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虫害识别、调查方法及防治方法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下面将介绍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1. 花生主要病害:
(1)炭疽病:炭疽病是花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小黑点,后期叶片会逐渐变黄并脱落。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进行整地和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环境,预防病害的发生。
(2)疫霉病:疫霉病是花生的常见病害,主要症状为叶片和茎部出现白色霉菌,植株发黄甚至死亡。
预防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消除病害源,加强通风透气,注意施肥和灌溉管理。
2. 花生主要虫害:
(1)花生象甲:花生象甲是花生的常见害虫之一,以地下幼虫为害,主要危害花生的地下部分。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择健壮的种子,适时进行土壤处理,如深翻和消杀,及时发现虫害的田间清除和喷洒合适的杀虫剂。
(3)蚜虫:蚜虫是花生常见的叶部害虫,主要危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病虫害监测,适时进行农药防治,保持田间通风环境良好,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花生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选择抗病虫害品种,保持良好的田间环境,适时消除和清除病虫害源,合理施肥和灌溉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科学轮作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也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人类重要的能源、蛋白质和营养来源之一。
然而,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因此,合理的综合防治策略对花生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主要虫害1. 花生地老虎花生地老虎是花生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在地下损害植物根部。
在幼苗期,地老虎会在花生根部刺穿穿孔,导致植物凋谢,根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此外,地老虎还可以降低花生的生产能力。
综合防治措施:花生地老虎防治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
化学防治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虫害,可使用敌敌畏等化学杀虫剂喷洒。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花生硬皮瓢虫、花生土豆线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控制害虫。
2. 花生象甲花生象甲主要吃花生根部的嫩叶、幼芽和新生枝,导致枯死。
与地老虎相似,花生象甲也在花生根部挖洞,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
3. 花生夜蛾花生夜蛾是花生重要的害虫之一,它的幼虫喜欢吃花生育茎尖端和未开花的穗头。
另外,花生夜蛾的成虫也会使花生苗凋谢。
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上使用含氟氯、敌敌畏等杀虫剂与轻粉尘或雾化再运用。
另外,防治期间及时深翻土壤,削弱害虫寿命。
花生花萎病是由一种土壤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衰老、叶片发黄、花后凋萎。
花生花萎病不仅严重破坏了花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导致花生的短期范围内质量下降。
综合防治措施:合适的施肥、适当的灌溉是防止花生花萎病的关键。
此外,也可以通过轮作措施控制土壤病原菌。
花生花萎病普遍在干旱条件下发生,所以在管理上需注意避免干旱造成的损失。
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土壤肥沃和湿润是预防花生锈病的措施之一。
此外,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及时清除落叶和植株残体以及喷洒5%石硫合剂等化学防治方法都可以有效控制花生锈病。
综合防治措施:与花生花萎病类似,施肥和灌溉控制花生斑枯病的发生都是关键。
此外,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综合防治措施: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应优先推广种植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新优花生品种,如新制品种正一号、海莎1号等,使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减小。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它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对花生的危害。
本文将对花生的常见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种类及特点1. 病害(1)炭疽病:炭疽病是花生的常见病害,主要由炭疽菌引起。
病害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小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暗褐色斑。
严重感染时,叶片和茎部会枯死,影响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2)锈病: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花生的叶片和茎部,病害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后变成橙黄色孢子粉堆。
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扭曲、落叶和枯死。
(3)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酸性土壤中发生。
植株的根部会出现软腐,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2. 害虫(1)蚜虫:蚜虫是花生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引起叶片变黄、干瘪和卷曲。
