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帮助的人》教案

合集下载

《助人为乐》教案

《助人为乐》教案

《助人为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助人为乐的意义。

2. 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2.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助人为乐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2. 主体部分:(1)讨论:助人为乐的意义。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

(2)案例分析:列举典型事例,分析其中的助人为乐精神,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4)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他人。

3.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助人为乐的计划,并在课后实施。

六、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助人为乐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2. 主体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讨论助人为乐的意义。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列举典型事例,分析其中的助人为乐精神,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 角色扮演(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5. 课堂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他人。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助人为乐的含义和意义。

2. 反思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是否适用于本节课。

3. 反思学生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

幼儿园大班《了不起的我》优秀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了不起的我》优秀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了不起的我》优秀主题教案幼儿园大班《了不起的我》优秀主题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精心的幼儿园大班《了不起的我》优秀主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学研究说明,5-6岁的儿童已经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

帮助幼儿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责任。

1.引导幼儿在心存感谢之情的同时,学着去关心、保护、帮助周围的人,形成亲近社会、感恩他人的态度。

2.学习尊重他人,在与他人相处、沟通和合作中,产生并体验快乐,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3.让幼儿明白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在亲人的呵护和众人的关心、保护下成长的。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1.活动区环境:(1)我的成长记录材料:幼儿用书A《我的成长记录》,各种测量工具,剪刀,胶棒,幼儿照片。

玩法:请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成长手册。

(2)爱心小贴士材料:粉红色纸,剪刀,铅笔,半心形卡片。

玩法:教师指导幼儿将粉红的纸对折,再将半心卡片放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减去多余的局部,展开就是心了。

(3)送弟弟妹妹的礼物: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剪、画、自制小玩具,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材料:各种废旧材料玩法: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剪、画、自制小玩具,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4)认识年历、月历、日历材料:各种形式的年历、月历、日历,幼儿数学用书《今天谁生日》。

玩法:(1)请幼儿在月历的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说说这一天是星期几。

(2)请幼儿完成幼儿数学用书《今天谁生日》。

(5)食品保质期材料:幼儿数学用书《食品检验员》玩法:(1)引导幼儿看懂图意,运用加减运算,判断食品是否过保质期。

(2)重点指导幼儿对年、月的换算。

2.墙饰(1)墙面布置"心心相印",幼儿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谢之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需要关心的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需要关心的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需要关心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社会,认识社会中不同的人群。

2.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角色,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需要关心的人的想法。

3.提高幼儿对于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情感表达的技能。

教学准备1.照片/图片: 明星、警察、消防员、医生、教师、服务员等。

2.贴纸、彩笔、粘土等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 介绍和知识讲解1.向幼儿们介绍社会:社会是人类群体生活的大环境,里面有各种人群,例如警察、消防员、医生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职责和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

2.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讲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职责,例如警察要保护我们的安全,消防员要救火,医生要治疗疾病等。

第二步: 活动与实践1.社交活动:教师根据学生数量准备对应数量的照片/图片,分发给每位幼儿,并要求他们找一个同桌一起交流和分享对于这些图片的认知和看法。

2.图片绘画:在每张照片/图片的下面,教师提供一个空白区域,要求幼儿填写自己关心这个职业的人的想法,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步: 总结和反思1.在幼儿交流和分享时,让每位幼儿表达出哪个职业的人最让他们感到关心。

2.结合社交活动和图片绘画的内容,让每位幼儿在红色粘土上制作自己关注的人,依照形象展示出来。

3.完成以上活动后,让每位幼儿对于上述问题进行简单的回答和解释,让他们展示自己对于需要关心的人的情感理解和表达。

总结通过本次社会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幼儿们了解了社会中不同的人群,同时也认识到自身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

通过活动和实践,幼儿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需要关心的人的想法,提高了情感表达的技能,增强了情感表达的能力。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认识到帮助别人的善良行为是一种美德,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

2.能够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热心肠,勇于帮助他人。

3.能够感知团队协作的力量,发现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同时尊重他人,建立共同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2.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勇于帮助他人。

三、教学难点1.感知团队协作的力量,建立共同协作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和形式1.游戏引导法: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参与,了解并识别团队中的每个人的角色,并激发幼儿互相帮助的意识。

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别人的善良行为,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

五、教学准备1.教学媒体: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用具。

2.教学器材:绘本《小石头拯救大水龙》等。

3.游戏器材:沙袋,球,毛巾等。

4.教学场地:教室,操场。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开篇(5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本《小石头拯救大水龙》,让幼儿认识到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第二步:引入情境(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老师为每个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幼儿们组成小团队,互相协作完成一项任务。

完成任务后,大家一起欢呼,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第三步:展开活动(30分钟)活动1:找出每个人的优点老师放出一些沙袋,让幼儿们心思灵敏地抓住沙袋。

然后,老师请幼儿们将沙袋递给旁边的同学,幼儿需要说出这个同学的优点。

这样既让幼儿们之间建立起更好的信任感,也让幼儿更深刻的认识到每个同学的优点。

活动2:传递毛巾老师将幼儿分为两个队,让幼儿们手拉手,通过传递毛巾的方式完成比赛。

比赛完成后,老师请幼儿回顾比赛的过程,让幼儿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团队协作对于成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第四步:总结(5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今天的活动,回答以下问题:1.今天我们做了什么活动?2.我们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3.今后,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帮助别人?四、活动评估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以及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幼儿园大班教案《助人为乐》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助人为乐》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助人为乐》5篇1.幼儿园大班教案《助人为乐》篇一一、活动目标:1、能注意到别人的困难,体验他人的情感,主动帮助别人,具有同情心。

