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浅议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浅议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教育部的课题组也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幼儿教师应进一步进行积极的探索,实现幼儿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进而提高幼儿的品质,实现幼儿的综合发展。
在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应重视幼儿家长的参与,实现家园共育,对幼儿的品质发展以及培养进行积极的分析与探究,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进而实现幼儿的全面与综合发展。
一、带领家长走进课堂,实现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对家长的参与进行高度关注,充分发挥家长在培养幼儿品质方面的引导作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
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对于幼儿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及时的分析、探究,制定与幼儿现阶段发展相关的培养策略。
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微信群、钉钉群等,邀请家长加入其中,并定期在群中发布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对于表现不佳的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关心和帮助,同时鼓励他们。
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幼儿家长一起认真建设幼儿心理环境,让幼儿从小就具备积极学习、与父母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
此外,通过户外活动和自主游戏来锻炼身体,培养幼儿们克服困难、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积极改革创新,发展户外自主游戏的新内容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意识的培养。
目前,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呈现出雷同和枯燥的现象,这样单一化的户外游戏活动会让幼儿的参与兴趣大大降低,对于幼儿品质意识的培养较为不利。
因此,作为教师,应对户外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开展活动形式进行分析探究,开发先进的活动形式以及内容,不断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
同时,创造一个多样丰富的户外游戏环境,帮助幼儿获得自主成长与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这方面来说,积极创新和开发幼儿在户外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是目前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自主发展和游戏质量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实践途径之一。
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方法

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方法【摘要】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浓厚兴趣,给幼儿树立信心,给幼儿提供适宜、结构丰富的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幼儿的创新精神,跟家长沟通,家长在家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共同培养,达成实效。
【关键词】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培养方法自从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我园领导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指南》。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那么,什么是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形成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学习效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人特征。
而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每个幼教工作者和每个父母都关心、重视的问题。
下面就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幼儿很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活动;有的幼儿很内向很消极,不愿意回答问题,九问十不答,被动参与活动。
设计再好的活动,也不是所有幼儿都愿参加都能获得发展。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一)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给幼儿树立信心。
要想幼儿跟着老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大程度取决于幼儿对老师组织的这次活动是否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教师应创造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教学,运用游戏、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动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师幼的互动性,增加了幼儿的求知欲。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过有关学习品质的内容,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既然强调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学习品质呢?而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呢?接下来会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学习品质的含义学习品质是指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思想、认识、作风上所呈现出的综合特征。
幼儿学习品质是幼儿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整个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行为等诸多要素。
也就是说幼儿会以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认知事物,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二、学习品质=知识、技能?经常会有同学常犯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将学习品质与知识、技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幼儿的学习品质的确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内容而存在,它是个体在面对具体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却又不同于知识、技能本身。
比如,一位拥有超强听力(能听到很细微的或从远处传来的声音)的孩子,未必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一个孩子年仅三岁,力气不够大,肢体动作也不太协调,却愿意与妈妈一起抬桌子、扫地,帮助妈妈做事情。
前者有相关的知识、技能,却没有相应的品质;后者知识、技能有所欠缺,却有相应的品质。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技能与学习品质之间的交叉、融合会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方法1.要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像技能或者知识一样,仅仅通过反复的练习就能够学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部分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浅谈指南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浅谈指南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这就像是在培育超级小天才的魔法呢!你看啊,幼儿就像一颗颗小种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学习品质就是那滋养种子成长的神奇肥料。
在指南里提到的好奇心,那可是小种子破土而出的小嫩芽。
孩子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就像小探险家在神秘丛林里发现了闪闪发光的宝藏。
一个小虫子、一片彩色的树叶,都能让他们的眼睛里闪烁出小星星。
咱们可不能打压这种好奇,要是像个大怪兽一样把孩子的好奇嫩芽踩扁,那可就糟啦。
主动性也超级重要呢。
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就像是一个个勇敢的小骑士,自己骑着小马冲向未知的世界。
他们自己动手搭积木、翻画册,就像小工匠精心打造自己的小王国。
我们大人可别像个老母鸡一样,啥事都包办代替,把小骑士的马缰绳都给抢过来,得让他们自己驰骋呀。
还有坚持性呢。
这就好比小蚂蚁搬食物,虽然小小的身躯,但是一步一步,坚持不懈。
