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肿瘤的分期

各种肿瘤的分期
各种肿瘤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T分期:T分级根据肺癌的大小,在肺内的扩散和位置,扩散到临近组织的程度。Tis:癌症只限于气道通路的内层细胞。没有扩散到其它的肺组织,这期肺癌通常也叫做原位癌。l 非小细胞肺癌的N分级:N分期取决于癌症侵犯了附近的哪些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的M分期:M分期取决于癌症是否转移到远处组织或者器官。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IASLC 2009)。

1. 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肿瘤最大径>2cm且≤3cm。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 但不超过7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最大径>7cm;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M1b:胸腔外远处转移。

大部分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是由肿瘤所引起的。但如果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多次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又是非血性或非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不影响分期。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虽然小细胞肺癌可以像非小细胞肺癌一样分期,但绝大多数的医师医生发现更简单的2期系统在治疗选项上更好。这个系统将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也称扩散期)。

局限期指癌症仅限于一侧肺且淋巴结仅位于同一侧胸部。l

如果癌症扩散到另一侧肺,或者对侧胸部的淋巴结,或者远处器官,或者有恶性胸水包绕肺,则叫做广泛期。

乳腺癌TNM分期

1 原发肿瘤(T)

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由体检得到的,可用T1、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 导管原位癌

Tis 小叶原位癌

Tis 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Pag 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 但≤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 但≤1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 但≤2cm

T2 肿瘤最大径大>2cm, 但≤5cm

T3 肿瘤最大径>5cm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

T4a 肿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 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或溃疡,或不超过同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

T4c 同时包括T4a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B.2 区域淋巴结(N)

临床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例如曾经切除)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

N2b 仅临床上发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而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B.3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B.4 临床分期标准

乳腺癌的TNM分期

T—原发肿瘤

病理学分期需进行原发癌灶的病理检查,标本切缘应无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如只在镜下观察到切缘存在肿瘤组织,可进行pT分级。进行病理学分期时肿瘤大小应依据浸润病灶的测量值。如果存在较大的原位癌病灶(如4cm)和小的浸润病灶(如0.5cm),肿瘤应属于pT1a

TX原发肿瘤不能被评估(如已切除)

T0 原发肿瘤未查出

Tis 原位癌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小叶原位癌

Tis(Paget)不伴肿瘤的乳头Paget病(伴有肿瘤的乳头Paget病应根据肿瘤大小分期)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浸润灶1最大直径≤0.1cma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 但≤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但≤1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但≤2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cm但≤5cm

T3 肿瘤最大直径>5c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和前锯肌,但不包括胸肌)或皮肤

T4a 肿瘤侵犯胸壁

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改变)、溃烂,或卫星结节

T4c 兼有T4a和T4b的表现

T4d 炎性癌2

注:

1. 微浸润是指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邻近组织,形成局部病灶最大直径≤0.1cm。当形成多个局部病灶时,根据最大病灶的直径大小进行分期。多灶性微浸润应注意是否伴有多发较大的浸润性癌。

2. 乳腺炎性癌的特征是弥漫性皮肤发硬,边缘类似丹毒,通常其下方不伴肿块。如果炎性癌(T4d)皮肤活检结果阴性并且局部无可测量的原发性癌存在,病理分级应归为pTX类。除T4b和T4d外,T1、T2、T3类肿瘤存在皮肤凹陷、乳头内陷或其它皮肤改变,不影响其分类。

N—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手术未包括该部位或以前已被切除)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mi 微转移(最大直径>0.2mm,但<2mm)

N1 1-3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上未发现**

N1a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个最大直径>2mm

N1b 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上未发现**

N1c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上未发现**

N2 4-9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患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N2a 4-9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个>2mm

N2b 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N3 10个或10个以上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表现有患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1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无临床表现的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

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a 10个或10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个>2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pN3b 临床上发现*患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并伴1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镜下内乳淋巴结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

pN3c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注:

1.“临床上发现*”指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异常。“临床上未发现**”指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

2.区域淋巴结只有游离的肿瘤细胞(ITC)属pN0 ;ITC是指单个的肿瘤细胞或小的细胞簇(最大直径不超过0.2mm),通常由免疫组化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到,但也可通过HE 染色观察证实。ITC通常不表现典型的肿瘤转移活性(如增殖或间质反应)。

3.无临床表现是指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不能检测出(除外放射性核素淋巴结显像)

4.有临床表现是指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检测出(除外放射性核素淋巴结显像)或肉眼检查可见。M—远处转移

M分期与M分期标准相同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发生远处转移

宫颈癌分期

国际分期作了补充规定:

0期(原位癌) 癌瘤局限于子宫颈粘膜上皮内或腺体上皮内。

I期:临床检查癌瘤没有超过子宫颈的范围,又分四个亚期:

Ia肉眼观察无癌块形成,溃疡面颇似宫颈糜烂,子宫颈管亦未变硬。

Ib已有癌块形成,但癌块的直径不超过1cm。

Ic癌块直径在1~3cm之间。

Id癌块直径已超过3cm或子宫颈的一半者。

Ⅱ期具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Ⅱ期。癌瘤已侵犯阴道,但仍局限于阴道的上2/3;癌瘤已侵犯子宫旁组织(包括主韧带、子宫骶韧带)但尚未到达盆壁者;子宫体已被侵犯者。癌瘤只侵犯阴道壁,或以侵犯阴道壁为主的,称阴道型。癌瘤只侵犯宫旁组织,或以侵犯宫旁组织为主的,称宫旁型。

Ⅱa(Ⅱ期早)①阴道穹窿的侵犯不超过2cm者;②宫旁组织的侵犯局限于内1/3者。Ⅱb(Ⅱ期中)①阴道的侵犯已超过2cm以上,但仍局限于上1/3以内;②子宫旁组织的侵犯已超过内1/3,但仍局限于内1/2者。

