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合集下载
屈光不正和老视的临床处理ppt课件

二、角膜接触镜
• 软镜易产生蛋白等镜片沉淀物,配戴不当常引起巨 乳头型结膜炎、角膜炎症等并发症。目前认为软镜 更换周期不宜过长。 • 2.硬镜 • 目前使用的硬镜一般是指硬性透氧性接触镜,由质 地较硬的疏水材料制成,其透氧性较高。硬镜的特 点是透氧性强,抗蛋白沉淀,护理方便,光学成像 质量佳,但验配较复杂、佩戴者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由于硬镜和角膜之间有一层泪液镜,矫正散光效果 好。一些特殊设计的硬镜还可以用于某些眼疾的视 力矫正,如圆锥角膜、不规则角膜等。与角膜接触 镜验配有关的基本参数有直径、基弧(镜片后表面 曲率半径)和度数。
二、角膜接触镜
• 角膜接触镜适合高度近视的患者,高度近 视时,因接触镜比眼镜在视网膜上所成的 像比较大,可获得良好的视力,而且视野 也相对要宽阔,侧方的像差比较小,所以 效果相当理想。
二、角膜接触镜
• • • • (一)角膜接触镜类型 角膜接触镜从材料上分为软镜和硬镜。 1..软镜 软镜由含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镜片透 氧性与材料的含水量和镜片厚度有关。软 镜的特点是:验配较简单、佩戴舒适。镜 片更换方式有传统型、频繁更换型和抛弃 型。
二、角膜接触镜
• (二)角膜接触镜验配基础 • 配角膜接触镜时,应先进行验光,以确定眼镜矫正 的镜片度数。以此为基础,进行矫正。 • 1、角膜顶点度的换算 • 验光处方一般为框架眼镜平面的度数,在选择角膜 接触镜度数前,应进行角膜顶点度转换,求得接触 镜所需的最终屈光度。 • 实例 0D:-5.00D/-2.00D*180 • 假设顶点距离为15mm,在180度轴位经换算为4.75D • 在90度轴位经换算为-6.50D • 则角膜接触镜的屈光度约为:-4.75D/-1.75D*180
屈光不正和老视的临床处理
眼视光学

第三节 屈光检查方法
客观检查法
– 检影 – 验光仪
主观验光法
– 综合验光仪phoropter
睫状肌麻痹验光
– 1%cyclopentolate (验光30min前滴2滴) – 1%atropine eye ointment(3次/d×3d)
第四节 屈光不正矫治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软镜、硬镜)
复合近视散光
复合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矫
治
散光应以柱镜矫正;如不能全部矫正, 可先予以较低度数矫正,再逐渐增加度 数 不规则散光不能全部矫正,可试用硬性 角膜接触镜矫正
(四)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 anisometropia 度数相差超过2.50D以上者通常会因融像 困难出现症状 屈光参差,度数较高眼容易成为弱视 进行屈光矫正时需考虑矫正方法的视网 膜像放大率
– 低度<+3.00D – 中度+3.00D~ +5.00D
– 高度> +5.00D
矫
治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要矫正;如有 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远视度数低也应 戴镜 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远视者应戴镜矫正 视力,消除视疲劳及防止内斜视的发生
(三)散光
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 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 散光 astigmatism 散光
最小调节幅度=15 - 0.25×年龄( Hof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
老视和远视的鉴别
老视 远视
和年龄相关的生理性调节下降, 是一种屈光不正,由于眼球的 导致近距离工作困难,一般都 屈光力过小或眼轴过短所致, 在40岁左右出现 出生后往往就存在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眼科学课件PPT课件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一、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和发育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 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 该过程称为“正视化” 二、正视(emmetropia) 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 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正视眼的远点为无限远。
三、非正视眼(屈光不正
散光矫治:散光应以柱镜片矫正,不规 则散光可试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
六、屈光参差 概念: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 的性质或度数的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度数相差 2.50D以上通常会因融像困难而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 视疲劳 交替 视力 斜视或弱视 矫正 充分矫正 接触镜:双眼屈光参差过大
临床表现:
视力 视疲劳 眼位偏斜 (内
斜视) 眼球的变化 假性近视 诊断 注意假性近视:睫状肌麻痹剂 矫正: 凸透镜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与远视有关的几个常见问题 1. 屈光性弱视 一般发生在高度远视且在6岁前 未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通过检查及早 发现并完全矫正,同时行适当的弱视训 练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内斜 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在远 距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工作时 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斜。 如果内斜持续存在,就会出现斜视性弱 视。
近视的病因: 内因与外因
临床表现:远视力减退、视疲劳、 眼位偏 斜(外斜视)、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弧形斑、豹纹眼底、 黄斑改变(出血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巩膜后葡萄肿 病理性近视
