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脉管系统概述+心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课件
心电图的产生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图,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 理活动是否正常。
心脏的机械功能
心肌收缩机制
心肌通过收缩机制将血液泵出,为身体各部位提供血 液供应。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是衡量心脏 功能的重要指标。
心肌的代谢
心肌通过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来产生能量,维持其机 械收缩功能。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 统心血管系统心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心血管系统概述 • 心脏的解剖结构 • 心脏的功能与生理 •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录
01
心血管系统概述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脏
01
作为核心器官,负责推动血液循送血液。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壁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心肌层是心壁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心室肌和右心室肌。心内膜 是覆盖在心肌层表面的薄膜,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心外膜是心包膜的一部分,覆盖在心肌层 表面。
心瓣膜
心瓣膜是心内膜的延伸,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共有四个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 瓣。
VS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分支之间存在丰富的侧支循环, 当一支冠状动脉阻塞时,侧支循环可以起 到代偿作用,保证心肌的血液供应。
03
心脏的功能与生理
心脏的电生理
心脏的电兴奋性
心脏细胞具有不同的电兴奋性,使得心脏能够在电信号的 作用下有规律地跳动。
心电传导系统
心电传导系统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 负责将电信号从心脏的起搏点传导到整个心脏,引起心肌收缩。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钠素
心钠素是由心脏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 血容量和血压的作用。

脉管系统解剖小结

脉管系统解剖小结

脉管系统解剖小结脉管系统解剖小结一、概述脉管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最终排出体外。

二、心脏1.解剖结构心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胸骨后方,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其中,左心房和右心房分别与肺静脉和上下大静脉相连,左心室则与主动脉相连。

2.功能特点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泵,其收缩能力非常强大。

在收缩时,左右两个心房同时收缩将血液推入相应的心室中;左右两个心室也同时收缩将血液推向动脉。

三、动脉1.解剖结构动脉是从心脏中分出的管道,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

根据其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动脉和小动脉,大动脉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如主动脉、肺动脉等;小动脉则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

2.功能特点动脉具有高压和高速的特点,其内壁较厚且充满弹性纤维。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推入动脉中,使其内部产生高压。

在心脏舒张时,弹性纤维的作用使得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四、毛细血管1.解剖结构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的微小管道,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

它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与周围组织紧密贴合。

2.功能特点毛细血管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和交换能力,在其中发生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由于其直径非常小(仅为红血球的两倍),所以能够将营养物质和氧气有效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五、静脉1.解剖结构静脉是将血液从毛细血管带回心脏的管道,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

根据其大小不同可分为大静脉和小静脉,大静脉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如上下腔静脉、肺静脉等;小静脉则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

2.功能特点静脉具有低压和低速的特点,其内壁较动脉来说较为松弛。

由于其直径较大,所以能够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有效地带回心脏。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运动时),肌肉收缩也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回流的作用。

六、总结人体的脉管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通过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四个部分共同完成了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功能。

脉管系统总结

脉管系统总结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心血管系统概述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artery):为输送血液出心室的管道。

管壁厚,管腔小。

⏹根据管径,动脉可分为大动脉(弹性动脉)、中动脉(肌性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阻力动脉)。

⏹典型的中动脉管壁由内膜、内弹性膜、中膜、外弹性膜和外膜构成动脉在器官内的分布动脉间的吻合:交通支,动脉弓,动脉网,动静脉吻合静脉:为输送血液回心房的管道,分微小中大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属支多,管径越合越粗。

⏹体循环的静脉分浅、深两种。

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含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静脉管壁的内面有静脉瓣,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但有些部位的静脉中没有静脉瓣。

⏹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

静脉间的吻合:静脉网,静脉丛特殊的静脉:硬脑膜窦(sinuses of dura mater)板障静脉(diploic veins)毛细血管:为物质交换的场所,连于动静脉之间,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围成,其外有一层基膜。

二血液循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

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右心室------左、右肺动脉------各级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各级肺静脉----------左、右肺静脉--------左心房三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第二节心心的外形:中空性肌性器官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房间隔、室间隔一尖心尖一底心底两面胸肋面和膈面三缘右缘、左缘和下缘三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功能:血液循环的“泵”,内分泌功能二,心的位置:胸腔中纵隔内,2/3在左侧,1/3在右侧,形似一尖朝前下的圆锥体。

第九章 脉管系统(学习图谱)

第九章  脉管系统(学习图谱)

1
1-网状细胞 2-髓索 3-巨噬细胞 4-髓窦
2
3 4
淋巴结髓质
HE染色
×400
三、淋巴器官 脾的形态
1
三、淋巴器官 脾的微细结构 (一)
2
1-被膜 2-红髓 3-白髓 4-小梁
3
4