Ⅱc(Ⅱ期晚)①阴道的侵犯局限于阴道壁的中1/3段以上;②子宫旁组织的侵犯已超过1/2以上,但尚未到达盆壁;③子宫体已受侵犯。

Ⅲ期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①癌瘤已侵犯阴道下1/3段;②子宫旁组织受累达骨盆壁。

Ⅲa(Ⅲ期早) 子宫旁组织呈条索状浸润。

Ⅲb(Ⅲ期晚) 子宫旁组织呈团块状浸润。

Ⅳ期腹腔、外阴、盆腔其他脏器已有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按FIGO中肿瘤委员会意见,将I期分为Ia及Ib两个亚分期,实际Ib包括范围过广。I期分为三个亚分期:Ia(镜下浸润),Ib肿瘤≤3cm,Ic>3cm;5年存活率Ia100%,Ib98.4%,Ic85.36%。

V an Nagell(1979)报告Ib(FIGO分类)宫颈癌直径<2cm者,淋巴结转移率仅为6%;>2cm者阳性率为18%。

临床子宫颈癌Ⅰ期分为4期:Ia镜下浸润,Ib<1cm者,Ic1~3cm,Id>3cm。实际以3cm为界,

将国际分类Ib分为Ib及Ic比较简单适用。

2、TNM分期法

近年来为使身体各部位的癌瘤取得统一的分期标准,便于统计疗效和估计预后,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类法,即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说明区域性淋巴结及远处器官有无转移。此法为治疗前的分类,不包括手术所见。

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M代表远处转移。

T1s侵蚀前期癌,即原位癌。

T1癌瘤局限于宫颈。

T1a临床前期浸润癌。

T1b临床浸润癌。

T2肿瘤超过宫颈,但未达骨盆,或肿瘤侵犯阴道,但未达下1/3。

T2a肿瘤侵犯阴道,但未侵犯宫旁。

T2b肿瘤侵犯宫旁,伴有或无阴道侵蚀。

T3癌瘤侵犯阴道下1/3或浸润达盆壁。

T4癌瘤超出骨盆,或侵犯直肠或膀胱粘膜。

由于通过临床检查反映NM的情况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TNM分类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不如FIGO分类法简单而实用。

3、手术病理分期法(Meigs-Brunschwig分期法)

0类原位癌或微癌。

A类癌瘤局限于子宫颈。

A0类术前宫颈活检为浸润癌,但子宫颈的手术标本未再查见癌。

B类癌瘤超越子宫颈,侵犯阴道上2/3或子宫体;或癌瘤同时侵及阴道上段和子宫体。阴道或子宫体的侵犯可由直接扩展或转移而来。

C类癌瘤直接扩展或经淋巴管转移,侵及子宫颈旁或阴道旁组织(或两者兼有)或侵及这些组织内的淋巴结;癌瘤侵犯阴道的下1/3段。

D类淋巴管和淋巴结的侵犯已超出阴道旁及子宫颈旁的范围,包括真骨盆内的全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癌瘤转移至卵巢或输卵管。

E类癌瘤已穿透膀胱、结肠、直肠的浆膜、肌层或粘膜。

F类癌瘤侵入骨盆壁(筋膜、肌肉、骨或骶丛)。

子宫颈癌的处理分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处理方法

食管癌的分期

5.3.1 治疗前分期:目前主要应用CT和超声内镜进行分期,具体见食管癌的影像检查。

5.3.2治疗后分期:目前食管癌的分期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公布的2009年食管癌国际分期:食管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AJCC 2009)

1.T分期标准——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o: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重度不典型增生;

T1: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

Tla: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

T1b: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肿瘤侵犯食管肌层;

T3:肿瘤侵犯食管纤维膜;

T4:肿瘤侵犯食管周围结构;

T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或膈肌,可手术切除;

T4b:肿瘤侵犯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体、气管等,不能手术切除。2.N分期标准——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O: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I:l-2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3-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3:≥7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注:必须将转移淋巴结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总数一并记录。

3.M分期标准——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4.G分期标准——肿瘤分化程度

Gx:分化程度不能确定;

Gl:高分化癌;

G2:中分化癌;

G3:低分化癌;

G4:未分化癌。

食管癌的国际TNM分期(AJCC 2009)

表1。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他非腺癌TNM分期

TNM 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G分期肿瘤部位

0期Tis N0 M0 G1,X 任何部位

ⅠA期T1 N0 M0 G1,X 任何部位

ⅠB期T1 N0 M0 G2-3 任何部位

T2-3 N0 M0 G1,X 下段,X

ⅡA期T2-3 N0 M0 G1,X 中、上段

T2-3 N0 M0 G2-3 下段,X

ⅡB期T2-3 N0 M0 G2-3 中、上段

T1-2 N1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ⅢA期T1-2 N2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T3 N1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T4a N0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ⅢB期T3 N2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ⅢC期T4a N1-2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T4b 任何级别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任何级别N3 M0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Ⅳ期任何级别任何级别M1 任何级别任何部位

注:肿瘤部位按肿瘤上缘在食管的位置界定;x指未记载肿瘤部位

表2食管腺癌TNM分期

TNM 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G分期

0期Tis N0 M0 G1,X

ⅠA期T1 N0 M0 G1-2,X

ⅠB期T1 N0 M0 G3

T2 N0 M0 G1-2,X

ⅡA期T2 N0 M0 G3

ⅡB期T3 N0 M0 任何级别

T1-2 N1 M0 任何级别

ⅢA期T1-2 N2 M0 任何级别

T3 N1 M0 任何级别

T4a N0 M0 任何级别

ⅢB期T3 N2 M0 任何级别

ⅢC期T4a N1-2 M0 任何级别

T4b 任何级别M0 任何级别

任何级别N3 M0 任何级别

Ⅳ期任何级别任何级别M1 任何级别

注:肿瘤部位按肿瘤上缘在食管的位置界定;X指未记载肿瘤部位

胃癌TNM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

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

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

T1b: 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

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存在远处转移

结直肠癌TNM分期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

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

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 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

