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主要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断板现象,对路面整体的使用寿命和交通
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分别从路基土质条件、施工工艺和养护保养等方面对断板原因
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一、路基土质条件
1. 路基土层没有经过充分加固处理导致荷载反弹较大,从而引发路面断裂现象。

2. 路基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导致路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压力集中,使路面断裂。

防治措施:应以确保路基土壤的稳定为前提,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提高路基
土层的承载力,同时保持路基湿度的合理范围。

二、施工工艺
1. 板面厚度不足或过厚均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断板。

2. 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工艺不规范,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从而造成路面断裂。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保证路面板面厚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时,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质量过关。

三、养护保养
1. 路面使用过程中经过日晒雨淋、车辆行驶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路面出现微裂纹,进而诱发断板。

2. 冬季冰雪天气频繁对路面产生冻融作用,进而加剧路面的裂纹和破坏。

防治措施:提高路面抗裂性能,采用超强纤维混凝土材料,增强路面耐磨性和抗冻性,同时加强养护保养工作,修缮路面裂缝和破损部位,减缓路面断板的发生。

总之,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合理的施工管理和养护保养措施能
够大大减少路面断板的发生,从而保障路面的安全使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开裂原因与防治阐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开裂原因与防治阐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开裂原因与防治阐述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是一种非均质的脆性混合材料,其最大的缺点是韧性差,抗拉强度低。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等各种路面。

其刚性结构的完整性,有赖于结构板块本身的完整性及其下层结构的整体刚性效能。

防止和处置各类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维持和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效果与其耐久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但由于水泥混凝土的非均质性、低韧性及现场环境条件,施工工艺与水平的可变性,很难完全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板与开裂现象。

笔者根据多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经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进行浅析。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及开裂的形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主要形式有:收缩裂缝、混凝土板纵向裂缝、诱导裂缝、基层开裂引发的反射裂缝、路基不均匀下沉产生的断板或开裂。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开裂的原因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板、开裂形式及规律性分析可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项:2.1原材料选择不当的影响:水泥碱含量较大;砂、石含泥量太大;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不当;集料级配不良。

2.2温度影响高温条件下路面混凝土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促使混凝土水化热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产生,造成混凝土强度裂缝。

2)高温照射下的混凝土集料,蕴含的大量的热能,使得混凝土人模温度过高,加剧了已浇筑混凝土早期热量的增加,进而影响混凝土内部应力应变的平衡,形成裂缝。

3)温差的影响,当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差梯度将进一步增加,温差梯度达到一定值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将造成路面板沿较小断面的开裂。

2.3施工工艺及施工安排造成的影响从施工工艺方面而言,混凝土拌制不均匀、混凝土振捣不均匀、人工及三辊轴施工时,提浆过厚,使得路面混凝土表层稀浆厚度过大、早期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式不当这四种因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是指路面上形成的裂缝或板块,这种现象一旦出现,不仅会影响道路的美观性,还可能导致车辆行驶时产生震动和噪音,严重时还会危及公共安全。

因此,必须采取防治措施,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

一、断板的原因1.原材料问题:水泥的材质、配合比例和质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延展性,影响路面寿命。

2.浇注施工: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合时间不足、震动制度不合适、浇注和压实不均匀等,造成混凝土内部有缝隙和漏洞,导致路面松散、易碎。

3.外部力的影响:气候变化,如温度波动、降雨侵蚀、重载、地震、板边的压力等,都可能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

二、防治措施1.配合比控制:混凝土配比应严格控制,保持配比比率合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延展性,增强它的粘合性和抗冲击能力。

2.施工过程控制:浇注时控制混凝土分层浇注、少震动、减少浇筑缝和拆板和抹平表面等措施。

夏天高温时应多喷水以防止水泥基底过快流失水分,部分用保温材料避免温度波动。

3.维护保养:及时消除裂纹漏洞。

4.用加筋产品:增加路面强度、防止断板,一般分为纤维增强剂和网格增强剂,纤维增强剂是一种以单根或短纤维为主要防爆物料的助剂,可大幅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和延展性;网格增强剂是一种自然纤维和骨架材料增强剂,可用于把水泥混凝土堆叠在地面上。

5.用加药剂产品:防止吸水裂缝、长期防水技术、表层抗锈混凝土、蓝蜡止水剂等。

6.把路面做成弯曲形态:增加路面复杂性,减小拉伸力。

三、断板的维护1.及时维修:出现断板时应及时维修,小面积的可以采用修补的方式,大面积的则需要换新路面。

2.根据断裂的形态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一些由于多次改建而形成的直径较大的破碎结构,更加值得注意。