(2)斑潜蝇:斑潜蝇是花生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期在花生的根部与幼苗中摄食根系而引起根系腐烂,导致萎蔫和死亡。
二、防治技术1. 病害防治技术(1)选择抗病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和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合理轮作:轮作花生和其他作物,减少病害的持续存在,并改善土壤环境。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控制病害的发展。
2. 害虫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虫对蚜虫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2)合理密植:通过合理的密植方式,减少害虫栖息的机会,降低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3)化学防治:在害虫大量繁殖时,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控制害虫的数量。
1. 炭疽病防治技术应用实例:在炭疽病多发的地区,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轮作种植、及时喷雾防治等方法结合使用,有效地减少了炭疽病对花生的危害,提高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障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轮作种植、合理密植、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对花生的危害,保障花生的生长和生产。
花生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简版

花生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花生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引言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然而,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的减少甚至完全损失。
诊断和防治花生病虫害是保障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花生病害的诊断与防治1. 花生疫病花生疫病是花生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花生植株受到感染后,叶片上会出现大片的黄化和枯死。
为了防治花生疫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种子来源健康,选择抗病品种;- 实施轮作,减少土壤传播的机会;- 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病害的防治。
2. 花生斑点病花生斑点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植株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为了防治花生斑点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田间通风干燥,减少病菌的滋生;- 及时移除病叶,减少病灶的扩散;- 喷洒适量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3. 花生纹枯病花生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的纹路,并逐渐扩大导致叶片的干枯。
为了防治花生纹枯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种植密度,增加通风效果;- 使用抗病品种,提高病害的抵抗力;- 注意田间排水,减少土壤湿度。
4. 花生象甲花生象甲是花生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
它们啃食花生的根部,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为了防治花生象甲,可采取以下措施:- 在种植前期用杀虫剂浸种;- 土壤处理,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虫害防治;- 在花生生长期间经常巡查,发现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 花生锈蚧花生锈蚧是一种吸食花生汁液的害虫,主要为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
受害植株叶片上会出现黄化、干缩和卷曲现象。
为了防治花生锈蚧,可采取以下措施:- 树龄较小的花生田可以通过人工捕虫进行防治;- 使用有机杀虫剂进行喷洒,如石硫合剂等;- 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结论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花生病虫害

花生病虫害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花生病虫害概述•花生病害诊断与防治•花生虫害诊断与防治•花生病虫害综合治理•花生日益严重的主要病虫害及治理对策01花生病虫害概述花生病虫害是指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多种真菌、细菌和害虫。
症状花生病害主要包括叶斑病、锈病、枯萎病、根腐病等,症状为花生叶片出现病斑、失绿、变黄、坏死,导致花生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花生虫害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症状为花生植株被咬断、咬伤或吸取汁液,导致花生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定义定义和症状VS花生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低温干燥环境有利于虫害的发生。
发生规律气候条件、土壤环境、花生品种、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等均会影响花生病虫害的发生。
影响因素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效果评价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花生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应注重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降低对环境和花生的负面影响。
