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煤炭勘查与评价

煤炭勘查与评价

1煤炭储量是煤田内蕴藏的具有一定工业价值和一定研究程度的煤炭资源量。

资源与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煤炭储量:是指蕴藏在地下,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确定符合储量计算标准,具有一定工业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

煤炭资源量:是指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煤炭埋藏储量。

2暂不能利用储量:曾称平衡表外储量,指由于煤层厚度小,灰分高(发热量低),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有困难而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

能利用储量:曾称平衡表内储量,指符合当前煤矿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3探明储量:指地质勘查报告提交,经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能利用储量。

它是反映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主要指标。

保有储量:指截止统计报告期,煤田、矿区、井田内实际拥有的探明储量。

它反映煤炭资源的现状。

4现行的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依据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和经济意义,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采用三维形式立体分类框架图。

a地址轴—即指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

b可行性轴—即指可行性研究程度,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c经济轴—即指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这一分类框架的形式和内涵均与联合国际矿产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基本一致,以便于国际交流和对比。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结)和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根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不同,所获矿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储量三类。

5开采技术条件: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和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瓦斯、煤尘、煤的自然性和地温等。

因素:(1)煤层厚度,结构及稳定性。

可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采区的布置,以及矿井生产能力和煤炭质量。

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评估技术

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评估技术

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评估技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勘探与评估技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评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是对煤矿区域内地质构造、矿层、煤质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煤矿地质勘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 煤层地质勘探煤层地质勘探是对煤矿地质条件进行具体的勘探和评估。

通过采集煤炭标本、地下水样等,进行煤质分析,确定煤矿的可采性和开采方案。

此外,还需要进行钻探、测量、矿层分析等工作,以确定煤层的储量、质量和分布等参数。

2. 地表地质勘探地表地质勘探是指对煤矿地表地貌、水系、土壤等进行勘探。

通过对地表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地质灾害风险,为矿山设计和开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地下水勘探地下水勘探是为了确定煤矿区域内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状况。

通过地下水勘探,可以预测矿山排水及地下水治理方案,确保矿山的安全和稳定。

二、地质评估技术地质评估是对煤矿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矿山的潜力和价值。

地质评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地质储量评估地质储量评估是对煤矿地质储量的估算和评估。

通过对煤层的钻探、采样等工作,运用地质统计方法和软件技术,确定煤矿的储量、质量和分布等参数。

2. 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评估是对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来源、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评估煤矿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对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矿山周边环境的监测和研究,预测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合理的开采方案。

三、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评估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应用。

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高精度的地质雷达、遥感技术、地质物探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勘探工作中,提高了数据的采集速度和准确性。

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

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

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煤矿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障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而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是煤炭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本文将从煤矿矿山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价的重要性、相关技术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地质勘探是对地下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探测的过程。

在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中,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地质勘探可以帮助确定煤矿矿区的地质构造、岩性、褶皱、断裂等情况,为矿山的开采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地质勘探还可以对煤层中的煤储量、品质进行评估,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地质勘探是煤矿矿山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和保障煤炭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目前,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中常用的技术包括:(1)地面勘探技术:地面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地震勘探、地电勘探、地磁勘探等。

通过对矿区地面进行测量和实验,可以获取地下煤层的地质构造、物性和储量等重要信息。

(2)钻探技术:钻探技术在地质勘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钻探技术包括旋转钻探、冲击钻探、压密钻探等。

通过钻孔获取的地层岩样可以进行物理性质分析,从而进行地质建模和资源评价。

(3)无人机技术:近年来崛起的无人机技术也在煤矿矿山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对矿区进行高精度遥感测量,获取更准确的地理信息。

3. 煤矿资源评价煤矿资源评价是对煤炭储量、品质、开采难度等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

煤矿资源评价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还关系到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和消费者的利益。

常用的煤矿资源评价方法包括:(1)单井评价法:单井评价法是通过对单个煤井进行勘探和评价,对其煤层储量和品质等进行估算。

煤矿矿井地质勘探与地质资源评估

煤矿矿井地质勘探与地质资源评估

煤矿矿井地质勘探与地质资源评估煤矿矿井地质勘探和地质资源评估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煤炭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勘探的必要性、地质勘探方法以及地质资源评估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地质勘探的必要性煤矿矿井地质勘探是制定合理、科学的开采方案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发现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煤炭资源的存在与规模。