3.科学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路面断裂。

维护和保养的前提是有效维修和保养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合理性的合理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重视维护保养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监测和分析路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公路路面的平整和整体的建设质量,为车辆行驶安全提供保障。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路面开裂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路面设计不合理:在路面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路面的荷载和变形特性,可能会造成路面断板。

如果路面的厚度不够,无法承受交通荷载,就容易出现断板现象。

2. 施工质量不达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也是导致断板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和浇筑工艺,就容易出现断板现象。

如果在浇筑过程中没有充分振捣混凝土,也会导致路面强度不均匀,从而出现断板。

3. 自然环境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变化会导致路面的热胀冷缩,从而产生裂缝。

降雨会造成路面下沉和水浸,加剧断板的发生。

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设计:在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荷载、材料特性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因素,以确保路面的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设计手段,如设置伸缩缝、加强支撑等,来减少路面断板的发生。

2.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工艺。

要加强对振捣过程的监控,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强度均匀。

3. 做好养护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养护,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工作可以包括加强对路面的保湿、覆盖防护层、控制交通负荷等措施,以减少路面断板的风险。

应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裂缝,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对于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易出现断板的情况,可以采用改善路面结构、选择更合适的材料等方式来防治断板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 产 生水泥 混凝 土路面 断板 的原 因
造 成 水泥 混凝 土路面 产 生断板 的原 因多种 多样 , 归纳
0 引言 导致拉 应 力超过 混 凝土 的抗 拉强度 ,进 而造 成横 向裂缝 ; 起 初修 建 混凝 土道 路被 认 为是 解决 大交 通 、 重吨 , 导致温度翘曲应力超过混 凝 土 的抗 拉 强度 引 发横 向裂缝 ;② 混凝 土初 期 收缩 受阻 ,
2 . 1 路面 的原材 料不 合格 1 水泥 混凝 土断 板及 危害 2 . 1 . 1水 泥安 全性 差 , 强度 不 足。水 泥 的水化 热高 、 收 对 于 水泥 混凝 土 路面 ,在 施 工 养 生期 或 者 使 用过 程 易导 致开 裂。 混凝 土 的初 期强 度受 到水 泥强 度 不足 中, 在没 有切 缝 的位 置 出现 新 的裂 缝 , 进 而使 得 混 凝 土板 缩 大 , 在 一定 程度 上大大增 加 了开 裂断板 的机 率 。 块 出现 断 裂 , 进 一 步 出现 两块 或更 多 数量 的板块 , 并 且板 的影 响 , 2 。 1 . 2 砂 、 碎石 等集料 的含泥 量及 有机 质含 量超 标。 在 块 不规 则 , 这种 现 象被称 为水 泥 混凝 土 断板 。水 泥 混凝 土
③ 车辆 荷载 的重 复作 用 ,荷 载 应力 超 过 混凝 土 的疲 劳 强
问题 。但 是 由于在 设计 、 施工 、 养护 、 管理 等 方面 存在 各种 度, 造成纵 向或横向裂缝; ④地基 的不均匀沉降, 以及地基 原因, 造 成修 建 的混 凝土 道 路 没有 达 到预 期 的效 果 , 并 且 受 侵蚀 出现 脱 空板 底 , 造 成应 力增 加 引发纵 向、 横 向 或角 出现 了一 些道路 病 害 ,进 一 步使 得 公路进 入 了破 损 阶段 , 隅 的断裂 。 缩短 了道路 的使 用期 限。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常出现断板现象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变化: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在干燥环境下硬化的材料,它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

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路面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收缩或膨胀,造成路面应力的变化,进而引起断裂。

2.荷载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车辆的重量,长期受到车辆荷载的作用,其中重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更大。

车辆荷载会使得路面受到弯矩和剪力的作用,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断裂。

3.施工不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材料的配合、摊铺、养护等环节。

若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如材料配合不合理、摊铺厚度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路面的断板现象。

为了防止和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合理设计: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中考虑到温度变化因素,采取适当的收缩和膨胀措施,例如设置伸缩缝等,以缓解温度引起的应力变化。

2.加强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其充分强度发展和成熟。

养护期间需要对路面进行湿润养护,避免干燥过快引起的内部应力集中。

3.提高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配合比例准确、摊铺均匀、养护措施到位等,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可能导致断板的因素。

4.加强路面维修:一旦出现断板现象,及时进行维修和补充,以防止断板的扩大和进一步破坏。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和防治措施需要综合考虑。

