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教案

合集下载

第5课德、日、意的法西斯化教案

第5课德、日、意的法西斯化教案

第5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国会纵火案 ,德意的法西斯头目名 ,政||党组织 ,对内外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 ,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意日法西斯的专制统治 ,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 ,在20世纪人类文明获得飞速开展的同时 ,为什么会产生极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法西斯暴政 ,并肆虐世|界 ,这是必须进行深刻反思的 .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有更深切的关心 ,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破坏的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的批判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化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旧知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 ,政|治经济条件不同 ,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通过实行 "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那么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从而导入新课 .(一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 ,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 .利用这样的条件 ,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制统治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 ,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说一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时间、标志、内外政策 .(二 )、德国纳粹||党上台历史背景:指出由于1929 -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 ,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开展的革|命力量 .说一说:简介希特勒 . (学生课前搜集好资料 )各抒己见:纳粹的迅速崛起有哪些因素 ?采用欺骗的手法 ,乘机开展势力 .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 .③加紧勾结军队 .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使相当一局部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 ,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议一议:希特勒恐怖专制统治的建立及表现 .(①希特勒上台后 ,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 ,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称国|家元首|| .②利用 "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④焚毁进步书籍 ,加强思想控制 . )(三 )日本法西斯化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岛国 ,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紧缺 ,再加上原有的经济根底薄弱 ,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 ,使得原本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日本社会更加军国主义化 .在这种形势下 ,法西斯势力趁机开展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 ,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专制政权 ,实行对外扩张 .在此之前 ,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1936年3月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动动手:试制一张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背景、建立标志、建立时间、内外政策、影响等 .(四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在扩张过程中 ,三国相互勾结 ,相互成认掠夺的成果 ,于1937年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 ,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 ,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课堂讨论: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 ,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 ,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抵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 ,称霸世|界 .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 , "柏林 -罗马 -东京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挂出 "世|界地图〞或展示地图课件 ,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可以使学生转换视角 ,进一步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 )五、本课小结。

第9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1)

第9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1)

第9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了解日本法西斯上台的主要过程;理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初步认识德、意、日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德、意、日在建立法西斯政权方式上的差异,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

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课型新课教学准备学生:查找关于希特勒的资料;“国会纵火案”的经过;多渠道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世界现代史》、《盗世奸雄希特勒》、《法西斯新论》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列表归纳法、讨论分析法、讲解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何特点?美国是如何应对这次大危机的?(学生应能答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

)师:意大利面对一战后的危机,德国和日本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它们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的道路。

(多媒体显示课题)第3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师:同学们知道“法西斯”的含义是什么吗?(同学自由回答)师:“法西斯”一词来源于古代罗马。

古代罗马最高执政官行使权力时用“束棒”,即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把锋刃向外的战斧,是权力的象征。

人教版世界历史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案

人教版世界历史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案

世界历史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929一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目的打击。

希特勒的纳粹党。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国会纵火案。

德国的扩军备战。

日本二·二六兵变。

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德意议定书》。

《反共产国际协定》。

轴心国集团。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2.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征是代表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

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书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本课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教学要点一、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1.”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的历史背景及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22年10月)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恐怖统治二、希特勒的上台1.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2.法西斯的组织——纳粹党的反动活动3.希特勒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建立( 1933年)及法西斯的恐怖专政—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疯狂的扩军备战三、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1.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2.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的发展(193年九·一八)3.二·二六兵变后(1936年)以军部为核心的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七七事变——日本全面走向军事法西斯化四、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1.《德、意议定书》(1936年10月)2.《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年11月)3.轴心国集团的反动实质及影响本课要点重要人物墨索里尼希特勒重要词语向罗马进军纳粹党国会纵火案“二·二六”兵变“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1.说一说德国、日本法西斯化的时代背景。

