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优缺点

合集下载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在临床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在临床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在临床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标签:中药免煎颗粒剂;智能中药房;临床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是将传统的中药饮片经单味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一种剂型,又称中药浸膏颗粒、中药免煎颗粒[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各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医院必须走中、西并重之路才能不断发展。

本院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2013年7月引进了中药免煎颗粒剂,目前实行传统饮片和免煎颗粒双轨运行方式。

1中药免煎颗粒剂临床应用的优点表1中药配方颗粒剂优点各项指标1中药饮片1中药配方颗粒剂服用方法1药效因煎煮方法不同而不同。

1不需煎煮,直接开水冲服,安全有效。

质量控制1产地不统一,无统一含量标准。

1质量控制严格。

临床疗效1饮片加工方法不规范、质量不一、调配误差等现象影响疗效。

1药理实验证实[2],单味疗效等于或优于传统饮片,调配误差较小。

药材利用率1只有部分有效成分被煎出。

1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于患者自煎,因其有保证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现代分析仪器等。

特殊应用及其他11、就诊后不能马上服用。

2、有些患者无法接受煎煮的异味11、即冲即服。

2、适合协定处方。

3、为传统中医药走出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携带储藏1汤剂难以携带。

1体积小,密封好,服用方便。

取药速度1较慢1处方通过电子系统传输,取药速度较快调配审核1调配人员逐一进行审核1智能机设有电子处方配伍禁忌审查提示、最大用药量提示、医嘱处方自动打印等,减少审核时间。

储存面积1传统药房占地面积大1智能药房占地面积小从上表可看出,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方便、安全、有效、效益高等特点,可让广大患者不再为煎煮中药而烦恼,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依从性,不仅可以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更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中药配方颗粒剂临床应用的局限性2.1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含量无统一标准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价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价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价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煎煮浓缩后制成颗粒状的制剂,是中药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评价。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先进,可以保留中药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

其次,中药配方颗粒易于携带和服用,方便患者使用。

再次,中药配方颗粒的服用剂量准确,可以避免中药煎煮过程中剂量不准确的问题。

最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稳定,可以保证药效的一致性。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评价。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可以调节胃肠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此外,中药配方颗粒在妇科、皮肤科、骨科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评价主要通过临床研究和临床观察来进行。

临床研究可以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试验等方法来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

临床观察则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来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

此外,还可以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生活质量评估等来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

总的来说,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评价。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制备工艺先进、易于携带和服用、剂量准确、质量稳定等优势,可以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的疗效。

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评价主要通过临床研究和临床观察来进行,可以综合评估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药配方颗粒有望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的若干体会

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的若干体会

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的若干体会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一种将中药饮片研磨成颗粒形式并进行标准化制剂的药物形式。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和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剂已经成为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在临床实践中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应用体会如下。

首先,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制剂标准化使其用药更加方便。

传统的中药饮片需要先煮煎再饮服,操作繁琐且耗时,而中药配方颗粒剂直接溶解在温水中即可饮服,非常方便。

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多次服用的慢性疾病,中药颗粒剂的用药方式更易于坚持。

其次,中药配方颗粒剂的药效稳定可靠。

传统的中药饮片在煮煎过程中易受到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效的波动。

而中药配方颗粒剂经过严格的制剂工艺,每一批次药物的药效都经过科学检测和标准化调配,保证了药效的稳定可靠。

第三,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用药剂量准确。

传统的中药饮片需要通过调整煎药的时间、浸泡的次数等方法来控制用药剂量,容易出现剂量不准确的情况。

而中药配方颗粒剂一般按照体重和病情来确定剂量,通过配方颗粒剂的标准面积来确定剂量,用药剂量更加准确。

第四,中药配方颗粒剂的质量可追溯。

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每一批次药物的质量稳定可靠。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或者药物失效的情况,可以通过追溯质量数据,找到质量问题的源头,从而提高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第五,中药配方颗粒剂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依从性。

传统的中药煎煮方式操作繁琐,需要将药材煎煮后再将药液饮服,操作不太方便。

而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用药方式简单易行,只需将颗粒剂溶解在水中饮服即可,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了患者的麻烦,增加了用药的舒适度。

最后,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

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剂研制制剂标准化,可以用于大规模临床研究,对其疗效进行科学评价,使人们对中药药效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

