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第一部分:什么是通风设计?通风设计是建筑和室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非常重要。
通风设计通过优化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有效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污染物和湿气,从而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良好的通风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感,还可以预防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不良引发的健康问题。
第二部分: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的窗户和门的位置,以便利用自然气流来实现通风。
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的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空气的循环流动。
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使用机械设备,如风扇、通风管道和排气扇,来促进空气的流通。
机械通风广泛应用于那些不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和室内环境。
3. 混合通风:混合通风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结合,通过结合两者的特点来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
在需要更好通风效果的区域,可以通过结合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来提高通风效果。
4. 空气净化:除了通风,空气净化也是通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植物、过滤网等设备和材料,可以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第三部分:通风设计的注意事项1. 考虑建筑朝向:在设计通风系统时,要考虑建筑的朝向。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的朝向,以利用气流和阳光来增加通风效果。
2. 控制室内湿气:高湿度环境会增加室内的不适感和空气污染物的增加。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和使用抽湿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湿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避免污染源:通风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引入新鲜空气,还要注意避免污染源。
避免使用含有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材料,并定期清洁和维护通风设备,以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4. 考虑噪音问题:通风设备会产生噪音,因此在设计通风系统时要注意噪音的控制。
选择低噪音的通风设备,合理布局通风管道,以降低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第四部分:总结与回顾通风设计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通风与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至关重要的设施,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质量和人员的舒适度。
对于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系统的研究和规范指导,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可靠。
1.2 研究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提供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指南,帮助设计人员合理选择设计参数、设计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节能。
1.3 研究内容本手册主要涉及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设备的选择与配置、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系统控制与调试、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第二章通风系统设计2.1 通风原理通风系统是通过新风、排风和循环风流动来改善建筑内部空气质量和温度,保证室内外气体的对流交换。
本章将介绍通风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求,包括通风效率、新风量的计算、新风口设置和排风口配置等。
2.2 通风设备本节将介绍通风系统中所需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空气处理机组、风管、风口等设备的选型原则和配置要求,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效率高。
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3.1 空调原理空调系统是在通风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流速等参数,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章将介绍空调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求,包括空调负荷计算、冷热源选型、末端设备配置等。
3.2 空调设备本节将介绍空调系统中所需的空调设备,包括制冷机组、送风机组、冷却塔、蓄冷槽等设备的选型原则和配置要求,确保系统的能效和可靠性。
第四章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集成设计4.1 设计参数的确定本节将介绍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空间布局、风口数量、风管直径、送风口数量等方面,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环境的需求。
4.2 控制与调试本节将介绍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和调试方法,包括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调度和运行监测等方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节能性。
第五章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5.1 运行管理本节将介绍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要点,包括系统的启停顺序、运行参数监测、设备维护等方面,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1. 概述通风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有效地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与舒适。
本手册将介绍一些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通风系统。
2.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通风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排除室内的污染物。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通风设计原理:2.1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和温度差异产生的气流来实现室内空气更新的一种方式。