并发症: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液化、混浊 和后脱离;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
眼底改变(豹纹状眼底、弧形斑等)
矫正:
屈光不正矫治 Correction of refraction
屈光不正与老视 斜视(2)

(调节幅度与年龄密切相关)
集合
概念:产生调节 的同时引起双眼 内转,该现象称为 集合。(调节越 大集合也越大, 两者是一个联动 过程,保持协同 关系。)
正视眼
在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 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 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
屈光不正
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 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 射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 心凹处。
眼内屈光手术
有晶体眼IOL手术
视觉的形成
光线
折射
神经冲动传导
物体-→屈光系统-→视网膜 --→视觉中枢
双眼单视
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外界物体在两 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 物像,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 使人们感觉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称 为双眼单视。
双眼视功能分级
➢ 同时知觉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像
一级视功能
➢ 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看成 为
一个图像
二级视功能
➢ 立体视觉 双眼能将两个分离开的完全相同的
图像综合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三级视功能
同时知觉
融合
立 体 视 觉
斜视
正位眼
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 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如遮挡一眼, 眼球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眼位而不出现 偏斜者
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 轻 0.6--0.8 中 0.2--0.5 重<0.1
拥挤现象 E E E E E
异常固视 固视不良,旁中心注视、 黄斑旁注视
治疗
早期检查 早期发现 抓紧时机 尽早治疗
婴幼儿视力检查
追光反应 厌恶试验 固视性质 视动性眼球震颤(OKN) 视觉诱发电位(VEP)
集合
概念:产生调节 的同时引起双眼 内转,该现象称为 集合。(调节越 大集合也越大, 两者是一个联动 过程,保持协同 关系。)
正视眼
在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 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 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
屈光不正
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 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 射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 心凹处。
眼内屈光手术
有晶体眼IOL手术
视觉的形成
光线
折射
神经冲动传导
物体-→屈光系统-→视网膜 --→视觉中枢
双眼单视
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外界物体在两 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 物像,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 使人们感觉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称 为双眼单视。
双眼视功能分级
➢ 同时知觉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像
一级视功能
➢ 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看成 为
一个图像
二级视功能
➢ 立体视觉 双眼能将两个分离开的完全相同的
图像综合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三级视功能
同时知觉
融合
立 体 视 觉
斜视
正位眼
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 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如遮挡一眼, 眼球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眼位而不出现 偏斜者
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 轻 0.6--0.8 中 0.2--0.5 重<0.1
拥挤现象 E E E E E
异常固视 固视不良,旁中心注视、 黄斑旁注视
治疗
早期检查 早期发现 抓紧时机 尽早治疗
婴幼儿视力检查
追光反应 厌恶试验 固视性质 视动性眼球震颤(OKN) 视觉诱发电位(VEP)
眼的屈光及调节及老视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9
(七)护理诊断与措施
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佩戴眼镜知识 告知知识,及时纠正斜视
ppt课件
30
三、散光
(一)定义: 由于眼球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 眼内各径线上不能同时成像因而不能形成焦点, 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二)病因
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 互垂直;否则为不规则散光
