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计说明书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北京市华燕办公楼通风空调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沈阳市华燕办公楼采暖和空调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079m2。
一共5层,无地下层,层高4.5m,窗高2m;标准层和顶层为大活动室和小活动室。
按照一般计算负荷的方法,采用热负荷法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建筑物的热、湿负荷,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方面,在设计采暖系统时,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流的采暖系统;在设计空调水系统时,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一种。
然后,进行风机盘管、新风处理设备、冷冻机组等的选型和风管和水管的水力计算,系统压损等等。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到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关键词:空调系统;冷负荷;水力计算;独立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1.1引言1 1.2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 方案的比较及论证 ............................ 2.1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比较 (8)2.2方案的选择 .........................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3.1 负荷的计算 ............................................ 13 (13)3.1.1 冷负荷的计算 ................. (13)3.1.2热负荷的计算 ................. (16)3.2空调负荷计算 .......................................... 18 第四章空气处理过程 ....................4.1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 23 (23)4.2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 . (24)4.3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 24 第五章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 28 5.1 空调机组的选型 (28)5.1.1新风机组的选择 ............................................... (28)5.2房间风机盘管的选择 ...................... (29)第六章气流组织设计 ......................... .. (35)6.1送、回风口的选择、布置 ................. (35)6.2送、回风口的选型 ........................ (36)第七章空调风管水力计算 ..................... .. (37)7.1计算方法 .................................................. 37 7.2计算说明 ................................ (38)第八章空调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 . (39)8.2 水管的水力计算 ......................................... 43 8.2.1计算依据 .............................. (43)8.2.3压力损失的构成 ........................ (43)8.2.3 水利计算 .............................. (43)8.3冷凝水管路系统的设计与管径的确定 ... (46)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消声与隔振 ................. (54)9.1空调风系统的消声 ........................ (54)9.2空调装置的防振 ............................................ 54 9.3消声设备选型 ............................ (54)9.4设备机房噪声控制设计的主要措施 (55)第十章技术经济分析 (61)第十一章结论 (62)参考文献 (63)北京市华燕办公楼采暖和空调工程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设计,提高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通风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工业通风的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气流规律、热量传递规律和湿度控制规律,让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物理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的计算和设计。
3. 工业通风的设计方法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调查、通风参数计算、风机选型、管道布置、噪声和震动控制等方面,并借助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设计技能。
4. 工业通风系统的评估和优化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升级、控制系统改进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维修和管理技能。
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系统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对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环境情况、生产工艺、通风系统现状等方面,并编写调查报告。
2.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调查报告和课程所学,学生需要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和方案优化,需要包括计算书、施工图和设计报告。
3. 工业通风系统维护和管理方案学生需要针对设计方案中所提到的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方案的书写,包括维修和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质量监控方案等。
