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爱如茉莉 教学案

合集下载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优秀5篇】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优秀5篇】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优秀5篇】《爱如茉莉》教案设计篇一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

我就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呢?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案,又精心制作了第一课时的课件,配上了美妙的音乐。

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不过也存在着缺憾:一、善于捕捉细节,用心体会字词知冷暖。

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

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与功能,知道了细节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义,真正感受到了“爱如茉莉”。

然而在引导过程中,在问题与情境的把握上还不到位,还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问题与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温暖氛围差点因为问题的思考与困难而破坏。

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与问题的交融。

二、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作批注、加标点、读中感悟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

不过,让我吸取的教训是,象类似比较抒情的课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学法指导,不要让过多的学法指导冲淡了花香。

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爱如茉莉优秀教案篇二设计思路:以“爱”贯穿始终,从细节中感悟爱如茉莉。

1、以“爱”导入,以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揭示课题《爱如茉莉》。

2、品读文本,感悟“爱”,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细节、重点字、词、段,领悟“爱如茉莉”。

3、联系生活,深化“爱”。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爱如茉莉》教案

《爱如茉莉》教案

《爱如茉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爱如茉莉》。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3)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的赞美,理解爱情的美好与伟大。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用真诚、善良、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诗歌《爱如茉莉》。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过程。

(2)如何深入理解作者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爱如茉莉》的原文及注释、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歌《爱如茉莉》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探讨“爱如茉莉”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进行探讨。

(2)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赏析环节:(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如“爱如茉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真诚、善良、宽容的心态面对人际交往。

《爱如茉莉》教案

《爱如茉莉》教案

《爱如茉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句子仿写和作文创作。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文章,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章背景及作者介绍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对作者产生兴趣。

2.2 文章内容分析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3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文章的主题。

3.2 文章阅读学生自读文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3 词汇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短语,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文章的复习,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4.2 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2 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6.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情景,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7.2 小组讨论针对文章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3 作文创作以文章主题为依据,让学生进行作文创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相关文章推荐推荐与《爱如茉莉》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爱如茉莉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爱如茉莉  苏教版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以“爱”谈话,揭示文题。

1、师板书:爱人间的真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也是永恒的。

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真爱是什么?同学们对爱的理解可谓异彩纷呈,可在映子的眼中,爱就像那平淡无奇却芳香宜人的茉莉花。

(师板书:爱如茉莉)2、出示图片简介茉莉茉莉花:花白色,有光泽,香味浓郁。

你能简单说说茉莉留给自己的印象。

3、朗读课题。

用作者的话说茉莉花“平淡无奇”,可她为什么又说爱如同茉莉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揭开谜底。

二、品读文本,感悟“爱”。

1、其实,“爱如茉莉”这句话真正出于谁之口?(妈妈)2、一开始我赞同妈妈的说法吗?(嗤之以鼻)请你找出依据,那就是说我认为茉莉平淡无奇。

(师板书:平淡无奇)3、作者对妈妈的比喻难以理解,可在文中的结尾她又发自肺腑地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小组内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待会交流。

(此时,小组探究学习。

我巡回指导)。

4、映子的父母的感情如何呢?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我适时点拨)学生可能会从下面几点交流:a .“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从妈妈“虚弱“的声音中,你听懂了什么呢?b.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爸爸呢?指导朗读。

(让学生读好妈妈的“虚弱”的语气及爸妈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是啊,平淡之中见真情。

c.一天清晨,当我按照爸爸的叮嘱,捧着一大把茉莉花来到病房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品读描写茉莉花的句子
任务驱动
导学:
全班交流划到的句子。随机出示: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指名读描写茉莉的句子。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课文
1.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猜一猜这个字:(繁体字:愛)
用手将整颗心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有一位叫映儿的女孩在平凡的家庭生活细节中真正体会并理解了妈妈所说的爱的真谛,那就是(板书):爱如茉莉。(“茉莉”两个字是生字,拿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生指出书写“茉莉”的注意点)
学习时间:5分钟。
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
平淡无奇、清香、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齐读句子。
(4)学生描述画面。
(5)学生用想象画面的方式读好词语。
3.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能根据语境正确地朗读。
(1)我差(chà)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2)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chāi)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
4.查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嗔怪、莫名其妙、一本正经、虚弱、怔住、静谧、浸润、蒙眬、蹑手蹑脚。
5.根据提示,运用文题扩充法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之间的爱就像()的茉莉一样()。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5分钟)
1.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字:愛
2.和老师一起书空“茉莉”,注意易错笔画。
第四板块:精读第一至五自然段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爱如茉莉教案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爱如茉莉教案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爱如茉莉教案16、爱如茉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