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选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二者的结合。
2.2 气流路径的设计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规划气流路径,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污染物的排出。
主要的气流路径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通道、管道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各个路径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死角和交叉污染。
2.3 风速与风量的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量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通风风速一般控制在0.2-0.4m/s,通风风量根据人数和活动强度进行计算。
2.4 适当的换气率合理的换气率是通风设计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确定换气频率和时间。
例如,住宅的换气率可以较低,而厕所和厨房则需要更高的换气率。
3. 通风设计的方法通风设计的方法可以根据需求和环境进行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通风设计方法:3.1 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设计注重合理利用建筑的自然条件,如方向、朝向、窗户位置等。
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利用气流的对流和冷热空气的密度差异,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
3.2 机械通风设计机械通风设计主要通过风机等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风机,如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风机的容量、位置和噪音控制等因素。
3.3 热回收技术热回收技术是一种节能的通风设计方法。
通过在排风和新风之间设置换热器,将排出的热空气传递给进入的冷空气,在减少能量浪费的同时,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通风:通风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
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通风、自然通风与降温、空气幕、局部排风、通风管道系统设计、通风机、除尘、气力输送、有害气体净化处理、典型公共建筑通风设计、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排烟、通风除尘系统测验与维护管理等方面,集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设计于一体。
本手册简明、实用,内容新颖、表述简练,查阅方便。
目录:第一章常用的基本数据第一节计量单位第二节物理数据第三节室外气象参数第四节与通风设计有关的标准第二章全面通风第一节全面通风设计第二节全面通风量计算第三节风量平衡、热平衡计算第四节热、湿及有害物发生量计算第五节热回收装置第三章自然通风与隔热降温第一节自然通风第二节工业建筑高温热源的隔热措施第三节局部送风第四章空气幕第一节空气幕形式第二节空气幕计算方法第三节空气幕设备第五章局部排风第一节局部排风罩的类型第二节局部排风罩的设计计算第三节觉生产设备的局部排风装置第六章通风管道系统设计第一节通风管道的材料与形式第二节风管内的压力损失第三节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第四节通风管道的布置和部件第五节高温烟气管道系统的设计第六节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第七章通风机第一节通风机的分类、性能参数与命名第二节通风机的选择及其与风管系统的联接第三节通风机的运行调节第四节通风机的消声与减振第六章除尘第一节粉尘的特性第二节除尘器的选择第三节惯性及旋风除尘器第四节湿式除尘器第五节过滤式除尘器第六节小型除尘机组第七节静电除尘器第八节粉尘的收集与处理第九章气力输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气力输送系统布置和设备结构第三节气力输送系统计算第十章有害气体净化处理第一节有害气体分类、起始浓度(或散发量) 第二节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方法第三节净化处理系统和装置的安全技术第四节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第五节工程实例第十一章典型公共建筑的通风设计第一节汽车停车场通风设计第二节大、中型厨房的通风设计第三节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第十二章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及排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第三节防、排烟设计第十三章通风除尘系统的测试与维护管理第一节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第二节含尘浓度的测定第三节有害气体测定第四节通风除尘系统的调式及维护管理第十四章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第一节初步设计说明第二节施工图说明第三节通风工种图例产品介绍。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况 ................................... .31.1建筑物概况 (3)1.2 系统方案的划分确定 (3)第二章送排风与排烟的计算 (5)2.1 排风量的确定 (5)2.2 送风量的确定 (5)2.3 车道补风的计算 (6)2.4 排烟量的计算 (6)2.4.1 配电室排烟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消防控制室排烟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地下车库排烟量的计算 (6)2.5 机械排烟系统的补风量的计算 (6)2.6 气流组织的分布 (7)第三章风管与风口的选择 (8)3.1 风管材料的选择 (8)3.2 风口尺寸及数量的计算 (8)3.2.1 防烟分区一风口的计算 (8)3.2.2 防烟分区二风口的计算 (9)3.2.3 防烟分区三风口的计算 (9)3.2.4 防烟分区四风口的计算 (10)3.2.5 配电室风口的计算 (10)3.2.6 消防控制室风口的计算 (11)3.2.7 防火分区二机械补风相关计算 (11)3.2.8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风口的计算 (11)第四章送风排烟水力计算 (13)4.1 排烟排风管道的计算依据 (13)4.1.1 防火分区一排烟系统的水力计算 (13)4.1.2 防火分区一排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4)4.2 防火分区二的水力计算 (16)4.2.1 排烟系统水力计算 (16)4.2.2 排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7)4.3 防火分区二机械补风系统水力计算 (18)4.4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水力计算 (19)4.4.1 配电的水力计算 (19)4.4.2 消防控制室水力计算 (20)第五章风机设备及配套设备选择 (21)5.1 排烟(排风)风机的选择计算 (21)5.2 送风机的选择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设计概况1.1建筑物概况该工程系为某高层建筑地下车库通风的设计,该地下车库层高5m,该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47862m,另还设有两间通风机房,m,车库所用面积为4254.82其每间建筑面积为50.22m,一间配电室,其建筑面积为752m,一间消防控制室,其建筑面积为19.442m.1.2 系统方案的划分确定根据文献]1[7.2.1的相关规定,当停车场停车数量大于十辆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通风设计说明书[1].
