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

1 国 内外 研 究现 状 .
循环经济 的思想 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 的 2 0世纪 6 0年代 。美 国经济学 家波尔 丁指 出要 把传 统 的依赖资源消耗 的线性增 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 型资源 循环来发展 的经济 。2 0世纪 9 0年代 以后 , 发展知识 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 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 。国外 的学者将循 环经济 的内容看成 是生态经济学 的一部分 , 对于 资源使用 的“ 减量化” “ 利用” 资源化” 了大量 的研究 。在促 进资源循 环利 用的手段研 究方 面、 、再 和“ 作 针对 不 同资源 的循环利用 方面都 有一些研究成果 ; 资源的循环利 用涉及 面非 常广 , 物质层 面 、 制层面 、 从 体 价值层 面 实行全方位 的变 革。如 F本是 目前世界上循环经 济立法最完善 的国家 , 国针对废弃物处理也 制定出一套行 I 德 之有效 的方 法体 系。但对循环经济这种经 济发 展模 式本身 的理论研究 比较缺乏 , 侧重 于在具体 领域 的应用和 实现手段 的研究 , 缺乏系统性 , 且这些研究 大多数是 基于 国外 实际 情况进行 的。例如 当今循环经 济 的四种模 式 一企业 内部循环经济 的杜邦模式 、 工业 园区模式 、 国的回收再利用体 系和 F本 的循 环型社会模 式都是在 德 I 国外 的社会 、 经济体 系上建 立起 来的 。 在 国内 ,0年代末 国 内学 者开始关注循环经 济 , 了相应 的研究 并发表 了成 果 , 9 作 大致可 以分 成两类 : 第一 类是介绍循 环经济的概念 、 阐述 我 国发展循环经济 的重要性 及策略 ; 第二类是研究发展循 环经 济的手段 , 如对 清洁 生产 、 生态工业与循环 经济关系 的研究等 。随着政 府对发 展循环经 济 的重 视 , 我国建立 了许多发展 循环 经济实践 的试点。综合 国内的研究情 况可以发 现 , 我国对循环 经济 的研 究刚 刚起步 , 尤其对 循环经济 理论方 面 的研 究还基本是空 白, 乏针对作为 经济系统 的循 环经济 系统的集成性分 析 , 对循环经济 系统 的评价指 缺 针 标体 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 , 缺乏针对影 响循 环经济系统 的经 济、 文化 以及人力 自身等因素 的系统研究 , 在 观念认 识 、 制度 环境 、 法律 与政 策 、 管理体制 、 技术支撑 和外部 推动力等方 面均存 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 。 总的来说 , 在循环 经济发展 的量化评价 方面 , 应该用 哪些 指标 来衡量 , 用怎样的统计方法 和调查体 系来 采 搜集数 据 , 国内外无论 在理论还是实践方 面都 还 比较薄弱 , 中国尤其 如此 。因此 , 无论从 理论需 要 的角度 , 还 是 现实需要的角度 , 探讨循环经济 , 尤其是循环经济评价 指标体系 的建立势 在2期 ( 总第 2 8期 ) 1

(完整版)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完整版)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一:
循环经济评论指标系统(宏观)
指标
一、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
能源产出率
二、资源耗费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工业增添值能耗
要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
单位工业增添值用水量
要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
农业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
三、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城市污水重生利用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办理率
废钢铁回收利用率
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
废纸回收利用率
废塑料回收利用率
废橡胶回收利用率
四、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COD 排放量
1
循环经济评论指标系统(工业园区)
指标
一、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
能源产出率
土地产出率
水资源产出率
二、资源耗费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
要点产品单位能耗
要点产品单位水耗
三、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四、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COD 排放量
2
内容总结。