ppt课件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视和屈光不正
正视眼:调节放松,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屈光不正: 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
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 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 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散光
ppt课件
8
正视和屈光不正
正视眼示意图
ppt课件
9
正视和屈光不正
近视眼示意图
ppt课件
24
②无远目标的手指操:将一个手指垂直地放在两眼 前方,当两眼注视近处手指时形成双眼单视使两眼 处于看近状态,根据手指与眼的距离可进行程度不 同的两眼眼内外肌近距离的协同锻炼,但当被试者 去看想象中的远目标,同时有意识地不去注视近处 手指,两眼眼轴即向外旋转,由于远处无注视目标, 就把近处手指看成左右交叉的两个模糊的指影,忽 而注视眼前手指,忽而看想象中的远方目标,就可 进行无远目标的手指操了,如同时将手指左右上下 移动,就可进行两眼眼肌全方位的眼内外肌的锻炼, 此法简单方便随时随地可做,如能坚持,确实是防 治近视的方法中经济又有实效的好方法。
ppt课件
23
(3)手指操:现分2种做法,分述如下:
最新屈光不正与老视PPT课件

❖ 具体镜片的要求 近视——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用凸透镜矫正 规则性散光——用柱镜矫正
❖ 配戴框架眼镜的护理和保养: ①双手摘、戴眼镜; ②放置时镜面竖立或朝上; ③清洁镜面:清洁水冲洗,再用眼镜布擦干。
❖ 配戴角膜接触镜:
适用:高度近视、远视、散光 特殊职业者—舞者、工作需要
眼镜的护理和保养 ①戴镜前:修剪指甲,洗手并擦干。
根据病因分为 1、轴性近视:眼轴延长 造成,屈光成分正常 2、屈光性近视:眼轴正常,屈光成分异常造成
根据调节功能分为 1、真性近视:用药物散瞳后,检查仍存在的近视 2、假性近视:用药物散瞳后,检查视力提高
❖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的双亲→下一代近视的发病率高 2、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读与写
屈光不正与老视
❖ 前言 ❖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透过眼睛 我们即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心世界。 但是,视力低下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 今天我们就谈谈:屈光不正和老视
3、屈光不正? 在眼的调节松弛状态下, 外界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 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最常用,镜片为凸透镜。 2、戴渐变多焦点眼镜: ❖ 渐变多焦点眼镜的特点:
镜片上方有固定的视远区 下方有固定的视近区 两者之间称渐变区 ❖ 优点:可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视觉要求;
又免除了框架眼镜看近戴、看远摘的不足。
❖ 爱眼护眼的保健知识
1、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不宜过久集中用眼 ——用眼1小时,休息10分钟并远眺; 注意用眼距离 ——读书写字时距离为30~35cm 电脑> 60cm; 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 不要在晃动车厢阅读,不边走边读,不躺卧阅读; 注意阅读、书写环境的光亮度、对比度应适宜 ——环境光线充足、书本黑白分明。
❖ 配戴框架眼镜的护理和保养: ①双手摘、戴眼镜; ②放置时镜面竖立或朝上; ③清洁镜面:清洁水冲洗,再用眼镜布擦干。
❖ 配戴角膜接触镜:
适用:高度近视、远视、散光 特殊职业者—舞者、工作需要
眼镜的护理和保养 ①戴镜前:修剪指甲,洗手并擦干。
根据病因分为 1、轴性近视:眼轴延长 造成,屈光成分正常 2、屈光性近视:眼轴正常,屈光成分异常造成
根据调节功能分为 1、真性近视:用药物散瞳后,检查仍存在的近视 2、假性近视:用药物散瞳后,检查视力提高
❖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的双亲→下一代近视的发病率高 2、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读与写
屈光不正与老视
❖ 前言 ❖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透过眼睛 我们即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心世界。 但是,视力低下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 今天我们就谈谈:屈光不正和老视
3、屈光不正? 在眼的调节松弛状态下, 外界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 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最常用,镜片为凸透镜。 2、戴渐变多焦点眼镜: ❖ 渐变多焦点眼镜的特点:
镜片上方有固定的视远区 下方有固定的视近区 两者之间称渐变区 ❖ 优点:可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视觉要求;
又免除了框架眼镜看近戴、看远摘的不足。
❖ 爱眼护眼的保健知识
1、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不宜过久集中用眼 ——用眼1小时,休息10分钟并远眺; 注意用眼距离 ——读书写字时距离为30~35cm 电脑> 60cm; 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 不要在晃动车厢阅读,不边走边读,不躺卧阅读; 注意阅读、书写环境的光亮度、对比度应适宜 ——环境光线充足、书本黑白分明。
屈光不正和老视-浙江大学五官科护理课件

分类:
按屈光成分:屈光性,轴性 按程度分:轻,中,重度 按调节状态:隐性,显性,全远视,绝对性,随意性
2020/7/29
10
视力下降: 视疲劳: 眼位偏斜: 眼/29
11
散光
定义:眼球屈光系统各经线的屈光力不同,平 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的一种屈光 状态
3
近视
定义: 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 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前的一种 屈光状态
病因:复杂
遗传和环境 营养失调和缺乏微量元素