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

注:1.cTNM是临床分期,pTNM是病理分期;前缀y用于接受新辅助(术前)治疗后的肿瘤分期(如ypTNM),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分期为ypT0N0cM0,可能类似于0期或1期。前缀r用于经治疗获得一段无瘤间期后复发的患者(rTNM)。

Dukes B期包括预后较好(T3N0M0)和预后较差(T4N0M0)两类患者,Dukes C期也同样(任何TN1M0和任何TN2M0)。MAC是改良Astler-Coller分期。

2.Tis包括肿瘤细胞局限于腺体基底膜(上皮内)或黏膜固有层(黏膜内),未穿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

3.T4的直接侵犯包括穿透浆膜侵犯其他肠段,并得到镜下诊断的证实(如盲肠癌侵犯乙状结肠),或者位于腹膜后或腹膜下肠管的肿瘤,穿破肠壁固有基层后直接侵犯其他的脏器或结构,例如降结肠后壁的肿瘤侵犯左肾或侧腹壁,或者中下段直肠癌侵犯前列腺、精囊腺、宫颈或阴道。

4.肿瘤肉眼上与其他器官或结构粘连则分期为cT4b。但是,若显微镜下该粘连处未见肿瘤存在则分期为pT3。V和L亚分期用于表明是否存在血管和淋巴管浸润,而PN则用以表示神经浸润(可以是部位特异性的)。

肝癌的分期。

1.TNM分期(UICC /AJCC,2010年)。

T-原发病灶

Tx:原发肿瘤不能测定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孤立肿瘤没有血管受侵

T2:孤立肿瘤,有血管受侵或多发肿瘤直径≤5cm

T3a:多发肿瘤直径>5cm

T3b:孤立肿瘤或多发肿瘤侵及门静脉或肝静脉主要分支

T4:肿瘤直接侵及周围组织,或致胆囊或脏器穿孔

N-区域淋巴结

Nx:区域内淋巴结不能测定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测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

I期:T1N0M0

II期:T2N0M0

IIIA期:T3aN0M0

IIIB期:T3bN0M0

IIIC期:T4,N0M0

IV A期:任何T,N1M0

IVB期:任何T,任何N,M1

TNM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血管侵犯、淋巴结侵犯和有无远处转移而分为Ⅰ-Ⅳ期,由低到高反映了肿瘤的严重程度;其优点是对肝癌的发展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 最为规范,然而TNM 分期在国际上被认可程度却较低,原因在于:

①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硬化,该分期没有对肝功能进行描述,而治疗HCC时非常强调肝功能代偿,肝功能显著地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②对于HCC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的血管侵犯,在治疗前(特别是手术前)一般难以准确判断;

③各版TNM分期的变化较大,难以比较和评价。

胰腺癌的分期。

1.胰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Tx :不能测到原发肿瘤。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原位癌M1 远处转移。T1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T2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3 :肿瘤扩展至胰腺外,但未累及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T4 :肿瘤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2)区域淋巴结(N)。Nx :不能测到区域淋巴结。N0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Mx :不能测到远处转移。M0 :无远处转移。M1 :远处转移。注:* 经CT 测量(最大径)或切除标本经病理学分析。

常见肿瘤分期

常见肿瘤TNM分期 食管癌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侵及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 侵及肌层 T3 侵及外肌 T4 侵及邻近结构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没有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下胸段肿瘤: M1a 腹腔淋巴结转移 M1b 其他远处转移 中胸段转移: M1a 不适用

M1b 非区域淋巴结和/或其他远处转移上胸段肿瘤: M1a 颈淋巴结转移 M1b 其他远处转移

胃癌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癌未浸润固有膜 T1 肿瘤侵及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层* T2a 肿瘤侵及肌层 T2b 肿瘤侵及浆膜下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脏层腹膜),未侵及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 注:*肿瘤穿透肌层,进入胃结肠或肝胃韧带,或进入大网膜、小网膜,但未穿透覆盖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这种情况肿瘤就为T2,如果穿透了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肿瘤就为T3。 **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小肠和后腹膜。 ***肿瘤由胃壁延伸到十二指肠或食管,由包括胃在内的浸润最严重处的深度决定T。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 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1~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7~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大于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注:*不论切除及检查的淋巴结总数,若所有的淋巴结都没有转移,定为pN0。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没有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医院规范肿瘤化疗制度

关于印发《XX医院规范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管 理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肿瘤化疗工作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促进肿瘤化疗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肿瘤化学药物治疗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肿瘤化学药物治疗质量控制评价标准(试行)》(桂卫医〔2010〕184号)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特印发《XX医院规范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管理制度》,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1、XX医院肿瘤化疗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2、XX医院住院病历化疗质量评分表

XX医院 规范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管理制度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专业性极强的肿瘤治疗技术,化疗方案设计和执行的各环节均要求从业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诊断和评估的能力,全面掌握肿瘤化疗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化疗药物药理知识和药品的选择、配伍、给药方式、给药时机、剂量调整等专业知识,并具有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专业技能。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肿瘤化疗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科室准入管理 肿瘤患者化疗特别是肿瘤手术后患者的化疗原则上要求在肿瘤科进行。 特殊情况下对于确需在其他专科进行化疗者,如短期内需妇科专科多次检查的妇科肿瘤、儿科肿瘤、介入栓塞化疗、膀胱灌注化疗、手术中的局部化疗等,必须经患者和家属充分知情同意并由医务科组织肿瘤化疗专科医师会诊制定化疗方案,在相关专科按专科管理规范进行化疗,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人员准入管理 按肿瘤科化疗病房床位及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配备化疗专业医师和护士。化疗专业医师和护士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肿瘤分型分级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准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肿瘤的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和分期(staging)是目前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诊断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其中分级和分期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靶标的检测及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的预后。传统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拟深入分析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生物学依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 一、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分型) 尽管,关于肿瘤起源的干细胞理论和去分化理论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的事实却不可否认。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相似或接近于正常组织的程度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的重要诊断依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的角化、腺癌具有分泌功能、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等等。因此,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的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目前,WHO肿瘤分型标准是公认的肿瘤分型方案,通常按照优势成份分型原则进行恶性肿瘤的分型,即以肿瘤主要组织学类型(>50%的组织结构)进行分型诊断。然而,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结构特点之一,许多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和胃癌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方向分化或不同组织学类型并存的现象,肿瘤的异质性也决定了恶性肿瘤复杂的