计分方法学生课程成绩的计分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课堂表现:40%包括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出勤、发言、讨论和思考等方面的表现。
2. 课程设计:40%包括学生针对具体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的调查、设计和方案优化。
3. 考试:20%包括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文献1.《通风与空调》,李国华。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建筑1102学号:111430222姓名:符秋晨指导教师:甘长德设计时间:2015年3月15日目录前言 (4)1 原始资料 (5)1。
1 厂址 (5)1.2 室外气象资料 (5)1。
3 工艺资料 (5)1.3.1 工艺简介 (5)1.3.2 工艺过程 (6)1.4 工作班制及室内空气条件 (6)1.5 建筑资料 (7)1.6 热源参数 (7)1.7 其他数据 (7)2。
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 (7)2。
1 各工部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7)2.2 各工部冷风渗透和大门侵入冷风负荷计算 (8)2.3 各工部总热负荷汇总 (9)3。
车间各工部散热量计算 (9)3.1 发电机散热量计算 (9)3。
2 电动设备散热量计算 (10)3.3 热槽散热量计算 (11)3。
3.1 热槽内介质表面散热量计算 (11)3.3。
2 热槽外表面散热量计算 (12)3。
3.3 热槽散热量汇总 (13)3。
4 各工部散热量汇总 (14)4. 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计算 (15)4.1 局部排风系统介绍 (15)4.2 全面通风系统介绍 (16)4.2.1 全面通风系统分类 (16)4.2.2 全面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6)4.2。
3 全面通风系统气流组织设计原则 (17)4。
3 局部排风量计算 (18)4.4 排风系统划分 (21)4。
5 全面排风量计算 (21)4.6 各工部排风量汇总 (22)5。
车间各工部采暖通风方案的确定 (22)6. 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冬季换热设备换热量计算 (23)6.1 热风平衡计算式 (23)6.1.1 风量平衡计算 (23)7.1。
2 热平衡计算 (24)6.2 各工部进风温度确定及进风量校核 (25)6.3 空气加热量的计算 (26)6.3.1 基本计算公式 (26)6.3.2 选择计算方法和步骤 (27)6.3。
3 空气加热器详细计算 (27)7. 校核夏季室内工作温度 (29)8. 水力计算 (30)8。
xx煤矿通风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矿井概况一、井田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兴乐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临汾蒲县黑龙关镇境内,行政区划属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管辖。
矿区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的倒盾形,南北长约2700m,东西宽1280m,面积3.2618km2。
兴乐煤业有限公司自主井向南西方向1.5km为在修的临(汾)大(宁)一级公路,有临汾至大宁、蒲县、永和、隰县的公交车经过。
根据国家规划山西中南部大能力铁路将从井田北部穿过,并有望在南沟建设站台。
该矿向西距蒲县县城约15km;向东约63km可到达南同蒲铁路临汾站,并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霍(县)侯(马)一级公路、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二)、井田地质特征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吕梁山南端的东部,地形复杂,切割强烈。
总体地势东高西低。
地面上由三条规模较大的山梁将井田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南部一条山梁近东西向展布,靠近矿区东界转折北西向分叉成两条山梁:一条北东向延伸出井田南界外;一条近东西向延伸出东界外。
井田中南部一条山梁呈北东向展布,在井田中心腹部分叉出一条近东西向山梁延伸出井田西界,至井田东界处与另一条山梁相合。
井田北西角至井田东界中部发育一条北西向山梁,在井田东界中部与中南部山梁合为一条山梁,在井田北部分叉为三条山梁,近南北向延伸出井田北界。
山梁两侧沟谷发育。
最高点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中段山峰,标高为+1298.5m,最低点位于武家沟村南西村口,标高+1083m。
相对高差215.5m,属黄土覆盖型低起伏山区。
地表主要沟谷中有基岩出露,其余大面积黄土履盖,坡徒沟深,且多为黄土冲沟,主要沟谷为武家沟村北东和桥沟村北东大冲沟,及井田北部北西向展布南东延展的大冲沟,均呈“丫”字型展布。
以桥沟村冲沟较大。
地表植被不发育,有些灌木和少量农田。
地表建筑物主要为民房,集中在化乐村和武家沟村附近。
房屋结构多为砖混结构。
2、地层井田范围内大面积黄土履盖,植被不发育,地形切割强烈,仅在部分沟谷中和山梁上有基岩出露。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镇雄县沙湾煤矿四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姓名欧尼酱指导老师班级通风13--1学号时间2017年1月成绩摘要通过对镇雄县沙湾煤矿四采区的煤层地质赋存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采区布置方案,运用适当的煤炭开采方法,提高煤炭产量和煤炭回采率,减少地质危害对煤矿生产的威胁。
此外,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分析,确定通风网络,合理分配风量,选择适宜通风设施,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矿生产效益。