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师: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象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生:读课题爱如茉莉师:理解课题作者形容茉莉花用了一个什么词语?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XXX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文中母女俩的话题是什么?文中哪几个天然段揭示了“爱如茉莉”?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茉莉掏出揉揉胳膊缕缕暗香莫名其妙平平无奇一本正经蹑手蹑脚叮嘱2)指名分节读课文(1-5、6-8、9-12、13-16、17-18)3)文中母女俩的话题是什么?作者形容茉莉花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揭示了“爱如茉莉”?6-16)板书:平平无奇相机理解:平淡无奇三、精读课文、读中悟“爱”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6-16)天然段,一定要出声,标出能施展阐发细节的词句,在中间空白处写上本人的感受。

师:读的时候要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举措、一句话以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暴露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绘的语言。

语言是有温度的,是经由过程字大概词(表)现出来的。

要经由过程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师板书: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交流师:先把自己划出来的读给大家听,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分先后,相机出示句子: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记住,------再告诉他------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小学语文_17 爱如茉莉教学课件设计

小学语文_17 爱如茉莉教学课件设计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 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 他每天都去医院。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 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 他每天都去医院。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 角挂着恬静的微笑; 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 上,一只手紧握着妈 妈的手,头伏在床沿 边睡着了。初升的阳 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 进来,轻轻柔柔地笼 罩着他们。一切都是 那么静谧美好,一切 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 与光泽里。
茉莉 眸子 掏出
揉胳膊 打哈欠 直奔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清香 缕缕幽香
茉莉 眸子 掏出
揉胳膊 打哈欠 直奔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清香 缕缕幽香
茉莉 眸子 掏出
揉胳膊 打哈欠 直奔

简洁概括!
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爱如茉莉?默 读6—16自然段,用横线标画出相关语 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温馨提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细节。感 悟文章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 一个段落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诚的爱。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 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 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 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 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 他会吃不下去的。”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 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 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 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 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 他会吃不下去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7 爱如茉莉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清香 缕缕幽香
茉莉 眸子 掏出
bo
qian
揉胳膊 打哈欠 直奔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 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爱如茉莉》教案

《爱如茉莉》教案

《爱如茉莉》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能力。

1.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1.2 教学内容课文《爱如茉莉》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爱如茉莉》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示例。

作业本:用于布置作业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引入课文《爱如茉莉》,激发学生兴趣。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与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练习。

4.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分析与讨论:20分钟创作练习: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创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创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

5.2 反馈与改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爱如茉莉》原文。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示例。

6.2 教学材料学生作业本。

学生阅读材料。

创作练习纸张。

第七章:教学设计与策略7.1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爱如茉莉学校班级姓名【教材分析】《爱如茉莉》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

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

真爱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散发出的清香。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嗔怪、静谧、蹑手蹑脚、洗漱、袅袅、眸子”等词语,注意“茉莉、胳膊、缕缕幽香”等词语的写法,理解“平淡无奇、嗔怪、一本正经、恬静、静谧、浸润、蹑手蹑脚”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掏、咽、钻”等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这样用词的好处。

4.抓住文中有关爱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5.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掏、咽、钻”等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这样用词的好处。

2.抓住文中有关爱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资料链接】茉莉,常绿灌木,枝条细长,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早已引种,在云南、广东、广西及江南一带广泛地种植。

花期6-10月。

茉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叶色翠绿,花朵颜色洁白,香气浓郁,是最常见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茉莉有着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花可提茉莉油,是制造香料的原料。

花、叶、根可入药,也可以用来饮食,可用于茉莉花茶的制作。

茉莉是菲律宾、突尼斯、印尼的国花,象征着爱和友谊。

爱的成语:忠贞不渝情深似海深情厚谊一见钟情白头偕老爱的名言: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死。

——雨果爱是美德的种子。

——但丁感谢是爱的第一步。

——西方谚语第一课时评价【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嗔怪、静谧、蹑手蹑脚、洗漱、袅袅、眸子”等词语,注意“茉莉、胳膊、缕缕幽香”等词语的写法,理解“平淡无奇、嗔怪、一本正经、恬静、静谧、浸润、蹑手蹑脚”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掏、咽”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这样用词的好处。

4.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并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茉莉特点。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准、读通,标出自然段。

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

2.请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出来。

直奔.(bēn bèn)出差.(chā chà chāi)一本正.经(zhēng zhèng)3.看拼音写词语mò lì yōu xiāng hā qiàn tián jìng gē bo ()()()()()4.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嗔怪 ( ) 恬静( ) 静谧( )浸润()纯净()蹑手蹑脚()5.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莫名其妙:一本正经:袅袅:平淡无奇:6.它们的读音完全相同,字形可不完全一样,意思也不完全相同,请查字典辨析,把意思写下来:蒙眬:朦胧:二、课堂助学1.激情导入(1)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生:读课题:爱如茉莉(2)“茉莉”是两个生字,提示:“茉莉”一词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写时注意“茉”字草字头下边的第二横要短一些。

师范写“茉莉”,学生书空。

(3)审题: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呢?请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来说一说;找出文中描写茉莉的三个句子来读一读。

