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英译策略———以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被大众所接受和使用的特定表达方式,其主要特征包括时尚性、短暂性、创新性和幽默性。
在翻译网络流行语时,应注重保留原有的特色和幽默感,同时在语言表达上要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语境。
首先,网络流行语具有时尚性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流行常常与当下的社会、文化和时事紧密相关,因此其短暂的流行性使得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及时把握最新的潮流和趋势。
例如,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佛系”指的是一种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保持淡定、不焦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对于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者应注意选用英文表达方式,例如“Zen attitude”或“Buddha-like mentality”,以准确传达原意。
其次,网络流行语具有创新性和幽默感。
流行语常常是经过创意转化和独特表达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戏谑和幽默。
在翻译时,翻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创新性和幽默感,并在英文表达中体现出网络流行语的独特之处。
例如,2024年度的网络流行语“666”是一种赞美对方表现出众的表达方式,意为非常棒或非常厉害。
在英文翻译中,可以表达为“amazing”、“brilliant”或“fantastic”,或者直接使用“666”表达。
最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中应注重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语境。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特定社群或者时事的产物,其翻译需要考虑英语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为了让翻译更贴近英语语境,翻译者可以适量添加解释性文字或注释,以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随缘“是指接受事物顺其自然、不强求的心态。
翻译时可以使用“go with the flow”或“take it easy”来传达相同的意思,并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解释。
综上所述,翻译网络流行语需要注意保留其时尚性、创新性和幽默感,同时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语境。
通过适当选择英文表达方式,加入解释的文字,以及准确传达原意,可以更好地翻译和传播网络流行语。
当代汉语流行语及其英译分析

当代汉语流行语及其英译研究摘要当代汉语流行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中最流行的现象,是见证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倾听人们生活节拍变化的语言,它也以鲜活的形式表达着特殊的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大量新事物新思想应运而生,汉语流行语则反映了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新变化。
因此,当代汉语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是在社会改革时期的必然现象。
当代汉语流行语不仅流行于中国人民和媒体间,它也吸引了外国友人和媒体的特殊关注,尤其是哪些影响力较强的流行语,比如“给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因此,当代汉语流行语的英译成为了外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了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流行语的交际目的在于向外国友人宣传和介绍中国的新事物、新发展、新思想,以此达到促进彼此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发展中外友谊,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目的。
因此,对当代汉语流行语的研究,尤其对当代汉语流行语的英译研究有助于外国了解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关于当代汉语流行语英译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为数不多,更是很少有人尝试进行汉语流行语英译策略研究,尤其是对当代汉语流行语英译中出现的不可译现象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将近十年来日常交流中被人们频繁使用的,出现在知名词典、报纸、书籍、杂志或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上广泛流行的汉语表达作为基本语料,通过分析、对比、类比、举例等方法,追溯每个汉语流行语的流行背景并解释其意义,旨在通过对大量最能反映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人们思想变化,具有很强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当代汉语流行语实例的分析,来系统地论述当代汉语流行语的特点、来源以及相应的英译策略,并将突破性创译应用于当代汉语流行语英译的研究中,以便提高译文质量,增强汉语流行语英译版本在译入语读者中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最终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促进中外跨文化交流。
汉语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

2021年06期总第550期ENGLISH ON CAMPUS汉语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文/相克雅【摘要】汉语网络流行语出现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发生极大变化的时期,体现着人民生活方式、思考行为与文化状态的变化,表现出国人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对于异语读者来说,汉语网络流行语是其了解中国的一个崭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国际友人可以了解到当代中国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
本文着重研究当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英译现状,并对其英译的主要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词缀法、拼接法、其他译法)举例说明。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英译;翻译方法【作者简介】相克雅,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 引言中国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汉语与汉语文化吸引了很多的外国人。
