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常规工艺

合集下载

电镀工艺说明

电镀工艺说明

电镀工艺说明1电镀工艺及产物分析1.1镀前处理1.1.1镀前处理典型工艺(1)主要目的清洁或修正镀件表面,表面做到无氧化皮、无锈、无渍、无油污,能完全被水润湿,不挂水珠(2)处理方式机械清理:磨光、抛光、喷砂、滚光和刷光等。

除去工件表面的毛刺、氧化皮、焊渣和焊瘤等表面宏观缺陷。

脱脂:括溶剂除油、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和超声波除油等浸蚀:分为化学浸蚀和电化学浸蚀两大类。

用于去除氧化皮和锈蚀物。

浸蚀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并且在浸蚀之前必须除油。

1.1.2特定基材的镀前处理1.1.2.1不锈钢基材特点:是由铁、镍、铬、钛等成分组成。

表面容易生成附着牢固的钝化膜,此膜除去后又会在新鲜表面迅速形成。

除油和浸蚀外,通常还需要活化预处理。

采取阴极活化法、浸渍活化法和镀锌活化法等。

阴极活化法:酸性溶液中,阴极聚集氢离子,产生氢原子。

过程中将阴极工件还原。

1.1.2.2锌合金锌铝合金为例:锌和铝均既溶于酸也溶于碱。

锌合金压铸件表面往往有粗糙不平、冷纹、毛刺、分模线、飞边和缩孔等表面缺陷,并且表层是致密层,内部是疏松多孔结构。

必须进行机械清理、磨光和抛光。

经磨光、抛光后,必须对表面的大量油污、抛光膏等进行预清洗。

经预除油后,应再进行电化学除油。

除油后,表面会有一层极薄的氧化膜。

为彻底清除此氧化膜,通常选用氢氟酸浸渍活化或采用氟硼酸腐蚀活化处理。

为防止发生置换反应,影响镀层结合力,锌合金压铸件目前通常进行氰化预镀铜。

1.1.2.3铝及铝合金铝及铝合金对氧具有高度亲和力,极易生成氧化膜。

并且氧化膜一经除去又会在极短时间里产生一层新氧化膜,严重影响镀层结合力。

铝浸入电镀液时易与具有较正电位的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影响镀层结合力。

铝是两性金属,在酸性和碱性镀液中都不稳定。

铝合金压铸件有砂眼、气孔,会残留镀液和氢气,容易鼓泡,会降低镀层和基体金属间的结合力等。

因此,除了常规的除油、浸蚀、出光外,还需再制取一层过渡金属层或能导电的多孔性化学膜层。

电镀金工艺流程及详解

电镀金工艺流程及详解

电镀金工艺流程及详解1 电镀金工艺电镀金工艺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在多种金属表面涂覆一层薄膜,将金属表面转变成更饱满、亮泽度更强、更抗腐蚀、更耐磨的金属表面。

电镀金工艺分常规电镀金和多功能合金电镀金两类。

2 工艺流程电镀金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初清洗、电解清洗和后处理清洗三个步骤。

(1)初清洗是指金属表面油脂、污垢清洁,从而改善电镀金的质量表现;(2)电解清洗是指将金属物体浸入含水性盐溶液中大电流通过,使金属表面磷酸盐形式的软包层溶解,提高金属表面电镀亲和力;(3)后处理清洗步骤,针对不同的金属表面处理,需要再采用不同的清洁方式,例如酸洗、油洗、水洗等,去除剩余的污垢。

3 电镀金的基本原理电镀金依赖于电解膜原理,它是将金属与多功能合金之间形成电极在溶液中进行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褪色过程,从而使金属极化而产生色彩并且一层厚厚的金属膜覆盖在金属表面,提高金属表面质量和外观美观性。

4 电镀金工艺优势电镀金工艺对金属表面有着多项优势,其中最主要的优势分为以下几点:(1)附着力强:电镀金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它比表面涂覆的其他方法的附着力更强,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2)耐腐蚀:金属表面被电镀后会有一层薄而均匀的保护膜,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金属表面对腐蚀性因素的抗力;(3)经济实惠:电镀金工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表面附着力、抗腐蚀性、经济实惠,而且效率高,它不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电镀金工艺是当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里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它能够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薄的金属膜,有效的改善了金属表面的表面质量、耐腐蚀性及美观性,且费用低廉,经济实惠,同时它还可以具备不同形态金属上饰工艺,满足商品工艺要求,为现代金属加工和改善产品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1. 简介电镀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一层金属沉积到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的技术过程。