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4)再齐读课题,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爱会如茉莉?文中到底讲的是一种怎样的爱?)2.预习反馈认读词语茉莉掏出哈欠揉眼眸子胳膊丫头怔住洗漱袅袅嗔怪蹑手蹑脚缕缕幽香静谧美好读顺句子师述:让我们再来读顺下面几句话,读好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课件出示句子: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3.整体感知(1)同学们,初读完课文,我们已了解课文主要讲的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小事,那具体是哪些小事呢?(2)指名读课文第6——8自然段,其思考:这段主要讲父母间的什么事?学生交流时,提醒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生病;(3)自由读9——18自然段,学着前面的概括法用一个词来说说父母间的小事。

(照顾)(4)结合标题试着给文章分段。

(提示:1——5自然段的小标题用词可概括为:议爱或论爱。

)(5)小结: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篇文章的课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

运用文题扩充法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文题:爱如茉莉扩充:课文主要讲了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像的茉莉一样。

4.合作探究、圈一圈第三和第五自然段中你认为用的特别传神的动词,想一想这样用词的好处。

1)自由课文的1—5自然段,交流:当我问妈妈爱不爱爸爸时,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当我问妈妈真爱像什么时,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2)读这句话,说说“我”听了妈妈的话后,为什么差点笑出声来?重点品味“这也叫爱”。

让学生自己说说,女儿的眼里,什么是爱?3)看图,说说茉莉的特点。

(平谈无奇)4)小结:映子的眼里,爱就应该轰轰烈烈,而不是平淡无奇,所以当她听到妈妈寻思了一会儿,说爱像茉莉时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5)再读第3、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想“掏、咽”的意思,并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交流:A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B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句中“掏”、“咽”都是指具体的动作,而“秘密”、“话”都是抽象的事物,这是运用了一种比喻的手法,使得“秘密”、“话”变成了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具体可感的东西了,因而使得语句更加生动形象了。

)5.小结三、当堂训练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体会一下这样用词的好处。

(1)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

(2)我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2、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变成一句)(1)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爸爸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2)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

妈妈手脚都麻木了。

四、巩固练习将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1)妈妈神色庄重地说:爱就像那平淡无奇的茉莉吧。

” ()2)老师说纸杯能烧水,我对此感到很奇怪,弄不明白是什么道理。

( ) 3)经过书房时,为了不打扰画图纸的爸爸,我把脚步放得很轻。

( )第二课时评价【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二、三部分,抓住文中有关爱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组词淘()博()格()楼()掏()搏()胳()缕()钻zuān ()奔bēn ()zuàn ()bèn ()2、填字成词。

莫()()妙一本()()平淡()()()手()脚睡眼()()()白()净3.写表现爱的成语:、、、4.写表现爱的名言:二、课堂助学1.导入2.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你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学习步骤:1、默读课文的6-17自然段,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画出来。

2、选择一处细节写一写你的体会和感受。

3、再读一读这些语句,体会爸爸妈妈之间的这种爱。

(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

可以是一段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束在瓶里静静开放的花朵……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细节,感受文章的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

)交流汇报。

(1)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

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感受到妈妈担心爸爸吃不下去,通过一个善良的谎言让爸爸吃好;爱是一种约定,妈妈信守与爸爸之间的约定。

★追问:那此时,在妈妈的心中,自己的疾病和饺子哪个重要?饺子中包含着什么?抓住“虚弱”练习朗读。

概括:真爱,是病弱中不忘的承诺。

过渡:面对作者买回的饺子,爸爸的反应是怎样的呢?(2)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从“每天”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是啊,爱是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

★“直奔医院”感受当时爸爸的着急、担心。

概括:真爱,是直奔医院的匆匆身影。

★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你能猜测出来吗?体会爸爸妈妈彼此了解之深师:是啊,爱是心有灵犀的。

(3)细节3: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妈妈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

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练习说话:★夜渐渐深了,都该休息了,妈妈说:爸爸笑着说:★分针悄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

夜很深了,可伏在床边的爸爸。

他看着妈妈,心中不住地祈祷着:。

★半夜,月光静静地洒进病房。

妈妈刚想翻转一下身子,可一看到爸爸,便。

概括:真爱,是病床前紧握的双手;真爱,是走动时轻轻的脚步;真爱,是布满血丝的双眼;真爱,是假睡中麻木的手。

(4)有一个景物也见证了父母之间的爱,它是谁呢?细节4: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芬芳与光泽里。

★我们来关注“探”,这个字我们可以换成哪些字呢?(照射穿)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照”“射”和“穿”,而要用“探”呢?(探的动作更轻,拟人,阳光被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感动了,只悄悄地探出头,不愿意惊醒爸爸妈妈)读到这个“探”字,你仿佛看到了——(太阳公公悄悄地伸出头来,微笑着看着爸爸妈妈)这叫“人有情,景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