第二十九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二十九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3.“二· 二六”兵变
1936 年2月26日,日本军部 _____ _____法西斯内部的 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企图建立以他 一批____ 军部法西斯 们为首的__________ 统治,史称“二· 二六” 兵变。
4.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二六”兵变虽然没有得 逞,但是军部 _____势力更加强大, 新上台的内阁完全受它摆布, 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 日本的军部法西斯专政基本 建立起来。___________日, 1937年7月7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 华战争。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一战后,墨索里尼组织的法西斯组织是 法西斯党 ______.德国的法西斯组织称为_______ 纳粹党 党. 3.在法西斯统治确立的过程中,德国法西斯分 国会纵火 子制造了“ __________案”日本法西斯的少 壮派发动政变,被称为 _____________ “二 .二六”兵变
日本军部势力强化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激活练习
一、选择
1.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最 D 先出现在: A.德国 B.日本 C.西班牙D.意大利
2.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A.日本发动“一· 二八”事变 B.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 B C.日本发动“八· 一三”事变 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四.“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1.德国和意大利在侵略扩张方面有许多共同点。 1936 逐渐紧密地勾结起来_____ 年,德国和意大利秘 德意议定书 》 密签订《_____________ 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 年,德日两国签订了《 2_____ _____________》。 意大利在第二年也加入这个协定,德、意、日三国 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所以又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轴心国 集团。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岳麓版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德国纳粹党上台日本法西斯化“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教学难点】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化【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卫士手中的束棒的图片。

教师引言: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

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1、独裁专制2、极端民族主义3、军国主义二、讲授新课(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⒈“一战”后意大利的经济衰退与政治动荡师:阅读课文说出“一战”后意大利的经济衰退与政治动荡的背景、建立标志、法西斯统治措施。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意大利的经济,整个国家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资产阶级统治不稳。

垄断资产阶级试图依靠扶持法西斯势力的办法来维持统治。

建立标志:1922年10月,墨索里尼“进军罗马”⒉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多媒体展示多张《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图师:墨索里尼趁机组织了法西斯党。

1992年狂呼:向罗马进军!国王无可奈何,授权墨索里尼组织政府。

10月,他率党徒队伍进入罗马,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制。

3.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及其恐怖统治师: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得胜;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点燃北非战火。

法西斯渐渐在意大利建立恐怖统治。

(二)德国纳粹党上台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冲击师:1929—1933年危机中的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6%;农业生产下降30%;对外贸易缩减69.1% ;失业工人占1/3,达600万人师: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达600万以上。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五分册《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五分册《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五分册《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二十世纪初期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和原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和原因;3.探究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4.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3.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4.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5.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研究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采用案例分析和个案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法西斯主义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讲授通过讲解PPT,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了解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

(3)案例分析选取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冈村宁次等重要历史人物,通过个案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对法西斯主义的作用和影响。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5)总结通过收集同学们的讨论意见和思考,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着重突出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3. 查找资料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找资料,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示例之二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示例之二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第13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材分析20年代初,墨索里尼首先在意大利建立起了法西斯的恐怖统治。

德国和日本,在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相继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加紧对外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世界性侵略战争的步伐。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日的打击;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国会纵火案;德国的扩军备战;日本“二·二六”兵变;《德意议定书》;《反共产国际协定》;轴心国集团。

2.思想教育:①通过德、日建立法西斯专制统治的事实,使学生认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

②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3.能力培养:①通过学习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德、日两国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进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历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希特勒上台以及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和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关系。

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意大利最先建立起了法西斯恐怖统治。

一、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统治(板书)(教师先出示下列思考题)①法西斯的由来。

②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的历史背景。

③墨索里尼建立独裁政权的经过。

④意大利法西斯恐怖统治的情况。

(引导学生按思考题阅读有关课文,然后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最后归纳指出)墨索里尼于1919年建立法西斯党,还建立了武装战斗队。

他为了显示法西斯党的权威与暴力,采用了古罗马高级执政官行使权力时用的“束棒”,作为法西斯党的党徽。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学教案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的纳粹党;德、日法西斯建立;国会纵火案;德国的扩军备战;日本二&#8226;二六兵变;《德意议定书》;《反共产国际协定》;轴心国集团。

2.能力培养目标: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征是代表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

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3.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为什么轴心国集团的形式,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分析,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培养其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幻灯、录像(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2.美国是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内容?[导入新课]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的矛盾引发的。

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矛盾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那么德、意、日又是怎样摆脱危机的呢?(标题)[讲授新课]让学生回忆法西斯一词的由来。

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党,(p79小)从此,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同义语,墨索里尼成了法西斯的创始人,那么这个法西斯党是如何建立的呢?一、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板)1.墨建立法西斯党的背景(板)意大利在“一战”中,虽然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分赃最少,大战后的意大利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日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
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理解法西斯主义的本质。

2、通过叙述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提高叙述能力,并进一步树立“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严谨证据意识。

3、通过深入了解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经过,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再现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部分细节,师生共同感悟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激发公民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

2、难点:由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辛德勒名单》片段,斯皮尔伯格拷问灵魂最深处,人怎会如此疯狂?
2、揭示主题:法西斯和杀戮、战争联系在一起。

