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与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知识体系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因此大量神话传说的出现,也许是人们为了解释一些事情,也有的是为了寻找一些遥远的答案。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神话的出现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也对文化的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神话传说的分类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很多,可以分为宗教神话、民间传说以及历史传说三类。

宗教神话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

这些神话都与中国的神明或道教有关,是一种表达信仰的形式。

民间传说则是在人民生活中不断产生的,也比较具有现实性。

如著名的《牛郎织女》、《白蛇传》等。

这些神话传说传承至今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常被文学家们所使用。

历史传说则是考证历史中产生的神话,主要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人物或像“燃烧的红莲”之类的事件。

2. 神话的内涵与价值神话传说中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的信仰,还有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神话中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崇尚人类本质,表达对‘仙’的喜好,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比如著名的神话—《女娲补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男女平等和人类的崇尚自然思想。

女娲为了寻找天地的平衡,亲手造出了人类。

而在《吕洞宾大战鲍旭》这个玄幻故事中,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虚空无物,唯道真谛”,激发人们的勇气和镇定自若的生命力。

除了这些思想,神话中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瑰丽和多彩之处。

用丰富的图像来描绘神马、龙鳞、玉兔、麒麟等等,给人一种邃远的感觉。

3. 神话传说的影响神话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自古以来广泛传播知识和智慧。

神话中的东西也经常被当作社会道德规范,以凝聚民众情感。

神话给人以启迪,而这些故事、教义都忠实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通过穿越时空,文化的沉淀与发展都可以从中得以解释。

古代的文化影响着今天,而神话中的主题和内容同样适用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因此,神话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其价值和意义不应该被忽视。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嘿,你知道吗?咱中国的神话传说故事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得像个宝藏啊!就说那盘古开天辟地,哇塞,盘古这个大神可不得了!他在混沌中沉睡了好久好久,然后猛地一下醒来,抄起斧头就把那混沌一劈两半,清气上升成了天,浊气下沉成了地。

这是多么神奇又伟大的事儿啊!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勇于突破困境,开创全新局面的英雄吗?
再讲讲女娲补天。

天漏了个大窟窿,那可不得了,女娲心疼咱这些凡人啊,于是不辞辛劳地去炼石补天。

她难道不伟大吗?这不就跟现实中那些总是为了他人无私奉献的人一样嘛!
还有后羿射日,天上出现了九个太阳,热得大地都快干裂了,后羿挺身而出,用神弓射下了多余的太阳。

这多厉害啊!这就好像我们面对困难时,那些勇敢站出来解决问题的勇士,难道不是吗?
中国文化不就是在这些神话传说故事中一点点沉淀下来的嘛!这些故事传递着勇敢、善良、奉献等等美好的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咱可不能把这些宝贝给弄丢了呀,得好好传承下去,你说是不是呢?。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与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与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与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山海经》到《聊斋志异》,充斥着无数奇幻的故事和神秘的人物。

这些传说既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想象力,也让我们理解了古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一、神话传说的起源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着表达人们情感、理解自然、适应社会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风俗文化源远流长。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们对自然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生命、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等有着独特的看法。

中国的神话传说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宗教性神话、传说故事和寓言故事。

其中宗教性神话往往是利用神灵等存在,来解释人类和社会存在的现象,而传说和寓言则通常是为了传承人类智慧和教训,丰富人类生活。

二、神话传说的主题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有着极其丰富的主题,由此也反映出中国人民对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1.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传说。

这些故事往往聚焦于人际关系、生死离别、幸福苦恼、仁爱亲情等内容。

例如《白蛇传》、《牛郎织女》等都是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如今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神仙传说在中国古代,神仙传说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人物。

这些传说展现了对自然和宇宙起源的探究和对快乐生活的追求。

这些神仙传说也对其时代的人们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激励人们追求幸福。

3. 神话神词中国古代神话神词常常和宗教信仰有关。

例如《老子》中关于“道”的说法,谓生命和宇宙的本源广阔而浑然一体。

《庄子》中则提倡“至虚无迹”,认为一切存在皆有其虚无之处。

这些神话神词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卓越思考,也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

三、神话传说的价值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自然、生命、社会等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这些传说对于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自古以来,神话传说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基石。

神话传说不仅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超自然解释,更是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社会、人性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神话的来源、功能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神话传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远古时代。

