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与综合治疗
牡丹人民医院:肿瘤介入治疗获突破 填补菏泽空白

牡丹人民医院:肿瘤介入治疗获突破填补菏泽空白作者:侯凯铧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医生正在为肿瘤患者做手术手术进行中大众网菏泽3月14日讯(通讯员侯凯铧)今天上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在山东省肿瘤医院专家郭守芳主任的指导下,为一名肺癌患者成功施行CT引导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填补了菏泽市医学界粒子植入术的空白。
半小时手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粒子植入术是在CT或超声引导下,将低能量的γ射线的碘125粒子精确植入肿瘤病灶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
该项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达到或接近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重复等特点,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一种新兴治疗方式。
肿瘤科本次实施的粒子植入术历时半小时圆满完成,术后CT显示放射性粒子分布均匀,放置位置准确,未发生并发症。
术后将继续跟踪随访,一个月后将对这位患者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粒子植入术在菏属首次开展填补该项目空白据悉,粒子植入术在菏泽市属首次开展,填补了菏泽市医学界粒子植入术的空白,标志着菏泽市在肿瘤介入治疗领域上了一个新台阶。
肿瘤科还对另一名肝癌患者施行了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CT 引导下定位、精确穿刺病灶,放射高频电磁波,让肿瘤局部产生90℃~100℃的高温,效果立竿见影。
该手术历时一个小时,术后CT显示病灶消融凝固坏死。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相比其他疗法有巨大优势,不但费用少、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能一次性消融多个肿瘤病灶。
投资4000万为患者提供丰富治疗方案牡丹人民医院肿瘤科投资4000余万元, 新引进的瑞典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精确放疗设备。
肿瘤科提供了一整套肿瘤微创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体内伽马刀)”、“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毫米波治疗仪”、“介入热化疗灌注系统”、“体腔热灌注治疗机”、“体外高频热疗机”、“DC-CIK生物细胞治疗技术”等高科技设备,为恶性肿瘤的微创综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平台,将为菏泽市肿瘤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方案。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案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案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骨肿瘤,通常发生在长骨的表面,如肱骨、胫骨等。
该疾病主要由骨巨细胞的异常增生引起,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功能受损。
对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以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一、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切除肿瘤、填充骨水泥以及骨移植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切除肿瘤组织,减轻疼痛,恢复患者的骨功能。
然而,由于骨巨细胞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患者长期的随访和监测。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手术治疗方案被应用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中。
例如,射频消融术通过高频电流的作用将肿瘤组织烧灼坏死,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
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小型骨巨细胞瘤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大型肿瘤的治疗中效果有限。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作为骨巨细胞瘤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在手术之前或之后使用。
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靶向治疗和放疗。
1.药物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是指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增殖的药物。
对于骨巨细胞瘤,靶向药物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肿瘤细胞增殖所需的信号通路进行阻断。
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如依达拉奉等已经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放疗:放疗是一种使用高能量的X射线或其他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
对于一些手术困难或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放疗可以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放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帮助控制或清除残留的肿瘤组织。
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穿刺导管将治疗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注入肿瘤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中,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动脉栓塞和射频消融。
动脉栓塞是通过将栓塞剂注射到肿瘤供血动脉中,使其闭塞,从而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那些较大且位于靠近关节的骨巨细胞瘤。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肿瘤治疗的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的方法仅仅是进行综合治疗的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还需要和具体的心理治理、生物治理等方法进行结合,进而导致预期的治理效果。