2020/7/29
4
按功能分: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按屈光成分分:
轴性近视 屈光性近视
分类
按程度分
轻度:低于3.0D 中度 重度:高于6.0D
分类:
规则性散光: 不规则性散光:
2020/7/29
12
验光方法
客观验光:网膜检影,电脑验光
主观验光:插片验光,雾视法,红绿双色法,散
光表法,交叉圆柱镜
2020/7/29
13
2020/7/29
8
护理诊断和措施
护理诊断:感知紊乱,舒适改变,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假性近视: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 真性近视:验配合适的眼镜 指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角膜屈光手术的护理
2020/7/29
9
远视
定义: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眼
的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按调节因素分:
假性 真性 混合性
2020/7/29
5
身体状况
视力下降: 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眯眼,皱眉
视疲劳: 眼位偏斜: 外隐斜和外斜 飞蚊症: 眼球突出: 眼底改变: 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
按屈光成分:屈光性,轴性 按程度分:轻,中,重度 按调节状态:隐性,显性,全远视,绝对性,随意性
2020/7/29
10
视力下降: 视疲劳: 眼位偏斜: 眼/29
11
散光
定义:眼球屈光系统各经线的屈光力不同,平 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的一种屈光 状态
3
近视
定义: 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 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前的一种 屈光状态
病因:复杂
遗传和环境 营养失调和缺乏微量元素
2020/7/29
4
按功能分: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按屈光成分分:
轴性近视 屈光性近视
分类
按程度分
轻度:低于3.0D 中度 重度:高于6.0D
分类:
规则性散光: 不规则性散光:
2020/7/29
12
验光方法
客观验光:网膜检影,电脑验光
主观验光:插片验光,雾视法,红绿双色法,散
光表法,交叉圆柱镜
2020/7/29
13
2020/7/29
8
护理诊断和措施
护理诊断:感知紊乱,舒适改变,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假性近视: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 真性近视:验配合适的眼镜 指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角膜屈光手术的护理
2020/7/29
9
远视
定义: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眼
的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按调节因素分:
假性 真性 混合性
2020/7/29
5
身体状况
视力下降: 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眯眼,皱眉
视疲劳: 眼位偏斜: 外隐斜和外斜 飞蚊症: 眼球突出: 眼底改变: 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
屈光不正与老视

晶 状 体 19D
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眼通过增加屈 光力,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 调节机理:
睫状肌收缩 ↓ 悬韧带松弛 ↓ 晶体前凸 ↓ 屈光力增加
视近时的 晶状体
视远时的 晶状体
1 调节(Accommodation) 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
2 集合(Convergence)
近视度数消失, 呈现为正视或远视
度数未降低, 或降低度数<0.5D
度数明显降低, 但未恢复为正视
根据功能分类 1) 单纯性近视眼 2) 病理性近视眼: 遗传因素;开始早;度数 深;矫正视力差;眼底改变;。
临床表现
• 1远视力下降 • 2视力疲劳 • 3外隐斜或显性外斜 • 4眼球突出 • 5眼底的改变 1)豹纹状眼底 2)视神经乳头变大 3)弧形般 A)月牙状 B)半月状 4)黄斑变性
〖病因〗 ①眼轴过短 ②屈光力不足
分类:
按屈光成分
根据程度分为
轴性远视: 眼轴较正视眼短 屈光性远视:眼轴正常,屈光力过小
轻度远视眼: < +3.00D
中度远视眼: +3.00D ~ +5.00D 高度远视眼: > +5.00D
临床表现:
1、视力:与年龄和远视程度有关,典型的远
视者视近视远都不清
状出现的迟早
晶体核逐渐硬化 晶体囊膜弹性降低 睫状肌功能减弱
症状
• 视近困难 • 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 • 视近不能持久
老花和距离的关系
VS
老花与远视的区别
• 发生原因不同
• 临床表现不同 • 戴镜方法,目的不同
老视与远视的区别
老 视
年龄相关生理性调节下降 远视力正常 近视力降低 ,40岁左右出现 有视疲劳 斜视、弱视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教学内容】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当眼调节放松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为正视。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远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散光是指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焦点的屈光状态。
老视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
【学习要求】
1.掌握:近视、远视及散光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熟悉:老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1)正视的概念。
(2)屈光检查方法。
(3)屈光不正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