它主要用于增加制品表面的装饰性、耐腐蚀性以及提高导电性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电镀工艺流程。

2. 电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镀之前,必须对待镀物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最佳的镀层质量。

以下是电镀前的准备工作步骤:2.1 清洗首先,待镀物需要经过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污渍和其它杂质。

常见的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喷射清洗。

2.2 抛光在清洗完毕后,需要对待镀物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凹凸不平的部分。

通过抛光可以提高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2.3 除杂如果待镀物上有尘埃、锈迹或其它杂质,需要使用特殊的装置进行除杂处理,确保待镀物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2.4 洁净处理最后,待镀物需要经过洁净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这可以通过浸泡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或者通过电解方法进行。

3. 电镀工艺流程完成了电镀前的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预处理首先,待镀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步骤。

这些步骤包括除油、除锈、除硫和酸洗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清除待镀物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层,以提供良好的镀层附着力。

3.2 电镀液配制接下来,需要根据镀层的要求配制电镀液。

电镀液通常由金属盐、添加剂和溶剂组成。

金属盐提供希望在表面镀层的金属,添加剂可以调节电镀液的性质,而溶剂则用于稀释电镀液。

3.3 电解槽设定在电镀液配制完毕后,需要将待镀物放入电解槽中。

电解槽由阴极和阳极组成,待镀物作为阳极,而阴极则由金属板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

3.4 电镀将待镀物放入电解槽后,可以开始进行电镀。

通常,待镀物在电解槽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使电流通过电解液使金属沉积在待镀物表面。

电镀的时间和电流密度取决于具体的金属和要求的镀层厚度。

3.5 涂层处理完成电镀后,待镀物需要进行涂层处理,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电镀工艺

电镀工艺

电镀工艺一、电镀工艺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电镀后处理三个阶段;二、工艺要求1、镀层与基体金属、镀层与镀层之间,应有良好的结合力;2、镀层应结晶细致、平整、厚度均匀;3、镀层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尽可能少的孔隙;4、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各项指标,如光亮度、硬度、导电性等;5、电镀时间及电镀过程的温度,决定镀层厚度的大小;6、环境温度-10℃~60℃;7、水处理设备最大工作噪声应不大于80dB;8、相对温度(RH)应不大于95%;9、原水COD含量为100mg/L—150000mg/L三、影响因素1、主盐体系:每一镀种都会发展出多种主盐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添加剂体系,如镀锌有氰化镀锌,锌酸盐镀锌,氯化物镀锌(或称为钾盐镀锌),氨盐镀锌,硫酸盐镀锌等体系;每一体系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如氰化镀锌液分散能力和深度能力好,镀层结晶细致,与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好,工艺范围宽,镀液稳定易操作对杂质不太敏感等优点.但是剧毒,严重污染环境.氯化物镀锌液是不含络合剂的单盐镀液,废水极易处理;镀层的光亮性和整平性优于其它体系;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氢过电位低的钢材如高碳钢,铸件,锻件等容易施镀.但是由于氯离子的弱酸性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一方面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另一方面此类镀液不适应需加辅助阳极的深孔或管状零件。

2、添加剂:包括光泽剂,稳定剂,柔软剂,润湿剂,低区走位剂等;主盐与具体某一厂商的添加剂的联合决定了使用的镀液的整体性能;3、电镀设备:1)挂具:方形挂具与方形镀槽配合使用,圆形挂具与圆形镀槽配合使用。

圆形镀槽和挂具更有利于保证电流分布均匀,方形挂具则需在挂具周围加设诸如铁丝网之类的分散电流装置或缩短两侧阳极板的长度;2)搅拌装置:促进溶液流动,使溶液状态分布均匀,消除气泡在工件表面的停留.3)电源:直流,稳定性好,波纹系数小。

4、前处理—化学清洗:根据油脂的种类和性质,除油剂包含两种主体成分,碱类助洗剂和表面活性剂。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我们都知道如今电镀技术在现代应用非常广泛,电镀可以让产品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等。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镀锌、镀镉、镀铬、镀镍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汇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电镀,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中又分为镀铜、镀金、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具体工艺,在制造业领域尤其对镀锌、镀镉、镀铬、镀镍应用最广。

而这四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区别的吧?镀锌:锌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易变色,在水中及潮湿大气中则与氧或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氧化物或碱性碳酸锌薄膜,可以防止锌继续镀氧化,起保护作用。