肿瘤化疗的基本原则

肿瘤化疗的基本原则 1、化疗敏感性 2、多程化疗 3、治疗质数和计量强度 4、辅佐化疗 5、联合化疗 目的:提高疗效、减少抗药性、减轻毒副作用、达到这三项目的,便能提高治疗指数。因此,在药物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肿瘤敏感药物;2)选用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3)联合应用时相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 一、烷化剂 1.盐酸氮芥 作用用途:使肿瘤细胞的DNA发生烷化,破坏它的结构,干扰它的复制,使肿瘤细胞不能进行繁殖而被杀灭。用于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慢性白血病、绒癌、乳腺癌、卵巢癌。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常见有恶心、呕吐,可服氯丙嗪缓解;2)静注时药物勿漏于血管外,浓度要低,需缓慢注射;3)抑制骨髓,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4)可引起乏力、头晕、头痛、寒战、发热、月经不调;5)肝肾功能不全及血象低下患者慎用。 2.苯丁酸氮芥/瘤可宁 作用用途:作用似氮芥,作用慢、毒性低,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效果好。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毒性较其他烷化剂低,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2)大剂量可见肝脏毒性反应,出现黄疸;3)对白血病病人易产生继

发性肿瘤;4)妊娠初期禁用。 3.马利兰 作用用途:选择性抑制骨髓细胞,治疗慢粒有效,对恶性淋巴瘤、肺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有一定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发生再障,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2)可引起肺泡内纤维渗出,出现干咳、呼吸困难;3)偶见类似Addison综合征症状;4)有月经不调、脱发、不育等。4.环磷酰胺 作用用途:本药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在肝或血液中进行活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常见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骨髓抑制症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出现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和血尿等症状;4)偶见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严防吸入或皮肤接触本品粉末。 二、抗代谢类 1、硫唑嘌呤/依木兰 作用用途:作用类似6-巯基嘌呤,化疗指数高,有免疫抑制作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移植及肾炎。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轻度贫血,偶见发热、

肿瘤分期大全

甲状腺癌TNM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 在T分期中,所有的分期可再分为:(a)孤立性肿瘤,(b)多灶性肿瘤(其中最大者决定分期)。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1肿瘤最大径w 2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2肿瘤最大径>2cm但w 4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3肿瘤最大径>4cm局限于甲状腺内或任何肿瘤伴有最小限度的 甲状腺外侵犯(如:胸骨甲状肌或甲状腺周围软组织); T4:肿瘤不论大小,超出甲状腺包膜 T4a 任何大小的肿瘤侵扩展出甲状腺包膜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反神经;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或包绕颈动脉或纵隔血管; 此外,所有的间变癌认为属T4肿瘤,进一步可分为: T4a 甲状腺内的间变癌—手术可切除 T4b 甲状腺外的间变癌—手术不可切除 区域淋巴结(N):区域淋巴结为颈正中部/颈侧和上纵隔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VI 区转移(气管前、气管旁和喉前/Delphia 淋巴结); N1b 转移至单侧、双侧或对侧颈部或上纵隔淋巴结;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44岁以下45 岁以上 1期任何TN,M0 T1N0M0 2期任何TN,M1 T2N0M0 ,T3N0M0 3期T4N0M0任何 TN1M0 4期任何TN,M1 二乳腺癌临床分期 乳腺癌Tlmic w 0.1cm v T1a< 0.5cm v T1b< 1cm K T1c< 2cm K T2< 5cm< T3 分期TNM I T1N0M0

n a T0N1M0,T1N1M0;T2N0M0;T4:a 侵犯胸壁;b 水肿,c:a+b;d 炎性癌n b T2N1M0,T3N0M0; N 1 :同侧腋窝 T0N2M0,T1N2M0,T2N2M0, IH a T3N1M0,T3N2M0; N2:同侧融合或内乳转移; m b T4N0M0,T4N1M0,T4N2M0;N3:a同侧锁骨下;b同侧内乳和腋窝转移H c 任何T,N3M0 c 同侧锁骨上; IV任何T, 任何N,M1 胃癌(AJCC及UICC制定的胃癌TNM分期(2002年版本) 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肿瘤,未侵及固有层; T1 肿瘤侵犯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或浆膜下层; T2a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2b 肿瘤侵犯浆膜下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脏层腹膜)而尚未侵及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 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1 ~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2 7~1 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 1 5个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情况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T N M a T1N0M0 I b T1N1M0,T2N0M0 0 II T1N2M0,T2N1M0,T3N0M0 0 IH a T2N2M0,T3N1M0,T4N0M0 0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这一解剖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来源于耳鼻咽喉、口腔、涎腺、头面部软组织、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等部位,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的肿瘤。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鳞癌。本章只讨论鼻咽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喉癌和甲状腺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1.抗肿瘤药物治疗前需取得明确的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 2.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复杂,各种治疗手段间的配合繁复,对个体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治疗,并且以综合治疗组(MDT)的形式开展。 3.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可能造成并发症,疾病本身和治疗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还需重视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