同时,中药配方颗粒剂在剂型和用药方式上的改变也使得一部分人对于中医药的接受度增加,推动了中药的传承和发展。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中药应用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将中药制成颗粒剂,其中包含了多种中药,并按照一定的药物配伍规律配方而成。

而传统中药饮片则是将中药经过炮制、制成片状后,常用沸水冲服。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已广泛应用于中药临床治疗中,其临床疗效也备受关注。

本文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概述其各自的优劣,并探讨其适用领域。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及临床疗效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加工而成的粉末颗粒型中药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药效稳定,质量可控。

2.服用方便,剂量准确,操作简单。

3.较传统中药饮片来说,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和遵从医嘱。

4.能够更好地避免传统中药饮片在药效、药味、保存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适用于各种传统中药方剂的制作,其疗效有明显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不仅能够保持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而且制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氧化、发生变质、降解等现象,从而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

此外,中药配方颗粒较传统中药饮片更易于储存,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受潮发霉,可以保持中药的质量和效用。

在中药散剂制药技术研究方面,配方颗粒研究也较为充分。

如对神曲颗粒、四君子颗粒、清宫秘方颗粒等的研究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

传统中药饮片是切碎、炮制、成片的中药,通常为煎水后冲饮,口感苦涩。

传统中药饮片具有以下特点:1.药材原料较为简单,易于获得。

2.便于中药的煎调,能够在煎制的过程中进行多种中药的配伍调配。

3.中药饮片在口感和气味上更接近中草药的形态。

4.传统的中药饮片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具有上下医通的优势,在中草药学知识的继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传统中药饮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切碎、炮制、成片等繁琐的工序,较中药配方颗粒制作的难度较大需求手动操作,质量相对不如中药颗粒配方,口感苦涩。

另外,传统中药饮片在贮存过程中,往往存在降解、变质、潮湿等情况,影响其药效和口感。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参照传统煎煮方法,依据各类药材的不同特性,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将单味饮片的全成分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可供医师直接配方使用的单味中药颗粒剂。

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改革的一项科研成果。

本文就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不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一简介。

1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1.1 质量控制严格,使用安全1992年,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改革,研制出中药配方颗粒。

经过十几年的科研积累,中药配方颗粒已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

自2001年12月1日起,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生产企业通过对药材多基源、多品种的研究分析,统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严格按GMP要求,对药材、饮片、浸膏、中间品、成品等生产过程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理化检测,如:现代指纹、图谱等技术,真正做到了质量可控。

1.2 机械化生产,优于传统个人或小作坊煎煮传统中药汤剂对煎煮的要求十分复杂而难记,而且在煎煮过程中无法对煎煮质量实行监控与管理,从而使汤剂质量不均等,疗效不稳定。

而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大规模、自动化、全系列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整个过程,严格按照传统水煮的模式,并依据每味饮片的性质特点,以研究出的最佳提取率为指标,固定加水量、升温时间、煮沸时间、煎煮次数等参数,经水提取出饮片的最佳有效成分,保证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稳定、均一、有效。

1.3 便于管理与储运中药配方颗粒包装密封性能好,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变色、走油、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而且中药配方颗粒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于保管和储运。

1.4 便于药师调配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袋上,都标明了与原生药的换算关系,调配更加方便,不用称量,卫生快捷,避免了称量误差,使用药更安全。

也改善了中药房乱、脏、累的现象。

1.5 便于急救用药中药配方颗粒既保证了中医辨证的特色和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又使中药治疗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制剂形式,通过将中药研磨、提取、浓缩、凝固等步骤,最终得到粉末状的中药颗粒。

相对于传统中药煎剂,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诸多优势和劣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在现代中药应用中的作用。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1. 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最大优势之一是方便服用。

与传统中药煎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可以直接口服,免去了煎煮等繁琐的操作,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 精确剂量: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经过严格控制,可以确保每颗颗粒中的药物含量相对稳定。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药物的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可控性。

3. 保持活性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低温浓缩等技术,能够较好地保持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相比之下,传统的煎剂制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温、长时间的煎煮,有可能造成部分药物成分的破坏。