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的通知

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的通知
各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及计划单 列市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经信委 ) 、 财政 厅( 局) 、 环境保护厅( 局) 、 统计局 :
为贯彻落实《 循环经济促进法》 和《 关 于加快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意 见》 的要求 . 科学评 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推动实施循环
发展引领行动 , 罔家发展改革委 会同有关部门完善 了循环经济发展评 价指标体 系, 现印发你们 ,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 如下 :
2 0 1 6年 1 2月 1 7日, 由中 国再 生资 源回收利用协 会主 办的报废 车回收拆解 与再利用 分会成立仪 式暨商业模 式大 会在 京 召开 。 来 自国 税 总 局 、 环保部 、 中 国再 生 资 源 回 收利
用协 会, 以及众 多业界知 名专 家 、 企 业 代 表 出席 仪 式 , 并 见 时面 临 史 无前 例 的机 遇 。 报 废 车 回 收 拆 解 与 再 利 用 分 会 由
会 议 还 举 行 了报 废 车 回 收拆 解 与再 利 用 分 会 成 立 仪 式 。
再制造委 员会 秘书长 史佩京 、中国再 生资源开发有 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穆晓峰 、 中再 生报废 车分会高级顾 问邱明琦 、 中 国汽 车 维 修 协 会 行 业发 展 部 主 任 沈 弘 、 中再 生 报 废 车 回 收 拆解 与再利用分会 秘书长张莹 、 报废专 家创始 人赖晓凌 、 北 京 环 元 科 技 有 限公 司 市 场 总 监 废 金 属 分 析 师 由红 霞 围绕 汽
利 用 协会 副 会 长何 方 明 主持 。
2 0 1 6年 1 2月 l 7 日下 午 的 会 议 由 中 再 生 协 会 报 废 车
分 会 秘 书 长 张 莹 主持 。 再 制 造 技 术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副 主任 、 中 国循环 经 济 协会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维普资讯
20 第 9期 06年
No. 9 2o 06
统 计研 究
sl| Il出 R as 船阻rh c
2 3
‘ 环经 济评价 指标体 系’ 究 ‘ 循 ’ 研
国 家统 计 局 “ 环 经 济 评价 指 标体 系” 题 组 循 课
AB TRAC废 弃 物处理 费用 的 同时
提 高 经 济效 益 , 成 了 经 济 发 展 和 环 境 保 护 的 良性 循环 。 形 宏 观层 面主 要 是 指 国 家 通 过 立 法 强 制 推 动 的循 环 经 济 发 展 。如 日本 、 国 、 国 、 国 、 大 利 、 班 牙 、 欧 德 法 英 意 西 北
目前 , 内 外 就 循 环 经 济 还 没 有 给 出 确 切 的 定 义 。 国

般 认 为 , 环 经 济 强 调 在 发 展 经 济 的 同 时 注 重 资 源 的 循
业 与企 业 之 间 在 生 产 中形 成 的 良性 循 环 。丹 麦 卡 伦 堡 工
高 效 利 用 和 循 环 利 用 , 重 减 少 因 废 弃 物 排 放 而 造 成 的 注 环 境损 害 , 此 各 方 面 都 形 成 了共 识 。 但 在 循 环 经 济 的 对
等发达 国家 , 以及 新 加坡 、 国等 高收入 国家 , 韩 都制定 了 综合 性或单项 的发展循 环经 济的法律 。其 中 日本推行 的
“ 环型社会形成计 划 ” 循 中所 采 用 的 相 关 指 标 , 我 国建 对
立 循 环 经 济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具 有 一定 的 可借 鉴 性 。 当 前 , 国政 府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 确 提 出 了循 我 明 环 经 济 的发 展 思 路 和 目标 , 图 从 宏 观 上 引 导 经 济 活 动 力 与 自然资源 、 态环 境 的协调 发展 , 变 经济增 长方式 , 生 转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要素:
1.资源利用效率: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与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等。

2.废物处理效率:指废弃物的处理、回收、利用效率,包括废物减排率、再生资源利用率等。

3.产品再制造率:指废旧产品再加工为新产品的比例,包括产品回收与再制造率等。

4.环境影响:指循环经济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

5.经济效益:指循环经济对经济的贡献,包括节约成本、创造就业等。

6.社会效益:指循环经济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价方案

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价方案

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方案(试行)为指导和推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评估对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