通过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和加强维护,可以减少和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发生,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H IGHWAY现代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的大路面结构,具有承载力、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少等优点越来越广泛被应用。

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一个通病。

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主要原因原材料不合格水泥标号不够,稳定性较差,强度不足,影响了混凝土的初期强度,使开裂断板的机率大大增加。

水泥的水化热高,收缩大也易导致开裂。

集料(砂、碎石等)含泥量及有机质含量超标,影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粘结不良,造成界面缺陷,产生薄弱部位而开裂。

原材料级配不良,混凝土在拌制时达不到规定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在混凝土浇注时,易造成骨料分离,影响了整体的混凝土质量。

设计原因设计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依据,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建设出优质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置于路基和基层之上的结构面层,它们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路基是支撑路面结构的基础,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安全,因此路基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基层通常是直接支撑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并随时承受和传递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且稳定、密实、平整,使混凝土路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

在路基和基层之间要设置垫层,它设计的优劣关系到混凝土面板的安全,垫层材料选用不当起不到透水作用,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陷使板面支承不均匀面折断,出现断板。

混凝土路面面板是直接接触和承受车辆荷载的,它的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荷载和面板变形所产生的拉弯应力,同时还有平整、抗滑和耐磨的特点,使路面不出现断板,行车舒适安全。

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也是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板面质量,与板面断板开裂有直接关系。

施工原因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控制不当。

施工中由于骨料过干大量吸收拌和用水和施工中计量不准,从而影响混凝土初期强度。

基层表面不平整和材料湿度不当。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板现象。

断板是指路面出现裂缝或开裂,并使路面破裂成块状。

下面将从各方面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基础问题(1)设计不当: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道路的负荷和变形等因素,导致基础不够牢固,无法承受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

防治措施: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基础的厚度和强度等参数,确保基础能够承受交通负荷。

(2)施工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处理和加固,导致基础层没有达到要求的稳定性。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层的处理和加固达到相关标准。

2. 配料问题(1)材料质量差:水泥、砂子和骨料等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含水率过高或掺有杂质,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防治措施: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料和搅拌。

(2)配合比不合理:在配制混凝土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配合比,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防治措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施工问题(1)浇筑不均匀:施工时没有均匀浇筑混凝土,导致局部浇筑过厚或过薄,引起温度和湿度的差异。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并加强对浇筑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4. 使用问题(1)超载使用:超载车辆频繁通过,超过路面承载能力,导致路面开裂。

防治措施:加强对超载车辆的限制和管理,维护道路的正常使用状态。

(2)恶劣气候影响:极端高温或低温、大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可能导致混凝土路面断板。

防治措施:采用特殊配方的混凝土,提高抗冻融性能和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主要与基础问题、配料问题、施工问题和使用问题有关。

要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加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路面使用率,才能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较快的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修建了大量水泥混凝土公路和城市道路路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修建了一万多公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现在,国内外都在致力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品质,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路面建成后及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除了面板的线形和几何尺寸外,主要有以下四个技术指标: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整个服务期间,应具有承受设计交通量和交通荷载的强度不发生面板断裂沉陷错台等危害。

(2)具有要求的平整度。

(3)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

(4)具有足够的耐磨性能。

其中强度是衡量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省修建了很多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施工技术装备养护管理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有些路面上也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即开裂断板沉陷路肩错台等病害。

所谓断板,即水泥混凝土板产生横向贯通裂缝,使板块整体遭到断裂的现象。

引发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的原因很多。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用水水泥碎石(砾石)和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堆积结构物,它在制作和硬化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作用产生拉应力是出现早期裂缝的内因。


时在制作还要受到气温风力工艺养生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是形成断板的外因。

混凝土板块断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采取相应有效的技术措施,可大大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其使用寿命。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主要影响因素
2.1材料性质
2.1.1水泥的水化反应
水泥与水刚接触的迅速而短暂的反应,可在几分钟内释放热量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

这一温度时高时低的过程,使混凝土因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

这一作用的重复发生,其温度变形速度一旦超过了混凝土的徐变速度就会出现裂缝。

2.1.2水泥石的干缩
混凝土在硬化前,由于内部骨料的不断沉积,也由于混合料还未获得强度仍处于塑性状态,迅速失水引起表面干缩而导致断裂,至少由于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因塑性变形而其表面或内部形成裂缝倾向。

2.2路基问题
路基是路面的承重结构,路基塑性变形过大就会使底板出现脱空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