本文对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肿瘤介入;治疗;问题【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88-02肿瘤介入治疗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医院临床治疗中重点进行研究的对象,肿瘤的介入治疗占据了介入治疗的大部分。
肿瘤介入治疗皮穿刺分为皮穿刺治疗以及供血动脉栓塞治疗两大类。
目前,我国在肿瘤治疗上采用了介入治疗的方式,已经成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改善。
本文通过对肿瘤介入治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1.肿瘤介入治疗现状肿瘤介入治疗可以细分为经过血管进行治疗以及不经过血管进行治疗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临床医学上,如果采用了动脉灌注的方法进行肿瘤的局面肿瘤,可能比进行静脉化疗的方法更具有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对人体的所能造成的伤害较小。
但如果采用实质性的治疗方法,那么动脉进行灌注的方法可能不及静脉化疗的方法,因此,在进行具体疗效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治疗效果较差。
在临床上采用栓塞治疗的方式,目前其主要的缺陷表现为进行栓塞后肿瘤血管的再通以及再生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1]。
肿瘤治疗的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的方法仅仅是一个重要方法,还需要和具体的心理治理、生物治理相结合,进而导致预期的治理效果[2]。
2.肿瘤介入治疗的问题2.1 介入性治疗新技术运用不足目前,化疗并提升肿瘤的疗效可能有效的对动脉塞进行有效的控制,治疗的具体疗效,不仅可以实现肿瘤的血供的切断,还能让药物在具备病灶区域得到缓释。
如果采用穿刺的方法,可能对患者的脏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
2021年介入方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全文)

2021年介入方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全文)一、肿瘤诊断技术二、肿瘤治疗肿瘤动脉灌注化疗可通过选择性动脉插管或皮下置入动脉药盒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肿瘤反应,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对全身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
目前最常用的为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
研究显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HAIC (FOLFOX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为7.6~17.6个月。
2.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同时,使用各种栓塞材料阻断肿瘤供血血管,从而在阻断肿瘤血供的同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以获得更好的肿瘤控制效果。
目前TACE已成为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在肺癌、肾癌等肿瘤的治疗上亦有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药物洗脱微球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TACE)、球囊阻塞性TACE(balloon occluded TACE,b-TACE)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
3.肝动脉放射栓塞术(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 TARE)即经动脉放射栓塞术,是一种选择性经动脉注射钇90(90Y)的技术,可通过栓塞及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来使肿瘤坏死,提高客观缓解率。
多项研究已证实了TARE在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和结肠癌肝转移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放射性肝段切除术的肿瘤局部控制率高于TACE。
4.肿瘤消融消融治疗是通过微创手段局部灭活肿瘤,从而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
根据原理和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分为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化学消融、不可逆电穿孔、低温等离子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FU)等。
消融治疗目前已成为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不同可针对性的使用不同消融方法。
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改变肿瘤组织的热传导性, 使热量更容易传导, R A治 提高 F
疗疗效; 同时, A E治疗可减少 R A治疗时针道播种转移 T C F 的风险 ]Y m kd 等 研究显示T C 。 a aao ] A E联合R A治疗 1 F
维普资讯
临床 医 药实 践 杂 志 2 0 0 8年 9月 第 1 7卷 第 9期
・7 21 ・
肝 癌 综 合 介 入 治 疗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高 嵩综述 杨 仁 杰 苏秀琴 审校 , ,
(. 京 大 学 临 床 肿 瘤 学 院 , 京肿 瘤 医院 暨 北 京 肿 瘤 防治 研 究 所 , 京 1 0 3 ;. 西 医科 大 学第 二 临床 医 学 院 , 1北 北 北 0 062山
年生存期 9 , 8 肿瘤直径 3c 以下者 1 m 年生存期为 10 0 %,
>3 m者为 9. 。R si 7 c 64 os等[对无法切除的 6 例肝癌患 ] 2 者采用气囊导管或明胶海绵阻断肿瘤动脉血供后再进行 R A治疗, 年生存率达 8 , F 1 7 无严重并发症。Y m sk aa i a 等L用球囊阻断肝动脉后行 R A治疗肝肿瘤获得了比单用 8 F R A更大的凝固性坏死体积。 F 有学者对超过 35 m或紧邻 . c
一
少或消除这种冷却作用, 增加肿瘤热消融的坏死体积; 热效
