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风筝 教案
南京市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04 风筝》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04 风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04 风筝》这一课是南京市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手工制作活动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绘画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绘画技巧。
2.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和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筝的特点和美感。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绘画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风筝的制作过程。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完成风筝的制作。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风筝样品、绘画材料、制作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制作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筝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提问:你们知道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们最喜欢的风筝是什么样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绘画技巧。
重点讲解风筝的结构、配色和绘画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分组进行风筝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的风筝,我们还可以创作出哪些不同类型的风筝?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出自己独特的风筝。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风筝|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风筝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背景,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风筝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风筝的历史,让学生了解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风筝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风筝,如软翅、硬翅、立体等,以及它们的特点。
3. 风筝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包括设计、剪裁、粘贴等。
4. 风筝的放飞技巧:简单介绍风筝放飞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
难点:风筝的设计创新和放飞中的平衡控制。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签、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剪刀、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风筝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新授:讲解风筝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制作一个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风筝,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放飞体验:在安全的环境下,尝试放飞自己的风筝,体验放飞的乐趣。
板书设计风筝提纲: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分类与特点3. 风筝的制作方法4. 风筝的放飞技巧作业设计个人作业:每位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风筝的制作过程的日记。
小组作业:每组制作一个风筝,并准备一个关于风筝的小报告。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此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掌握风筝制作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重点细节:风筝的制作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1. 设计阶段:讲解设计原则:在制作风筝之前,需要设计风筝的图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风筝|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的风筝,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类型与结构3. 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步骤4. 风筝的放飞技巧与安全知识5. 创作实践:设计制作一只具有个性的风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类型、结构、制作方法,学会设计制作风筝,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 教学难点:风筝的设计与制作,尤其是风筝图案的创意和美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风筝样品、绘画工具、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水、风筝骨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筝的特点和记忆,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电脑和投影仪,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类型和结构,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关注风筝图案的创意和美观。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只具有个性的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类型与结构3. 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步骤4. 风筝的放飞技巧与安全知识5. 创作实践:设计制作一只具有个性的风筝七、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只具有个性的风筝制作,要求构图合理、图案美观。
2. 写一篇关于风筝制作过程的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风筝的历史、类型、结构、制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风筝6-苏少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风筝6-苏少版一、教材简介《风筝》是小学美术课本中十分经典的一篇教材。
在这篇教材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风筝的历史、风筝的种类、风筝的制作方法等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绘画的实践,学生们可以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和美术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本教案适用于三年级的美术下册,第4课的风筝6-苏少版。
二、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和美术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3.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1. 让学生明确风筝的基本元素,并学习如何用线条和形状表现风筝的形象。
2. 要求学生在绘画时,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表现,力求使整幅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难点: 1. 学生们可能不熟悉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需要通过图片和讲解的方式加深理解。
2. 在绘画时,需要学生在线条、形状和色彩三个方面上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介绍风筝的历史和种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风筝。
2.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实际制作风筝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3.演示法: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绘画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表现方式。
1. 学习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教学目标:学会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教学步骤:1.让学生看一些风筝图片,认识不同种类的风筝、不同风筝的造型特点和特征。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步骤。
2. 制作风筝教学目标:掌握制作风筝的方法。
教学步骤:1.老师为学生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并现场进行制作演示。
2.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
3. 绘制关于风筝的画教学目标:掌握手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教学步骤:1.让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的风筝形状、外形和结构。
2.学生用水彩笔进行上色,关注颜色搭配和色彩表现。
3.老师指导学生在绘画中注意线条、形状和色彩的变化,力求将风筝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风筝-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风筝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风筝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介绍风筝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风筝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材料:讲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如骨架、面纸等,以及常用的制作材料。
3. 风筝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设计、剪裁、粘贴等。
4. 风筝的装饰与美化:介绍如何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装饰和美化风筝,使其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风筝的制作。
2. 难点: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以及在装饰和美化过程中如何保持风筝的整体美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竹签、纸张、胶水等;风筝制作过程的视频或图片;相关的美术书籍和资料。
2. 学具:学生自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如竹签、纸张、颜料等;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风筝的起源和历史,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基本结构,讨论风筝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3. 示范与讲解:示范风筝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风筝的制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1. 风筝2. 提纲:风筝的起源与历史;风筝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材料;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的装饰与美化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作一个风筝,要求结构完整,装饰美观。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美术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技巧。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否能够独立完成风筝的制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风筝丨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风筝丨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2. 教授学生风筝的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形状和颜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风筝的制作方法3. 风筝的形状和颜色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形状、颜色的观察。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技巧和创意发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风筝样品、制作风筝的材料、颜料、画笔、剪刀等。
2. 学具:制作风筝的材料、颜料、画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教授风筝的制作方法,讲解风筝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了解如何制作风筝。
3. 示范: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观看并学习。
4. 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在一旁指导。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互相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 风筝的制作方法3. 风筝的形状和颜色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只风筝,要求形状和颜色有创意。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风筝的作文,内容包括风筝的制作过程、形状和颜色的设计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形状、颜色的观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制作出有特色的风筝。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风筝的制作技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在引入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讲述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可以提到风筝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最初用于军事目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特别是在唐代和宋代,风筝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
同时,可以简要介绍风筝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如日本、韩国和欧洲的风筝传统,让学生了解风筝是一种跨越文化的艺术形式。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风筝丨苏少版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风筝丨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地域风筝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风筝的形象和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 不同地域风筝的特点3. 风筝的造型、色彩和构图4. 创作属于自己的风筝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掌握风筝的造型、色彩和构图技巧。
难点:如何将所学的风筝特点运用到实际作品中,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筝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风筝图片和视频资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风筝模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风筝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造型、色彩和构图。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筝的认识和印象。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地域风筝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展示如何绘制和制作风筝,边讲解边示范。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作品。
四、创作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风筝特点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 不同地域风筝的特点3. 风筝的造型、色彩和构图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风筝作品,要求体现所学的风筝特点。
2. 调查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他们对于风筝的认识和印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了风筝的造型、色彩和构图技巧。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筝作品。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4风筝|苏少版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4风筝|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文化,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运用剪、画、贴等手段表现风筝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类型与结构3. 风筝的制作技巧4. 风筝的绘画与装饰5. 风筝的放飞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掌握风筝的制作技巧,学会风筝的放飞方法。
难点:风筝图案的设计与创新,风筝飞行的调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风筝样品、制作材料等。
学具:剪刀、彩笔、水粉、胶水、风筝制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风筝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介绍风筝的起源、发展、类型和结构,讲解风筝的制作技巧和放飞技巧。
3. 示范: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风筝1. 起源与发展2. 类型与结构3. 制作技巧4. 放飞技巧七、作业设计:2. 调查家乡的风筝文化,了解不同地区的风筝特色,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风筝的基本知识,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技巧,学会了风筝的放飞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风筝的制作细节掌握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风筝的历史、风筝诗词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表现出较高的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飞行单元的第一课,风筝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理解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的内心感受。
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有趣的放飞感受,以此来表现内心对风筝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飞行物体的基本常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2.表现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筝的特征,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教学准备:
师:范画、照片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风筝、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现在人类运用了哪些风的能源?(学生交流)古代的人也很聪明,也注意到了风的力量。
最为著名的是我们喜欢的游戏:放风筝。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风筝。
(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
你还知道哪些风筝的种类?
二、展示
请展示同学们自己带的风筝和图片。
三、介绍知识
风筝的简史: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
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创作
1.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
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
(2)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动作奖”。
2.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
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源就是一切,煤炭、石油虽然很好用,但却用一天少一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
风却不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兴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