HE染色
×25
三、淋巴器官 脾的微细结构 (二)
1
2
1-中央动脉分支 2-淋巴小结 3-边缘区 4-巨噬细胞
第九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一、概述 血管分布模式图
一、概述 大、小循环模式图
一、概述
血管吻合与侧支循环
一、概述 大动脉的微细结构
一、概述
中动脉的微细结构(一)
1 2
1-内膜 2-中膜 3-外膜
3
中动脉
HE染色 ×100
1
一、概述
中动脉的微细结构(二)
2
1-内皮 2-内弹性膜 3-中膜 4-外弹性膜 5-外膜
3
4 5
淋巴结
HE染色
×3
1
三、淋巴器官
淋巴结皮质微细结构
2
1-被膜 2-皮质淋巴窦(被膜下窦) 3-副皮质区 4-淋巴小结
3
4
5
淋巴结皮质
HE染色
×100
三、淋巴器官
淋巴结髓质微细结构 (一)
1
2
1-髓窦 2-髓索 3-小梁
3
淋巴结髓质
HE染色 ×100
三、淋巴器官
淋巴结髓质微细结构 (二)
3 4

HE染色
×400
三、淋巴器官 脾的微细结构 (三)
1
1-脾索 2-脾血窦 3-长杆状内皮 细胞

11.脉管系统总论

11.脉管系统总论
■ 名词解释:
请及时记忆和练习
血液循环;血管吻合;侧支吻合;侧支循环
■ 思考题:
试比较动脉和静脉的解剖结构特征。 试述大、小循环的路径、特征及其作用。
简述血管吻合的类型及其功能意义。
主讲:成家茂
概论


脉管系统概述
心血管系统概述
一、脉管系统概述(熟悉)
1、组成
心血管系统
脉 管 系 统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循环内有血液流动。
淋巴系统:循环内有淋巴液流动。
2、脉管系统的功能
物质运输:

新陈代谢:运送营养、氧、代谢物及二氧化碳。 体液调节:运送激素及生物活性物质。 维持内环境稳定:运送水和电解质。 防卫功能:运送抗体和淋巴细胞。

静脉管壁也可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但 其界限常不明显。

与相应动脉比较,管壁薄,管腔大,弹 胜小,容血量较大。

动脉管壁
静脉管壁
3、血液循环
大循环(体循环):

循环途径:
左心室Leabharlann 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物质和气体交换) 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

右心房
循环特征: ①血液流经的路程 长;②流经范围广;③动脉血变 为静脉血。 功能: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 (供给营养和O2;回收代谢产物 和CO2)。

分布在指尖、趾端、唇、 鼻、外耳皮肤和生殖器勃起 组织等表浅部位。

侧支吻合:
侧支吻合:血管主干在行程中发出与 其平行的侧副管,发自主干不同高度 的侧副管彼此吻合而成。

侧支循环 Colleteral circulation :堵塞 的血管主干通过吻合的侧支建立起的 代偿性循环路径。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静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静

心腔
➢心在发育过程中沿心纵轴的轻 度向左旋转,左半心位于右半 心的左后方 ➢若平第4肋间隙上部,通过心 作一水平切面并标以钟面数字: 右心室在5~8点之间;右心房 占8~11点;左心房居11~1点; 左心室与2~5点相当;房间隔 和室间隔大致在10点半和4点半 的方位上,约与 身体正中面呈 45度角
§心外膜(epicardium)
浆膜性心包,被覆心肌层表面
§心肌层( myocardium) 心肌和心肌间质组成
➢心肌间质包括心肌胶原、血管、 淋巴管、神经纤维及一些非心肌 细胞成分等,充填于心肌纤维间
➢心房肌和心室肌被心纤维骨骼 分开而互不延续,故心房和心室 可不同时收缩
心肌走行方向
➢心房肌较薄,其浅层横行, 环绕左、右心房,深层为各房 所固有 ➢心室肌较厚,分浅、中、深 三层:浅层斜行,在心尖捻转 形成心涡,然后进入深部移行 为纵行的深层肌,形成肉柱和 乳头肌,中层呈环形,为各室 所固有
节制索
❖右房室口呈卵圆形,其周缘有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的三尖瓣环围绕 ❖三尖瓣基底附于该环,瓣游离缘垂入 室腔。瓣膜被三个深陷的切迹分为三 个近似三角形的瓣叶,据其位置分别 称前尖、后尖和隔侧尖 ❖每个乳头肌尖端发出的腱索与两个尖 瓣相连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 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关连,常 将四者合称三尖瓣复合体( tricuspid complex)
Heart Circulation System(1)
脉管系统
§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 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 和淋巴系统
§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 细血管静脉组成
§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 物质运输,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 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
膜部右侧面后上 部介于右心房与 左心室之间,称 房室部;前下部 介于左、右心室 之间,称室间部, 是室间隔缺损的 常见部位