关键字:采区布置;通风系统;分配风量;安全;提高效益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mining area in the Fourth of Zhenxiong Shawan mine, choose the right layout scheme mining area, using the appropriate method of coal mining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oal production and, reduce the threat of geological hazards to coal production .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mine's ventilation system is to determine the ventilation network,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air volume, select the suitable ventilation faciliti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underground work.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 improving coal production. Keywords: Mining Area Layout; Ventila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of wind Security; Improve efficiency1、矿井概况 (1)1.1 含煤地层 (3)1.2 煤质 (1)1.3 矿井瓦斯 (2)1.4 水文地质 (2)1.5 煤尘爆炸性 (2)1.6 煤的自燃倾向性 (2)1.7 工程地质 (3)1.8 其他开采 (3)2、采区煤炭储量及服务年限计算 (3)2.1 采区煤层倾角 (3)2.1 采区煤炭储量 (3)2.1 采区服务年限 (3)3、采区情况介绍 (3)3.1 采区的基本情况 (3)3.2 采区巷道布置说明 (4)3.3 采区内工作系统的介绍 (4)4、轨道断面选取 (4)5、回采工艺 (6)5.1采煤方法 (6)5.2开采方法及采煤设备的选择 (6)5.3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9)5.4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10)5.5劳动组织形式 (10)6、掘进工艺 (11)6.1掘进通风方法选择与比较 (11)6.2掘进通风设备 (11)7、风量计算 (12)7.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12)7.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13)7.3硐室风量 (14)7.4其他风量 (14)7.5总需风量 (14)7.6风量分配 (14)7.7风阻计算 (15)参考文献: (17)1采区概况1.1含煤地层从钻孔揭露的资料看: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2l)与长兴组(P2c),地层总厚度177.45~187.92m,平均184.99m,含煤11~14层,平均12层。
通风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 (2)2、摘要 (5)3、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6)3.1、排风罩的选取 (6)3.2.集气罩尺寸确定 (7)3.3集气罩排风量确定 (7)4、通风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8)4.1管道材料、形状的选择 (8)4.2、设计草图 (9)4.3、设计计算 (10)4.3.1、初步选定最不利环路 (10)4.3.2、根据规定确定各项参数及尺寸 (10)4.3.3、阻力计算 (10)4.3.4、通风系统水力计算表 (14)4.3.5、校核节点处支管阻力平衡 (14)4.3.6、计算系统总阻力 (15)4.3.7、选择风机 (15)5、参考文献 (16)1、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起讫时间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所在院系指导教师职称所在单位年月日1、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某喷漆车间大小:长×宽×高=20m×10m×6m ,墙厚0.24m ,门3m ×3m 。
(2)车间内有3个浸漆槽1#、2#、3#,槽面尺寸1.2m*0.8m ,距地面1m ,平面布置如下图。
设计要求: 为排除有机溶剂蒸汽,在槽上方设排风罩,试为该车间设计局部排风系统。
2、工作量(1)根据拟定的设计题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规范,确定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排风罩、确定排风罩尺寸和排风量、设计通风管道布置方式、依据设计手册进行风管的水力计算并选择合适风机。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5)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参考网址)。
2.抛光工部(编号 5)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只有抛光工部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
尘等。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 D 计算(式 1-1):
D
=
AD(
������3 ℎ)
抛光机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排气罩口尺寸为400 × 400(高) 。
(1)通风量计算; (2)选定净化除尘设备(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可参考网址); (3)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3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3. 焊接平台(编号 6)见表 1-2
表 1-2 焊接平台概况
2.抛光轮、焊接平台。
溶液温度 (℃) 70 75 20 70
散发的有害物
碱雾 碱雾、氢气
氰化物 碱雾、氢气
3.土建资料。车间平面图见图 1-1.
图 1-1 车间平面图
2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工业槽的有害气体捕集与净 2.抛光轮粉尘捕集与除尘 3.焊接平台粉尘捕集与除尘 4.发电机室排除余热的通风
二、槽边排气罩计算原理 ............................................................................................................ 6 三、 局部排气设备--槽边排风罩设计计算...................................................................... 7
工业通风手册

工业通风手册一、通风基础知识1.通风的定义和作用:介绍通风的基本概念,说明其在工业生产和环境控制中的重要性。
2.通风原理:阐述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流组织、压力差等基本概念。
二、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系统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通风系统,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
2.设计原则与流程:说明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布局、设备选型等。