理。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 4.患者的合并症会影响诊断、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合并症评价应在治疗前完成,在制定整个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合并症因素。 5.应重视生活质量的评估与改善。 6.由于同步化放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或序贯化放疗,但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并需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 7.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以免降低疗效。 (一)鼻咽癌 鼻咽癌传统上的标准治疗是放疗,但这一疾病在头颈部肿瘤中最易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局部晚期鼻咽癌在单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也较高,化疗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同步化放疗序贯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区域和远处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这一治疗策略适于T1-2aN1-3M0以及T2b-4 N0-3M0的患者。在同步化放疗后可加用。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6024304.html,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作者:江洋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86-01 肿瘤的传统疗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介入疗法具有微创、费用低、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是对那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肿瘤介入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肿瘤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大类。 从肿瘤治疗角度来说,在传统治疗方式中,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等为主,而介入治疗具备创伤小、费用少及操作安全等优势,得到了肿瘤病患的认可和信赖。肿瘤介入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通常情况下,肿瘤介入治疗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个是经血管介入治疗,另一个是非血管介入治疗。其中,经血管肿瘤介入治疗方式中又包含了动脉灌注化疗以及动脉栓塞治疗方式。而非血管肿瘤介入治疗则划分成经皮穿刺治疗和经内窥镜切除治疗。经皮穿刺治疗主要是经皮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稀盐酸或其他化疗药物;经皮穿刺对肿瘤进行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治疗、激光消融。经皮HIFU刀治疗;经内窥镜切除治疗是经内窥镜对肿瘤进行切除或消融,或进行注射药物治疗等。 1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1.1 与静脉化疗相比,动脉灌注化疗具有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全身毒性低、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对于实质性脏器肿瘤,不仅可采用动灌注化疗,还可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1.2 动脉栓塞术有效的提升了肝癌等实体瘤的疗效效果,但针对空腔脏器,例如肠癌、膀胱癌等,原则上不可应用于栓塞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现阶段,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栓塞后血管的再通和再生。其中,栓塞后血管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完全被栓塞剂填满,似乎切断了肿瘤供血。然而,在第二次造影中,经常发现肿瘤区的血管被再通或部分再通,或原栓塞血管没有再通,但原肿瘤周围有新的肿瘤血管,由此可以说明肿瘤依旧存在或者复发。因此动脉栓塞可导致肿瘤的侧支循环形成,所以治疗次数最少为两次。 1.3 通过穿刺或內窥镜检查,直接杀灭肿瘤,无论采取热疗(如激光、射频、微波或超声能量刀)、冷疗(氩氦刀)还是化学方法(无水乙醇、稀盐酸)都能达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但仍有诸多缺点,如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等通常需要在B超的作用下开展,不但和B超 医疗人员工作水平有着直接关联,同时也和自身敏锐度有关,即便在CT的指导下,穿刺注射药物疗法也只适用于CT显示的病变中。针对正常组织密度相同的病变几乎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注射药物剂量与肿瘤大小的关系也缺少标准化方案。除此之外,用于射频或氩氦刀治疗的穿刺针仍较粗,可能损伤正常器官。如果病变位于器官周围或大血管附近,发生大出血的几率比较高。电极形状与病变的形状不能完全吻合,需要改进。

肿瘤分期大全

一甲状腺癌TNM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 在T分期中,所有的分期可再分为:(a)孤立性肿瘤,(b)多灶性肿瘤(其中最大者决定分期)。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1 肿瘤最大径≤2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2 肿瘤最大径>2cm,但≤4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3 肿瘤最大径>4cm局限于甲状腺内或任何肿瘤伴有最小限度的甲状腺外侵犯(如:胸骨甲状肌或甲状腺周围软组织); T4:肿瘤不论大小,超出甲状腺包膜 T4a 任何大小的肿瘤侵扩展出甲状腺包膜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反神经;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或包绕颈动脉或纵隔血管; 此外,所有的间变癌认为属T4肿瘤,进一步可分为: T4a 甲状腺内的间变癌—手术可切除 T4b 甲状腺外的间变癌—手术不可切除 区域淋巴结(N):区域淋巴结为颈正中部/颈侧和上纵隔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VI区转移(气管前、气管旁和喉前/Delphia淋巴结); N1b 转移至单侧、双侧或对侧颈部或上纵隔淋巴结;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44岁以下45岁以上 1期任何TN,M0T1N0M0 2期任何TN,M1T2N0M0 ,T3N0M0 3期T4N0M0,任何TN1M0 4期任何TN,M1 二乳腺癌临床分期 乳腺癌T1mic≤0.1cm<T1a≤0.5cm<T1b≤1cm<T1c≤2cm<T2≤5cm<T3分期TNM

ⅠT1N0M0 Ⅱa T0N1M0,T1N1M0;T2N0M0;T4:a侵犯胸壁;b水肿,c:a+b;d炎性癌Ⅱb T2N1M0,T3N0M0;N1:同侧腋窝 Ⅲa T0N2M0,T1N2M0,T2N2M0, T3N1M0,T3N2M0;N2:同侧融合或内乳转移; Ⅲb T4N0M0,T4N1M0,T4N2M0;N3:a同侧锁骨下;b同侧内乳和腋窝转移;Ⅲc任何T,N3M0c同侧锁骨上; Ⅳ任何T,任何N,M1 三胃癌(AJCC)及UICC制定的胃癌TNM分期(2002年版本)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肿瘤,未侵及固有层; T1 肿瘤侵犯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或浆膜下层; T2a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2b 肿瘤侵犯浆膜下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脏层腹膜)而尚未侵及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 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和溃疡型。 (2)根据肿瘤生长特点分为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 【临床分期】 采用1992年福州会议推荐的“92分期” TNM标准: T1:局限于鼻咽鼻腔内。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颈突前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直接浸润第1、2颈椎。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N3: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7cm,或固定及皮肤浸润。

