚表现的患者。
因为其本身也有补血之功,失血者亦可使用。
(用法:每次9克,每天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但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
服药4周症状如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人参健脾丸】、【生血宁片】:较八珍丸更能益气健脾,而本身补血之力较弱,用于脾胃虚弱所致贫血,适用于精神倦怠、面黄、不思饮食、腹胀、大便稀而不成形、舌苔白、脉虚的贫血患者。
(用法:人参脾脾丸每次2丸每天2次;生血宁片每次2~3片,每天2次,尤其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二者均空腹温天水送服,忌油腻生冷食物,感冒发热患者不宜服用。
服用人参健脾丸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归脾丸】:除益气健脾外,还能养心安神。
贫血可引起心血不足,心血不足则心悸、失眠。
故归脾丸主要用于前述脾胃气虚,兼心悸、失眠、健忘等心血不足的贫血患者。
(用法:每次8~10丸,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中成药分型治疗缺铁性贫血(上)

中成药分型治疗缺铁性贫血(上)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1年第5期副主任医师陈金伟(连州市北湖医院广东连州 513400)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典型者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西医治疗一般是口服铁剂,如病情比较严重或口服效果不佳,亦可静脉注射铁剂或成分输血。
本病在中医学属“血虚”“萎黄”“虚劳”“疳证” 范畴。
中医治疗缺铁性贫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用中成药治疗本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归脾丸——较适用于气血两虚型我今年28岁,3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月经过多);2个月前出现面色萎黄、口唇黏膜苍白、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
我以为是过度疲劳,但休息、补充营养半个月没有任何效果。
在市某医院中医科就诊,中医师诊断为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所致),给予归脾丸口服。
服用7天后面色萎黄、口唇黏膜苍白、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等症状有所缓解;14天后头晕、心悸、食欲不振消失;1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精神转好,工作效率提高。
按医生要求继续巩固用药7天。
至今未再复发。
(北京张女士)归脾丸由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桂枝和鸡血藤组成,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
药理学证实,该药有增加血清铁浓度、改善铁吸收、增强铁利用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气血两虚(证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口唇黏膜爪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夜寐不安、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以及现代医学中的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贫血和各种失血性贫血,等。
用法口服,每次2~3粒,每天2次,早晚各1次,饭后服。
5天为1疗程。
用药期间不宜饮用浓茶、通便药、泻药、抑制胃酸药(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 中药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中药治疗方法*导读: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服用四物合剂或阿胶胶囊、归脾丸等中药,也可以常吃大枣以及莲子等食物。
……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中医认为脾虚导致缺铁性贫血
的重要因素,因此健脾益气生血是治疗的关键。
脾属于后天之本,气血则属于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充足。
血虚伴有气虚的患者,补血不能只靠补血药,应该要结合补气药,才能益气生血。
而且还要服用铁质的药物制剂。
那也,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呢?下面是对于不同症状的缺铁性贫血的各种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缺铁性贫血
肝血亏损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常常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和月经无规律或闭经,脸色萎黄,舌淡苔白等症状。
这类患者可以服用四物合剂或阿胶胶囊等中药,可以起到补血的效果。
脾虚血亏引发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会表现得疲倦无力,面色发黄,食少便溏,头昏眼花以及月经量少。
心脾两虚的患者还会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或者烦躁等。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患者可以服用补脾养血的中药,比如归脾丸,可以有效养血。
最后是气血两虚缺铁性贫血患者,这类患者会出现眩晕,面色不荣,疲倦无力,心悸气短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
治疗这种贫
血症状,以补气益血为主。
可以服用八珍丸或十全大补丸,有效补气益血。
此外,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要调理饮食。
脾胃虚弱的患者要多吃补气健脾食物,大枣、花生米、黄豆、山药以及鲫鱼等都可以;而气血或心脾两虚的朋友也要多吃补气血的龙眼肉、鸡肉、黄膳、大枣以及莲子等食物;还有脾肾两虚的朋友就要常吃温补脾肾的胡桃仁、板栗以及泥鳅等食物。
中成药分型治疗缺铁性贫血(下)

中成药分型治疗缺铁性贫血(下)杞菊地黄丸——较适应于肝肾阴虚型我今年70岁,6个月前出现牙齿松动、口干、食欲减退;5个月前出现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潮热盗汗症状。
以为是“牙火”“阴虚火旺”,自行服用牙周灵、六味地黄丸10天未见效,故到市某中医院求诊。
中医师诊断为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因消化功能减退、进食减少所致,并有轻度高血压,给予杞菊地黄丸。