锌在酸及碱、硫化物中极易遭受腐蚀。

镀锌层一般都要经钝化处理,在铬酸或在铬酸盐液中钝化后,由于形成的钝化膜不易与潮湿空气作用,防腐能力大大加强。

对弹簧零件、薄壁零件(壁厚<0.5m)和要求机械强度较高的钢铁零件,必须进行除氢,铜及铜合金零件可不除氢。

镀锌成本低、加工方便、效果良好锌的标准电位较负,所以锌镀层对很多金属均为阳极性镀层。

应用:在大气条件和其他良好环境中使普遍使用镀锌。

但不宜作摩擦零件。

镀镉:与海洋性的大气或海水接触的零件及在70℃以上的热水中,镉镀层比较稳定,耐蚀性强,润滑性好,在稀盐酸中溶解很慢,但在硝酸里却极易溶解,不溶于碱,它的氧化物也不溶于水。

镉镀层比锌镀层质软,镀层的氢脆性小,附着力强,而且在一定电解条件下,所得到的镉镀层比锌镀层美观。

但镉在熔化时所产生的气体有毒,可溶性镉盐也有毒。

在一般条件下,镉对钢铁为阴极性镀层,在海洋性和高温大气中为阳极性镀层。

应用:它主要用来保护零件免受海水或类似的盐溶液以及饱和海水蒸气的大气腐蚀作用,航空、航海及电子工业零件、弹簧、螺纹零件很多都用镀镉。

电镀的工艺(3篇)

电镀的工艺(3篇)

第1篇一、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还原成金属,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

电镀过程中,工件作为阳极,金属离子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作为介质。

1.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电镀工艺的核心,它含有待镀金属的离子。

根据镀层材料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种类也有所区别。

2. 阳极:阳极是电镀过程中提供金属离子的电极,通常使用与镀层材料相同的金属或导电材料。

3. 阴极:阴极是电镀过程中沉积金属薄膜的电极,通常使用工件。

4. 外加电源:外加电源提供电镀过程中的电流,促使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二、电镀工艺流程1. 工件预处理:工件预处理是电镀工艺的第一步,主要包括表面清洗、去油、去锈、去氧化膜等,以确保工件表面干净、平整。

2. 电镀液配制:根据镀层材料的要求,配制相应的电解质溶液。

3. 电镀:将工件放入电解质溶液中,接通电源,使工件成为阴极,阳极接通电源。

在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成金属,形成镀层。

4. 镀层后处理:镀层后处理包括清洗、干燥、抛光等,以提高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5. 检验:对镀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镀层厚度、均匀性、结合力等符合要求。

三、电镀工艺分类1. 按镀层材料分类:包括镀锌、镀镍、镀铜、镀银、镀金等。

2. 按镀层用途分类:包括装饰性电镀、功能性电镀、耐磨性电镀、耐腐蚀性电镀等。

3. 按电镀工艺分类:包括酸性电镀、碱性电镀、中性电镀、盐浴电镀等。

四、电镀工艺应用1. 金属制品:电镀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如汽车零部件、自行车、手表、首饰等。

2. 电子产品:电镀工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手机、电脑、家电等。

3. 医疗器械:电镀工艺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如手术刀、牙科器械等。

4. 建筑材料:电镀工艺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镀锌钢管、镀锌铁丝等。

5. 航空航天:电镀工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机、火箭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金属电镀工艺介绍

金属电镀工艺介绍

金属电镀工艺介绍
金属电镀是一种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薄膜的工艺,旨在改善金属的外观、抗腐蚀性能和其他性能。

主要金属电镀包括镀铬、镀镍、镀铜等。

以下是金属电镀的一般工艺介绍:
1.准备工作:在开始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处理,以去除油脂、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

通常,这包括碱性清洗、酸性清洗、水洗等步骤。

2.酸洗:金属表面常常被氧化,酸洗的目的是去除氧化层,使金属表面
更容易进行电镀。

这通常涉及使用酸性溶液,如酸洗液。

3.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有助于提高金属表面对电镀液的吸附能力,通常
使用活化剂进行处理。

4.镀前处理:有时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例如使
用导电漆或粘接剂,以确保电镀层的均匀附着。

5.电镀过程:金属电镀通常使用电解槽,在槽中浸泡含有金属离子的电
镀液。

金属件作为阴极,金属离子在电流作用下还原并沉积在金属表面。

6.后处理:镀层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例如清洗、中和、
水洗等步骤,以确保金属表面的质量。