防治措施和效果评价02花生病害诊断与防治叶斑病花生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病斑呈褐色,严重时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
炭疽病花生炭疽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斑呈褐色,严重时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叶部病害花生茎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导致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
茎腐病花生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导致植株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疫病茎部病害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根部,导致根部出现褐色病斑,严重影响花生生长发育。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花生(学名: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也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
下面介绍花生主要的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1. 病害:(1)疫病:疫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褐斑病菌引起。
该病害易在高湿度和高温的环境中发生,可导致花荚腐烂和种子不发芽。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疫病品种、合理轮作、种植密度适中、合理施肥和病害监测预警等。
(2)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
病害发生后,花荚表面会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花荚变黑而脱落。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巡查田间,及早发现并摘除病株、选择抗煤炭病品种、合理排水和施肥等。
2. 虫害:(1)蚜虫:蚜虫是花生的主要虫害之一,以利口为主要危害部位。
蚜虫吸食花生的汁液,导致花生生长受阻、叶片早衰、叶面出现蜜露和蚜虫蜜等。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蚜虫品种、定期巡查并清除蚜虫、合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监测预警等。
(2)斜紋夜蛾:斜纹夜蛾是花生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危害阶段。
幼虫吃食花生的花荚和种子,导致花荚变干燥和种子发育不良。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用化学农药、设置灯光引蛾器、培育和释放天敌等。
(3)叶蚜:叶蚜以花生的叶片为主要危害对象,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凋萎和枯黄。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叶蚜品种、合理轮作、搭配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等。
综合防治花生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并注重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及时处理。
合理施肥、适量灌溉、加强田间管理等也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最重要的是选择抗病虫品种,提高花生的抗病虫能力。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保障花生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花生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花生根结线虫
症状
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工作:加强检疫,不从病区调运花生种子,如确需调种时, 应剥去果壳,只调果仁,并在调种前将其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在调运 其他寄主植物时,也应实施检疫。 2、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或不良寄主作物轮作2-3年。 3、清洁田园:清洁田园,深刨病根,集中烧毁。增肥改土,增施腐熟 有机肥。 4、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铲除杂草,重病田可改为夏播。修建 排水沟。忌串灌,防止水流传播。 5、药剂防治:用10%防线一号乳油,每667m?2-2.5kg加细土20kg制成毒 土撒入穴内,覆土后播种。或用10%涕灭威(铁灭克)颗粒剂2.5-5kg、3%呋 喃丹(克百威)颗粒剂5-6kg、5%克线磷颗粒剂2-12kg、5%硫线磷(克线丹) 颗粒剂8kg、5%米乐尔颗粒剂3.6kg,也可用10%甲基异柳磷或甲拌磷、硫 环磷、灭克磷颗粒剂4-6kg,播种时要分层播种,防止药害。同时要注意 人畜安全。用呋喃丹等内吸杀菌剂制成种衣剂,播前2天处理种子,药液 农度宜在30以上。熏蒸剂防治如D-D混剂、二溴乙烷(EDB)、棉隆(必速灭) 等使用方法参见大豆胞囊线虫病。 6、生物防治:应用淡紫拟青霉和厚垣孢子轮枝菌能明显起到降低线虫群 体和消解其卵的作用。
保治达
西瓜 棉花 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角斑病、疫病 枯、黄萎病、立枯病、红叶病 立枯病、枯萎病、三落病、疫病、炭疽病、烂叶病
辣椒 瓜类
玉米
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
锈病、黄叶症、叶斑病 霜霉病、烂叶黄叶病、根腐、软腐病 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 白粉病、锈病、立枯病
叶菜类
番茄 豆类
3、花生锈病