ChinaSmack主要报道当代中国的新鲜热点和广大中国网民对此问题的看法,而且会推送这些热点话题的英文翻译,从中可以发现很多网络流行语的英文表达。
网络流行语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翻译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
笔者收集了这个网站上2010年到2020年的网络流行语英译,精心选择语料进行分析,用来探究当代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情况。
翻译的汉语网络流行语,不仅要让译语目标读者理解其内涵,也要尽可能传播我国的文化,这也是笔者选择该研究方向的原因。
二、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流行语是指某个特定时期,在特定社会人群中大量使用的语言表达,模仿是它们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媒体手段广泛传播,其表现形式一般是词语片段,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标记。
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世界里产生和传播,并且通过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流行的词汇语句。
网络流行语的一大特点是“新”,首先是时间上的“新”,即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出现的,也可以理解为其新鲜性;其次是指内容上的“新”,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对原先的词汇义进行引用、换义等使其拥有了新的含义,它们反应了中国社会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最快获得普通民众对社会新闻的看法和见解。
英汉语网络词汇比较论文

英汉语网络词汇的比较研究摘要: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语言在人文大环境中随历史潮流而不断变化,而其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显著的。
本文基于网络文化对英汉语网络新词汇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词汇;构词;比较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正被网络改变着,信息的传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这种语言在网上普遍使用,广泛流传,暂且称其为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这种特定语境中形成的语言,虽然与传统的语言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
2 英汉语网络词汇的相似性比较从构词方式来看,英汉语网络词汇的构词方法主要有缩略、符号化、旧词新用和创造新词等几种。
2.1 缩略。
信息时代是一个追求高效的时代,网络缩略词的大量出现,究其原因正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缩略词的使用可以减少键盘敲击次数,使得计算机操作更快,从而提高交际速度;同时,以较少的字符来表达意义,单位时间内就能交换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从缩略的方法上看,英语缩写词基本上采取传统的首字母缩写的方法,比如: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tia-thanks in advance(先谢了),brb-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afk-away from keyboard(不在电脑旁边)等等都是频繁使用的英语网络词汇。
而汉语网络词汇中将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进行缩写也屡见不鲜,比如:在各大论坛中经常出现的sf-沙发,bd-板凳,db-地板等。
一种更为灵巧的构词方法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创新精神,即采用谐音,如英语网络词汇cu= see you 是“再见”,ic= i see是“我明白”,b4=before是“在……之前”,3q=thank you是“谢谢”等。
在汉语网络词汇中也有很多采用此法,如: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886=拜拜了,5366=我想聊聊,078=你去吧等。
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浅析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作者简介:熊彩霞(1982-),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交际;麻晓淼(1991-),男,浙江温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浅析熊彩霞麻晓淼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文章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近几年颇具热度的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译文对比,分析译文缺失,并提出新译文,力求在达意的基础上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感受。
关键词院交际翻译汉语网络流行语类型翻译策略语言新探★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JJ2014038)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以词汇、短语或句子为载体出现的传播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新思想或新事物。
流行语作为效应明显的社会语言,折射了某个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
而网络流行语,就是最先出现在网络上、被网民广泛引用并赋予其特殊含义的流行语。
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学者就已开始研究汉语流行语,但是针对汉语流行语“语码转换”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还很欠缺。
因此,从交际翻译的视角分析近几年热门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现存译文,对部分汉语网络流行语给出新译文,以期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最大化地感受与原文相同的“韵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一)按生成方式根据生成方式的不同,网络流行语可分为三类,即衍生新义的旧词或短语、全新词以及外来词。
1.衍生新义的旧词或短语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去刻板化”,旧词生新意,比如斑竹(版主)、稀饭(喜欢)、粉丝(fans )等。
而具有事件化特征的短语,既满足了受众的愿望,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与“仿用”,达到多元语境共振传播之效果。