2、同情残疾人,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想办法帮助他们。

二、活动建议:1、帮助别人真快乐。

(1)编排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情境表演。

(2)请幼儿观看第一组表演:A一个幼儿帮助另一个幼儿在背后子;B一个幼儿摔倒了,另一个幼儿把他扶起来。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帮助的?(3)请幼儿观看第二组表演:一个小朋友伤心的哭了,另外几个小朋友拿手绢给她擦,并劝慰。

讨论: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帮助她的?如果你哭时,希望别人怎么对你?遇到别人伤心时,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4)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帮助别人、关心同伴的教育,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2、帮助残疾人。

(1)观看有关残疾人顽强拼搏的录象或挂图。

(2)通过观看录象,请幼儿思考:那些人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聋哑、失明、肢残等)(3)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并说说今后遇到残疾人该怎么做?设立帮助残疾人专栏,不定期将幼儿帮助残疾人的事例,通过小广播加以宣传,或张榜表扬,已表彰幼儿的真情。

2.幼儿园大班教案《助人为乐》篇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敏锐性,并学会运用新词:踢、滚,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表述,追求独特性,引导幼儿向独创性方向发展。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一套:图①,小欣在踢毽子。

图②,小欣的毽子搁在树上。

图③,小明一边玩滚圈一边走来。

图④,小明把毽子还给小欣。

实物投影机。

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由排图讲述。

1.发给幼儿每人四张图片。

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讲什么2.师:请你们把图片排好顺序,编成一个故事。

幼儿园中班《帮助别人真快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帮助别人真快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帮助别人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帮助他人可以带来快乐。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帮助他人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培养幼儿帮助他人的意识。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帮助他人,并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书《帮助别人真快乐》、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一个宽敞、安全的环境,便于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帮助别人真快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帮助他人的意义。

2. 主体活动:(1)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经历,引导幼儿认识到帮助他人可以带来快乐。

(2)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帮助他人的游戏,如帮助同伴找丢失的玩具、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

五、作业:1. 家长配合:让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家人、邻居,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 幼儿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每天帮助他人的事情,培养幼儿持续帮助他人的习惯。

11. 讨论故事《帮助别人真快乐》,引导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

五、教学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帮助他人,并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并认识到帮助他人可以带来快乐。

补充和说明:在教案中,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故事、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幼儿深刻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关注如何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培养幼儿帮助他人的意识。

补充和说明:在教案中,可以通过讨论、分享、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并培养幼儿帮助他人的意识。

通过设置适当难度的任务,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帮助他人,从而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种类和情况;2.提高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学会关心他人;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和种类;2.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贡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哪些人需要帮助,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2.利用影视资料或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疾病、孤寡等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并在班级里实施相关的帮助活动。

比如:清理残障人士的家庭,帮助老年人购物,向需要帮助的儿童捐赠衣服和玩具等。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教学主题《需要帮助的人》。

2.如何帮助别人: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帮助过别人的经验。

鼓励学生谈论和分享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3.了解需要帮助的人:讲述有关需要帮助的人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贫穷、疾病、孤寡带给人们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帮助;4.分组讨论: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5.实行行动:班里采用集体的形式去实施实际帮助行动,如去清理家庭环境,帮助老人购物,送衣服给那些有需要的儿童,助残疾人士到医院就诊等。

课堂作业向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按照班里提出的帮助建议,在本周或下周帮助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然后将自己所帮助的过程,在班级里交流分享。

教学策略1.常识启蒙法:通过讲述故事和引入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和种类。

2.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实际帮助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讲故事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贫穷、疾病、孤寡带给人们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教学评估1.班内评估:通过对小组讨论和集体行动的观察和回顾,来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2.问卷调查:通过给学生一份小调查,让学生回答自己帮助别人的获得感和难度程度等问题,进一步评估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帮助他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设计PPT

《帮助他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设计PPT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 心。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如模拟超市购物时帮助老人、公交车上给孕妇让 座等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手工制作
总结词
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用实际行动表 达对别人的关爱和帮助,培养他们的 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02
活动内容
03
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分享在活动中帮助他人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幼儿 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04
延伸活动: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继续发扬帮助他人的精 神。
PART 05
活动延伸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家园共育
01
02
03
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 共同探讨帮助他人的意义 和方法,增强家长与孩子 之间的互动。
PART 03
活动准备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物质准备
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具
如PPT、图片、模型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和参与活动。
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
根据活动的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绘画、手工制作等所需的材料,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准备相关书籍和资料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主题内容,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书籍和资 料,以便幼儿查阅和了解。
详细描述
指导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如贺卡、手链等,让他们在制作过程 中融入对别人的关爱和祝福,鼓励他 们将制作好的礼物送给需要的人。
绘画创作
总结词
通过绘画创作,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帮助他人的理解和感受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天赋。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帮助的人》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教案
获得经验: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重、难点:
了解盲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激发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的情感。

环境与材料:
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

流程:
导入引起兴趣——观看录象、交流讨论——操作延伸。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
困难?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
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
(三)操作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3、一封求援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