在人类尚未形成科学理论的阶段,神话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生命起源的一种解释。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元素,如风、火、山川、动物等,这些元素在神话中常常被人格化,赋予了人类形象和触手可及的特点。

比如,著名的女娲补天神话就是对自然灾害和人类起源的一种解释。

神话中的形象和故事无论有多么离奇,都能抓住人们的好奇心,满足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其次,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神话不仅是人们对世界的解释,更是人们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传承和塑造。

比如,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其勇敢、智慧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

神话中的成语、谚语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等。

通过神话的故事和形象,人们能够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引导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追求。

此外,神话传说对中国文化的演变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神话传说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和改编,逐渐与历史、文学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比如,古代文人常常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如《白蛇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追求艺术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更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

神话传说也在传统节日、祭拜仪式等方面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如春节、清明节等,这些节日和仪式不仅滋养了人们的精神,更加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替代和淡化。

人们更加倾向于用理性和科学的解释来认识世界,而非依据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民俗文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丰富多样,深深融于民俗文化之中。

它们不仅讲述了人与神明、仙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生命与死亡等重要问题的探索。

这些神话传说与民俗文化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

一、神话传说对民俗文化的影响1.1 祭神仪式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中的神明被当作守护者和主宰者,人们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开展各种祭神仪式。

这些仪式和宗教信仰在民俗文化中取得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1.2 节日习俗与民间传统:许多节日习俗都与神话传说相关。

例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就是衍生于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神兽形象。

这些节日习俗不仅彰显了民众的节日欢乐,也传承了神话文化的经典形象。

1.3 神话文化在建筑与艺术中的体现:神话文化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神话中的神明被塑造为雕像或绘制在画作中,成为人们崇拜和致敬的对象。

同时,神话故事中的宫殿、仙境等奇幻场景,也为古代建筑和绘画提供了灵感。

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分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以分为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神兽神话等多个分类,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特点。

2.1 创世神话:创世神话讲述了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诞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海经》中所记录的神话故事,描述了混沌初开、伏羲创立八卦、女娲补天等神话事件。

2.2 英雄神话:英雄神话描绘了一些具有超凡能力和高尚品德的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

如《封神演义》中所记载的姜子牙、哪吒等英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于正义与勇敢的崇尚与追求。

2.3 神兽神话:神兽神话讲述了各种神奇的动物形象,这些神兽在神话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四大神兽之一的青龙、白虎等,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三、古代神话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古代神话传说虽然充满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但与现实生活却密切相关。

3.1 星宿信仰:中国古代将星宿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星宿的运行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这种信仰也体现在现代人们选择起名字的时候,经常会参考星座和星宿的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与传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与传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与传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神话与传说。

这些神话与传说不仅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的解释,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与传说,并了解它们对于中国人民的影响。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其中最著名的神话之一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故事。

这本古代文献中记录了许多神话故事,包括众多神祗、怪物和神奇的地方。

例如,神话中的女娲补天故事讲述了女娲用五彩石修补天空的传说,而封神榜则讲述了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和神仙的封神过程。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和想象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与神话相关的节日和习俗。

例如,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与神话传说有关的节日。

据传说,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它会在除夕夜出现并吃掉人们的财物。

因此,人们会在除夕夜放鞭炮、贴春联和挂红灯笼,以驱赶年兽和带来好运。

这些习俗不仅是为了庆祝新年,更是为了纪念神话中的故事和传说。

除了神话故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与传说相关的人物和地方。

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故事和思想对中国人民的影响深远。

孔子的故事中包含了许多传说,如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他的教育理念。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与传说相关的名胜古迹,如长城、故宫和黄山等。

这些地方不仅具有壮丽的自然风景,还有着丰富的传说和历史。

神话与传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信仰。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中,人们会祭祀神明和祖先,以祈求好运和平安。

这种信仰体现了人们对神话和传说的尊重和崇拜。

此外,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出现神话和传说的元素。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神话和传说的精髓。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与传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课程论文

《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课程论文

考试序列号_ 92 _通识教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透过神话浅析神话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课程名称: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2012级(2)班学号 3112006177 姓名陈海兵邮箱352075777@任课教师周密2013年4月24日透过神话浅析神话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个人认为,要探讨神话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必然须清楚神话的产生,材料的来源与及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是神话的产生先于文化,还是文化的发展中才逐渐出现神话的。