4. 便于携带和存储:中药配方颗粒的粉末状特性使其便于携带和存储。

患者可以根据需要将颗粒装入小包装袋中,方便随身携带。

此外,粉末状的中药配方颗粒在存储过程中也相对较为稳定,更容易保存。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劣势1. 药效持久性差: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煎剂来说,大部分使用的是浓缩提取液,因此无论输液纳管还是口服,成分在体内吸收的速度较快,效果也会迅速显现,但持久性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传统煎剂在胃肠道慢慢吸收,药效更持久。

2. 一次性制剂难以调整:中药配方颗粒一般采取一次性包装,无法根据不同患者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

而传统煎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和组方的微调,适应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3. 中药配方颗粒成分相对固定:中药配方颗粒的成分相对固定,很少有变动,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而传统的中药药材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搭配,达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

三、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中药应用中的作用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现代中药制剂形式,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便利。

中药配方颗粒利弊浅析与建议

中药配方颗粒利弊浅析与建议

中药配方颗粒利弊浅析与建议【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利弊分析;中药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是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颗粒状剂型,它保留了传统用药的特点,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中药饮片基本一致,同时具有运用灵活、携带方便、质量可控、不需煎煮等优点。

笔者现根据本院临床使用反馈情况,并参照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利弊分析如下。

1 优势1.1 克服传统汤剂缺点,体现中医特色用中药饮片煎成汤剂费时、服用量大、外出用药不方便。

而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携带方便、服用安全卫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需求,也避免了因煎煮不当而影响疗效的缺点。

中药饮片的煎煮一般较难掌握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等。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制药高新技术,把药味按茎、花、全草、果实、种子进行分类研究,根据糖类、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不同化学成分设计选定最佳浸提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

它组方灵活,可随证加减,易于服用,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特色。

1.2 质量稳定,安全可控目前,中药传统饮片尚缺乏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监控手段,炮制方法各地不统一,大部分仅凭经验鉴别真伪、定等级,主观随意性较强。

药材的品种来源、产地、采收季节、仓储条件均可影响药物质量和疗效。

而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管理规范,对原材料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仓储等整个系统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质量控制。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制订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和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如对有效成分明确的药物进行专属强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杨氏等[1]报道,薄荷、荆芥、砂仁免煎颗粒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0、0.65、2.40 mL/100 g,而其饮片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2、0.59、2.45 mL/100 g;另外,薄荷免煎颗粒与其饮片中薄荷脑含量分别为368.11、372.64 mg/g。

中药配方颗粒剂临床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中药配方颗粒剂临床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检 测方 法都 有严 格 的要求 ,从 而保 证 了 中药 配方 颗粒 剂 的 品质 与 度 、不 同性 质成 分 共 处等 物 理化 学环 境影 响 ,不 会有 “群药 共煎 ”
药 效 。
的所有有 效成 分 ,或者说 按此 工艺 制备 的配方 颗粒 剂不 会 完全 包
1.2在一 张 中药处 方 中有 先煎 、后下 、包煎 、烊 化 、冲服 等 煎法 及饮 含 中医 用药要 求 的有效 成分 。中药 复方成 分 间的 比例 关 系与药 效
剂 的价格 虽然 比中药 饮片 的价 格平 均 高 出 30%一50%,但若 深 入 费 得起 的药 品 。
调 查 会发 现 ,医院 药房饮 片 浪费 高达 5%一10% 。且 因饮 片 质量 下 2_4包装规 格 问题 :不 同生 产 厂家 生产 的 中药配 方颗 粒剂 的包 装
降等 还影 响疗 效 ,延 长 了疗程 ,增 加 了医疗 费支 出。相 比之 下 ,中 规 格 不 统 一 ,有 10g、15g、9g、6g等 包 装 规 格 ,这 就 使得 患 者 无 法
片为 叶 、花 、花蕾 、草 、根 、果 实 、种 子 、动 物 、矿 物等 不 同质 地 品种 具 有相 关性 已得 到学 术 界 的证实 和 认可 ,因此 ,单 煎合 并无 法 完
的情 况下 ,如果 用 传统 “共 煎 ”的煎 煮方 法 ,将难 以控 制用 水 量 的 全 代替合 煎 。
效 I”。机 械化 生产 的 中药配 方颗 粒剂 有统 一 的质量 标准 ,它 的生产 助 溶 、水解 、酶 解 、中和 、氧 化 、还原 、分 解 、聚合 等 复杂 的物 理化 学
全 部 在卫 生行政 部 门指定 的药 厂 完成 。从 原材 料到 生产 工艺 再 到 反 应 。无论 是从 物理还 是化 学 角度考 虑 ,配 方颗粒 剂未 经 pH、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质量。