各种《肿瘤分期》总结

各种《肿瘤分期》总结 TNM 分类及临床分期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 )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过去国内外通用的是美国抗癌协会(AJCC)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的TNM临床分期,两个分期法现已统一为一种分期法,于1987年1月1日开始实行。得到国际公认的临床分期方法。对判定癌症预后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TNM分期,为全球医学界客观评定癌的临床情况提供了统一标准,为指导临床医师恰当地选择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可能。 国际TNM分期法并不对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作鉴别,只是对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犯范围作出客观判断。 TNM临床分类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不能被确定 T0--无原发肿瘤斩证据 Tis--原位癌 T1,T2,T3,T4 原发肿瘤的体积和/或范围递增 N--区域淋巴结 NX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N2,N3 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 注:肿瘤直接侵犯淋巴结归属淋巴结转移。 不是区域淋巴结,而是任何其它部位淋巴结转移则属远处转移。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根据下列符号,M1可进一步标明转移部位 肺PUL(C34)骨髓MAR(C42、1) 骨DSS(C40、41)胸膜PLE(C38、4) 肝HEP(22)腹膜PER(C48、12) 脑BRA(C71) 肾上腺ADR(C74) 淋巴结L YM(C77) 皮肤SKI(44) 其它OTH pTNM病理分类 pT--原发肿瘤 pTX 组织学上不能确定原发肿瘤 PT0 无原发肿瘤的组织学证据 pTis 原位癌 pT1,pT2,pT3,pT4组织学上原发肿瘤范围的递增 pN--区域淋巴结 pNX 在组织学上不能确定区域淋巴结转移 pN0 组织学上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pN2,pN3 组织学上区域淋巴结侵犯的递增 pM--远处转移 pMX 显微下不能确定远处转移的存在 pM0 显微下无远处转移 pM1 显微下有远处转移

化疗药物给药顺序原则

化疗药物使用原则 1、给药顺序基本原则 (1)药物相互作用原则 有的化疗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可能影响疗效或毒性。如顺铂影响紫杉醇的清除率,先用紫杉醇再用顺铂。 (2)刺激性原则 使用非顺序依赖性化疗药物时,应先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用刺激性小的药物。由于治疗开始时静脉尚未损伤,结构稳定性好,药业渗出机会少,药物对静脉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小如长春瑞滨和顺铂合用时,长春瑞滨刺激性强,宜先给药。 (3)细胞动力学原则 生长较慢的实体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较少,G0期细胞较多,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一部分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进入增殖期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合用时,先用顺铂后用VP-16。 生长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大量杀灭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减少肿瘤负荷,随后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用药顺序 2、联用顺铂化疗 PP方案: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及肺癌,尤其是腺癌。 3、联合长春新碱(VCR)化疗 化疗方案联用药物用药顺序原因 CHOP环磷酰胺CTX先用VCR,6-8小时后在给CTX VCR具有同步化作用,使细胞停滞在M期,约6~8h 后细胞同步进入G1期,再用CTX可增效。 VCM甲氨蝶呤先用VCR VCR阻止甲氨蝶呤从细胞内渗出而提高细胞内浓度。 VDLP门冬酰胺酶先用VCR 合用加重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毒性,先于门冬12~24h给药。 长春新碱能选择性地集中在癌组织,可使增殖细胞同步化,进而使抗肿瘤药物增效。 4、甲氨蝶呤(MTX) 化疗方案联用药物用药顺序原因 CMF氟尿嘧啶(5-FU)用MTX4~6h后用5-FU 序贯抑制(MTX---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5-FU---胸腺嘧啶合成酶抑制剂)。 VCM长春新碱(VCR)先用VCR VCR阻止甲氨蝶呤从细胞内渗出而提高细胞内浓度。 门冬酰胺酶+甲氨蝶呤先用门冬酰胺酶,10日后给 予MTX;或先给予MTX后 24小时内给予门冬酰胺酶 门冬酰胺酶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停止于G1期,不 能进入S期(MTX主要作用于S期),从而降低其对MTX 的敏感性。 化疗方案联用药物用药顺序原因GP吉西他滨先用吉西他滨顺铂会影响吉西他滨的体内过程,加重骨髓抑制。 TP紫杉醇先用紫杉醇顺铂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调节作用,可使紫杉醇清除率大约降低33%,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 FP氟尿嘧啶先用顺铂小剂量顺铂能够增加细胞内蛋氨酸,使细胞内活性叶酸生成增加,从而增加5-FU的抗肿瘤作用。 PP培美曲塞先用培美曲塞若先用顺铂,随着肾功能的降低,培美曲塞的血浆清除率降低,而全身暴露剂量增加。

医院规范肿瘤化疗制度

关于印发《XX 医院规范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管 理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肿瘤化疗工作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促进肿 瘤化疗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肿瘤化学药物治疗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肿瘤化学药物治疗质量控制评价标准(试行)》(桂卫医 〔2010〕184号)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特印发《XX医院 规范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管理制度》,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1、XX医院肿瘤化疗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2、XX医院住院病历化疗质量评分表 XX 医院 规范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管理制度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专业性极强的肿瘤治疗技术,化疗方案