比如,2014年3月31日马伊琍在微博回复出轨事件时写道:“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随后网友疯狂效仿:“醒来虽易,起来不易,且行且珍惜”;“上班虽易,休假不易,且行且珍惜”等等。
汉语网络热词的翻译研究

陈德章《热词新语翻译谭》【简介】: 陈德彰编著的《热词新语翻译谭》系“中译翻译文库·翻译名家研究丛书”之一,包含两大部分。
《热词新语翻译谭》第一部分探讨近来涌现出的众多汉语新词的英译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包括社会热点词及网络流行语等,提供可以接受的译法,分析可能出现的误译,从词汇角度探讨汉英语言的异同:第二部分是汉语时文的英译,配以参考译文,详解翻译难点,以帮助读者提高翻译实务能力,顺利通过全国翻译证书考试。
【精彩书摘】:“申遗”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简称,2010年7月出版的《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将其译为(Compete for WorldHeritage Site status),这几年突然热门起来。
我国2010年申遗获得成功的有两例:一是捆绑(in bundling)申遗的丹霞山六大景区(世界遗产名录上的英文是China:Danxia)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Natural World Heritage)名录;二是包括少林寺在内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Historic:Ensemble of Dengfeng inthe“Center of Heaven and Earth”)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World Cultural Heritage)名录。
据说,前者为申遗斥资十几个亿,仅良山所在的新宁县就花费了4到5亿的资金,而这个县2008年的财政收入(financial revenue)刚达到2亿,该县为此欠下了巨额债务,后者也先后花费了8亿。
湖南南岳大庙申遗成功后修建一座五星级厕所(five-star’ toilet)就花了200万元。
为了作为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整体申遗的一部分,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Park of the Relics of Damming Palace)耗资上百亿元进行改造,可是尚未正式开园,居然就将花了数千万元造成的景观建筑(1andscape construction)拆掉,变成了“毁遗”(heritage destruction)。
网络词汇的英汉对比分析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网络词汇的英汉对比分析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冀美丽【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的伴随,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形式也在不断突破语言原有的固有模式,以其更具时代性、更接地气的形式出现。
而这些词汇的英文翻译也因其简单、明了等的特点而被外国人所接受,甚至被收录进英语词典中。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英文翻译 中式英语每天在我们周围中总会听到一些“给力,然并卵,浮云”等等一些网络流行语,这些网络流行语每天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成为我们必须接受的一部分。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语言的出现;哪些群体在痴迷使用这些语言;一些网络流行语在翻译成英语时有什么特点,翻译后的英文能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
一、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时代背景和使用群体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手机、电脑等各种通讯工具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进而,网民的数量也在逐步上升,大到六十岁的花甲老人,小到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每天都在紧跟时代步伐,从网上获取大量信息,而且这一群体的数量还在继续呈上升趋势。
网络交际语言就应运而生,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网络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在不断的突破原有的语言模式,更多以简洁、方便、幽默等特点的语言形式出现,这种语言形式包括各种符号;表情符号;数字和简单的词语。
这些语言很受大众尤其是80、90后甚至00后的青睐,这部分人追求个性突出,寻求创新,喜欢挑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很多人甚至会把了解网络语言当做一种炫耀的资本或者是一种“时尚”的标志。
网络词汇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着,甚至有的还被收录进字典中,所以网络词汇这股新型的语言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网络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语言是英语;加之80、90后甚至00后在中小学大学接受过长期的英语学习,因此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英语知识,总之很多因素促使了中英文网络词汇的错综复杂关系。
因此分析探究一些中文网络流行语的英语释义意义深远。
对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探讨与研究

对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探讨与研究口程水英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民申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流传广影响大。
有的是随社会事停而起有的是随文化交流而生有的是随着科技进步而彩成还有些是满足网络 交流逸捷与新奇需要的产物。
阙络流行语是一种时尚反映了“网络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不仅有助于扩大这些用语在全球的影响范臻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必要补充。
。
煮键词网络流行语。
荚译嘉专搌锄。
一兹黝‰一眺一 一 …”一一一……………《??”引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流传在网民尤其是年轻的网民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并成为…种风尚。
年轻人思想活跃追逐时尚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
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嘲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击 网络流行语‟饷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时效短网络世界可谓瞬息万变昨日的流行今日或者就销声匿迹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诸如年出现的“打酱油”、“俯卧撑”和年初轰动的“躲猫猫”都是因一些社会事件而生。