![通风设计说明书[1].](https://img.taocdn.com/s3/m/56f1824059eef8c75fbfb3ea.png)
鸡西大学通风设计课程名称:矿井通风设计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专业:采矿3班姓名:李明学号:07030903025 年级:09 级指导教师:王国臣目录第一章采区设计矿井概况 (3)§1 煤层赋存条件 (3)§2 矿井巷道布置 (4)§3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4)§4 矿井安全条件 (5)第二章通风系统 (6)§1 通风方式 (6)§2 通风方法 (6)§3 上山布置 (7)§4 通风网络 (7)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 (8)§1 风机服务范围确定 (8)§2 需风量计算 (8)§3 风量分配 (10)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与通风特性 (13)§1 容易及困难时期阻力路线确定 (13)§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4)第五章通风设备选型 (16)§1 局部通风机选型 (16)§2 主要通风机选型 (16)第六章矿井通风系统评价 (19)§1 矿井通风经济性评价 (19)§2 矿井通风安全性评价 (19)第七章设计心得体会 (20)第一章采区设计矿井概况§1 煤层赋存条件一、采区概况本采区为二采区,采区浅部以煤层露头为界,深部以+1700m标高为界,东北面以83号勘探线为界,西南面以断层为界。
采区内煤岩为单斜构造,赋存较稳定,区内可采煤层4层,自上而下分别为6、7、9和10号煤层,含煤地层为二迭系龙潭组,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各煤层为中灰低中硫高发热量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本采区四层煤平均厚度为2.31m,6号层1.66m,7号层3.28m,9号层2.47m,10号层1.82m,属于中厚煤层。
二、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采区地质构造、开采煤层特征(厚度、倾角、媒质、夹石、层间距、顶底板岩石特征等)、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井上下及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上部或浅部开采情况等。
通风工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设计参数 (2)(三)确定空调方案,进行焓湿图计算 (2)(四)通风设备选型 (4)(五)气流组织计算 (4)(六)风、水管路布置 (5)(七)水力计算 (6)(八)水力计算 (8)(九)参考文献 (9)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上海某办公楼,砖混结构共十四层,层高都为4.5m 。
总建筑面积约12386.25m 2。
已给出建筑平面图、各个房间的功能和冷负荷,要求设计本办公楼房间的通风系统,从而为整个建筑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二、设计参数长春地区地处北纬43°54′,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5℃,湿球温度24.2℃。
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相对湿度φ=60%,室内设计温度t=25℃,新风量25m 3/h.人。
三、确定空调方案,进行焓湿图计算: 1、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考虑到卫生和能效,选择处理后的新风和风机盘管处理过的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的方案。
采用新风不负担室内负荷的方式,即将送入室内的新风处理到95%相对湿度的室内等焓点D(见焓湿图)。
空调系统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可在h-d 图上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⑴ 在h-d 图上找出室内状态点R ,室外状态点O⑵ 根据计算出的各房间室内冷负荷Q 和湿负荷W 求出WQ=ε,通过室内状态点R 画出ε线与φ=95℅线相交,即得送风点S⑶ 根据h R 等焓线,由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定出D 点 ⑷ 根据R 、S 两点确定房间总风量⑸ 根据新风比确定风机盘管处理风量及终状态2、总风量、新风量、风机盘管风量的确定以105房间为例:冷负荷:2514.46W ;人体散湿量:0.292g/s ① 计算热湿比ε:ε=Q/W=2514.46/0.292=8611kJ/㎏; ② 确定送风状态点:室内设计状态点R :t R =25℃,φ=60%,h R =55.2kJ/㎏ 过R 作ε=8611 kJ/㎏线本设计采用露点送风,取过程线与φ=95%的交点D 作为送风状态点S 在焓湿图上查得S 点:h s =41.7kJ/㎏;③总送风量:G=Q/(h n -h s )=2.51/(55.2-41.7)=0.186kg/s=558.9m 3/h 105房间的新风量为156 m 3/h计算FP 风量: G f =G-G o =558.9-156=402.9m 3/h其他房间见下表:O R冷却干燥 D 冷却干燥F 混合SRε四、通风设备选型1、风机盘管选型根据105房间负荷风机盘管风量402.9 m3/h,及冷量2514.46w,选用标准风盘FP-2.5两台。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通风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而进行的系统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通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设计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与排风系统的设计;2.熟悉通风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参数和标准;3.运用相关软件对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计算;4.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确定合适的通风方式和设备选择;5.考虑环保和能源节约的因素,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6.编写通风系统设计报告和方案。