二、考核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内容(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试点考核评估工作,也可委托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组织试点考核评估工作。

(二)考核评估工作应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总体要求为依据。

考核评估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2.循环经济标准化基础性工作;3.循环经济标准的宣传及贯彻应用;4.循环经济标准信息平台建设。

具体考核评估指标见“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计分表”(附件1,以下简称“考核评估计分表”)。

三、考核评估工作的程序(一)试点单位在试点期内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的,国家标准委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其试点资格。

在试点期内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并影响试点工作开展的,国家标准委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延期试点时间或者撤销其试点资格。

(二)试点期满后,试点承担单位应按照考核评估计分表进行自查,自查合格的,在二个月之内向试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考核评估申请表(考核评估申请表见附件2)和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也可单独形成文件提交):1.工作实施方案;2.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描述;3.标准体系构建及标准明细表;4.标准化宣传工作及培训相关情况介绍;5.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6.试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推广计划;7.标准信息平台建设相关内容;8.试点年度工作总结;9.试点工作期内,承担或参加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会、工作组活动和进展情况,承担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情况及相应证明材料;10.试点单位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其它证明材料。

中国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中国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lgsisa d if r ain b t e r a n u a r a . S o it n n o m to ewe n u b n a d r r la e s o。 t e me s rn i e so s o r a c h a u ig dm n in fu b n— r rl u a c mm e ca n r d n e r to h u d icu e r a o ril d ta e i tg ain s o l n ld :u b n— r r lb sn s lw n e r t n u b n— r rl a u a u ie s fo it g a i , r a o u a
lgsisi tg a in a d u b n— r r li fr t n fo i tg ain o it n e r t n r a c o u a n o mai lw n e r to .Ba e n t e t r e dme so s h s o s d o h h e i n in ,t i
p p re tb ih st ee au tn dc t r fu b n r r l o a e sa l e h v l ai g i iao so r a — u a mm e ca n r d t g a in.a d u e h s n c r il d ta e i e r to a n n s st e
并制定出符合 实际的循环 经济发展 目标 和政 策体 系, 以确保循环经济的良性运行 。因此 , 关于循环经 济 发展 评价 问题 的研究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理论 和现 实
意义 。
国外对 循环 经济评 价重 点关 注 的是生 态效率 评 价, 侧重 于应 用产业 生 态 的方 法 评 估 经 济活 动 对 环 境 的 冲击 , 即从环 境 负荷 的角 度 来 评估 产 业 活 动 及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解读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解读
循环 经济 实践 发挥 了不 可替代 的作 用 。
1 O年 来 。 随着循 环 经济 实 践 的不 断深 入 , 循 环 经济 的领 域不 断拓 展 。 特别 是党 的 十八 大把 绿 色循 环低 碳发 展作 为建设 生 态 文 明的基 本路 径 , 对循 环 经济 提 出 了新 的更 高 的要 求 。 有 必要 根据 生态 文 明 建设 最新 要求 ,并 结合 发展 循 环经 济现 实 需要 , 对
是两个 指 标体 系都 是 为 了建设 生态 文 明 , 实

济 统计 指标体 系 ” 。 为 落实 这些 要求 , 国家发展 改革
委、 国家统计 局会 同有关 部 门制定 了这 一指标体 系 。
问: 请 问这套 指标 体 系是如 何制 定 的?
答: 《 指标 体 系》 的制定 经 过 了严格 的科学 决 策 过 程 。一 是加强 前期 研究 。2 0 1 5年 , 我们 委托 清华 大学循 环经 济研 究 院开展 前 期研 究工 作 , 分析 了国 内外相 关 的评价 指标 体 系 ,提 出了相 关 意见建 议 。 二 是开 展调 查研 究 和部 门协 调 。2 0 1 6年 上半 年 , 我 们组 织 有关 专 家 、 行 业 协会 进 行 了深入 研 讨 , 提 出
问: 请 问这套 指标 体 系和 绿色 发展 指标 体 系有
何 关 系?
《 循 环经 济促 进法 》 明确要求 , 国务 院循 环经 济发 展 综合 管理 部 门会 同 国务 院统计 、 环 境保 护等 有关 主 管 部 门建 立 和完善 循 环经 济评 价指 标体 系 , 同时提
出, 上 级 人 民政 府 要 根 据 主要 评价 指 标 . 对 下 级 政
为贯 彻 落实《 循环 经济 促 进法 》 和《 关 于加快 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改环资[2007]1815号—————————————————————————————————————————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环保局、统计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科学评价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基础,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编制的;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是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详细解释和阐述。