2.3环境因素
水泥混凝土浇筑时,温度湿度风速对混凝土面板的收缩有着直接的影响,温差变化大,就会产生温度收缩应力,使混凝土板在薄弱断面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而出现断板。

2.4切缝时间
切缝的目的就是缩短混凝土板块长度以减少内应力,实现人为的有规律断裂。

首先要在切缝处埋置接缝板,并在接缝板位置上再行切缝,这是预防砼早期断板的有效措施。

接缝板的高度是混凝土板厚的2/3,并应在基层顶面放置,这样就在此处形成了最薄弱条件,当砼面板产生拉应力时,裂缝就在此处产生,从而避免了砼面板的早期断板。

2.5施工方面
如不按级配配料水灰比控制不准,铺筑时振捣不均匀,板块厚薄不一致,或因机械故障间断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以致形成最不利截面,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裂。

2.6过早开通交通
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还承受不了外界荷载的作用,当这一作用超过了荷载的临界状态时,裂缝就产生了。

针对混凝土断板产生的原因,我们研究确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3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率的技术措施
3.1基层施工
在基层施工中,使基层表面平整,也是预防砼路面断板的一个措施。

当基层表面凹凸不平,不仅会使面板与基层间的摩擦力增大,而且使面板下面的摩阻力形成不均匀的片状区,这样在不均匀片状区的边缘部位和摩阻力集中的区域就最容易形成断板;另一方面,当基层标高低时,浇筑的砼面板就偏厚,而切缝深度又是按正常板厚实施的,这样在砼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在面板相对比较薄的部分产生不规则裂缝,因此把基层的标高控制准确,表面平整光滑是预防断板的一个措施。

3.2环境因素
混凝土路面板无论是施工期还是在养护阶段,始终暴露与大气环境中,其水分损失受到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

混凝土所处的周围介质的相对湿度对收缩有很大的影响。

延长湿养护时间可推迟干缩的发生和发展,但对最终的收缩率并无显著影响。

风速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非常大。

风速越大,混凝土板的水分蒸发速度也相应增大,干缩速度加快,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就要受到限制。

此时应采取加盖挡风棚等相应的措施,避风遮阳。

3.3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质对混凝土的收缩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的干燥过程是由表及里的,在混凝土内部呈现水梯状,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内部混凝土承受压力。

当表面混凝土所受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另外,水泥石的收缩也会受到集料的限制而出现裂缝。

应严格控制砼配合比,使施工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相符合。

在施工中要经常检查骨料的级配和杂质,发现所购进的骨料级配与原试验级配不符时,必须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同时还要检查含泥量,使其不能超标。

而在施工中最应注意的是水灰比的控制,如果水灰比忽大忽小,在摊铺时又不注意摊铺的均匀性,就会造成水灰比的不同片块,在其交界结合部,由于凝固收缩率或受热膨胀率不同,在结合部位形成裂缝和断板的情况;如果水灰比过大,混合料便偏稀,在其凝固成型时,收缩率就大,一旦缩缝设置和施工仍按正常进行,就会造成缩缝间距相对过长,从而
易在较大的收缩应变作用下形成裂缝,如果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形成贯通的砼路面断板,因此,在施工中要严格把住砼的配比关,特别是水灰比这一关。

用于路面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应认真挑选。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对每批水泥尽可能进行强度安定性实验。

3.4适时切缝
就是要在水泥混凝土快硬化收缩前进行,要灵活掌握切缝时间,如遇到温差较大时要提前切缝,切缝要提前按板块长度打好线,同时要注意与拉毛向平行而且切缝深度要够深。

切缝时间的确定以混凝土的强度为依据。

拘经验及实验混凝土的切割强度在6.5~7.5MP时较为理想,过早会产生飞边现象过晚则产生断板现象。

4加强养生
及时养生不但有利于强度的形成,而且可以防止断板的发生。

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需要一定的水分,并且放出大量的热,其它水分迅速蒸发,而热量却不宜散失,如不及时以湿麻袋等养生则难以保证水化反应所需的水分难以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因此出现断板。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麻袋遮盖,洒水养护,麻袋不能漏盖并且洒水要均匀养生期不能低于两周。

采用新型的养护剂进行路面养护,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文明
施工节省养护费用。

使用时注意喷洒均匀,控制好喷洒时间。

5施工管理
应严格控制拌和时间和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振捣时要振捣密实;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保证运输车辆的合理性,以避免施工中断。

6结束语
工程实践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混凝土路面的断板就会大大减少。

这对保证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延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将是十分有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