教师讲述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史实,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提出问题:德意日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3、讲述新课: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教师结合史料,叙述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和过程。

4、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学生模仿教师对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论述,叙述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和过程。

教师结合史料予以评价、补充。

5、深入了解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结合史料,师生共同探讨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详细经过。

揭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

6、知识归纳:提问,谁把德意日推上了法西斯道路,学生结合材料归纳。

7、情感升华:以德国民众在德国法西斯上台过程中的表现为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

阅读资料:一、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材料一 1914年,法国的财
富是3000亿里拉,英国是3500亿里拉,德国是4000亿里拉,意大利只有800亿里拉。

统一后,统治者宣称,现在意大利已经统一,有权采取各种方式,包括用武力向外扩张,寻求我们的生存空间。

――朱庭光《法西斯新论》材料二 1919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比1913年降低50%,口粮供应还不到最低需要的25%,粮价昂贵到人们无法忍受的程度。

―― 阿门多拉《法西斯主义与工人运动》材料三 1919年,全国罢工1871次,55.4万人参加,1920年罢工2070次,231.4万人。

――塔斯卡《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夺取政权》材料四“在意大利使资本主义繁荣兴旺的最好办法,是抛弃民主制,实行独裁统治……” ― 史密斯:《墨索里尼》材料五 1921年5月,法西斯暴徒袭击欧奇奥贝洛城,打死平民数十人,非刑拷打致伤者多达四五千人,1000多户民宅被抢劫一空,300所住房被烧毁。

――《法西斯新论》
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材料一昭和恐慌,当时小说记载,股票连日下跌,股市一片混乱;全国八成制丝厂,不付女工工资;劳资纠纷破纪录;小学教师2万人遭解雇;青年法学士争当监狱门卫,买卖妇女盛行,卖身为妓者多达2万,甚至公开广告“欲卖女儿,请进门洽谈”。

――郑寅达《法西斯》材料二 1931年,高桥是清担任大藏相,推行一系列国家干预政策,但由于使用增加军费等手段
(1931-1936年,日本每年军费从4.5亿日元增加到10.78亿日元,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30.8%增加到40.4%),增加了军事力量,法西斯军部势力大增。

――朱庭光《法西斯新论》
材料三 1936年6月26日,军部皇道派青年将校21名军官和1471
名士兵分7路行动,打死前首相斋藤,冈田启介、大藏相高桥等9人。

失败后,广田内阁上台,法西斯统治正式建立。

――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一期课改)
三、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材料一、《凡尔赛条约》的内容把所有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和约让德国失去了1/8领土和1/10人口;所有殖民地被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废除征兵制,取消总参谋部,陆军人数保持在10万以下,不得配置重炮和坦克,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只能拥有少量军舰,并不
得建立空军;德国废除征兵制,取消总参谋部,陆军人数保持在10万以下,不得配置重炮和坦克,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只能拥有少量军舰,并不得建立空军;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教材第63页材料二、1931年,煤矿业巨头基尔道夫给希特勒600万马克作为竞选费用。

――郑寅达《法西斯》材料三、早在1932年总统竞选时,共产党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谁选举了兴登堡,就是选举了希特勒,谁选举了希特勒,就是选举了战争。

”在这次(1932年)选举中,纳粹得到了33.1%的选票。

但是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所得选票之和达37.3%(共产党16.9%,社会民主党20.4%)。

――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一年级材料四、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

到1938年德国基本上消灭了失业,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比利时为8.7%,荷兰为9.9%。

――赵刚《“迷人”的法西斯》材料五、(四年计划期间)“要大炮不要黄油” “军火……增长1150%” ――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一期课改)材料六、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出口总额降低69.1%,进口总额降低70.8%,1932年失业人数600万。

――《法西斯新论》材料七、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 德国新教教士马丁•尼莫拉材料八、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凡是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的同志。

只有公民才享有决定国家领导和法律的权利。

我们要求对所有托拉斯实行国有化要求参加大企业的分红。

――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材料九、“事无巨细,元首具有绝对权威,并完全负责……元首的意志,以及他以任何方式发表的意图……都可以取消法律和修改至今为止通行的法律。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

我们要求1914年3月2日以来迁入德国的非德意志人立即离开帝国。

反对国内外犹太人的唯物主义精神。

” ――希特勒1923年:《我的奋斗》转引自朱庭光:《法西斯新论》材料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
全面进攻!” ――希特勒1933年2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