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有关浮力与密度的压轴题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 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技巧

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技巧

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技巧
对于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的解题技巧,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掌握基础知识:解决这类题目首先需要熟练掌握浮力的基础知识,如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物体受力分析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2. 理解题意:在解题之前,首先要仔细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和条件,理解题目的意思。

特别是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往往对解题至关重要。

3. 建立物理模型:根据题目的描述,可以将问题简化为一个或几个物理模型,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问题、受力平衡问题等。

这样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方便后续的求解。

4. 运用数学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需要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推导。

因此,要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技巧,如代数运算、方程求解、不等式求解等。

5. 细心检查:在解题完成后,一定要细心检查答案和解题过程,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如果发现有错误或不足之处,要及时修正和完善。

(最新)中考物理 专题三 解决中考浮力问题的方法及其思路(精品).doc

(最新)中考物理 专题三 解决中考浮力问题的方法及其思路(精品).doc

专题三解决中考浮力计算题的方法及其思路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市物理中考试卷的分析,浮力的计算题成为“必考点”。

引起毕业班学生高度重视。

本文给出浮力的几种重要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解析、点拨让学生知道浮力计算问题在中考试题中地位。

掌握课标对浮力知识点的要求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基础,深入理解与浮力有关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解决浮力问题的根本保证,通过学习典型例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渠道。

浮力问题是全国各地每年中考必考的知识,也是难点。

所以如何解决浮力问题就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

一、掌握课标对浮力知识点的要求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基础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决问题;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会运用浮沉条件解决问题;4.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以及密度计工作原理。

二、深入理解与浮力有关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解决浮力问题的根本保证1.对浮力的认识:(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3)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与液体对其向下的压力之差便产生浮力。

2.对物体的浮沉情况的认识:上下悬漂沉浮沉浮浮底F浮>GF浮<GF浮=GF浮=GF浮+F N=G心体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是“上浮”过程的最终是“下沉”过程的最终何深度处状态状态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三、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即称量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其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G(G是物体受到重力),再把物体浸入液体,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2.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即压力差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F1,向下的压力为F2,则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的浮力F浮=F1-F23.用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求浮力即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时,均有F浮=G。

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

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

(2)正方体甲的密度。
解析: 两个等式:V甲排 =V甲=1000cm3(完全浸没时)
G甲=F甲浮-F压
(而 F甲浮和F压可求)
两条线索:
液体部分: 固体部分:
G排
(F甲浮 √ ) G甲√
m甲√排 m物√
ρ液V√甲排√ ρ物V?物√
典型例题解析
例4:一实心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300 cm3 ,塑料块的质量是多大?当在塑料块上放置一个 重力为2 N的砝码后,塑料块刚好没入水中, 问此时塑料 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塑料块的密度是多大? 解:(1)当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gV排=1×103×10×300×10-6 N=3 N 物体漂浮
?√
详细解析:
解:
G物=4N, 则m物=G物/g
=4N/10(Nkg-1)
=0.4kg
F浮=G物-F拉 =4N-1.5N
=2.5N
则V排=F浮/ρ液g =2.5N/103(kgm-3)10(Nkg-1)
=2.5×10-4m3
=250cm3
V物=V排=250cm3 ρ液=m物/V物
=400g/250cm3
G物=F浮=3 N 则塑料块的质量
mG 3kg0.k3g g 10
(2)当再加上2 N的砝码后,塑料块仍然漂浮
则根据二力平衡
F浮2=G物+G砝=3+2(N)=5 N
此(3)时塑料V 塑 块 的V 排 密 度 F 水 浮 g 2 V m 1 塑 1 5 3 5 0 1 0 1 .3 m 0 4 0 3k 5 / g m 13 4 0 m 0 3 .313k 0/g m 3
而题目设问也就是从这些关系入手,下面我 们先理清这些关系。

物理浮力压轴题

物理浮力压轴题

物理浮力压轴题
一道物理浮力压轴题。

题目:
一个金属球的体积为100cm³,质量为200g。

将这个金属球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水密度为1g/cm³),使得它完全浸没,求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解题步骤:
1. 确定浮力公式:F = ρ * V * g。

2. 已知条件:ρ = 1g/cm³,V = 100cm³。

3. 代入公式:F = 1g/cm³ * 100cm³ * 10N/kg = 100N。

4. 将金属球的质量m = 200g代入公式,解得F = m / ρ = 200g / 1g/cm ³ = 200N。

5. 由于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即,F = G,金属球受到的重力为200N。

答案: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200N。

解题思路总结:
通过浮力公式计算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然后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最后利用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求解。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重为 5N 的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4N 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 ρ酒<ρ 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 .一定小于4牛 B .可能等于5牛 C .一定等于4牛 D .可能大于5牛【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排=4N小球的重力G =5N ,则G >F 浮,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小球在水中会下沉到烧杯的底部,小球的密度ρ球>ρ水,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小球的体积为F V V gρ==浮排水 由于ρ酒<ρ水,ρ球>ρ水则ρ球>ρ酒;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一定会下沉;则小球此时受到浮力F F gV g F g ρρρρρ'==⨯=⨯浮酒酒酒浮浮水水由于ρ酒<ρ水,所以F 浮′<F 浮=4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一定小于4N 。