三、通风设备与部件1.通风设备:介绍各种通风设备,如风机、阀门、消声器等。
2.部件与材料:说明通风系统中常用的部件和材料,如过滤器、管道、保温材料等。
四、通风测量与评估1.测量方法:介绍测量通风系统性能的方法和工具。
2.评估标准:说明评估通风系统性能的常用指标和标准。
五、通风安全标准1.安全规定: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
2.健康与环境影响:评估通风系统对工人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六、工业污染控制1.污染来源与影响:分析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来源及其对环境和工人的影响。
2.控制技术与方法:介绍工业污染控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如废气处理、噪声控制等。
七、通风系统维护与管理1.日常维护:说明对通风系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故障诊断与排除:介绍常见的通风系统故障及其诊断和排除方法。
3.性能优化:提供优化通风系统性能的建议和措施。
八、通风案例分析1.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通风系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2.案例分析: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状况等方面。
3.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九、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探讨当前和未来通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节能化等。
2.法规与标准:分析未来工业通风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采区风量的计算1.1 工作面的供风及工作面风量计算原则及要求按照风量计算依据,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采区总风量。
按照采区实际需要,供给适当的风量,是搞好采区通风的核心问题。
既要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合理,但因计算风量的因素较多,各个采区的情况又不尽一致,迄今仍分别用各种因素进行近似计算,然后选用其中最大值。
对于新设计的采区,要参照条件相同的生产采区进行计算。
投产后进行修正,对于生产的采区,也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务必使供给的风量符合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1、采区需风量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的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采区总风量。
2、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3、按该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浓度、风速以及温度等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4、按风速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风量。
按最高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风量。
采煤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最大需风量计算。
备用工作面亦按上述要求,并满足瓦斯(二氧化碳)、风流温度和风速等规定计算需风量,且不得低于其回采时需风量的50%。
1.2 回采工作面风量的计算回采工作面需风量应按照稀释和排放瓦斯、二氧化碳、炮烟及其它有害气体、粉尘,并使工作面有适宜的气温和风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
回采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应使每一个串联工作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气温和风速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高瓦斯工作面通常以按瓦斯算得的风量为最大。
低瓦斯工作面供风主要考虑气候条件。
高温工作面如果用通风方法不能使气温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则需采用制冷和空调设施。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Q=100⨯gfi q⨯gfi k,m3/minfi式中,k-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不均匀gfi系数。
它是最大涌出量与平均涌出量之比,由实测统计得到。
对于机采工作面,k为1.2~1.6。
gfiq-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gfim3/min;根据实测统计的平均值或按经验数据取值;相对q =2m 3/t ,工作面日产煤4132.23t,故gfi q =2m 3/min ×4132.23t /(24⨯60min)=5.73m 3/minfi Q =100⨯gfi q ⨯gfi k =100⨯5.73⨯1.4=802.2m 3/min 2 按人数计算以N 表示回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则回采面风量为:4pi Q N ≥ ,m 3/min 式中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小风量,m 3/min 。
N=56人4pi Q N ≥=4⨯56=224m 3/min 3按工作面气温计算60pi Q S υ=k ,m 3/min式中 S ——按平均控顶距算得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 2。
为使工作面有良好的气候,对应于不同的风温时,参照的风速如下表所示。
工作面气温与风速对照表采区工作面采用掩护式液压支架 S =3(M -0.3);其中M 为煤层开采厚度,m工作面温度为20~23℃,故V=1.0m/s60pi Q S υ==60⨯1.0⨯3×(2-0.3)X1.2=540m 3/min 4 按炸药量计算8825pi pi Q A = ,m 3/min (7-2-4) 式中 25 ——以炸药量(kg )为计算单位的供风标准,即每千克一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 3/(min •kg);(一级煤矿许用炸药系数为25;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系数为10。
)pi A ——第i 个回采面一次爆炸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 。