由于慢性盆腔炎形成了盆腔组织的粘连、纤维化和局部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而无病原体的感染,故抗生素治疗敏感性较差,疗效欠佳,而且大量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耐药,继发感染。

现代医学于此病束手无策。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的腹痛、带下病、痛经、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胞室空虚,摄生不洁或宫腔术后防范不慎,外邪乘虚而入,日久邪气结聚胞宫,阻碍气血运行,形成湿热瘀留而不去,聚而不散,虚实夹杂而发本病。

既往中药治疗往往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法,殊不知清热解毒中药的苦寒之性伤及脾胃,继而损伤正气继而导致中气不足,出现气虚病机,故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候,常表现脾气虚弱之象:带下频多、色白清晰、乏力、易于疲劳等症。

气虚日久不可避免导致血瘀,表现为气虚血瘀之症候。

如果妄投清热解毒之品,导致寒凝血瘀之病机转化,不仅不能改善症状,甚至加重症状。

对此病的治疗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予健脾益气化瘀止痛之品,常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扶中,当归、川芎,元胡、乳没活血行气止痛,加上利湿之品,此配伍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3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肿瘤,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的女性,近年来发病年轻化,30岁以下的妇女亦时有发生,现代医学都采用手术或激素干扰等治疗,因其对女性的正常生理影响较大,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少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难以接受。

子宫肌瘤属中医的“癥瘕”范畴,治疗多采用活血、逐瘀、消癥等方法,有一定的疗效,甚至可以使肌瘤明显缩小。

但过用活血化瘀往往有伤正之虞,甚至导致子宫出血过多,加重贫血症状。

根据古今文献论述,结合本病的临床特征,正气虚弱是该病病变基础,血瘀胞宫,胞脉是病变的实质,气虚血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

用黄芪、白术、山楂、鸡内金补气健脾,散瘀,莪术,茜草逐瘀消积、活血止血,诸药合用使气足血旺,气行积消的作用。

临床和研究表明益气化瘀法在子宫肌瘤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证实了益气化瘀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进行性的痛经,月经失调,不孕为主症。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现代免疫学说角度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许多学说。

其中有学者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是由于机体存在的免疫功能缺陷,难以抵制随经血逆流的内膜细胞种植所致。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该学说,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实验和理论支持。

西医治疗激素抑制内膜和手术清除病灶,激素的副作用使很多患者都难以接受;手术的局限性让很多患者持怀疑态度。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痛经”、“瘕”范畴,其临床表现以血瘀为主,临床上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对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对改善局部体征及远期疗效欠佳。

根据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本病患者病程较长,且病变过程中出血较多,迁延日久,气虚渐见;由于营气动力的减退,影响血液流通,血流不畅,因虚致滞,由滞成瘀,故气虚血瘀互为因果。

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我们采用益气固本,活血化瘀,补破兼施为治疗原则,即补气治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达到瘀去而气血不伤损的目的。

方药组成:黄芪、党参、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桃仁为主方,临证加减。

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根据久病多虚多瘀,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益气化瘀法可以运用在妇科的许多慢性疾病中,如子宫内膜炎、药流不全引起的阴道出血淋漓不尽、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慢性炎症引起的不孕等。

综上所述,妇女的体质特点决定了益气化瘀法在治疗妇科各种疾病中不可忽视,为妇科疑难杂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妇科慢性病存在的不足。

如何灵活运用其治疗现代妇科各种难治症如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不孕、功能性子宫出血,值得进一步探讨。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优缺点胡 旭* 赵 军* 张长顺*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特点,使其推广使用。

方法:将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优缺点进行对比。

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剂量小,服用、携带、贮藏方便。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前景广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5-0079-02 传统中药汤剂,能够随证加减药物,具有易吸收、疗效发挥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中药煎煮方法工序繁琐、时间长的弊端逐渐显现,于是免煎中药颗粒便应运而生。