故选A 。

2.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的浸没在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若甲瓶恰好悬浮,则( )A.乙瓶可能悬浮B.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C.甲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D.乙瓶内气体密度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AB.已知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则两个空塑料瓶的重力相等;甲瓶恰好悬浮,则甲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瓶的重力;由图可知:乙瓶的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则乙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甲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甲瓶受到的浮力,则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瓶的重力;所以,乙瓶会下沉,故AB不符合题意;CD.由于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瓶内空气质量相同,乙瓶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体积变小,故乙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乙瓶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

专题18 物体悬浮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专题18 物体悬浮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一、考点解析物体沉浮问题是浮力压强中的难点、重点,也是浮力问题的高频考点,在压强浮力考题中所占分值较高。

物体沉浮问题试题变化多样,问答形式繁多,但考查思路清晰。

如:考查知识点掌握程度、考查计算能力、考查分析问题能力、考查联系实际能力等。

物体沉浮问题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以压轴题出现较多,分值也高。

下面就此类问题的三种类型解析如下。

悬浮问题在选择题、填空题出现频率较高,计算题以压轴题出现较多,常见的船舶的计算问题。

主要应用知识点是:F 浮=G 物,两力是平衡力;如果是单一物体,物液ρρ=;如果是船舶问题,潜水艇属于此类问题,m 潜水艇g=F 浮=排水量海水gV ρ;潜水艇的排水量一定,在潜水艇下沉、上浮过程中改变的是其自身的质量。

例如:( 2017·营口)某潜水艇总质量为2.7×103t ,体积为3×103m 3,当它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N ,当它需要潜入海水中时,它至少要向水舱充入 m 3的海水,潜水艇潜入海中一定深度时,仪表显示海水的压强为2×106Pa ,此时它在海水中的深度为 m 。

(海水密度按1.0×103kg/m 3计算,g=10N/kg )【解答】(1)当潜水艇漂浮在海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 F 浮=G 潜水艇=mg=2.7×103×103kg ×10N/kg=2.7×107N 。

(2)潜水艇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ρ水gV 潜水艇=1.0×103kg/m 3×10N/kg ×3×103m 3=3×107N ; 要使潜水艇下潜,G 潜水艇+G 水≥F 浮′, 所以至少要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G 水=F 浮′﹣G 潜水艇=3×107N ﹣2.7×107N=3×106N ,根据G=mg 和ρ=可得,至少要向水舱充入海水的体积:3336300/10/101103m kgN m kg NgG V =⨯⨯⨯==水水水ρ;二、考点复习1.前提条件:物体 在液体中,且只受 。

专题17 物体漂浮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专题17 物体漂浮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一、考点解析物体沉浮问题是浮力压强中的难点、重点,也是浮力问题的高频考点,在压强浮力考题中所占分值较高。

物体沉浮问题试题变化多样,问答形式繁多,但考查思路清晰。

如:考查知识点掌握程度、考查计算能力、考查分析问题能力、考查联系实际能力等。

物体沉浮问题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以压轴题出现较多,分值也高。

下面就此类问题的三种类型解析如下。

物体漂浮问题在选择题、填空题出现频率较高,计算题以压轴题出现较多,常见的船舶的计算问题。

主要应用知识点是:F 浮=G 物,两力是平衡力;如果是单一物体,物液ρρ〉;如果是船舶问题,m 排水量g=F 浮。

例如:(2017·六盘水)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 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5m 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 3;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质量;二、考点复习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示意图: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3)物体的沉浮条件如图所示,(1)当G F 〉浮时,物体上浮;物液ρρ〉。

(2)当G =浮F 时,物体悬浮;物液ρρ=。

(3)当G F 〈浮时,物体下沉;物液ρρ〈。

(4)当G =浮F (物体未完全浸没液体)时,物体漂浮;物液ρρ〉。

3. 说明:(1)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2)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31,则物体密度为32ρ。

(3)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点: 物浮G F =;不同点:悬浮时,物液ρρ=,物排V V =;漂浮时,物液ρρ〉,物排V V 〈。

(4)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浮F 与G 或比较液ρ与物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浮力与密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利用密度公式、压强、浮力都能计算密度.其中利用浮力计算密度的压轴题在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如,2012年广西南宁卷第30题、2012年湖北咸宁卷第26题、2012年湖北孝感卷第35题、2011年辽宁鞍山卷第25题、2010年广西柳州卷第35题、2010年四川广安卷第17题,等等).这类压轴题需借助计算浮力的公式及力的平衡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下面,我就以2012年广西南宁卷第30题为例,和同学们探讨一下这类考题的解法。

的压力之和.
第三步,求出体积算密度
浮体A的质量已知,故要想解答第(4)小题求出浮体A的密度,需先求出其体积。

三、解后反思收获大
决定性的一步
计算水对阀门B的压强时,确定阀门B处水的深度对于能否正确解答压强和压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困难在哪儿
在计算浮体A的密度时,需先求出其体积,但是浮体A并未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其体积,所以不能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直接求出体积.由此可知,本题的难点是计算浮体A的体积.由于浮体A的高已知,故可以尝试从计算浮体A的底面积人手.在本题中,浮力已于第(3)小题求出,故V排可求;浮体A浸入水中深度可求,故可利用V排计算浮体A 的底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