花生叶斑病从苗期一直到后期,都 会发生,多年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品种 之间的差异性很大,遇到阴雨天气,病 害会迅速扩展,一般减产10--20%,严重 的落叶田减产更严重,须及早进保治达1包十天丰素1包,兑一药 桶水均匀喷雾。这样既能很好的控制花 生叶斑病的发生,又能提高花生的抗逆 能力,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控旺 转壮,改善株型,增强果针入土能力, 促进荚果膨大,籽粒饱满,亩增产15%以 上。花生%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易受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下面将介绍花生主要的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一、病害1.花生锈病:花生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花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锈斑,并且会扩散到整株花生植株。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耐锈病品种、合理轮作种植、定期喷施杀菌剂等。
3.花生斑点病:花生斑点病是由斑点病菌引起的,会导致花生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斑叶片、合理施肥、合理灌水等。
二、虫害1.花生蚜虫:花生蚜虫是花生上的常见有害昆虫,会导致花生叶片发黄、畸形,并且会分泌蜜露,促使蜜露黑粉菌滋生。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定期喷施杀虫剂等。
2.花生豆荚象:花生豆荚象是花生的主要害虫之一,会使花生果壳受损,导致花生落果。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施杀虫剂、清除花生周围的杂草等。
3.花生蛴螬:花生蛴螬是花生的地下害虫,它以花生的根部为食,会导致花生植株的生长发育不良。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种植、加强土壤管理、定期施肥等。
综合防治方法:1.选择抗性品种:选用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花生品种,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2.合理施肥:根据花生生长的需要,适量施肥,以保证花生植株的养分需求,增强花生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药剂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季节和程度,定期喷施适合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
4.清除病虫源:在田间及时清除病虫源,如清除田间的病斑叶片,清除花生周围的杂草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5.合理轮作种植:花生种植过程中,合理选择轮作作物,如玉米、豆类等,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针对花生主要的病虫害,可以通过选择抗性品种、合理施肥、药剂防治、清除病虫源和合理轮作种植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保证花生的产量与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 病力。
2、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 也可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防治,施药时加入0.2%洗衣粉做展着剂, 可提高防效,间隔15-20天一次,连防23次。
花生蚜虫
花生蚜Aphis craccivo koch 又名苜蓿蚜、豆 蚜、槐蚜,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腻 虫,在全国花生产区均有发生。蚜虫多集 中在嫩茎、幼芽、顶端心叶及嫩叶的叶背 上和花蕾、花萼、花瓣,以及果针上为害, 造成花生生长停滞,叶片卷曲,变小、变 厚,影响光合作用和开花结实,并传播病 毒病;受害严重时,枝叶发黑,结荚甚少, 甚至枯萎死亡。花生蚜除为害花生外,还 为害豆类、苜蓿、国槐、荠菜等。
花生田甜菜夜蛾、棉铃虫
调查时间及方法
当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到成虫以后,选5-10块 有代表性的地块,每块田用对角线法取5个样 点,每点单行调查20株,卵、幼虫多时调查株 数可适当减少。调查采取定点定株的方法,7 天调查一次,每次将查到的卵用园珠笔划圈标 记,下次查卵时只统计未标记的新增卵,记载 调查株数、有卵株数、总卵量、幼虫龄期(3 龄以下、以上)、有虫株数、被害株数、被害 株率。
发生程度分级 1级百墩头数40-50 2级百墩头数51-100 3级百墩头数101-150 4级百墩头数151-200 5级百墩头数>200 防治指标:50头/百墩 防治适期:7月中下旬
花生病虫害
花生叶斑病 花生蚜虫 花生田棉铃虫等杂食性害虫
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褐斑病、网斑 病三种,主要为害花生叶片。黑斑病、 褐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小 点,扩大后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褐色至 黑褐色病斑。二者区别是黑斑病病斑小, 颜色深;褐斑病病斑较大,颜色较浅。 网斑病从下部叶片正面开始发病,初期 为深褐色小点,逐步在叶片下面形成边 沿网状不清晰或星芒状网纹的大斑,直 径可达1.5cm。
调查时间及方法
调查时间花生出苗后,当田间发现病叶 后,每隔7天调查一次,直到饱果收获期 末结束。
调查方法: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 型田10-15块, ,采用5点取样方法, 每点5株。调查时取每株的第一对侧枝, 调查总株数、病株数、总叶片数、病叶 片数,并计算病叶(株)率。
发生程度分级
1级病叶率10-20% 2级病叶率20.1-40% 3级病叶率40.1-60% 4级病叶率60.1-80% 5级病叶率>80% 防治指标:病叶率20% 防治适期: 一般在7月底8月初,病叶率达10
防治方法
花生出苗后,花生蚜即迁入药生田为害, 开花结荚期是该蚜虫为害盛期。在有翅 蚜向花生田迁移高峰后2-3天,开始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花生田棉铃虫等杂食性害虫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俗称青虫、钻 桃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全 国棉区,在黄河流域棉区发生量大,为 害较重,主要为害棉花,还为害花生、 玉米、麦类、番茄、等200多种植物,在 花生田为害的棉铃虫,称为花生棉铃虫。
调查时间及方法
自花生出土开始,选靠近蚜源、早播花 生田10块,每7天调查一次,每块地5点 取样,每点查20墩,记载调查墩数、蚜 墩数、蚜墩率、总蚜量、平均单墩蚜量, 最多单墩蚜量,至7月中旬止。
发生程度分级: 1级平均一墩头数10-25 2级平均一墩头数25.1-50 3级平均一墩头数50.1-75 4级平均一墩头数75.1-100 5级平均一墩头数>100 防治指标:10头/墩 防治适期:一般在6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