只有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等手段,获取煤炭储量的详细信息,才能为煤矿的开采和资源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2.评估矿井地质条件:地质勘探提供的地质数据可以评估煤矿矿井地质条件的好坏。

了解矿层的厚度、倾角、走向等参数,对于确定开采方式和采矿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地质构造、断层等地质灾害的认识,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地质勘探提供的信息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煤炭储量的空间分布、品位的变化等数据,可以评估煤炭资源的开采潜力,确定合理的矿井布置和采场的划分,从而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益。

二、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是指在煤矿矿井地质勘探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

根据煤炭资源勘探的具体要求,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1.地面地质勘探:地面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地质调查和遥感技术等手段获取矿区地质信息。

地质调查包括野外地质观察、采样、测量和采用地质工程方法等,可以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地层赋存和煤层品位分布等情况。

遥感技术则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获取地表信息,如矿区的地貌、河流分布等。

2.井下地质勘探:井下地质勘探主要通过钻孔、采样和地质测量等手段获取地质信息。

钻孔是最常用的井下勘探方法,通过钻探煤层,获取煤层的结构特征和品位分布等信息。

井下采样则可以获取煤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评估煤炭资源的品质。

地质测量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测量、地应力测量、瓦斯含量测量等,可以评估矿井地质条件的好坏。

三、地质资源评估的重要性地质资源评估是对煤炭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可以为合理高效开采和利用地质资源提供参考。

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限 性 。② 煤炭 开 采 洁 净煤 技 术 的研 究 和 环境 保护 问题 一 工作 效 率低 , 费 时费力 费 钱。 而 如今 , 地 质填 图在 传 统 的“ 老 三件 ( 锤子、 罗盘 、 放 大 直 得 不到 有效 解 决 。③ 煤 炭 地质 勘 查 记 录信 息 化 程 度 不 煤炭 现代 化 开采和 安 全生 产地 质 问题 有效 探 明程 度 不 镜) ” 之上 增添 了“ 新 三大宝 ” ( G P S 、 计 算机 、 数 码相 机 ) , 实 足 ,
探讨煤炭 资源勘查 阶段 工程地质 评价 方法
王 麒 翔 ( 山东 省煤田 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摘要 : 社 会 能 源 需 求在 快 速 增 涨 , 提 高 煤 炭 资 源开 发 利 用 广 度 和
从 李 希 霍 芬和 王 竹 泉 等 中外 煤 炭 资 源 地质 学 家共 同
深 度 变 成社 会发 展 迫 切 要 求 ,怎样 更加 科 学 更 有 效 率地 进 行 煤 炭 资 对 我 国煤 炭 资 源的考 察 算起 , 我 国煤炭 资 源地质 勘 查工 作 源开采, 成 为 全 社 会 的 问题 。 本 文将 通过 对 当前 煤 炭 资 源勘 查 阶段 工 已经发展 了一 个半 世纪 。 在我 国几代 的煤炭地 质勘 查 工作 程 地 质 评价 方 法 的具 体 了解 分 析 , 结 合 作 者 自身 实际 工 作 ( 山东 煤 炭 地 质 局 第 四勘 探 队 ) 的 经验 感 悟 , 探讨 煤 炭 资 源 勘 查 阶 段工 程 地 质 因
现 了地 质 勘查 信 息采 集数 字化 、 多源信 息数 据 可视 化、 图 足 。 2 . 2 煤炭 资源勘查 阶段 地质 评价 方向 件 绘 制 自动化 , 有效 丰 富 了地 质 信 息 , 活 化 了 图面 表 达 方 式 ,实 现 了煤 炭 资 源地 质 勘查 填 图过 程和 填 图质 量 的 飞 ① 要 以现 代地 质 理 论 为指 导 , 依靠科技 , 整 体 提 升 煤

煤炭资源勘探与评价

煤炭资源勘探与评价

煤炭资源勘探与评价矿产资源定义及特点: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自然资源。

特点为不可再生性;不确定性;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概念的动态性;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价值特性。