幼儿在玩拼图或者试图解开一个小谜题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就像小蚂蚁碰到了大石头。
这时候咱们不能急着把“大石头”搬走,而是要像啦啦队一样,给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像小蚂蚁一样有毅力地继续努力。
想象力啊,那简直是幼儿脑袋里的魔法棒。
他们能把一个小盒子想象成宇宙飞船,把自己的小床当成海盗船。
这种想象力比超级飞侠的飞行能力还厉害。
我们要好好呵护,不能像个老古板一样,说什么“这就是个盒子,不是飞船”,那可就像一场冷水,把他们想象的火焰给浇灭了。
专注力也不容小觑。
幼儿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像小和尚念经,超级认真。
不管是看绘本还是摆弄小玩具,那沉浸其中的样子,就像进入了一个只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
咱们得像个守护小世界的精灵一样,不要轻易去打扰。
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道路上,我们就像是一群有趣的园丁,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浇灌这些小种子。
看着他们慢慢成长为有着良好学习品质的小花朵、小树苗,那感觉就像收获了一整片彩虹般绚烂的花园,超级有成就感呢。
咱们只要按照指南里说的,让这些小宝贝们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里成长,他们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小家伙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谈谈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惠州市东湖花园实验幼儿园胡翠云每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希望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经验都教育给自己的学生。
但是大家往往会进入误区,我们要教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品质也就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1、要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分为几种:厌学型、被动型、机械型、进取型和自主型。
当然我们要有的学习态度是自主型。
因为这样的态度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快乐的、激情的并富有想象力的。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
3、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随孩子成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4、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良好的习惯与学习品质是孩子成功的基础,是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一个孩子一但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而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觉地去进行活动,也就是说到了哪一个时间,孩子会自觉地去学习。
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
5、培养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俗话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与他人合作,可以学到自己所学不到的东西,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二、与家长沟通,在家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与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学习中形成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学习效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人特征。
它是指学习者以怎样的态度、方式及效率去获得具体学科或发展领域的知识、技能。
那么“学习品质”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应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呢?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开展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所谓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有了兴趣,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学习动机。
这种情况下,孩子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因此我们在创设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时候,也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保证其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
1、创设情景化的个别化学习环境教师通过对学习材料的设计、提供,引发幼儿在情景化的环境中主动建构,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并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的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及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
年龄越小,情景性越强。
在小班“钓鱼”的区域中,我让幼儿根据大小、形状、数量各不相同的小鱼进行影子配对的同时,融入了钓鱼的场景,从简单的操作摆弄到“钓鱼”、“晒鱼杆”的游戏情景,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此项学习的兴趣大幅度提升。
对于大班而言,应创设更为接近社会场景的学习情景。
如我针对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但生活自理能力较为欠缺的现状,结合幼小衔接的主题,模拟了小学的社会环境,有黑板、有课桌,其中的学习内容有整理书包、削铅笔、佩戴绿领巾和队长标志、梳头等,从而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2、把握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即幼儿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发展标准和水平。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孩子,正确把握孩子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投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有利于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让孩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孩子真正内化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育总结_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育总结: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教育总结: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我们实施《指南》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从而为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孩子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
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乐于去做、去探索、去发现、去钻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感兴趣的事,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健康、不违法,就要让孩子大胆地去做,并积极地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我们应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那种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发生在同事身边的真实事例,使我感触颇深:同事的外甥小的时侯是个能说会道、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可是由于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于孩子的要求、兴趣不能加以正确地引导、支持和鼓励,而是让孩子根据家长的意愿,沿着家长铺设的道路前进,否则就轻则呵斥,重则打骂。
致使孩子长大后成了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表达自己、凡事沉默以对的人,父母后悔莫及……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正是因为父母漠视于孩子的兴趣、要求,孩子的请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抹杀,长此以往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愿望说出来也没有用,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会换来父母的呵斥、责怪,因此拒绝和父母沟通。