笔者比较赞同矛盾的观点。

矛盾认为“神话是各民族在上古时代的生活和思想的产物”,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的原始信仰与生活状况的反映”。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但就客观而言,中国的神话有别于西方神话,可以看到无论是希腊的众神神话还是基督教神话、北欧神话,自产生起就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神话体系。

而中国神话则不同,中国神话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山海经》最初也是作为法家典籍,如东汉的班固就把《山海经》列在形法家之首,同时此书亦被作为实用的地理书籍;此外,关于三皇五帝,火神,门神等神袛也存在不同的说法。

例如:《史记》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而《太平御览》则提出天地人三皇的说法。

《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

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三皇有很多的说法,无从确定;火神亦有燧人氏,炎帝,祝融等说法......笔者认为,之所以中国神话并未有相对完善的体系,可能是由东方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遭遇文化断层这一特殊属性造成的,换句话说,中国神话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进化的特殊进程。

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文化特色中华民族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些传说和特色,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历史。

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被传承和演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例如,传说中的精灵嫦娥嫁入月宫,成为月神;龙是中国的神兽,与天皇与玉帝等神话形象联系在一起;黄帝与蚩尤、尧舜与禹等神话传说更是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

这些神话传说呈现出中华民族对生命、家族和爱情等方面的见解和追求,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和力量。

与神话传说相伴而生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既是受到神话的影响,又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原生命。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包含了艺术、哲学、文学、科学、礼仪、饮食、服装等方面。

例如,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中国哲学强调和谐与中庸,鼓励人们达到身心完美统一的境界;成语是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和思考资源。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影响了世界的其他文化。

例如,中国菜
是世界著名的饮食文化之一,中式火锅、糖醋鱼、麻婆豆腐等美
食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也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国传
统服装中的旗袍、长衫、褂子等,在国际时尚界也备受青睐。

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
和发展的结果,既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历史给予中华民族雄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人文基础,中华民族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份文化财富,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将其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序列号_10_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伏羲与其传承文化
课程名称: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周密
2013年4月22日
论伏羲与其传承文化
有关伏羲的论述主要分两种,一为传说,二位史说。

在这里,我就先作简略介绍。

传说盘古开天劈地之后,天下仍然十分荒凉,人们愚昧无知。

玉皇大帝便派圣母带仙犬下凡管理人间,居于华胥之地(今陕西蓝田)。

有一年雷公神发怒,河水泛滥,人们遭遇巨大的灾难。

圣母就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姑娘,世称华胥姑娘,前往雷泽国(甘肃境内)说服雷公不要随意发怒,危害人间。

一路上,圣母娘娘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雷泽国附近,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巨人脚印,因此心动。

哪知这一凡心感动了天上的彩虹,便飞下来绕住了圣母。

恰巧雷公在此,便领着圣母进了华池,圣母因与虹交怀孕,在成纪生下伏羲,而其实为大风国雷神之子。

后人为纪念华胥姑娘踩巨人脚印生下伏羲,至今豫东犹遗俗称“担经挑”,即“巫舞”的习俗。

伏羲自称“风”姓,“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姓字。

后雷公听从了华胥姑娘的劝说,便改邪归正,不再随意发怒危害人间。

从此,天下便安乐太平、五谷丰登了。

有关伏羲的神话传说很多,这里仅摘取其中之一。

在历史上,《中国姓氏大全》中载文称:伏羲氏、女娲皆风姓。

伏羲移都于宛丘,实际是大风国氏族部落与宛丘国氏族部落合并之国。

国力强盛时,其势力沿着淮河的北岸向黄河中下游流域发展。

据史料推测,女娲是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而伏羲则是父系氏族部落的盟主。

伏羲与女娲的结合,乃是两个氏族部落的结合。

神话传说二人以兄妹相称,事实上应是二个氏族部落地位平等地结合的反映。

伏羲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建立了许多方国,并将有功之臣封于各地建立氏族方国,按赐其姓氏计有30多个方国。

据史载,太昊之墟,古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

陈,旧也指伏羲旧都,后神农氏仍将伏羲旧都宛丘立为国都。

伏羲氏“都宛丘,创八卦,立礼教……制嫁娶之礼”,史称“百王之先”,并创造了“龙”为华夏族图腾。

龙,其形含数种动物特征,正说明当时多个民族部落的融合,因此淮阳旧有“龙都”之说。

伏羲自称风姓,并分封氏族赐姓,开创了中华历史上取名立姓的先河,使姓氏在后世不断发展,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地淮阳作为姓氏的发源地,有许多当今大姓来源于此,如陈、李、袁等姓。