探明储量:指地质勘查报告提交,经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能利用储量,是反映煤田地质勘查成果的主要指标。

保有储量:指截止统计报告期煤田、矿区、井田内实际拥有的探明储量,反映煤炭资源现状。

煤炭储量级别:A级勘探;B级详查;C级普查;D级预查。

综合勘查:在探明同时做好其他有益矿种的勘探;勘探技术手段上综合勘探。

煤炭地质勘查的任务、特性、原则:任务:探明煤炭储量;查明煤炭质量;研究和评价煤炭开采技术条件。

特性:科学研究型;生产实践性;政策性。

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先进性原则;全面综合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综合原则指:以煤为主,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三边:边勘查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

煤炭地质勘查阶段任务:预查阶段:寻找煤炭资源;普查阶段: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详查阶段: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勘探阶段: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勘查技术手段:1.遥感地质调查:通过各种遥感技术获取遥感影像并进行地质解译;2.地质填图:运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含煤地区通过对自然露头和人工地质点等进行观测、研究,并编制成各种地质图、表和文字的全部综合性工作;3.山地工程(坑探工程):分为探槽(主干/辅助探槽)、探井、探巷(斜井/平硐)、生产小窑和老窑的调查清理;4.钻探工程:它是煤炭地质勘查中最普遍、最常用、最直接的手段;5.地面物探:分为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6.测井:分为电测井、放射性测井及其他测井。

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厚度、结构及其稳定性根据开采技术特点: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1-3.5M,厚煤层>3.5m根据有无夹石层情况:简单结构煤层,复杂结构煤层煤层厚度和结构在井田范围内变化大小:稳定煤层,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2.煤的物理性质:软煤、中硬煤、硬煤3.煤层产状:以构造复杂程度: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以煤层倾角大小:<5°近水平煤层、<25°缓倾斜煤层、25°-45°倾斜煤层、>45°急倾斜煤层、>60°立槽煤4.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基本顶、直接顶、伪顶、伪底、直接底、基本底顶板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5.工程地质条件:指地形地貌、岩石和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等有关地质条件的总和6.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冲水因素、矿井绝对/相对用水量等7.瓦斯:指井下煤体和围岩中涌出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测矿井绝对/相对涌出量8.煤尘:评价其爆炸性9.煤的自燃倾向性:容易自然、自燃、不易自燃10.地温:正常/异常增温区、一级/二级热害区11.其他地质异常:如陷落柱找煤标志:直接:煤层露头、煤屑、煤的风化产物、烧变岩、老窑遗迹间接:微地形、植被状况、植物化石、地名勘查工程布置系统:勘查线系统:分主导、基本、辅助勘查线布置方式:地质产状变化不大时,垂直地层走向平行排列布置;褶皱紧密,两翼与轴向基本一致,垂直褶皱走向平行排列;地层走向有大变化且呈弧状,两条及以上勘查线可以相互斜交;地质构造为盆地或穹窿构造时,勘查线呈放射状;构造复杂,地层产状无规律时可以综合布置。