设计和执行的各环节均要求从业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诊断和评估的能力,全面掌握肿瘤化疗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化疗药物药理知识和药品的选择、配伍、给药方式、给药时机、剂量调整等专业知识,并具有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专业技能。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肿瘤化疗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科室准入管理肿瘤患者化疗特别是肿瘤手术后患者的化疗原则上要求在肿瘤科进行。 特殊情况下对于确需在其他专科进行化疗者,如短期内需妇科专科多次检查的妇科肿瘤、儿科肿瘤、介入栓塞化疗、膀胱灌注化疗、手术中的局部化疗等,必须经患者和家属充分知情同意并由医务科组织肿瘤化疗专科医师会诊制定化疗方案,在相关专科按专科管理规范进行化疗,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人员准入管理 按肿瘤科化疗病房床位及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配备化疗专业医师和护士。化疗专业医师和护士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一)肿瘤化疗科科主任具有本专业副高以上职称,并在省级以上肿瘤专科医院化疗专业进修学习1 年的经历; (二)化疗专业医师:临床工作涉及肿瘤化疗方案的制定、独立开具化疗医嘱或处方、化疗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置的医师均属化疗专业医师。化疗专业医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

胃癌TNM分期标准 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 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 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 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 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存在远处转移 分期: 0期:TisN0M0 IA期:T1N0M0 IB期:T1N1M0、T2N0M0 IIA期:T1N2M0、T2N1M0、T3N0M0 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 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 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 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 IV期:任何T任何NM1 结直肠癌TNM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 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 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第一部分:前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分布有地理和区域性差异,也有 性别和年龄特点。在我国常见而又重要的恶性肿瘤有食管癌、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目前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知道引起肿瘤发病的一些条件和因素。人类的大部分癌症(80%左右)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有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卫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生物因素如病毒、寄生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内分泌机制紊乱所致的激素水平异常等内源性致癌因素,外源性因素如放射线和一些化学药物等。因而,可以说癌症病因虽不清楚,但是可以设法预防,或在早期发现,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以下着重介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自我发现、诊治 和预防。 第二部分:目录 一)食管癌 二)胃癌

肺癌 大肠癌 五)肝癌 宫颈癌恶性淋巴瘤 白血病 第三部分:正文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1 食管癌) 1自我诊断: 食管癌在早期阶段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主要为 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食物通过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时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或轻度哽噎,有时有剑突下或上腹不适,呃逆、嗳气等,这些早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上述症状在食管炎或其他良性疾病时也可出现,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有关检查。早期食管癌如不及时诊治,经过若干时间后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直至出现吞咽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时可出现胸背痛、上腹痛、声音嘶哑,穿孔后合并有呛咳或大出血、肺炎、脓胸等晚期征象。 2确诊方法: 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拉网作脱落细胞检查,及食管 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同时取活检,作病理学检查。 3治疗原则:

-六种癌症临床分期

肺癌的临床分期 0期 (肺癌原位期) :T IS N0 M O ⅠA:T1N0M0 ⅠB:T2N0M0 ⅡA:T1N1M0 ⅡB:T2N1M0, T3N0M0 ⅢA:T3N1M0,T1-3N2M0 ⅢB: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肺癌晚期):任何T任何NM1 TNM分期: 原发肿瘤(T)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 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在叶支气管或以远;无局部侵犯,被肺、脏胸膜包绕 T2:肿瘤最大径>3cm;在主支气管(距隆凸≥2cm);或有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影响肺门,但未累及全肺;侵及脏胸膜 T3:肿瘤可以任意大小;位于主支气管(距隆凸≥2cm);或伴有累及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侵及胸壁(包括肺上沟癌)、膈肌、纵膈胸膜或壁心包 T4:肿瘤可以任意大小;同侧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出现散在肿瘤结节;侵及纵膈、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凸或有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淋巴结(N) N X:不能确定局部淋巴结受累 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转移到同侧支气管旁和(或)同侧肺门(包括直接侵入肺内的淋巴结)淋巴结 N2:转移到同侧纵膈和(或)隆凸下淋巴结 N3:转移到对侧纵膈、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M) M X:不能确定有远处转移 M O: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非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出现肿瘤结节) 胃癌的临床分期 0期:T is N0M0 IA期:T1N0M0 IB期:T1N1M0、T2N0M0 IIA期:T1N2M0、T2N1M0、T3N0M0 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 N0M0 IIIA期:T2N3M0、T3N2M0、T4a N1M0 IIIB期:T3N3M0、T4a N2M0、T4b N0M0、T4b N1M0 IIIC期:T4a N3M0、T4b N2M0、T4b N3M0 IV期:任何T任何NM1 1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有二: 一是免疫反应调节(免疫激动、免疫刺激和免疫修饰等)。二是直接使用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至于免疫治疗范畴外的生物治疗,如内分泌(激素)治疗、凋亡诱导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其理论基础是该类生物药物能够通过受体、配体、信号传导分子等发挥作用,对细胞的生长、分化、激活、凋亡、耐药、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或产生间接的生物学效应,减缓、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的根本思想就是用肿瘤抗原在体内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从而达到治疗肿瘤或预防复发的作用。与其它治疗手段相比,主动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1 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与手术、放疗相比,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2 主动免疫治疗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达到抗肿瘤作用,与放疗和化疗相比,副作用很小;3 由于部分肿瘤表达的抗原是自身组织的正常成分,所以用该抗原进行主动免疫可能打破自身免疫耐受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主动免疫所采用的抗原及免疫方式,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肿瘤细胞疫苗,以完整的肿瘤细胞作为肿瘤抗原的来源,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修饰后用作疫苗。2、多肽疫苗,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作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是由MHC分子呈递的抗原性多肽分子,这些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分子即为多肽疫苗。3、表达肿瘤抗原的重组病毒和DNA疫苗,这种建立在迅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肿瘤疫苗,是以某些病毒或质粒DNA作为载体,直接在体内表达相关肿瘤抗原。 4 、AP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或称为APC疫苗,此类肿瘤疫苗的理论基础是APC的抗原呈递功能。5 、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疫苗。6、细胞因子基因转导的肿瘤疫苗。7、MHC和B7分子转基因的肿瘤疫苗。 肿瘤免疫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增强抗肿瘤,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已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结合,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治疗方法。 简介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以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控制和杀灭细胞的目的。免疫疗法只能清除少量的、播散的肿瘤细胞,对于晚期的实体肿瘤疗效有限。故常将其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先用常规方法清扫大量的肿瘤细胞后,再用免疫疗法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可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 根据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将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分为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 主动免疫 1.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是指应用一些免疫调节剂通过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非特异的主动免疫治疗中,常用各种细菌菌苗,包括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菌苗等。还有免疫因子,如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