而从这些大姓中又分别演变出几十个姓氏。

因此,如今的周口成为众多华人寻根问祖的热土。

有关伏羲的传说,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接下来,就开始说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伏羲,他对中国一些文化的贡献。

在建筑上,建设名城,天水,可谓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居兰州、西安两大省会城市之间,东连关中,西通青新,南控巴蜀,北接宁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及陇东南商贸中心,还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

天水市总面积1.4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多于兰州),其中城镇人口9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4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27%。

伏羲诞生在天水,古籍中多有记载。

从实物遗迹来看,天水市内现存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元明建筑伏羲庙,有伏羲仰观俯察始画八卦的卦台山以及与传说中伏羲活动有关的其它诸多遗迹。

从古至今,天水就有举办庙会隆重祭祀伏羲的风俗,1989年,,天水市政府恢复了伏羲公祭大典,每年一届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在天水连续举办了十五届,这一活动已成为甘肃三大节会之一。

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1995年天水市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

2002年经民政部批准,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从而确立了天水在全国伏羲文化研究领域的中心地位。

截止目前天水市已成功举办了三次全国性的伏羲文化研讨会,出版了“伏羲文化论文集”(羲皇颂、伏羲古籍录、伏羲氏、伏羲庙志、伏羲文化概论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书籍)。

伏羲文化是以“伏羲、女娲为代表人物,包含伏羲部落、子女以及受伏羲文化影响的一大批人物共同创造的文化,而不是伏羲一个人创造的文化”。

伏羲文化是一种根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文化、原创文化,而非仅仅某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伏羲文化是一种大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不仅仅是天水的一种地域文化。

伏羲文化开启了华夏儿女的智慧,蕴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秦安大地湾新石器原始遗址所处的时代,正是伏羲所处的时代,遗址上挖掘的许多文物......说明伏羲是大地湾先民的著名首领。

”从大地湾出土的文物可以反映出伏羲文化所代表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及精神文化水平。

在建筑方面,伏羲不但教先民修建小房子,而且修建大房子,大地湾编号为F901的大型宫殿式建筑遗址是其杰出代表。

编号F901的房屋遗址是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木结构“宫殿式建筑”,据今已有5000多年。

房子地面由料礓石煅后再经研磨加工,与其它材料混合而成,据测试,其强度相当于今天的100号水泥。

这种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位于天水市西关的伏羲庙,是明正德十六年修建的,占地13000平方米,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屋顶皆用琉璃筒板瓦覆盖,雕梁画栋,巍峨壮观。

大地湾有中国最古老的彩陶,在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层出土的彩陶中,有三足钵、三足罐和圈足碗及深腹罐、小口壶。

这一发现把中国工艺美术史提前了三千多年$大地湾遗址中有中国最早的地画。

在编号为F417的大型房屋遗址内发现了一幅距今5000年的地画,是我国十分罕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此外,伏羲是中国文字的首创者,伏羲八卦启发了人类的哲学思维。

伏羲始创“八卦台”在今禹州方城山。

据载,伏羲在此设台作八卦,仰观日月星辰之象,伏察地内山川陵谷之形。

伏羲都宛丘后,于城湖中新建“八卦台”,台出城湖约二米,四面环水。

八卦作为伏羲氏的发明创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它揭示了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

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即四面八方,八卦的符号只分阳爻、阴爻,即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表示矛盾对立的概念。

应当说,八卦是以二进制数理为基础的一门哲学。

笔者认为,在原有伏羲文化遗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对塑造天水新形象,建设新天水具有重要意义。

当初,我是抱着了解神话的心态选了“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这门课程,而通过这八周的学习,我感觉我没选错课。

中国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化本来就息息相关,我们大学生就应该花点时间去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一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了解更多文化知识;二又便于我们把中国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把神话传说的精髓传承下去,让中国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想我还会花时间去加深对中国神话这方面的认知。

/dfpd/2007-06/16/content_14753757.htm
新华网甘肃频道秦州分区
/news/shenhua/index_2.htm
中国民间故事网
/gb/cn_zgwh/node_1806.htm
中国文化网
/artx/mingsu/list_4_5.html
艺术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