浅谈煤炭地质勘查预查阶段的具体方法和工作内容

浅谈煤炭地质勘查预查阶段的具体方法和工作内容
形成和赋存规律 , 从而指 出含煤岩系在什么
③煤块和煤屑 : 煤层受水流 、 风力等搬
运, 散落形成 的煤块 , 也可作为寻找煤层的
《 论文天地 I
标志。另外动物也会搬运煤屑, 沿着煤层露头 作窝 , 也是寻找煤层的标志。 ④烧焦岩 :煤层露头氧化后 自燃着火 , 其
了解裸露地段 的地层 、 构造 、 煤层等情况 , 掩盖 地段是否有煤系存在 ,结合区域地质特征, 以
评价工作。
顺序进行的 , 第一步就是预查 , 其任务是 寻
找煤炭资源。预查的结果, 要对所发现的煤 炭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 的价值作 出
评价。 预查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煤炭资
源时 , 一般应继续普查 ; 预查未发现有进一
步工作价值 的煤炭资源时, 或未发现煤炭资 源, 都要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总结 。
后, 要开展煤 田预查工作。预查直接关系到 煤炭地质勘查的后备基地问题 , 必须给予高
度的重视。
造成假象 。 ②煤 的分化产物 : 出露与地表和埋藏于 地表浅处 的煤层 ,在大气和水 的作用下 , 遭 受不同程度 的分化 , 其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及工艺性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 形成各种煤 的分化产物。 有时煤系地层受强烈分化剥蚀 后, 褪色 、 染色形成不 同颜色 的土壤相间出 现, 有红色、 白色、 灰色 、 黑色等。
裸露 区即基岩出露较好的地区。 裸露区
预查首先是在 区域地质调查 的基础上选择
在我们全国范围内, 了 多有价值 发现 许
的含煤区 , 有的现在还在进一步勘查 , 的 有 已成为我国新型的重要煤炭工业基地。 随着
怎样识别 , 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地质填图工作 者必须掌握的常识 。其实 , 地表出露的煤层 不外乎两种标志 , 一种是直接标志 , 一种是 间接标志。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1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1
1、煤炭储量:是指蕴藏于地下、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确定符合储量计算标准、具有一定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
2、煤炭资源量:是指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煤炭煤藏量。
3、煤炭储量可划分为:能利用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能利用储量:曾称平衡表内储量,指符合当前煤矿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曾称平衡表外储量,指由于煤层厚度小、灰分高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有困难而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探明储量:指地质勘查报告提交、经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能利用储量。它反映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主要指标。保有储量:指截止统计报告期煤田、矿区、惊天内实际拥有的探明储量。它反映煤炭资源的现状。
16、煤炭资源预测的目的:是通过对预测区有关资料与物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鉴定工作,并经过系统的分析研究,用图件和文字说明预测区煤炭资源的情况,找出区内各地质时代含煤沉积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从而指出可能发现的新煤田及已知矿区的发展远景。煤炭资源预测的主要任务:在分析和研究预测区的成煤时代、含煤沉积特征、赋存条件及其分布规律,各地质时代含煤岩系赋存范围,以及确定其埋藏深度、覆盖程度、主要煤层的煤类、储量大小和预测区的可靠程度等煤炭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在预测区内寻找新的煤炭资源的方向和为已知矿区发展远景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或后备基地。
10、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1、菱铁矿是在滨海XIAN湖和内陆湖泊的弱环境下形成的,故广泛分布于含煤岩系。褐铁矿主要产于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最低部,习称西式铁矿。2黄铁矿为闭塞水流盆地中的沉积矿产,常成结核状、单个晶体或分散状赋存于煤层及其上下的XIAN湖相、海湾相泥质岩层中。3、高岭土煤系高岭土又称高岭石黏土岩,是一种与煤共伴生的硬质高岭土。4、耐火黏土是耐火度为1580到1770度的黏土和耐火度大于1770度的铝土矿的工业名称。5、铝土矿是富含铝矿物的沉积岩,常呈鲕状、豆状及土状、块状或具层理。6、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腐泥煤,主要由藻类等低等植物遗体或少部分水生动物遗体转变而成。7、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在含煤地层中常赋存稀散和放射性元素如锗、镓、钒、铀等且常比地壳中平均含量高,尤其在劣质煤、煤层夹矸及煤层顶底板岩石中较为富集。8、煤矸石住要由夹在煤层中的夹矸分层构成,也包括煤层的伪顶和伪底。9、石煤是中泥盆世以前主要由浅海或半深海中藻类、菌类等低等植物形成的一种变质程度较高、发热量在3.3mj/kg以上、近似或相当与腐泥无烟煤的黑色可燃有机岩。10、煤层气又称甲烷、煤层瓦斯,是指保留在一定深度煤层内的煤层气。11、石膏在我国北方某些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奥陶纪灰岩中时有分布,亦可见于含煤建造上覆红色建造中。12、石灰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方晚古生代煤系中及其下伏或上覆个地质时期的碳酸盐岩地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社会能源需求在快速增涨,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变成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怎样更加科学更有效率地进行煤炭资源开采,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当前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的具体了解分析,结合作者自身实际工作(山东煤炭地质局第四勘探队)的经验感悟,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因素的评价方法现状及发展方向。