25pi pi Q A ==25*24=600 m 3/min 5、 按工作面风速计算按最低风速0.5 m/s 计算,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量为Q fi ≥60×0.5S ,m 3/min按最高风速4 m/s 计算,回采工作面最大风量为Q fi ≥60×4S ,m 3/minQ fi ≥60×0.5S =60×0.5×18.6=558(m 3/min)Q fi ≤60×4S =60×4×18.6=4464(m 3/min)综上,回采工作面实际所需要的风量为802.2 m 3/min 。
1.3 掘进工作面风量的计算每个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所需要的风量,应按巷道断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人数和风速等规定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并必须取其中最大值。
1、 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100ei pei ei Q q K =式中ei Q —第i 个掘进面所需要的风量,m 3/min ;100----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pei q -该掘进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涌出量,m 3/min ;(日掘进米数计算瓦斯的相对量;抽放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应扣除瓦斯抽放量进行计算;ei K -该掘进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由实测统计得出,机掘一般可取1.5~2.0。
相对q =2m 3/t ,日进米10米,断面面积6.52m ,煤容重1.35.故日产煤105.3t,pei q =105.3/(24⨯60)⨯2=0.146m 3/min100ei pei ei Q q K ==100⨯0.146 ⨯2=29.25m 3/min2、 按炸药量计算25ei ei Q A =,m 3/min 式中 ei A -第i 个掘进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 。
一级煤矿许用炸药系数为25;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系数为10。
25ei ei Q A ==25*24=600,m 3/min2、按人数计算4ei ei Q N =,m 3/min 式中 ei N -第i 个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N=38人4ei ei Q N ==4×38=152m 3/min3、 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按风速进行验算每个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小于0.1560ei ei Q S ≥⨯•,m 3/min 式中 ei S -第i 个掘进工作面的断面,m 2;每个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不得小于0.2560ei ei Q S ≥⨯•,m 3/min 每个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大于460ei ei Q S ≤⨯•0.2560ei ei Q S ≥⨯•=0.25×60×7.8=117m 3/min460ei ei Q S ≤⨯•=4×60×7.8=1872用以上四种方法对采区内每个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进行计算,选择四种方法之中的最大值作为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将各个掘面风量累加即是采区内掘进工作面所需的总风量。
综上,掘进工作面实际所需要的风量为600 m 3/min 。
1.4 硐室风量的计算采区只有变电所和绞车房两个硐室。
采区绞车房的wo Q =60~80 m 3/min ;采区变电所vc Q =60~80 m 3/min ;都取80m 3/min.1.5采区风量分配采区所需总风量的计算采区所需总风量(m Q )是采区内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之和,并乘以适当系数。
即()m pi ei Bi Oi m Q Q Q Q Q K =+++•∑∑∑∑式中 pi Q ∑——各回采工作面和备用工作面所需要的风量之和,m 3/min ;ei Q ∑——各掘进工作面所需要的风量之和,m 3/min ;Bi Q ∑——各硐室所需风量之和,m 3/min ;Oi Q ∑——除上述各用风点外,其他巷道风量之和,m 3/min ;m K ——采区风量备用系数,包括采区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该值应从实测和统计中求得,一般可取为1.2~1.25。
()m pi ei Bi Oi m Q Q Q Q Q K =+++•∑∑∑∑=(802.2+802.2×1/2+600+80+80)×1.2=2355.96m 3/min新建矿井的风量分配是在算得的矿井总风量Q 中,减去独立回风的掘进风量b Q 和硐室风量c Q ,再按以下原则对剩余的风量re Q 进行大致的分配;各个回采工作面的风量,按照与产量成正比的原则进行分配;各个备用工作面的风量,按照它在生产时所需风量的一半进行分配。
即:()re b c Q Q Q Q =-+,m 3/min式中:b Q ——所有独立回风的各个掘进工作面风量之和,m 3/min ;c Q ——所有独立回风的各个硐室风量之和,m 3/min 。
()re b c Q Q Q Q =-+,m 3/min =1595.96m 3/min剩余风量re Q 的分配方法是:先用下式计算回采工作面日产一吨煤所需配给的风量q ,即:)2//(a a re T T Q q '+=, )3min m t d ⋅式中:a T ——各个回采工作面的日产量之和,即:a a T t =∑,t/d ;a t ——各个回采工作面的日产量,t/d ;a T '——各个备用工作面的计划日产量之和,即:a a T t ''=∑,t/d ;a t '——各个备用工作面计划日产量,t/d 。
)2//(a a re T T Q q '+==1595.96/(4132.23+4132.23×1/2)=0.257()3min m t d ⋅分配给各个回采工作面的风量为:a a Q qt ==0.257×4132.23=1061.98m 3/min分配给各个备用工作面的风量为:2a a Q qt ''==530.99m 3/min第2章 采区总阻力的计算.2.1 摩擦阻力的计算(一)计算原则在进行采区通风总阻力计算时,不要计算每一条巷道的通风阻力,只选择其中一条阻力最大的风路进行计算。
一般,分别找出风流线路最长、风量较大的一条线路作为阻力最大的风路。
如果通风系统复杂,直观上难以判断哪条风路阻力最大时,则需选择几条风路,通过计算比较选出其中最大值。
(二)计算方法井巷的摩擦阻力:h 阻=RQ 2式中:L 、U 、S——分别为各井巷的长度、周长、净断面积(m,m,m 2); a——摩擦阻力系数,可查阅《煤矿通风与安全》一书的附录;Q —— 各井巷和硐室所通过的风量分配值,系根据前面所计算的各井巷硐室所需要的实际风量值再乘以K 矿 (即考虑井巷的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后所求得风量值,m 3/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