7.抛光:为了获得更光滑、更有光泽的表面,有时会对电镀层进行抛光
处理。

金属电镀工艺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行业,包括汽车制造、家居用品、首饰制造等,以改善金属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在进行金属电镀时,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沉积在导电基材上的表面处理工艺。

它能够增加金属产品的耐腐蚀性、外观光泽以及耐磨性,因此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电镀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准备工作,需要将待镀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油污和其他杂质。

然后进行去毛刺处理,以保证表面光洁度。

接下来就是进行酸洗处理,将金属表面氧化物、锈斑等杂质溶解掉,这一步将为电镀打下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是电镀过程。

首先将待镀件作为阴极,放入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然后通过外加电流,在待镀件表面沉积金属。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温度以及离子浓度等参数。

具体的电镀过程根据金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铜镀、镍镀、铬镀等都有各自的工艺流程。

最后则是进行后处理工作。

将电镀好的产品进行清洗、干燥、抛光等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总的来说,电镀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酸洗处理、电镀过程以及后处理工作。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相关参数,以确保最终电镀出来的产品质量良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镀工艺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为金属制品的加工提供了更多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钢铁件电镀锌工艺流程
┌酸性镀锌
除油→ 除锈→ │ → 纯化→ 干燥
└碱性镀锌
(2)钢铁件常温发黑工艺流程
┌ 浸脱水防锈油

│ 烘干
除油→除锈→常温发黑→│ 浸肥皂液——→ 浸锭子油或机油


└浸封闭剂
(3)钢铁件磷化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表调→磷化→涂装
(4)ABS/PC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亲水→ 预粗化(PC≥50%)→ 粗化→ 中和→ 整面→ 活化→解胶→ 化学沉镍→ 镀焦铜→ 镀酸铜→ 镀半亮镍→ 镀高硫镍→ 镀亮镍→ 镀封→ 镀铬
(5)PCB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粗化→ 预浸→ 活化→ 解胶→ 化学沉铜→ 镀铜
→ 酸性除油→ 微蚀→ 镀低应力镍→ 镀亮镍→ 镀金→ 干燥
(6)钢铁件多层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除锈→ 镀氰化铜→ 镀酸铜→ 镀半亮镍→ 镀高硫镍
→ 镀亮镍→ 镍封→ 镀铬
(7)钢铁件前处理工艺流程
1、打磨件→ 除蜡→ 热浸除油→ 电解除油→ 酸蚀→ 非它电镀
2、非打磨件→ 热浸除油→ 电解除油→ 酸蚀→ 其它电镀
(8)锌合金件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电解除油→ 酸蚀→ 镀碱铜→ 镀酸铜或
焦磷酸铜→ 其它电镀
编辑本段
(9)铝及其合金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化学沉锌→ 浸酸→ 二
次沉新→ 镀碱铜或镍→ 其它电镀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铝铬化→ 干燥→ 喷沫或喷粉→ 烘干或粗化→ 成品除蜡→
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阳极氧化→ 染色→ 封闭→ 干燥
→ 成品
(10)铁件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预镀碱铜→ 酸性光亮铜(选择)→ 光亮镍→ 镀铬或其它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镍封(选择)→ 镀铬
(11)锌合金镀铬工艺流程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电解除油→ 浸酸→ 碱性光亮铜→ 焦磷酸铜(选择性)→ 酸性光亮铜(选择性)→ 光亮镍→镀铬(12)电叻架及染色工艺流程
前处理或电镀→ 纯水洗(2-3次)→预浸→ 电叻架→ 回收→ 纯水洗(2-3次)→ 烘干→成品
(12)PCB孔金属化工艺流程
钻孔→磨板去毛刺→上板→整孔清洁处理→双水洗→微蚀化学粗化
→双水洗→预浸处理→胶体钯活化处理→双水洗→解胶处理(加速)→双水洗→沉铜→双水洗→下板→上板→浸酸→一次铜→水洗→下板→烘干
(13)对不同芯模进行电铸的工艺流程
金属芯模:脱脂→弱浸蚀→制备分离层(用于多次使用的芯模)→镀裹紧层→镀裹紧层→电铸→机加工→加固→脱模→热处理(用于内应力大和需提高塑性的电铸层)。

非金属芯模:涂防水层(用于易吸水的材料)→脱脂→镀导电层→镀裹紧层电铸→机加工→加固→脱模→热处理(用于内应力大和需提高塑性的电铸层)。

(14)电泳漆工艺流程
酸洗→水洗→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磷化→水洗→水洗→超
声波清洗→纯水洗→电泳→喷淋洗→水洗→纯水洗→风干→烘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