标签: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勘察阶段工程地质评价现状工程地质评价发展
0 引言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伴随大量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果处理解决不当,对煤炭开采工程带来人员经济损失,影响煤炭正常经济效益。

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提供煤炭资源保障的同时,为煤炭的开发、利用、安全及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开展工程地质评价是十分必要且具重要意义的。

1 煤炭资源勘查阶段评价方法现状
1.1 勘查评价方法手段与设备有较大发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地质填图,就是将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基本记录在纸质媒体上,地质勘查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费钱。

而如今,地质填图在传统的“老三件(锤子、罗盘、放大镜)”之上增添了“新三大宝”(GPS、计算机、数码相机),实现了地质勘查信息采集数字化、多源信息数据可视化、图件绘制自动化,有效丰富了地质信息,活化了图面表达方式,实现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填图过程和填图质量的飞跃。

1.2 煤炭资源地质综合勘查能力的提升
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地形地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科学合理的地质勘查技术手段运用,充分采集各种地质信息数据的基础之上,全面综合研究煤层赋存规律及其开采条件。

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勘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煤炭资源地质综合勘查体系。

1.3 一体化资源综合地质勘查的有效规范
国务院及煤炭资源开发有关部委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并鼓励煤炭资源开采企业先采气,后采煤,走采气采煤一体化、地面与井下抽气采煤相结合的道路。

现有的地面垂直井、多分支水平井抽采技术日益成熟,有效保障了
煤炭资源开采的稳定和安全生产。

1.4 煤炭资源区生态评价机制发展
通过运用相应技术并结合地面实际地质调查,研究分析矿区土地环境问题,探究煤矿区沙化、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等自然环境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为煤矿区生态保护和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李希霍芬和王竹泉等中外煤炭资源地质学家共同对我国煤炭资源的考察算起,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已经发展了一个半世纪。

在我国几代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下,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评价形成了具有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特色的勘查技术体系,尤其在最近几十年,我国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思路越趋明确,技术日渐完善,设备也是越来越先进,科学的综合勘查理论和方法愈加成熟,探测能力和精度大幅度上升,这一切煤炭资工业成就对于指导煤炭资源开采安全高效发挥了重大作用。

2 煤炭资源勘查地质评价问题及方向
2.1 煤炭资源勘查地质评价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然而,当下我国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相较滞后,煤炭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①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各地地质水文各有不同,这给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东部地区煤矿区资源接替和深部开采的无法顺利进行;中西部地区复杂地形煤炭资源综合勘查开发难度大且容易引起其他环境问题;聚煤盆地区地质研究手段及煤炭资源勘查技术存在较大局限性。

②煤炭开采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③煤炭地质勘查记录信息化程度不足,煤炭现代化开采和安全生产地质问题有效探明程度不足。

2.2 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地质评价方向
①要以现代地质理论为指导,依靠科技,整体提升煤炭地质勘查能力创新能力,扩大地质服务领域。

②持续有效加强煤炭地质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大新资源勘查力度,加大中国东部地区煤炭勘查和深部煤炭开采地质问题研究,西部地区聚煤盆地地质勘查研究评价力度。

③以高产高效煤炭工业建设原则,加大煤炭资源综合勘探技术创新力度,力争提高勘查精度、质量和效率,满足日渐增长的社会煤炭能源需求。

改善煤炭开采安全状况,促进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勘探技术,开展新一轮的全国煤炭资源评价。

加强洁净煤技术的地质基础研究。

加强煤炭资源现代化工业和安全开采地质问题研究。

④煤炭地质科技体制改革,确立新型人才机制,创建煤炭地质勘查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培育高素质化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煤炭地质勘查队伍。

3 结束语
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煤炭资源的工业发展要求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地质工程评价起到煤炭资源开采保障者的角色,这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煤炭工业发展变化,依靠煤炭地质勘查科技进步,早日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怀安,黄芳友.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下水,2009,31(5):139-142.
[2]华解明,傅耀军,白喜庆.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03).
[3]华解明.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及建议[J].中国煤田地质,2007(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