中药配方颗粒无需煎煮,即冲即服,将中医药传统的汤剂转变为一种快捷、简单、方便、卫生的剂型,是中药汤剂现代化的一种尝试。

笔者所在医院于1996年引进江阴天江药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从不被患者接受到现在占全院中药销售的1/2以上。

中药配方颗粒的方便、卫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现就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的优缺点加以分析如下。

1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1.1 质量控制优势:传统中药饮片包装简单,防尘、防潮、防鼠难度大,容易发生保管不当而走油、吸潮、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箔袋包装,不宜吸潮,也就避免了中药饮片贮藏带来的种种问题。

另外,配方颗粒有明确的有效期,有利于质量控制,而中药饮片无统一标准和有效期。

1.2 实际应用优势:便于服用,携带方便,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简单,患者只需将中药配方颗粒用开水溶解即可服用,避免了由于中药煎煮知识不足而产生的的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不符合要求,也无需做先煎、后下、单包等专业性工作,患者便于服用,特别是方便在校学生以及工作繁忙的人群服用。

另外,中药配方颗粒包装整洁,携带方便,适于经常出差的患者使用。

对于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医医院(225800)2012年5月21日收稿药剂人员来说避免了传统中药手抓、称量不准确、混穿药斗等现象,调配时更加简便,调配过程更加清洁卫生,减轻了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变了传统中药房给人脏、乱、累的印象。

1.3 针对不同个体表现出灵活的组方用药:对患者后期巩固治疗时,常配制成丸剂服用,因为使用中药饮片配制,服药量大,影响患者使用,通过使用部分配方颗粒配制后,服药量降低,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2 中药配方颗粒存在问题2.1 在临床应用中有患者反映口感较淡、疗效不佳,见效慢,当对处方剂量做了适当调整后有所改善。

可见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换算缺乏标准依据,至少部分药材不能简单的以提取物的质量与提取前生药的质量比较。

2.2 中药配方颗粒缺乏传统汤剂的复方共煎过程,与传统中药煎煮理论相违背。

传统汤剂通过合理的合煎,能达到增效、减毒等单煎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配方颗粒简单混合后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能等同于传统的中药汤剂。

2.3 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单一。

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中药饮片需要不同的方法来炮制以达到不同的功效。

例如常用中药当归,当归头和当归尾偏于活血、破血;当归身偏于补血、养血;全当归既可补血又可活血;当归须偏于活血通络;酒当归偏于行血活血;土炒当归可用於血虚而又兼大便溏软者;当归炭用於止血。

而中药配方颗粒炮制规格单一,且固定了包装规格,也就失去了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因人施药这个传统中医药的最大特色。

2.4 中药配方颗粒普遍是中药饮片价格的2倍,个别品种高97 2012年第15期出几倍。

价格是制约临床应用的最大障碍,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人不易接受。

3 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虽然存在着些许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它的开发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科研与临床密切结合,才能逐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1]诸明娜.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1):55.[2]俞路宁,徐筱芳,邵深深,等.传统煎法中药与免煎颗粒比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84-785.[3]钟瑞坤.中药免煎颗粒优劣浅析[J].北方药学,2011,8(6):73-34.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虞 蓉* 鲁皓琳*摘 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具有典型病例的小儿肺炎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与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与比较。

结果:实验组小儿肺炎患儿肺部阳性体征消失快,临床治愈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穴位贴敷能促进小儿肺炎的康复。

关键词:穴位贴敷;小儿肺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5-0080-02Investigat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oint application on children pneumonia.Methods:78infantile patients with pneumoniawere separated into group(n=39)and experimental group(n=39).Apply normal therapy to experimental group,meanwhile,takeuse of point application,observe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The lung positive signs of experimental group disap-peared quickly,the clinical cure rate is higher.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Conclusions:Ap-plying point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re of infantile pneumoni will raise the cure rate.Key words:point application,infantile pneumonia,curative effect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患,主要因外邪入侵所致,临床以发热、咳嗽、痰鸣、气喘为主要特征,治疗以宣肺定喘为主。

我院儿科对2012年3月~6月的小儿肺炎病例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12年3月~6月小儿肺炎病例7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对照组用常规的抗菌对症治疗。

实验组用常规的抗菌对症治疗加神阙贴贴于穴位:神阙、膻中、天突、肺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