三、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建筑物类型和所需通风量;2.收集建筑材料和人员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数据;3.运用软件模拟建筑物的气流分布和新风量要分配;4.设计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管道布置和风口位置;5.根据设计所得的数据,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6.分析通风系统的经济性和能耗情况;7.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优化。
四、设计要求:1.设计建筑物通风系统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2.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环保和能源节约;3.设计方案要合理可行,能满足实际需求;4.设计报告要详细清晰,包括设计依据、参数计算、模拟结果等;5.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工程专业的协调。
五、设计成果:1.设计报告:包括详细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2.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
六、设计评分分项:1.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计算和模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图纸的清晰性和准确性;5.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一般需要8-10周的时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1-2周:确定设计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关资料;2.第3-4周:进行计算和模拟,确定通风系统方案;3.第5-7周: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计算;4.第8周:编写设计报告和整理设计图纸。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通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1、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3)《暖卫、通风、空调技术手册》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5)《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BJ 16-20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通风柜标准》
(7)行业相关资料及甲方提供资料(要求)。
2、要求:
2.1实验室的通风换气次数取每小时8-20次。
2.2支管内风速取6-12m/s,干管内风速取8-14m/s。
2.3通风设备设计风量
2.3.1单台1500排毒柜设计排风量为1500 m3/h;
单台1800排毒柜设计排风量为1800 m3/h
单台万向排烟罩设计排风量为200~300 m3/h.
单台300*300mm抽风罩设计排风量为800 m3/h,不得小于800 m3/h。
排毒柜的柜门高度为35-1000px时,柜门的表面风速为0.5m/s
2.3.2整个通风系统均为中低压系统:500<P≤1500。
3、通风系统要求:
3.1、风机要求
实验室通风系统风机全部采用玻璃钢离心风机,采用A式传动,使用玻璃钢离心风机,效率高,曲线平坦
性能稳定可靠,维护方便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3.2、管路设计要求
3.2.1风管均用PVC管材,所有管道的设计压力均小于1500Pa,属于中低压管路。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
3.2.2排风系统风管为非易燃PVC材质,主风管厚度为δ≥6mm。
支风管厚度为δ≥4mm; 圆形PVC 风管采用插件方式连接,PVC方形管采用法兰方式连接,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采用插件方式连接。
3.3、噪声设计:
3.3.1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噪声须控制在62 dB(A)。
3.3.2消声器进口尺寸与风机出口一致。
消声层厚度不小于50mm。
3.3.3消声器内置玻璃丝布和超细玻璃吸音棉,有不锈钢丝网加固使消声材料不易损坏和被气流吹走,延长消声器使用寿命。
具有防腐蚀性作用。
4、减振要求:
4.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城市地区对环境建筑物影响的铅直振动容许值为:
昼间标准75 dB
夜间标准72 dB
4.1.1风机与基础之间加装橡胶减振器,厚度为75px,降低噪声25~
30 dB。
4.1.2风机进风口安装减振软接头,使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至通过风管传递到实验室。
4.1.3风机底座为水泥基础,水泥基础的高度根据现场情况可做适当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风机基础高度不小于500px。
5、通风控制系统要求:
5.1.1各单台设备排风量达到设计要求,且确保每台通风设备在单独运行时不影响其他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5.1.2 在S1、S2、S3、S6(见附件图3)每套设备上安装调风阀;排风口都有废气净化装置见附件图3。
5.1.3在S4、S5(见附件图3)每台设备上安装电动调风阀,设置变频PLC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将依据电动调风阀开关启动的总数量,通过控制箱的计算与调配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以调解风机上电机的转速,相应地输出适当的风量。
6、废气净化系统
6.1运行过程中排出气体的不同性质,无机气体配置水喷淋塔, 有机气体性炭干吸附废气处理装置,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6.2工艺流程:
通风及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
--风管--
--废气净化设备(酸雾塔或活性炭干吸附)根据实际可选择--
--消声器--
--风机排放
6.3所有排出通风排出废气,都要通过净化后排出,最终排出的废气必须经相关权威部门进行检测,达到国家相关允许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