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在幼儿一日生活和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从创造性学习品质、主动性学习品质、坚持性学习品质等方面进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激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喜欢提问是幼儿好奇心的最直接的表达,会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无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作为教师对幼儿能产生疑问都应表示赞许。
教师不轻易指责幼儿的好奇、好动,不用“这样不对”、“那样不行”等命令来扼杀幼儿的求异创新意识,重视、激励、关注、并尽量回答幼儿的提问,帮助幼儿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让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充分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多方位的可听、可感、可想的氛围中被感染、被熏陶,萌发创造欲望;给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去想象,发展创造力。
营造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力的心理氛围。
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并有兴趣地欣赏和观察幼儿的探索行为,经常在区角投放一些材料,供幼儿随意摆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充分地交流、表现和创造。
二、主动性学习品质的培养(一)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解决儿童心理需要与生理不成熟之间矛盾的最好手段。
它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需求,因此对幼儿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价值。
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活动中,开始就让幼儿利于磁铁和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等自己摆弄,幼儿积极性很高,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或其他伙伴。
教师一面引导幼儿观察,一面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
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起,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
许多孩子惊喜地发现:铁制品都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
这时,教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孩子在活动中饱尝了发现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摘要】
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对幼儿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的良好的培养后形成的一种品质,幼儿时期对人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对幼儿的学习品质的现状调查,并进行分析,从四大方面进行着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正文】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实施《指南》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中还提到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现将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进行描述及分析:
在我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后,平时爱举手的一部分小朋友会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还有的不会回答的他也喜欢举手,还有的宝宝进行游戏操作不认真,动作很慢,还有的幼儿观察能力弱。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大部分家长们重视孩子的起跑线不要输于他人的孩子,注重的不是孩子的学习品质的养成,而是注重孩子会不会!针对以上的问题老师从四大方面进行研究:
一、幼儿学习品质有哪些
(一)学习兴趣浓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需要激发兴趣才能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
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时兴致高昂、兴味盎然,自然能够注意集中、神情专注、活动持久。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就是要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态度体现了对学习的基本看法。
如果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对学习活动持肯定的看法,流露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勤奋,愿意刻苦努力,并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就是要让幼儿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方法科学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工具与手段。
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幼儿就会感觉学习轻松愉快,“事半而功倍”,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自我提升的享受过程,会学习而爱学习。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就是要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学习能力优异
只要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知识与方法会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技巧,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就是要让幼儿努力提升学习能力。
(五)学习习惯良好
通常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对学习的掌控度大大增强,自身实力强自然信心十足。
学习能力优异的孩子会自我激励,追求卓越,向往成功,对学习上进乐此不疲,长期坚持就习惯成自然。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就是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浓厚,动力十足;学习态度端正,方向正确;学习方法科学,工具先进;学习能力优异,自我激励;学习习惯良好,持续发展。
如此,构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学习品质循环圈。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
特别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
因为这个时候的幼儿才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方面反复性比较强。
因此,培养小班幼儿“倾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给予幼儿“倾听”的心情,引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质量。
如:我们利用吃点心的时候、午餐时、午睡前给孩子播放网上下载的和磁带里故事、儿歌,网上下载的故事和儿歌大都有优美的配乐、有精彩的动画,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听的时候也特别认真,很多故事和儿歌孩子们都会跟着一起讲了。
在中大班的时候我们更要在持之以恒的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例如:在活动中会仔细听清老师的提问,会仔细倾听小伙伴的语言,和小伙伴和谐共处。
三、在学习活动中老师要提出相应的学习好品质的要求
在活动中老师要提出相应的学习好品质的要求:如仔细倾听他人的语言,并会理清别人说的意思,在活动中会仔细观察,并会做出判断,同时还会有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想象,表述能力,交往能力,喜欢阅读,喜欢提问……(当然年龄段不一样的孩子要求不一样)。
在活动要关注举手的孩子、不举手的孩子,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四、强化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巩固
一个良好学习品质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
因此成人应该时刻牢记将目标放在心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时间,以生作则、言传身教,使幼儿在老师、家长的引领下取得进步。
总之,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能使孩子的学业得到全面进步,可以让孩子得到可持续发展,受益终生。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学习品质的概念/view/147450
2.htm。
2.幼儿教育的《关注幼儿举手背后的学习品质》,武建芬,幼儿教育编辑部出版。
3.幼儿学习品质有那些,/view/84b1850a7cd184254b3535ae.html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