还有许多人熟知的“很好很强大”、“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大真”也都因某些热门话题而广泛使用。
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流行语还有来自一些名人小品段子或影视台词的表达如年春晚的“不差钱”年春晚的“你太有才了‟和各东北影视剧以及小品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方言词“忽悠”。
具有很强时效性的网络流行语虽然在提出的当时流传极广且关注度极高但由于与具体事件和特定环境相关联大多数町持续性不高。
受众广网络的连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交流也几乎没有障碍网络讯息的传播快捷而广泛上一秒发生的事件可以在下一秒为上亿人所知。
形式繁多的聊天工具如 、 、 、 、 、 等。
蕾理臁年月下旬刊等以及各类 都给全世界网民的交流提供极其便捷的服务信息畅通无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
一、引言
汉语网络流行语是产生于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体现着国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文化现状,传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意趣、诉求与生存状态。
汉语网络流行语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对于展现中国国际形象的作用不可小觑。
ChinaSmack就是一个以报道中国热点话题及网友评论为主旨的新兴网站,每天及时更新中国热点事件和最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因流行语所含有的特定含义,翻译这些新兴热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难点。
通过对语料的筛选和分析,研究当代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现状。
二、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
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平台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通过互联网迅速在广大网民中间流行起来的词汇。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在于“新”。
它的“新”首先指时间上的新,即在一定的时间参照点之下,对其产生时间的新鲜性的限制;其次是内容上的“新”,网络新词大多是旧词义通过引申、转义等方式被赋予了新义,它们从最新的社会问题与现象中被提炼出来,能够在第一时间表达广大网民对新鲜事件的看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现状
目前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译资料匮乏
网络流行语相关的英译资料不足。
目前国内出版的双语专科词典(书)只有两本,其他双语综合性词典、等工具书往往交叉收录部分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此外,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发展,以沪江英语等为代表的网络资源开始为部分网络流行语提供英译,但此类网站尤其是权威网站为数不多,收录的语料也不够全面。
(2)译文缺乏统一性
在网络资源中,同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不同英译往往比比皆。
如,“山寨”搜集到多种译文如下:
山寨版:cheap copy (《英汉双解流行语辞典》)
山寨:bandit;copycatting (《汉英词典》)
山寨手机:unlicensed cell phone(《这个词原来这样说》)
(3)缺乏权威机构的规范与重视
网络流行语英译的统一与规范并未得到权威部门和机构的重视。
至今仍没有关于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专著出版,相关学术机构对其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其次,较为系统全面介绍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或提供网络流行语中英文对照的著作或词典仍非常少见。
四、网络流行语常见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汉语网络流行语刚刚出现时,在英文中没有相应的固定译法,此译法直接便捷。
例一:“裸婚”。
裸婚指领证结婚前不房车、不买婚戒、不举行婚礼的社会现象。
与中国传统的婚姻理念不同,现代年轻人更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
结合音义,裸婚一词可形象地译为bare-handed marriage。
例二:“闪婚”。
闪婚,顾名思义,即闪电式结婚。
观其形成过程,是指双方在短暂相识后,不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和了解而建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快速婚恋模式。
“闪”即闪电般的速度,它可以形象地译为flash marriage。
2.意译法
意译法主要是当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应用。
对一些包含中国文化色彩和独有社会现象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翻译时,此法用更能够体出我国当代文化和社会特征。
例如:“拼车”。
拼车指是相同路线的人乘坐同一辆车出行,车费由客平均分摊,这样既能节省自己的费用,又给别人带来方便。
Pool 在英语中指联营、共同资金,从意译角度,可将其译为car-pooling。
3.词缀法
词缀法是英语里常见的一种構词方式,英语词缀的使用非常灵活,对于本身就构词形式多样化的网络新词来说,前后缀是英译汉语网络流行语的一条捷径。
例如:“隐婚族”一说,指的是已办好各项结婚手续,但在公共场合却隐瞒已婚的事实,以单身身份出现。
其英译采用表示“假”的前缀,构成pseudo-singles 一词,恰当地把隐婚者“伪单身”的特征体现了出来,同时也符合网络词汇生动、简洁的特点。
4.拼接法
拼接法通常是对两个词进行剪裁,掐头或去尾,然后把这两个不完整的部分拼合成一个词。
如:“蚁族”(antizen)就是取蚂蚁ant 和市民citizen 的组合,指的是大学毕业生的低收入聚居群体。
再比如“秒杀”(seckill)是网络购物里兴起的一种特殊的购买方式,second 的前半部分与kill 的组合凸显的是买卖达成的瞬间性与偶然性,生动地传递了这一时髦网购行为的特征。
5.其他翻译法
一些网络新词采用的翻译方法虽然使用不如上述方法频繁,但却同样能体现出某些词语的特色。
如音译法,它不仅符合语言的实用性原则,便于交流和传播,而且音译能保留原语和译语语音的一致,使外国读者在接触到富含“中国味”的音译词时,可以更直接地融入中国文化。
还有一些新词采用缩略法,即取其英文全称的部分字母构成令广大网友熟知的缩写形式,如“无线上网”(Wi-Fi),俗称为“无线宽带”,就是Wireless Fidelity 的缩写。
五、结论
汉语网络流行语是时代进程中的产物,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更是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交流交融交锋。
因此,我们要了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以及时代背景,采用灵活地处理方式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号:20151005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