正常人体学基础 第八章 脉管系统

正常人体学基础 第八章 脉管系统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 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进 行物质交换)→ 各级静脉属支 →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 房。
体循环的特点:行程长,血 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7
2、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左、 右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进行气 体交换)→肺静脉各级属支→4 条肺静脉(左、右肺上、下静 脉)→左心房。
长*宽*厚=12cm*8cm*6。
• 重量:250--320克。
12
心脏的分部
似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一尖、 一底,两面、三缘及三沟。
一尖: 心尖 一底: 心底 两 胸肋面(前面) 面 膈 面(后面)
右缘 三缘 下缘
左缘 冠状沟 三沟 前室间沟 : 胸肋面 后室间沟 :膈 面
13
心脏的前面观膈面观
• 入口:右房室口(三尖瓣)—使血液单
向流动,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
• 出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使血
液单向流动,从右心室流向肺动脉。
22
右心室结构
23
3、左心房
• 入口:左、右两对肺静脉口 • 出口:左房室口
24
左 房 室 结 构
25
(4)左心室
• 入口:左房室口(二尖瓣)—使
血液单向流动,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
第八章 脉管系统
1
一、脉管系统的概述
• 脉管系的定义 • 脉管系的组成 • 脉管系的功能
2
1、脉管系统的定义
• 是指分布于人体各部一套大小不 等封闭的管道系统,有血液或淋 巴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协助其它 系统行使生理功能。
3
2、脉管系的功能
• 将营养物质及氧气运输至全身的器 官、组织、细胞。
• 将全身组织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 送至肾、肺、皮肤排除。

脉管系统的概念

脉管系统的概念

脉管系统的概念脉管系统是指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供应血液的一系列血管的总称。

它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心血管系统负责运输和供应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物质到人体各个部位,同时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供体内排除。

而淋巴系统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免疫和维持体液平衡等功能。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心脏和血管。

心脏是一个有四个心房和四个心室的肌肉器官,负责泵血并为全身提供氧气和养分。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连接着心脏和各个组织器官。

动脉负责将氧气和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而静脉则负责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最后通过肺部排出体外。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它们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血液送达到组织细胞,并收集废物。

除了这三种主要的血管,还存在一种特殊的血管,即动静脉短路-侧支循环血管,它们通过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小血管来维持血液供应和尽量减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损失。

淋巴系统是一种并行于心血管系统的血管网络,它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

淋巴管类似于静脉,主要负责收集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和废物,并将其排入静脉系统。

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它们在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淋巴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淋巴组织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黏膜组织中,起到警戒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入侵的作用。

脉管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负责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使各个细胞可以正常进行代谢活动。

同时,它还能够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心脏的血液泵出功能和血管的弹性血管壁保持正常的血压是维持脉管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另外,脉管系统还通过运输和分布抗体、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和维持人体免疫平衡。

大量淋巴组织以及脾脏等淋巴器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脉管系统还与其他系统密切相关,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瓣,二尖瓣的游离缘借数条腱
索连于心室的乳头肌上。心室
收缩时,防止血液逆流到左心
房。
二尖瓣
出口:主动脉口,通过主动脉,主 动脉口有主动脉瓣,心室舒张时, 具有防止主动脉血逆流入左心室 的作用。
主动脉口
@Koala-Jim
简答:左、右心室的瓣膜各有哪些?功能如何?
左心室入口处有二尖瓣,右 心室入口处有三尖瓣。心 室收缩时,二尖瓣和三尖 瓣关闭,防止血液由心室 逆流到心房。
第六章 脉管系统
(一)概述 (二)心 (三)血管 (四)淋巴系统
@Koala-Jim
一、概述 脉管系统:人体内的密闭管道系统。
心脏
心血管系统
动脉 毛细血管
包括
静脉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Koala-Jim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包括心脏和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 血管),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1)心脏 是动力器官 2)动脉 是输送血液离心的血管 3)静脉 是导血回心血管 4)毛细血管 连接A与V,壁薄,通透性大, 有利于物质交换
@Koala-Jim
卵圆窝为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好发部位。
@Koala-Jim
上腔静脉口 卵圆窝 下腔静脉口
@Koala-Jim
右房室口(三尖瓣)
右心房
冠状窦口
2、右心室: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入口为右 房室口,即右心房的出口。周缘有 三个三角形的三尖瓣,各瓣膜借腱 索连于心室壁的乳头肌,三尖瓣具 有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房的作用。
@Koala-Jim
冠状沟
心的外形 心底
前室间沟
左缘
@Koala-Jim
膈面
后室间沟
胸肋面
右缘 下缘
心尖