在统计循环经济指标时,应同时借鉴和参考指标体系和说明的有关内容。

二、宏观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三、为了适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依据现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情况,适时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制定重点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二、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七日附件一:附件二: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就“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如下说明。

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列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

因此,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要求,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园区的运行特点,宏观评价指标和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均由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废物处置量指标四大部分构成。

1.资源产出指标:主要是指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十种有色金属矿、稀土矿、磷矿、硫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2.资源消耗指标:主要描述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该类指标反映了节约降耗,推进“减量化”,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

3.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等废物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反映传统的五大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状况,体现了废物转化为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即“资源化”的成效。

4.废物排放(处置)指标: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COD的最终排放(处置)量,该类指标反映了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处置)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

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的说明1.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是指主要矿产资源物量消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大,表示矿产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

主要矿产品包括:铁矿石原矿、铜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锡矿石、锑矿石、钨矿石、钼矿石、硫铁矿石、磷矿石。

计算公式为:)()(万吨主要矿产资源消费总量亿元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2.能源产出率:指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

计算公式为:)(),(万吨标准煤能源综合消耗总量不变价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产出率= 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减量化”得到体现。

计算公式为:),()(不变价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工业生产创造每万元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减量化”得到体现。

计算公式为:),()(不变价万元工业增加值吨标准煤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5.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指工业重点行业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

重点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主要产品指钢、铜、铝、水泥、化肥、纸(浆)等。

该项指标越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

计算公式为:)()()()(吨产量纸化肥水泥铝铜钢吨标准煤能源消耗量纸化肥水泥铝铜生产钢综合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水资源。

取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新鲜水量之和,包括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水源工程的供水量),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亿立方米取水总量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工业每生产万元增加值所消耗的水资源。

用水量亦称取水量。

取水量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等方面的用水,按新鲜水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万元工业增加值亿立方米工业取水总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指工业重点行业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资源。

重点行业包括: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食品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产品指钢、铜、铝、水泥、化肥、纸等产品。

用水(新鲜水)量是指工业企业所用的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及其他外购水及水产品的数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吨产量纸化肥水泥铝铜钢亿立方米量新鲜水用水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9.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

毛灌溉用水总量指在灌溉季节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净灌溉用水总量指在同一时段内进入田间的灌溉用水量”。

该项指标越大,表明农业用水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亿立方米毛灌溉用水总量亿立方米净灌溉用水总量数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0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1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工业用水总量指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00⨯=工业用水总量工业重复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指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占城市污水处理总量的比值。

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指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装置)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于农业、绿地浇灌和城市杂用(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洗车、景观等)等方面的水量。

城市污水处理量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装置)实际处理的污水量,包括物理处理量、生物处理量和化学处理量。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城市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00⨯=城市污水处理总量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 1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量占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量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14.废钢铁(或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回收利用率:指废钢铁(或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回收利用量占生产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100 产量玻璃、塑料、橡胶)生钢铁(有色金属、纸、废橡胶)回收利用量纸、废玻璃、废塑料、废钢(废有色金属、废胶)回收利用率=、废纸、废塑料、废橡废钢铁(或废有色金属1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工业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处置场的总量。

16. 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报告期内工业废水的最终排放量。

17.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二氧化硫的最终排放量。

排放量:指报告期内COD 的最终排放量。

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园区)的说明1.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是指主要矿产资源物量消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