应可以增加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摄取, 延长药物在肿瘤组 织的停留时间, 增加肿瘤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 提高化疗效 果; 某些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 C 博来霉素、 等可以阻止 、 顺铂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作者:江洋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86-01肿瘤的传统疗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介入疗法具有微创、费用低、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是对那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肿瘤介入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肿瘤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大类。
从肿瘤治疗角度来说,在传统治疗方式中,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等为主,而介入治疗具备创伤小、费用少及操作安全等优势,得到了肿瘤病患的认可和信赖。
肿瘤介入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通常情况下,肿瘤介入治疗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个是经血管介入治疗,另一个是非血管介入治疗。
其中,经血管肿瘤介入治疗方式中又包含了动脉灌注化疗以及动脉栓塞治疗方式。
而非血管肿瘤介入治疗则划分成经皮穿刺治疗和经内窥镜切除治疗。
经皮穿刺治疗主要是经皮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稀盐酸或其他化疗药物;经皮穿刺对肿瘤进行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治疗、激光消融。
经皮HIFU刀治疗;经内窥镜切除治疗是经内窥镜对肿瘤进行切除或消融,或进行注射药物治疗等。
1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1.1 与静脉化疗相比,动脉灌注化疗具有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全身毒性低、副作用小等优点。
但对于实质性脏器肿瘤,不仅可采用动灌注化疗,还可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1.2 动脉栓塞术有效的提升了肝癌等实体瘤的疗效效果,但针对空腔脏器,例如肠癌、膀胱癌等,原则上不可应用于栓塞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现阶段,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栓塞后血管的再通和再生。
其中,栓塞后血管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完全被栓塞剂填满,似乎切断了肿瘤供血。
然而,在第二次造影中,经常发现肿瘤区的血管被再通或部分再通,或原栓塞血管没有再通,但原肿瘤周围有新的肿瘤血管,由此可以说明肿瘤依旧存在或者复发。
因此动脉栓塞可导致肿瘤的侧支循环形成,所以治疗次数最少为两次。
谈肿瘤的介入治疗与中药治疗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谈肿瘤的介入治疗与中药治疗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黄景玉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1(009)008
【摘要】@@肿瘤的介入治疗是近几年来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对肝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治疗成效显著,已逐渐成为治疗肝肿瘤的主要疗法,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癌肿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
其方法是在影像学方法的条件下,经皮穿股动脉插管直达肿瘤所在位置,再经导管向瘤体内灌注药物,使瘤内药物浓度达到较高的水平,远较周围静脉给药浓度为高,从而有效地作用于肿瘤局部。
【总页数】1页(P4)
【作者】黄景玉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结合中国实际,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及其组合方式 [J], 吕鑫
2.从恶性肿瘤的临床现状谈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J], 裴正学;张桂琼
3.介入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J], 乔胜军;和丽娜
4.中药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后胃肠道反应57例 [J], 刘建吉;石歆;等
5.《中医与介入治疗肿瘤学》出版:中药结合介入手段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与质量控制 [J], 王苗;项鹤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入技术

介入治疗术技术优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认治疗恶性肿瘤“金标准”技术特色:1、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
2、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
3、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身体正常器官的影响小。
4、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
介入技术(Interventional T echnology),也叫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介入疗法(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它是近年出现的新的医学术语,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它是“介入放射医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edicine)的简称,是继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能弥补内、外科技术的不足。
介入技术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质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介入治疗的多数项目都是在血管内进行的,它不需开刀,只需不到米粒大的小口子,把特质的专用细管子插入血管内即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脑血管畸形、甚至不孕不育等各类疑难杂症。
介入疗法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
介入放射学概述介入放射学属微创医学的范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 Seldinger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它的定义为: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者用以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
介入放射学的导向设备主要为X线电视透视、超声、CT和MRI。
根据导向设备的不同,可分为 X线介入技术、B超介入技术和 CT介入技术。