(三)心腔的结构
心共有四腔,即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左、右心房间的中隔称房 间隔,左、右心室之间的 中隔称室间隔。同侧心房 和心室之间以房室口相通。
@Koala-Jim
内部有四个腔:
@Koala-Jim
(一)心的位置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 隔内,2/3在前正中 线的左侧;1/3在前 正中线的右侧。
@Koala-Jim
(二)心的外形
呈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 一尖——朝向左前下 一底——朝向右后上,有出入心的血管。 两 下面——膈面 面 前面——胸肋面
左缘——左心室 三 右缘——右心房 缘 下缘——右心室、心尖 三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
流出道
3、左心房:右心房的左后方,壁薄。 四个入口——左、右、上、下肺静脉口 一个出口——左房室口,通左心室
四个肺静脉口
@Koala-Jim
4、左心室 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 壁厚,其下部构成心 尖,左心室有一个入 口和一个出口。
@Koala-Jim
入口和出口:
腱索 乳头肌
入口:左房室口,口周缘有二尖
肺泡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干 及分支
右心室
四条肺静脉 左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
途径:血液由右心室→肺动 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 管(进行气体交换,由静脉 血变成动脉血)→肺静脉→ 左心房。
特点及功能 :路程短,涉及 范围小,只通过肺;实现了 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 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Koala-Jim
@Koala-Jim
(1)心尖 朝向左前下方;在左 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 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 及心尖搏动,此处又 称心尖搏动点。 由左心室构成。
@Koala-Jim
(2)心底
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 心的大血管相连。由左 心房、右心房构成。
心底
@Koala-Jim
(3)两面: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邻又称胸肋面, 下面与相邻称膈面。
简答: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体循环
主动脉及其 各级分支
组织
O2
代谢产 物CO2
全身组织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及上、 下腔静脉
左心室
右心房
肺循环
左心房 肺静脉
肺泡毛细血管
O2
CO2
肺泡
右心室
肺动脉干及 其分支
@Koala-Jim
@Koala-Jim
二、心
1、心的位置 2、心的外形 3、心腔的结构 4、心的动脉 5、心包 6、传导系统
上腔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
→右心房。
@Koala-Jim
主动脉 左心室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
体循环(大循环)
特点及功能:行程长,流经 范围广;以含氧和营养物 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组 织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运回心;实现了血液与组 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动脉 血变成静脉血。
@Koala-Jim
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 隔,彼此不通。
房间隔 (卵圆窝)
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 (分膜部和肌部),彼此 不通。
同侧心房与心室借房室口相 通,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是 定向的,心房→心室。
室间隔 (肌部)
@Koala-Jim
房室口
室间隔 (膜部)
1、右心房
心的右上部,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入口
上腔静脉口:上半身的静脉血回心。 下腔静脉口:下半身的静脉血回心。 冠状窦口:心本身的静脉血回心。 卵圆窝(名解):在右心房房间隔右 侧的下部有一浅窝称卵圆窝,是胎儿 时期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 出口:为右房室口,引导血液入右心室。
胸肋面
@Koala-Jim
膈面
(4)三缘
左缘: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右缘:垂直圆钝;由右心房构成; 下缘:锐利;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Koala-Jim
(5)三条沟:
冠状沟——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沟, 是心房和心室在心表面分界的标志。 前室间沟:在胸肋面,左、右心室在 前面的分界。 后室间沟:在膈面,左、右心室在后 面的分界。 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 的分界标志。
右心室
@Koala-Jim
三尖瓣
@Koala-Jim
肺动脉
右心室出口为肺动脉口,通向 肺动脉,口周缘有三个呈半月 形的肺动脉瓣。心室舒张时, 封闭肺动脉口,该瓣具有防止 肺动脉瓣 肺动脉血倒流入右心室的作用。
@Koala-Jim
右房室口 三尖瓣
流入道
(2)右心室
@Koala-Jim
肺动脉 肺动脉瓣
@Koala-Jim
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脏流经动脉、毛细血 管和静脉最后又返回心脏,这 种周而复始的流动现象称血液 循环。 分类:体循环和肺循环
@Koala-Jim
1、体循环(大循环)
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及 其各级动脉分支→全身组 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 进行物质交换,动脉血变 成静脉血)→ 各级静脉
左心室出口处有主动脉瓣,右 心室出口处有肺动脉瓣。心 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和肺动 脉瓣关闭,防止血液由肺动 脉和主动脉逆流到心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