肿瘤化疗的基本原则

肿瘤化疗得基本原则 1、化疗敏感性 2、多程化疗 3、治疗质数与计量强度 4、辅佐化疗 5、联合化疗 目得 :提高疗效、减少抗药性、减轻毒副作用、达到这三项目得,便能提高治疗指数。因此,在药物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肿瘤敏感药物;2)选用毒副作用不同得药物;3)联合应用时相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 一、烷化剂 1、盐酸氮芥 作用用途:使肿瘤细胞得DNA发生烷化,破坏它得结构,干扰它得复制,使肿瘤细胞不能进行繁殖而被杀灭。用于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慢性白血病、绒癌、乳腺癌、卵巢癌。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常见有恶心、呕吐,可服氯丙嗪缓解;2)静注时药物勿漏于血管外,浓度要低,需缓慢注射;3)抑制骨髓,减少白细胞与血小板,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4)可引起乏力、头晕、头痛、寒战、发热、月经不调;5)肝肾功能不全及血象低下患者慎用。 2、苯丁酸氮芥/瘤可宁 作用用途:作用似氮芥,作用慢、毒性低,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效果好。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毒性较其她烷化剂低,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2)大剂量可见肝脏毒性反应,出现黄疸;3)对白血病病人易产生继发性

肿瘤;4)妊娠初期禁用。 3、马利兰 作用用途:选择性抑制骨髓细胞,治疗慢粒有效,对恶性淋巴瘤、肺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有一定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发生再障,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2)可引起肺泡内纤维渗出,出现干咳、呼吸困难;3)偶见类似Addison综合征症状;4)有月经不调、脱发、不育等。 4、环磷酰胺 作用用途:本药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在肝或血液中进行活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常见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骨髓抑制症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出现膀胱炎引起得尿频、尿急与血尿等症状;4)偶见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严防吸入或皮肤接触本品粉末。 二、抗代谢类 1、硫唑嘌呤/依木兰 作用用途:作用类似6-巯基嘌呤,化疗指数高,有免疫抑制作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移植及肾炎。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轻度贫血,偶见发热、皮疹、脱发、黄疸,大剂量损害肝脏、抑制骨髓,降低机体抵抗力;2)注意并发感染;3)肝病患者禁用,孕妇慎用,用药时定期检查血象。

各种肿瘤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T分期:T分级根据肺癌的大小,在肺内的扩散和位置,扩散到临近组织的程度。Tis:癌症只限于气道通路的内层细胞。没有扩散到其它的肺组织,这期肺癌通常也叫做原位癌。l 非小细胞肺癌的N分级:N分期取决于癌症侵犯了附近的哪些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的M分期:M分期取决于癌症是否转移到远处组织或者器官。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IASLC 2009)。 1. 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肿瘤最大径>2cm且≤3cm。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 但不超过7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最大径>7cm;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M1b:胸腔外远处转移。 大部分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是由肿瘤所引起的。但如果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多次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又是非血性或非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不影响分期。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虽然小细胞肺癌可以像非小细胞肺癌一样分期,但绝大多数的医师医生发现更简单的2期系统在治疗选项上更好。这个系统将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也称扩散期)。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肿瘤化疗药物几乎都是细胞毒性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分裂、增殖、比较快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等。因此在有效的肿瘤化疗中,毒副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还有一些如耳毒性抗菌素生素等,都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1. 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 (1)临床医师必须熟知抗肿瘤药的抗瘤谱、药动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使用规范,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 (2)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较强而快,高浓度下能迅速杀灭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伤作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在机体能耐受的毒性限度内,其杀伤能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浓度和时限的关系中,浓度是主要因素。周期特异性药物则不然,其剂量反应曲线是一条渐近线,即在小剂量时类似于直线,达到一定剂量后不再上升,出现平台。相对来说,在影响疗效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中,时间是主要的因素。因此,为使化疗药物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非特异性药物宜静脉一次推注,而特异性药物则以缓慢滴注、肌内注射或口服为宜。 (3)联合化疗方案中一般应包括两类以上药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且常用周期特异性药物与作用于不同时相的周期特异性药物配合。选药时也要尽可能使各药的毒性不相重复,以提高正常细胞的耐受性。

(4)经典的肿瘤治疗追求扩大根治的手术、强化或冲击化疗、根治性放疗等,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迄今为止,上述治疗所能达到的最高疗效仅仅是临床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且患者治疗后普遍出现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而死亡。随着治疗中的手段的进步,使癌症治疗出现了质的飞跃,已经有可能将肿瘤当成慢性病对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那样,肿瘤患者也可带瘤长期生存。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为目标进行综合治疗。 2.抗肿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原则 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涉及以下几方面: (1)骨髓抑制:表现在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除长春新碱和博来霉素外几乎所有的细胞毒药,均会导致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常常出现在给药后的7~10天,但是某些药物可出现得更晚,如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和美法仑。在一次治疗前必须检查外周末梢血象。如骨髓功能尚未恢复,应酌情减少用药剂量或推迟治疗。 对中性白细胞减少,或由此带来的发热患者,应当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必要时考虑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2)消化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肝脏毒性等。对轻度消化道反应可口服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进行处理,如效果不佳,可合并应用地塞米松或劳拉西泮作为补充。对严重呕吐或处理效果不佳者,可给予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包括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雷莫司琼、托烷司琼和帕洛诺司琼。为预防迟发症状,可口服地塞米松,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甲氧氯普胺、苯海拉明联合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