口服8天后,面色苍白、两顴潮红、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潮热盗汗缓解;15天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潮热盗汗消失;血压降至正常;1个月牙齿松动、口干、食欲减退缓解。
继续巩固用药10天。
至今未复发。
(上海杨先生)专家点评本药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龟甲、茯苓、女贞子、旱莲草、鸡血藤和炙甘草组成,具有滋养肝肾、补益精血的功效。
药理学研究发现,该药有补铁、轻微升高血红蛋白量、轻微降压作用,尚有增强体力和耐缺氧能力作用。
临床上用于肝肾阴虚(症见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头晕目眩、两目干涩、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口舌干燥、毛发焦枯、爪甲易脆,发育迟缓;或皮肤瘀斑、鼻衄齿松;舌红少苔、脉细弱),以及现代医学中的缺铁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白血病、寄生虫所致的贫血、各种慢性失血、轻度高血压。
用法:口服,每次6粒,每天2~3次。
7~14天为1个疗程。
用药期间不宜进食生冷、多纤维素食物,忌烟、酒、浓茶。
低血压、平素体虚、消化不良者慎用。
本药未见不良反应。
右归丸——较适应于脾肾两虚型我今年45岁,2个月前出现面色淡白、口唇黏膜淡白、畏寒肢冷、食少便溏;肢倦乏力、萎靡不振;尿少、浮肿症状。
我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自行服用更年安、六味地黄丸1个月未见效。
在市某医院中医科,中医师诊断为脾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引起,给予右归丸口服。
服药7天面色淡白、口唇黏膜淡白、畏寒肢冷、食少便溏、肢倦乏力、萎靡不振缓解;14天面色淡白、口唇黏膜淡白、畏寒肢冷、食少便溏、肢倦乏力、萎靡不振消失,尿少、水肿明显缓解。
治疗贫血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在治疗贫血方面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1.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
四物汤有滋补血液、调经止痛的功效,适
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2.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和牡丹皮组成。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
阴养血、益气固精的作用,适用于虚寒型贫血、阳痿、早泄等症状。
3.归脾汤:由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和生姜组成。
归脾汤能够补脾胃、益气生血,适用
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4.补血饮:由当归、黄耆、熟地黄、白芍、桑椹和红枣组成。
补血饮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适用于体虚贫血、失眠健忘等症状。
请注意,中药方剂在治疗贫血时一般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具体病因来调整剂量和配伍。
因此,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贫血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同时,如果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还应及时就诊并接受西医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教您用中成药治缺铁性贫血
作者:陈金伟
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20年第02期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铁元素的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导致的。
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典型者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中成药治疗效果良好。
为此,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搜集整理了几个用中成药分型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案例,以供读者不时之需。
28岁的张小姐3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月经过多),2个月前出现面色萎黄、口唇黏膜苍白、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
对此,她自我诊断为“过度疲劳”,经休息、补充营养半个月后未见效,故到某医院中医科就诊。
中医师诊断其为气血两虚(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所致),给予归脾丸口服。
张小姐服药14天后头晕、心悸、食欲不振消失,1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精神转好,工作效率提高。
效不更方,巩固用药7天,2个月未见复发。
本药由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桂枝和鸡血藤组成,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
药理学证实该药有增加血清铁浓度、改善铁吸收、增强铁利用的功效。
临床上用于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夜寐不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现代医学中的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贫血以及各种失血性贫血等。
用法; 口服,每次2~3粒,每天2次,早晚各1次,饭后服,5天为1个疗程。
用药期间不宜服用通便药、泻药、抑制胃酸药(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
本药无明显不良反应。
55岁的关先生2个月前出现大便时肛门疼痛、带血,1个月前出现面色无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体倦乏力、便溏等症状。
对此,他自我诊断为“肛裂出血”和“胃肠功能紊乱”,自服田七粉、吗丁林、乳酶生7天未见效,故到某中医诊所就诊。
中医师诊断其为脾胃虚弱(缺铁性贫血,痔疮出血、胃肠功能紊乱所致)。
给予四物丸加山药、鸡内金、鸡血藤、豌豆煎汤送服。
关先生服用3天后大便时肛门疼痛、带血缓解;7天后大便疼痛、带血消失,面色无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体倦乏力、便溏等皆缓解;12天后所有症状消失。
巩固用药5天,随访一个半月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